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可以更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可以更强-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吐蕃兵马进入了射程之后,万箭齐发,闪避不及的吐蕃兵,纷纷中箭落马,既便水浅淹不死人,但被战马踩上几脚,你也活不了呀!

    在战场上冲锋的时候,落马基本上与死亡无异。

    吐蕃兵一边渡河,一边也在马上搭箭反击,但相比于岸上的松州军,明显处于弱势。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事前当然也知道,渡江作战对己方会很不利,可是对方只有五六万人马,自己这边有十八万人马,他根本就不怕,他相信最后的胜利,一定会是属于自己的。

    很快,松赞干布就看到了,前面渡江的兵马,己经开始上岸了,对大唐的防守,展开了冲杀,松赞干布的脸上,露出了一副胜券在握的笑容。

    突然,一支队伍从吐蕃营地的左冀,冲杀了过来。

    紧接着,右冀也冲出了一支人马,开始对吐蕃进行冲杀。

    金沙江面到处都是渡江的吐蕃兵马,冲上了对岸的吐蕃兵马,己经有二三万了。

    这个时候,从吐蕃大营的后方,也杀出了一支兵马。

    尽管吐蕃的兵力,仍然占有优势,但都聚拢在大营之中,根本就发挥不出战斗力。

    就在松赞干布忙着指挥作战,下令停止渡江时,松州军开始射出带火的箭了。

    火箭射进了吐蕃的营帐中,营帐迅速的着火燃烧了起来。

    尽管吐蕃兵马此时基本上都已经出了营帐,但营帐内还有大量的粮草辎重,松赞干布不得不命人,扑灭存放粮草的营帐,抢运粮草出来。

    大火熊熊的燃烧了起来,这个时候去灭火,抢运粮草,那可是要拿命去搏的。

    吐蕃兵不愿意,可是松赞干布也是够狠的,哪个敢不去抢运粮草的,命人杀了一批,这一下谁还敢不去。

    不去马上就会死,去了还有一线生机。

    一时间,阵阵烤肉的香味飘过,但给人的不是享受,而是一阵想要作呕的欲望。

    有的吐蕃兵,扛着一袋着火的粮食,好不容易走出来了,最终还是倒下了。

    冲上了对岸的吐蕃兵,虽然也有二三万,但被五六万的松州军围着打,也是够呛的。

    要命的是,他们己经失去了后援,对岸己经停止了渡江。

    想要撤回去,也已经晚了,松州军己经截断了他们的退路。

    “投降不杀!投降不杀!”围杀他们的松州军,突然大声的叫喊着。

    “我们是苏毗国复国军,原苏毗国的勇士们,不要再帮助吐蕃了,加入我们的复国军吧!”

    苏毗国的复国军勇士,征对吐蕃兵中原苏毗国的勇士,展开了劝降。

    很快,吐蕃兵中原苏毗国的勇士,放下了手中的武器,选择了投降。

    紧接着,大部分的人都放下了武器,没有放下武器的人,便会受到围杀。

    最终,渡江上岸的吐蕃兵马,除了战死的之外,全部选择了投降。

    命一部分人收降降兵,押往雅州后,其余的人展开了渡江支援对岸的友军行动。

    此时的吐蕃兵,根本无暇顾及,阻止大唐援兵渡江作战。

    松赞干布也终于不在让人去抢救营帐中的粮草了,现在他已经知道大势已去,贩局己定,急忙下令冲出重围。

    再不走,恐怕就没有机会走了。

    吐蕃大伦禄东赞,噶钦陵父子,率领一支吐蕃精锐,护着松赞干布和一班吐蕃大臣,拼命的想要冲杀出一条血路。

    那扎吉烈挥舞着手中的大锤,杀的痛快淋漓,猛然抬头时,发现了噶钦陵的身影,顿时大喜。

    上次让这个家伙用计逃走,那扎吉烈心里一直不痛快,再次遇上了,岂容他逃走。

    那扎吉烈虽然说正杀得很痛快,但却不是很过瘾,噶钦陵这家伙上次虽然用计逃走了,但和他打,对方勉强还能算是他的对手,上次打起来就打的很过瘾。

    好不容易有一个可以让他过瘾的对手,当然是不能错过了。

    噶钦陵很快也发现了,正朝着他这边追杀过来的人,正是令自己毫无胜算的那扎吉烈,心里不由的紧张了起来。

    眼下保护赞普脱离险境最为重要,他可不希望被这个家伙缠上。

    噶钦陵心里着急,更加狠命的冲杀了起来,想要尽快打开一条通道,护送赞普逃离战场。
………………………………

第78章 吐蕃臣服

    噶钦陵发起狠来,当真是令人胆寒,一对流星锤左右飞舞,碰上就死,此时的他状若疯狂,只知道杀开一条血路,己经是杀红了眼,挡路者不管是敌我双方,都成了他流星锤下的冤魂,当真是杀的血流成河,令人纷纷避让。

    那扎吉烈的勇猛,也让禄东赞十分的吃惊,一边护卫着赞普松赞干布,一边大叫着命人拦住那扎吉烈。

    那扎吉烈和他们本来就还隔着一段距离,战场上到处都是人,想要追上他们谈何容易,只能拼命的杀开一条血路。

    可是为了掩护赞普松赞干布逃走,一些吐蕃士兵也是完全悍不畏死,令那扎吉烈杀人杀到手软,却仍然无法靠近,噶钦陵和松赞干布他们的队伍,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越走越远。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率领百官逃之后,战场上的吐蕃士兵,在底层将领的带领下,己经不再恋战了,而是全力的展开突围。

    敌我双方此时己经完全混战在了一起,吐蕃早己处于劣势当中,在后方边缘的队伍,拼命突围了之后,松州军并没有派人追去,而是全力围杀战场上还没有逃走的吐蕃士兵,不时的喊着投降不杀。

    感到突围无望的吐蕃士兵,最后不得不选择了投降,战斗逐渐的停止了下来。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战后收整,险些气得吐血而忙了。

    此次领兵二十万,现在己经损失超过了一半,如今收拢起来的残兵,不足十万。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败的很不甘心,自从他坐上了赞普之后,亲自领兵打过几十仗,从来都是他打败别人,打的别人称臣纳贡,什么时候吃过这么大的亏。

    松赞干布下令,从逻些城再调十五万兵马,他要报仇血恨。

    可是下面的老臣们,坚决不同意,再以逻些城调兵,反倒是劝他,向大唐臣服,待到彻底统一了青藏高原,待到吐蕃强大起来之后,再和大唐分庭抗礼。

    松赞干布坚决不同意,还是想从逻些城调兵遣将,报一败之仇,可是令他动容的是,接连有七名老臣,以死相谏,横死在他面前。

    如果只是一个二个老臣,死了也就死了,松赞干布可以不放在心上,但一下死了七个,加上之前的一个,总共有八名老臣,用死来劝谏其不可与大唐为敌,松赞干布不得不听从,否则,老臣都死光了的话,那他可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而就在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不干心就此退兵,向大唐称臣纳贡之时,来自逻些城的消息,令他不得不下令马上退兵了。

    大小羊同国的叛军,正在攻击逻些城,各地新降服的部族,也纷纷叛离。

    相比于对大唐称臣,平定内乱显然更加的重要,孰轻孰重,松赞干布的心里非常的明白。

    得知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己经退兵了,李中华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这一次的大战,战果显然是巨大的,收降的吐蕃士兵,前后加起来多达六万多人,而自己这边的死伤,也超过了二万人。

    这样的战果,李中华己经十分的满意了。

    收降的人中,原苏毗国的勇士,占了一多半,苏毗国的复国军,扩编到了四万五千人。

    剩下的降兵,全部用来修建新城了,这种免费的劳动力,当然要加以利用了。

    吐蕃一退兵,原本迁徙的部族,又重新回到了他们生活的地方,这片地方,从此以后当然也就内附于大唐,归松州节度使管辖了。

    一切又恢复了常态,除了从长安带出来的一万兵马,驻扎在雅州的新城,其他的兵马,重新打乱,散布于各州。

    战报八百里加急,送到了长安,加上松州都督韩咸,关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人向松州府提交了国书,表示愿意向大唐天可汗称臣纳贡,并派出了大论禄东赞,前往长安朝贡的奏折,也几乎同时送到了长安。

    长安城内太极宫中。

    李世民前后收到两封800里加急奏报,心里当真是又惊又喜,召集了众臣来商议,同时又命人传令,驰援松州的兵马,暂停前行。

    李世民突然想起,之前李中华就己经料定,吐蕃会出兵攻取吐谷浑,之后会攻占党项白兰诸羌部族,威胁松州城,这一切如令似乎都己经得到了验证。

    自己封他为松州节度使,经略二十五个羁縻州,如今尚且不足一年的时间,便立下了大功,此子当真是一员福将啊!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既然愿意向大唐称臣纳贡,李世民当然愿意接受了,对于吐蕃的那些不毛之地,李世民都没有放在眼里,既便把吐蕃打下来,也没有多大的好处。

    对于有功的人,李世民也从不吝啬,该奖的就奖,该升官的升官,该进爵的进爵。

    虽然李中华手中的军队,都是一些没有编制的,但并不妨碍朝廷对他们进行封赏,如果有功不赏,那岂不是太令人寒心了。

    只是李中华年纪轻轻的,己经是松州节度使了,这官再往上升,连李世民都觉得头疼,不知道该升他个什么官了。

    “陛下!不如把松州府附近的茂州等地管辖下的羁縻州,都交由李中华管辖,只是再称其为松州节度使,就不合适了,不如改称西川节度使,管理剑南道的所有羁縻州。”礼部尚书王珪说道。

    “西川节度使不妥,西川的范围太广了,既然他管辖的都是诸羌部族的羁縻州,不如就叫他诸羌羁縻州节度使,让他全权节制和吐蕃邻近的诸羌部族羁縻州。”侍中魏征建议道。

    在众臣的商议下,李世民发出了几道圣旨,封李中华为诸羌部族羁縻州节度使,加封双流县子爵位,至于金银上的赏赐就免了,李世民可是知道,李中华恐怖的挣钱能力。

    同时受到封赏的还有薛仁贵,被封为致果校尉,正七品的武官。

    那扎吉烈也被封为仁勇校尉,其它带兵的将领,也都俱有不同的封赏。

    就连李中华的正妻杨雪,也被加封为五品诰命夫人。

    这一战之后,许多受到吐蕃威胁的部族,纷纷上书大唐朝廷,请求内附,李世民一一接纳,并在其领地,设立羁縻州,封其部族首领为州刺史,仍归诸羌部族羁縻州节度使李中华节制。

    这一年,长安发生的变化也很大,人民己经习惯了使用纸币购物,大唐太子殿下李承乾,趁着皇帝李世民带领群臣,巡视东都洛阳时,意图谋反,结果是引得天子大怒,将其贬为庶民,发配去了黔州。

    这一年,各国客商云集长安,只为求购中华品牌的高度酒,果酒,肥皂,香皂,香水,花露水。

    在武则天的经营管理下,李中华名下的各种产业,发展的蒸蒸日上。

    中华银行,中华大酒楼,中华品牌专卖店,开遍了大唐境内的各大州,郡,府。每天都给李中华带来巨大的财富,创造的税收,也令朝廷都惊喜莫名。

    那些和李中华有合作关系的国公,门阀,贵族,面对可观的分红,也都是笑的合不拢嘴。
………………………………

第79章 女王的宴请

    此时,李中华正在积极的鼓励,当地的白兰和党项人,开垦良田种地,发展农业。

    只有发展农业,才能让他们安心的定居下来,比较容易管理这些部族。

    同时也设立学校,让他们认识汉字,认识大唐的文化,增加他们对大唐的认同感。

    李中华将新城取名为康定城,在新城内创办了一所康定书院,让各部落的孩子,免费就读,有时,他自己也会去康定书院上课。

    他从益州请来了一些饱读诗书的读书人,担任康定书院,以及遍布各部族学校的老师,教那些学生识汉字,说汉语,

    青稞的产量不高,所以当地的部族都不愿意种地,李中华教他们种红薯,种玉米,种士豆。

    不过因为种子的限制,暂时只能在康定城附近少量的种植,等明年,有了充足的种子,便可以大规模的种植了。

    吐蕃赞普很快就击败了大小羊同的叛乱,准备了大量的金银珠宝,派大论禄东赞带往长安,既是表示臣服于大唐的诚意,同时也是表明自己希望大唐陛下,可以下嫁一位公主给她。

    尽管威胁不了大唐,那就只能用大量的金银,来表明自己的诚意了。

    李中华以为,自己对吐蕃的强势打压,会改变历史的走向,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不会再重演。

    可惜的是,历史有着很强的顽固性,该发生的事情,似乎并不以他的意愿而改变。

    苏毗国女王的流亡政府,在上一次的大战胜利之后,复国军迅速的扩充到了万五千人。

    之后,又有原来的苏毗部族,趁着吐蕃疲于应付大小羊同的叛乱,出逃到了这是,投奔苏毗女王。

    如今的苏毗国人口,多达十多万人,复国军更是进一步的扩张,多达七万多人。

    经过苏毗国流亡政府的一致决定,他们准备打回苏毗国故地,正式宣布复国。

    对了苏毗国的决定,李中华当然不会反对了,这也是他乐于见到的结果。

    有了自己的强力支持,不说苏毗国是否能够恢复以前的地位,至少可以在青藏高原上,争得一席之地,遏制吐蕃的壮大。

    而且苏毗国要打回故地复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即便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己经派人去长安,表示对大唐称臣纳贡,大唐也没有理由,阻止苏毗国的复国形动,而且苏毗国比吐蕃更早向大唐称臣了。

    所以,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即便心里明明知道,苏毗国的背后是大唐在撑腰,他也没有理由怪罪于大唐。

    “老爷!女王陛下派人送来了请贴,邀请老爷前去赴宴。”卓依对正在处理公文的李中华说通。

    “今天是什么日子?你们女王怎么突然要请本老爷前去赴宴?”李中华抬起头来看着卓依,有些不解的问道。

    “老爷,今天是女王陛下的生辰,所以女王陛下才会邀请老爷赴宴。”

    “原来如此,那倒是应该庆祝一下,你家女王陛下喜欢什么礼物,你们知道吗?”

    既然是人家过生日,自然是要准备一些礼物,总不能两手空空的去,那也未免太失礼了,李中华心里想着。

    “这个……!老爷可以送瓶香水,女王陛下最喜欢兰花味的香水。”卓依想了想说道。

    来到了苏毗女王汤滂氏,位于康定城内的王宫,苏毗女王汤滂氏己经站在门外迎接李中华的到来。

    这座王宫建成的时间不久,规模也不大,毕竟这里并不是苏毗国的国土,只是暂时的流亡地。

    见到李中华到来,女王汤滂氏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迎上前去,眼睛里流露出一丝情意。

    相互问候行礼之后,李中华被女王汤滂氏迎进了王宫内,只是令李中华感到奇怪的是,王宫内根本就不像是大摆宴席的情景,除了自己和带来的人之外,并没有看到其他赴宴的客人。

    “这是怎么回事,其他赴宴的客人呢?”李中华看着苏毗女王汤滂氏问道。

    “因为本王只宴请了节度使前来赴宴,那里还有什么其他的客人。”

    李中华惊讶的看着苏毗女王汤滂氏,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