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可以更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可以更强-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些地方虽然名义上归属我朝,但吐蕃一旦威逼,他们马上就会倒向吐蕃,有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给李中华一个节度使的名份,能守住固然好,守不住也无所谓,至少显得陛下对他们非常重视,表明了朝廷的态度,也给朝廷和吐蕃之间,多了一个缓冲之地。

    到时候,我大唐进可攻,退可守,实在是一举数得啊!”
………………………………

第65章 招兵买马

    进可攻,退可守,一举数得,这句话说到李世民的心坎里去了。

    “话虽没错,可是李中华虽然挣钱是把好手,带兵打仗他能行吗?”李世民虽然心动,但仍是不太放心的说道。

    “白兰,党项诸羌部族之中,善战之人众多,只要他够聪明,懂得笼络人心,舍得花钱,还怕找不到冲锋陷阵的将才吗?难道陛下以为,李中华此人会不够聪明。”侯君集继续说道。

    打仗是要死人的,也是需要花费巨资粮草的,尽管贞观八年,大唐对吐谷浑用兵获得了大胜,但也损失十几万的军队,代价不可谓不大。

    虽然掠夺了大量的牛羊马匹,但仔细算下来,实在是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再要大举用兵的话,李世民还真的是不太愿意,大唐的军事实力虽然强大,但经济上的实力,就有些跟不上了。

    可是面对吐蕃的相逼,又不能够不理不睬,就算是要答应对方的要求,下嫁一个公主到吐蕃去,也绝不应该是在这个时候。

    李中华还在效外继续操练的时候,家中的杨雪派了下人过来,催他回府接旨。

    李中华不知道李世民又抽什么疯,突然给他下什么圣旨?

    但有圣旨下来了,又不能不接,只得快马加鞭的赶回长安城里。

    洗漱了一番之后,这才开始接旨。

    可直到宣旨大监刘公公,念完了圣旨之后,李中华都难以相信,李世民这一次抽风会抽的这么厉害,封他为松州节度使。

    节度使啊!这个官职的名字,李中华实在是太熟悉了,什么叫藩镇割据?不就是因为各地的节度使,不奉朝廷的号令吗?

    只是松州节度使是什么意思,不应该是剑南道节度使吗?至少也应该是川西节度使才对吧,松州节度使,历史上有出现过吗?

    “恭喜李县男,不仅又恢复了双流县男的爵位,又加封为松州节度使,陛下口喻,命李节度使进宫见驾。”宣旨太监刘公公说道。

    “刘公公,这个松州节度使是个几品官职?”李中华从身上掏出一张十贯的纸币,塞到了刘公公的手中,很好奇的问道。

    “这个杂家可就说不清楚了,朝廷以前可是没有过这个官职,不过松州都督府乃是下都督府,松州都督乃是正五品的官职。

    你这个松州节度使,应该比他只高不低,巨体是几品,不如你进宫时,当面向陛下问清楚为好。”刘公公很为难的说道。

    好在又恢复了双流县男的爵位,李中华心想,当初购买这双流县男府的五万贯钱,是不是应该向李世民讨要回来。

    不过想一想,也只能苦笑了,进了朝廷的腰包,钱还可能要回来吗?

    进了宫以后,李世民向他交待了,松州节度使的具体事务,那就是安抚松州都督府下面的白兰和党项诸部,懿、嵯、阔、麟、雅、丛、可、远、奉、严、诺、峨、彭、轨、盖、直、肆、位、玉、璋、祐台、桥、序等二十五个羁縻州。

    要对他们恩威并施,帮助他们发展经济,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把他们彻底的融入大唐。

    至于兵马钱粮这些,李世民以朝廷府库空虚为由,需要李中华这个新任的节度使,自行解决。

    不过李世民给他的权力倒是挺大的,直接向皇帝负责,剑南道,益州府,都没有权限管辖松州节度使。

    不过,他这个松州节度使,也没有办法向剑南道,益州府求援。

    朝廷能给他的支持,就是松州府的六千驻军,松州都督韩咸,受其节制。

    李中华一脸苦涩,李世民这明显就是,又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嘛!

    而且不出意外,还有一年的时间,吐蕃就会兵临松州府城下了,这不是想要他的命吗?

    李中华再三推辞,压根就不想做这个什么松州节度使,此时的川西,实在是很荒凉,松州城里的军民,都不超过10万。

    白兰党项诸羌部族,说是什么二十五个羁縻州,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地方看起来是挺大的,一个州管着几个县,加起来也不过几万人口,二十五个羁縻州,男女老少加起来,估计也不会超过一百人口。

    有的一个羁縻州,甚至都不超过一万人口,几千人一个羁縻州,朝廷照样给封一个刺史,听着挺高大上的,其时也就和后世的一个大村子的村长差不多。

    “陛下是不是已经收到消息,吐蕃准备吞并吐谷浑了,想要保住白兰,党项诸羌部族的领地。

    朝廷又不给兵马,又不给粮草钱银,光给臣这么一个松州节度使的官职,难不成陛下以为,臣一个人就可以阻挡,吐蕃几十万的兵马进攻不成。”

    “正因为很困难,朕才会派你前去,并封你为节度使,至于兵马,诸羌部族人人善战,松州管辖之地也不缺马,而且旁边的吐谷浑,可是盛产良马之地,只要有钱不怕买不到好马。”李世民笑着说道。

    “陛下!现在关键是没钱啊,朝廷不给钱怎么买马?”李中华非常委屈的说道。

    “你小子不是很能折腾的吗?没钱想办法赚就是了,要不是看中你很会赚钱,朕凭什么让你去松州任节度使。”

    李中华彻底的被李世民给打败了,好在向李世民争取到了,可以在长安自行招些兵马,带到松州府去。

    白兰党项诸羌部族的人,人人善战虽然不错,但人家凭什么服你,别说什么你是大唐的松州节度使,那根本就没有用。

    人家只是依附于大唐,并不完全听命于大唐,所谓的松州都督府,也只是名义上的督据,他们根本就不需要向大唐纳税。

    虽说是向大唐依附,并且称臣纳贡,但向大唐进贡,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有赚不赔的买卖,他们都是乐此不彼的,巴不得不断的向大唐朝廷纳贡,好换取大量的好处。

    如果吐蕃愿意给他们足够的好处,向吐蕃称臣纳贡,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李中华独自上任松州节度使,身边当然要有自己的兵马了,所以在长安招兵买马,是必须要的。

    招兵容易,但要找到一个好将领就很难了,领兵打仗的事情,当然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可是大唐虽然将才众多,可谓猛将如云,但都己经投效了朝廷,李中华想挖也挖不来,这可不是有钱就能办到的事情。

    李中华苦思冥想,终于让他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薛礼薛仁贵,这可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

    按照历史上的记载,此时的薛仁贵,还住在河东道的绛州龙门县的修村,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要等到唐代宗李世民东征高句丽的时候,才会投军,从此屡立战功,征战数十年。

    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

    唐高宗时,薛仁贵累官至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

    李中华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说服薛仁贵?加入自己的阵营,不过他打算亲自去一趟龙门县,见一见这位猛将。

    此时的薛仁贵,己经二十三岁了,因为家境贫寒,饭量又大,至今都没有成亲,在柳府做一名护院武师。

    这个时候的柳氏年纪还小,估计只有七八岁的样子,自然是还没有那个女人,看中了薛仁贵,并且不嫌弃他家贫,愿意和他住在寒窑里。
………………………………

第66章 薛仁贵从军

    好在自己身上还有一个松州节度使的身份,李中华觉得自己的把握还是很大的。

    在一家饭馆中,李中华点了一桌子丰盛的酒菜,让薛仁贵痛痛快快的吃了个饱,这才对他说明了来意。

    薜仁贵做梦都没有想到,在自己最困苦潦倒的时候,身为松州节度使的李中华,会亲自找上门来,请求自己投军,帮他练兵,带兵打仗。

    官职高低尚且不说,单单是吃饭管饱,喝酒管够,每月还有一百贯钱可拿,就让他无法拒绝。

    面对这些诱惑,薛仁贵没有犹豫多久,便欣然接受了李中华的邀请。

    为朝廷效力,从军建功立业,不正是自己的打算吗?

    收拾了简单的行囊,其实主要是祖传下来的一对兵器方天画戬。

    对于一个穷的连饭都吃不饱的人来说,除了这一对祖传的方天画戬之外,薛仁贵也实在是没有什么东西好收拾的。

    告别了柳员外,柳员外也没有想到,会有朝廷的大官,专门来接薛仁贵去从军,并且是直接封为校尉。

    因此,柳员外高看了薛仁贵不少,想着薛仁贵虽然很能吃,但力大无穷,箭法如神,此去从军,或许很快就能够立下大功,当上大将军,衣锦还乡。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的道理,柳员外还是知道的,一直看不起薜仁贵的柳员外,难得大方的给薛仁贵送行,备了一桌酒菜,并且邀请了李中华。

    席间,柳员外把薛仁贵狠夸了一下,虽然柳员外以前有点看不起薛仁贵,但看到薛仁贵有了出人头地的希望,心里还是很高兴的,毕竟是住在一个村子里,乡里乡亲的,又是在自己府中做事的人。

    酒席吃过之后,又赠送了一些钱还有衣服,送给薛仁贵。

    刚出柳府的大门外,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跑了出来,对着薛仁贵说道:“仁贵哥哥,你要走了吗?你不想要金花了吗?”

    小姑娘泪光涌动,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我见犹怜。

    “金花妹妹,仁贵只是去从军,将来衣锦还乡,还是会来看你的,并非是不要你。”薛仁贵连忙说道。

    “那你什么时候才会衣锦还乡,到时候你还会来迎娶金花吗?”

    “会的,只要金花妹妹长大了,还喜欢仁贵哥哥,仁贵哥哥就一定会娶你。”

    李中华听了两人的对话,顿时感到有些无语了,一个二十三岁的男人,和一个十岁左右的小萝莉,居然在这里谈婚论嫁,实在是令人大开了眼界,古人的思想境界,果然不是现代人能够理解的。

    “金花,快点回来,简直就是胡闹,丢进了柳家的脸面。”

    柳员外见自己的小女儿,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和薛仁贵谈婚论嫁,私定终身,气得脸都黑了。

    “爹爹!仁贵哥哥都要走了,女儿就是喜欢仁贵哥哥。”柳金花哭着说道。

    “柳员外,你女儿的眼光如炬,薛仁贵将来的成就,不是你能想象得到的,如果我是你的话,定当极力促成这门亲事,而不是百般阻挠他们。”李中华微笑着说道。

    “李爵爷,非是柳某要阻挠他们,只是小女金花尚且年幼,还没有到谈婚论嫁的时候。

    而且薛仁贵虽然人很不错,但比小女金花大了十几岁,实在是有些差距太大了,相信小女长大懂事了之后,自己也不会愿意这门亲事。”

    “实不相瞒,本爵略懂一些易经之术,观仁贵和柳氏金花两人,有夫妻之相,以后薛仁贵更是前途无量,出将入相也不是难事,柳氏妻凭夫贵,对柳员外可是有益无害。

    如果柳员外不反对的话,本爵爷愿意为薛仁贵保媒,给她们定下这门亲事,不知柳员外意下如何。”

    柳员外虽然是属于河东柳氏家族,但只是个远房旁支,真实的身份不过就是一个乡间的土员外,有点田地,有点资产而己。

    双流县男,松州节度使亲自保媒,就算他想要拒绝,都没有拒绝的勇气。

    “长安城内的中华大酒楼,中华银行,中华新酒,这些都是本爵爷的产业,如果柳员外有兴趣的话,有机会可以一起合作,柳员外意下如何。”

    真有些迟疑不决的柳员外,听了李中华的话后,不觉眼中一亮,当下不再犹豫的说道:“李爵爷言之有理,本员外也觉得薛仁贵,实乃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可造之材,愿意将小女金花,许配给他为妻。”

    当着李中华的面,薛仁贵和柳金花两人定下了婚约,薛仁贵对李中华自是感激不尽。

    柳金花是薛仁贵在柳府做苦力时,看着长大的,虽然年纪还小,但能够看得出来,长大以后肯定是一个美人胚子。

    而且柳金花从小就心地善良,和薛仁贵十分的投缘,喜欢让薛仁贵带着她玩。

    而且从薛仁贵进入柳府时,便被安排保护柳金花的安全,跟在柳金花的身边,贴身保护。

    这种狗血情节,倒是像后世网文中的兵王校花一样。

    回到长安之后,招兵买马,训练兵勇的事情,便交由薛仁贵负责了,就连一百名特种护卫,也让薛仁贵帮忙操练着。

    不过那一百名特种护卫,操练完了之后,仍然是李中华的亲卫,不归入军队之中。

    临别之际,李中华把肥皂和香皂,还有香水也做出来了,此去松州,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必须要加快赚钱的速度。

    做肥皂和香皂,都是非常简单的事情,香水也都不是难事,采集百花蒸煮出花中的精油来,再经过蒸馏提纯,各种花香的香水便应运而生了。

    至于香皂,无非是材料更好,纯度更高,加入了各种花香的肥皂,就变成了香皂而已。

    用动物油脂制出的肥皂,还会生产这两种副产品,一种是油蜡,油脂蜡烛比普通的蜡烛,更加洁白细腻,具有照明亮度高,烟小的特点,比普通的用石蜡制成的蜡烛,要更加受欢迎。

    还有一种附生的产物叫做甘油,味道有点甜,又称甜甘油,是一种用途很广泛的化学产品。

    在后世的二十世纪初,干油被广泛用于制造炸弹。

    甘油还同时被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李中华的酒放中还存了一万虹的果酒,加入适量的甘油之后,品质将会达到大幅度的提升。

    撇除天然的果酸味,令果酒更香,更甜,也更纯,两三文钱一斗的果酒,马上可以获得百倍的提升。

    制造出售肥皂,香皂,需要聘用大量的工人,增加了长安城的就业,拉动了长安的经济繁荣,甚至拉高了普通工人的工价,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实在是好处多多。

    老百姓们都知道,凡是打着中华这个字号的产业,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东家李中华。

    老百姓是最知道感恩戴德的,依靠着李中华的产业过活的百姓,无不在心里感激着李中华,给他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变化。
………………………………

第67章 喜当爹

    六月,诸事己经准备妥当,杨雪在这个时候,为李中华生下了第一个孩子,是个大胖小子。

    十七岁便喜当爹的李中华,十分的高兴,给儿子取了个名字叫杨再兴,寓意杨家再以兴旺发达。

    杨雪见李中华没有半点犹豫,便让自己的嫡长子,跟着她姓杨,心里既欣慰,又感到有些对不住自己的相公。

    等儿子杨再兴满月之后,李中华就要带队离开长安了,而杨雪母子是肯定要留在长安的,不仅是因为杨雪刚生下孩子,不方便上路去松州,而且朝廷也不放心,李中华把妻儿都带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