“哦!公主姨娘。”杨再兴虽然不明白,晋阳公主明明就不大,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叫她姨娘?
不过杨再兴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知道错了就改,既然公主姐姐想让自己叫她公主姨娘,那就叫她公主姨娘好了。
“再兴,你想长大了学本领,保护娘亲,保护你爹,那你为什么还要保护本公主呢?”晋阳公主好奇的问道。
“因为……因为再兴想让公主姨娘,永远都和再兴,还有娘亲和爹都在一起呀!这样再兴就可以同时保护你们了。”杨再兴想了想说道。
“是吗?小再兴真乖,不枉姨娘这么疼爱你。”晋阳公主高兴的笑眯眯的说道。
“可是姨娘以后会嫁人啊!那样我们还怎么能够永远在一起呢?”晋阳公主突然叹了一口气说道。
“公主一样也要嫁人吗?那不如就嫁给再兴的爹吧!在心有很多的姨娘她们都嫁给了俺爹的。”杨再兴小大人一样的想了想,然后说道。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24章 长乐公主病重
晋阳公主陷入了沉思中,显然是有些意动的,只是一想到自己的公主身份,再加上李中华己经是自己的姐夫了,而且他的身边还有那么多的女人。
晋阳公主摇了摇头,不愿意去想这个烦人的问题,就算是过得了自己这一关,父皇和母后也绝对不会同意的。
长安城内的皇宫大殿上,今天的早朝从昨晚就已经开始了。
对于陈国公,兵部尚书侯君集,和赵国公,尚书右仆射长孙无忌的谋反案,应该怎么处理这两个人?君臣之间的意见很不统一。
李世民觉得,无论是陈国公,兵部尚书侯君集,还是赵国公,尚书右仆射长孙无忌,两人对于大唐,都是有着很大功绩的人,不忍将他们处决。
不过,群臣皆认为,两人所犯之罪,罪大恶极,天理难容,不杀之,难以令天下人信服。
还有一件事情,侯君集的兵部尚书,早就已经计划由李勣接任,但长孙无忌身兼数职,既是尚书右仆射,又是司空,特中,这些职务都需要有合适的人来接任。
贞观十六年的春天到来之际,侯君集与长孙无忌谋反的余波,己经渐渐的平息了下来。
侯君集在临死之前,与李世民有过一次长谈。侯君集对于自己的结局,并没有什么怨言,也没有开口奢求李世民,可以饶他不死。
既然选择了谋反这条路,就已经做好了,准备承担失败的后果,失败了原本也在意料之中,所以他并没有什么好后悔的。
只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对李世民讲述了谋反前的所有经过,甚至为赵国公长孙无忌求情,说他其实是想收手,并不想做出谋反的实际行动,是被他用言语所击,最终才付出行动的。
最后,侯君集请求李世民,希望他看在自己,为大唐立下的无数功劳上,可以饶家人不死,希望有人可以为他守丧尽孝。
李世民答应了侯君集的请求,并没有将他的家人杀了,但也没有让他们继续留在长安,而是迁徙到岭南生活,以此了断了他和侯君集的君臣情份。
至于对赵国公长孙无忌的处理,李世民犹豫了很久。
自从长孙无忌谋反案发以后,长孙皇后终日以泪洗面,伤心而又绝望,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情深意重,感情可谓是像海一样深,见到长孙皇后每日都是如此的伤心难过,自己的内心也同样不好受。
长孙皇后是一个明辨是非的女人,知道谋反罪是一种多么严重的罪行,丈夫李世民无论怎么样处理大哥,都是不过份的,所以她尽管非常的伤心难过,但也并没有开口,向丈夫李世民求情。
长孙皇后越是不向李世民开口求情,李世民的心里便越是不好受。
还有女儿长乐公主李丽质,也因为公爹的谋反,急得竞然一病不起,人也日渐消瘦了起来。
晋王李治也是闷闷不乐,沉默寡言,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整天都不愿意出来,过的无比的消沉。
因为有了侯君集的临终之言,李世民给了自己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最终并没有杀了长孙无忌,而是削去了他的官爵,将他押送去了静州,并进行软禁。
至于长孙无忌的家人,除了长乐公主的驸马长孙冲,以及两人所生的孩子之外,全部移出长安,迁徙到交州定居下来。
同样都是谋反的大罪,两种不同的处理结果,虽然有很多的大臣,心里都有些不满,但这种事情,最后到底应该怎么处理?终究还是皇帝李世民说了算。
只是时间并没有过多久,便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长孙无忌在押往静州的途中,趁看守没有注意,在半夜时,解下了自己的裤腰带,悬梁自尽了。
长孙无忌死亡的消息传来,李世民顿时感到悲痛万分,为此废朝三日。
三日后的早朝上,李世民回忆了长孙无忌一生的功绩后说道:“长小无忌聪明鉴悟,雅有武略。
昔黄帝得力牧而为五帝先,夏禹得咎繇而为三王祖,齐桓得管仲而为五伯长。朕自居藩邸,长孙无忌便为朕的腹心,遂得廓清宇内,君临天下。
长孙无忌尽忠于朕,朕有天下,长孙无忌出力最多。
虽然长孙无忌最后一步走了错路,但其仍然是功大于过,现在他己经知道错了,并且以死谢罪,自古以来,人死为大,故朕决意恢复他生前的爵位,赐其溢号为空,让他陪葬于昭陵。”
正如李世民所言,人死为大,朝中的很多大臣,本就和长孙无忌的关系不错,都是秦王府的老人,皇帝李世民都能够不计前嫌,恢复长孙无忌生前的爵位,大家当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更不会想要对一个死人落井下石。
长孙无忌一死之后,长乐公主再次受到了刺激,病情愈加严重了,以致于药不能医。
接回宫中之后,由太医调理病情,也是收效甚微。
李世民爱女心切,不由的又想到了李淳风的预言,以及此时还留在康定城中的晋阳公主李明达。
李世民派人将太子李恪找来,询问晋阳公主到了康定城之后,李中华是怎么医治她的病情的。
太子李恪想了想说道:“李中华医治皇妹晋阳公主的病情,方法的确是有业与众不同,调理身体的药材,都是一些很普通的常见药材,但每日所吃的饭菜,都必须听从他的安排。
另外就是,每天一大早就会被他叫起来,然后沿着康定城的内城跑一圈。”
“你说什么,李中华让兕子每天早上跟着他跑步,还要绕着内城跑一圈。”李世民睁大了眼睛,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非常惊讶的问道。
“对!他说要想治好皇妹的病,还有调理的九弟晋王的身体,就必须增强他们的体质,体质好了,百病都会绕道而走,否则的话,就算用药医治好了之后,也会很容易旧病复发。
反复发作的次数多了,人体内便会产生抗药性,病情就会越来越严重,也会越来越难以医治,体质也就越来越差了。
反正李中华说了很多,儿子虽然听不太明白,但是感觉他说的很有道理的样子。
回来之前,皇妹的体质,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性格也变得开朗了许多,也没有再犯什么病了。
可以看得出来,李中华对皇妹的治疗效果,还是很明显的,而且九弟晋王从康定回来后,父皇也应该感受到了,九弟的变化有多大吧?”太子李恪说道。
“人的身体强壮,就会很少得病,说的还是十分的有道理,通过锻炼身体,来达到强身健体,增强体质的目的,体质强了自然就不容易得病,李中华此人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怪才,就连治病也能够另辟蹊径。
只是长乐现在的身体状况,恐怕是来不及让她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来对抗病情了。”
李世民先是点了点头,对李中华的做法表示了肯定,最后又摇了摇头。对长乐公主的病情,叹息不止。
长乐公主的病情,已经可以说是病入膏肓了,除非李中华就在长安附近,或许还有机会挽救。
可惜现在李中华尚在康定城,离长安二千多里路远,远水难解近渴啊。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25章 又见和亲
薛延陀部的真珠可汗夷男,企图从大唐的身上咬下一块肥肉,结果唐太宗命李世勣、张俭、李大亮、张世贵、李袭誉等发兵十余万,东起营州,西至凉州,五道出兵反击薛延陀。
薛延陀越过大漠,行军数千里,人马疲困,突厥又烧割秋草,致使马啃林木枝皮略尽。
十二月,大度设率三万骑逼长城,李世勣引唐兵至,尘埃涨天,大度设惧而北走。
李世勣选部下骑兵及突厥精骑六千,追过白道川,至诺真水,双方展开激战。
薛延陀万矢齐发,唐战马多死,世勣命士卒下马冲敌阵,薛延陀兵溃,唐兵纵击,斩首三千余级,俘虏五万余人。
大度设率残部奔漠北,正值大雪,薛延陀人畜冻死者十之八九。
夷男害怕大唐会对他展开报复性的毁灭打击,急忙让人带着重礼,前去大唐的京城长安谢罪,同时向大唐提出,想要求娶一位公主。
在薛延陀部的真珠可汗夷男想来,只要自己真心的认输,对大唐表示十二分的臣服,大唐皇帝为了安抚自己,想必是不会拒绝,自己这个联姻的提议。
当年的阿史那思摩,跟随着颉利可汗,对颉利可汗忠心耿耿,最后和颉利可汗一起,被大唐活捉了之后,押送到了长安,为了安抚阿史那思摩,大唐皇帝李世民,不也下嫁了一位长公主给阿史那思摩吗?
并且还重用了他,让他做了新的东突厥可汗,还让他带着原来的族人,又回到了东突厥的故地,漠南大草原上生活,还准许他们在严寒的冬天到来时,可以进入唐城内的朔方过冬。
还有吐谷浑,之前是何等的强势,屡次侵犯大唐,惹得大唐大怒,发兵打败了吐谷浑,最后还不是又扶起了一个吐谷浑王,又将一个公主下嫁给了吐谷浑王。
吐蕃虽然最后被苏毗国所灭,但在这之前,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人向大唐求亲,不也成功了,大唐下嫁的文成公主,带着大量的丰厚嫁妆,都己经踏上了吐蕃的土地。
所以,薛延陀部的真珠可汗夷男,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这么诚意的向大唐求娶一位公主,会遭到大唐皇帝李世民的拒绝,大唐的公主不是还有很多吗?
薛延陀部的真珠可汗夷男,派到大唐来谢罪请婚的人,是他的叔父。
所谓的重礼,则是三千匹好马,漠北各部族基本上没有什么金银之类的财物,牛羊马匹就是他们的财物,各族之间的贸易,基本上都是以物易物。
李世民和群臣一商议,群臣皆以为,如今大唐战事频繁,国力尚未恢复,不宜与之继续交恶,联姻是最好的选择。
李世民却说道:“夷男本就是一个小部族的首领,岂能和颉利的实力相比,是朕立了他为可汗,他才会有今天,朕打疼了他,他还敢来扰边吗?”
真珠可汗夷男的第一次求婚,以失败告终,被大唐皇帝李世民残忍的拒绝了。
可是真珠可汗夷男并不死心,又继续派了自己的心腹,前往大唐求亲。
其实薛延陀部的真珠可汗夷男,之所以非要求娶大唐的公主,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自从去年年底大败于大唐之后,真珠可汗夷男的处境就很不妙了。
同罗,仆骨,等部族原本就是依附于薛延陀部的,此时见薛延陀部的实力大陨,心里就开始不那么乐意,再依附于薛延陀部,听命于夷男这个真珠可汗了。
此时的真珠可汗夷男,迫切的需要得到大国的支持,若是能够求娶到大唐的公主,那自己的地位就将会稳固了,周围的大小部族才会害怕他,依附于薛延陀部,听命于他这个真珠可汗。
当年不就是因为,大唐册封了自已为真珠可汗之后,薛延陀部的势力,才得到了迅猛的壮大和发展了吗?
李世民原本对于是否与薛延陀部和亲,便有些举棋不定,这一回,群臣仍然是坚持,此时与薛延陀和亲,对大唐十分有利。
李世民在朝会上,说出了自己对于薜延陀部的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是,派出十万雄兵,直接将薛延陀部给灭了,第二种就是答应薛延陀部真珠可汗夷男的求婚,下家一位公主于他,当可保三十年太平。
司空,尚书左仆射房玄龄站出来说道:“隋末大乱之后,国力尚未恢复,满目疮痍,陛下登基以来,又屡有战事,如若再发十万之兵,远赴漠北攻灭薛延陀部,实在是不太理智,望陛下慎之又慎,为天下苍生计,和亲当是最好的办法。”
褚遂良也站了出来,反对对薛延陀部用兵,和亲才是最好的选择。
李世民见群臣皆是倾向于,与薛延陀部和亲的办法,便说道:“朕为民父母,苟可利之,何爱一女。”
反正宗室女多得很,随便找一个宗室女,封为公主嫁过去,可当十万雄兵,有如不可。
于是下旨,从宗室的待嫁女中,选出了一名女子,赐封其为新兴公主。
大唐皇帝以新兴公主,赐婚于薛延陀部的真珠可汗夷男,这个消息传到了漠北,真珠可汗夷男可真的是高兴坏了。
同罗,仆骨等部族,见真珠可汗夷男己经成了大唐的女婿,再也不敢生出二心了,重新又像以前一样,甚至比以前更加的惧怕真珠可汗夷男,不得不紧密的依附于薛延陀,听命于真珠可汗夷男的命令行事。
因为漠北的各部族,对于大唐实在是有种莫名的害怕,他们可不敢招惹大唐。
长乐公主李丽质,在饱受病痛的折磨中,走完了她二十一年的短暂的人生之路。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对于爱女长乐公主的离去,悲痛万分,命人将长乐公主葬于昭陵,将来好常伴父母身边。
历史上的长乐公主李丽质,要在一年后才会因病而亡,但现在,因为长孙无忌的突然谋反,令其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导致提前发病,比历史上要早死一年。
李中华的横空出现,无意之间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长乐公主李丽质,也不过仅仅是其中之一罢了。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26章 苏毗女王的烦心事
侯君集与长孙无忌谋反,长乐公主李丽质身死的消息,传到康定城的时候,己经是贞观十六年的春天了。
李中华并没有感到什么悲伤,这两人和自己并没有什么关系,和他们也不熟,最多也只是稍微的感到有些意外而已。
无论是赵国公长孙无忌,还是陈国公侯君集,两人其实都算是中华实业集团中的一名股东。
不过他们投资的那些钱,这些年分红,早就赚回去了,所以他们死了,其实也没亏。
但李中华也没有赚他们的,顶多是以后每年都可以少亏一点钱而己。
李中华的钱,早就多的花不完,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也完全不过分。
当初肯接受他们的投资,也不过是想和他们搞好关系而己,毕竟自己当时没有什么根基,和他们这些朝中大臣搞好兰系,还是很有必要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