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什么好害怕的,只是我担心你,是否有这个勇气面对一切,你可要想清楚,如果破釜沉舟的话,杨家可是有家破人亡的危险。”
李中华非常慎重的说道。
“你以为妥协了,杨家就还能存在吗?郑三的恶行人尽皆知,妥协的结果,也是一个样子,与其苟且偷生,倒不如放手一搏。”
此时的杨雪,表现出了一股不同寻常的气势,完全看不出她是一个弱女子。
自从她的父亲去世后,她便从一个柔弱的13岁少女,迅速的成长,成为杨家的一家之主,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家的重担。
尽管徐小兰帮了她很多,两位姨娘也出了些力,但她肩上承担的担子,依然很重。
“自古以来都是民不与官争,穷不与富斗,现在的杨家,如果与郑家发生正面对抗,是非常不明智的事情。”李中华斟酌着说道。
杨雪听了李中华的话之后,心里只感觉到十分的失望,尽管李中华说的都是事实。
“那你是决定要娶消婚约,离开我们杨家了吗?”
“我没有想过要离开杨家,更没有想过要毁婚。”李中华摇了摇头说道。
“杨家马上就要被郑家霸占了,你的未婚妻也马上要被郑三强行纳为妾室了,你说你不想离开杨家,不想毁婚,那你想怎么样?”杨雪冷冷的说道。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只要我们暂时避开郑三的纠缠,终有一日,我一定会为你出了这口恶气,将郑三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避开郑三的纠缠,怎么避?”杨雪心中一动,急忙问道。
“如今之计,只有暂时离开长安,找个地方先把家安下来再说了。”
思来想去,杨雪也觉得,如果不想真的想给郑三做妾,这是唯一的办法。
贞观十年,天下刚刚平定不久,人口尚且没有恢复,大量的土地被闲置,离开长安附近,可以用很低廉的价格,买到大片的土地。
隋唐之乱,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损失,大量的土地成为无主之地,朝廷也因此掌握着大量的土地资源。
唐初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化,对百姓实行均田制,每一个新生儿,都能够分到多少不等的土地,而分到个人手中的土地,又分为两种,一种叫永业田,是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土地。另一种是朝廷租借给你的,每年需要向朝廷交纳一定的赋税的土地,而去世的时候,这部分土地是需要交回朝廷的。
国有土地是可以出售给个人的,而且价格还不贵。
虽然价格很低,但愿意出钱买地的人并不多,因为购置了的土地,是不能荒废的,否则会被朝廷征收重税,这也是朝廷防止大户人家,无休止的大肆圈地,造成了土地兼并的恶果,所制定的惩罚措施。
第二天一早,李中华便去雇了一队人马,拉着十几口箱子,出了长安城。
郑三早就派了人,监视着杨府的一举一动,李中华从杨家当铺中拉走了十几口大箱子,当然瞒不过对方的耳目了。
不过李中华早就想好了应对之法,让人故意传出李中华和杨雪有婚约,因为害怕郑家的原因,己经取消了婚约,拉着自己变卖了传家宝所得的钱财,离开了长安的消息。
郑三听了消息之后,心里很是高兴,更加认定了杨雪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一心只想着一个月之后,便可以抱得美人归了,而且还能发一笔横财。
听说杨雪还有两个妹妹,虽然年龄还小,却也是个美人坯子,郑三心里忍不住的又想道。
三天之后,杨雪一家人,包括徐小兰在内,也顺利的逃出了长安城,和李中华在距离长安城六十里的小镇会合,一路向南而去,进入了剑南道境内,等到郑三的人发现不对时,早已为时已晚了。
………………………………
第6章 天花肆虐
益州。
从长安一路辗转,李中华终于决定在益州定居了下来,购置了上百亩的良田,又建了新宅,从人市上买下了二十多名家奴和婢女,又聘请了十几名护院家丁。
一个新的杨府总算是齐全了,看着这个新家,杨雪的心里非常的满意,只是杨家的积蓄,也花销的差不多了,杨雪想到这里,心里又有些犯难了。
一个弱女子想要撑起一个家多难啊!幸好……。
杨雪的心里感叹了一句,脑海中马上就出现了一个男人的身影。
这段时间为了杨家,李中华付出了很多的辛苦,如果没有李中华的意外出现,杨雪不敢想象自己现在会过的怎么样。
“小姐,一个家没有一个男人,还真的是不行,这段时间多亏了有李公子在,现在诸事都已经安顿好了,你跟李公子的成亲的事情,是不是也该抓紧办了?”
守孝三年已满,并且早已超出了二个多月的时间,如今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告一个段落了,是该把成亲的事情提上议程了。
想到马上就要和那个男人成亲了,杨雪不由害羞的低下了头。
李公子为什么会突然答应入赘杨家的事情,杨雪也己经知道了原因,她看了看徐小兰,犹豫了一下,终是开口说道。
“兰姨,你心里是不是也很喜欢李公子。”
“小姐,你怎么会这样说,我是什么身份,怎敢妄想喜欢李公子,况且我都己经这个年纪的人了,我之所以对李公子用了一点心计,甚至有点不顾廉耻,一切都是为了小姐好,毕竟想找一个愿意入赘的年轻公子很难,想找一个小姐喜欢的更难了,虽然小姐也不是很喜欢李公子,但至少并不怎么讨厌,况且李公子长得也是一表人才的样子。”
“兰姨不必激动,你我虽然名为主仆,但在雪儿的心里,一直把你当母亲一样的看待。”杨雪微笑着说道。
“你能够这样想就最好了,以后千万不要在胡思乱想了,经过这么久的时间,李公子的为人,你也该心里有数了,我只盼着你和李公子早日成亲,早点为杨家添丁就很高兴了。”付小兰释怀的说道。
“只是你毕竟己经被李公子看见了你的身子,又在同一张床上过了一夜,而且当初你对李公子又有承诺在先。”杨雪迟疑着说道。
“小姐不用担心李公子,他是对小姐一见钟情,才会心甘情愿的被我要挟的,只要成亲之后,小姐能对他好一点,就没有什么事了。”
“李公子是个有才之人,真的让他以入赘的身份和我成亲,会不会太委屈他了?”毕竟杨雪也知道,赘婿不是一个好身份,对李中华将来的前途,会有很大的影响。
“小姐不仅长的漂亮,也很有才,又怎么能说是委屈他了呢?若不是他愿意入赘的话,他也没有机会和小姐在一起,所以他心里只有高兴,哪里来的委屈?”
徐小兰毕竟心向杨雪,当然要为杨雪说话了,至于自己内心的那点情素,就更加不用考虑了。
话虽如此,但杨雪的心里却总感觉到不是滋味一样。
放在刚开始时,二人刚认识便拜堂成亲,杨雪不会有任何的犹豫,也会觉得李中华入赘杨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经过了这三四个月的时间里来,杨雪的心里开始松动了,对李中华己经产生了一定的感情,很自然的会站在李中华的角度上,看待入赘这件事情。
况且经过了郑三逼婚,举家逃离长安后,杨雪又不知不觉的成熟了许多,也更学会了应该怎么样看待问题了。
杨家只是一个小商户人家,既便现在购置了土地,也只是一个有点家财的小地主,万一再碰到一个向郑三一样的纨绔子弟,难道又准备再逃离一次吗?
这一次逃亡的很顺利,那下一次谁又能保证,还可以再胜利的逃离,如果逃不掉呢?
杨家要想万无一失,唯有让李中华读书,考取功名,若是能混个一官半职的,那就更好了。
如果做实了李中华赘婿的身份,那一切都成了空谈,若是等到自己有了儿子以后,想要等到儿子长大以后,再参加科举,搏取功名,还不知道要等多少年。
杨雪将自己的担忧对徐小兰吐露了出来。
“小姐所说的有道理,其实只要李公子不反对,将来小姐所生的儿子都姓杨,入不入赘都一样。”徐小兰说道。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李公子不反对以后让我们的孩子姓杨,做为妻子,也当为他考虑,将来肯定是要为他纳妾,生下姓李的孩子,延续他们李家的香火。”
“小姐能够这样想,李公子到时候必定会感激你,对你也只会更好。”徐小兰欣慰的笑着说道。
夫妻之间相互理解,相互珍重,只有这样,夫妻之间的感情才会越来,家庭也会和睦。
“小姐终于长大了,总算是对她的母亲有个交代了。”徐小兰心里不由的想着。
“早晚都是要让他纳妾的,兰姨你真的不考虑一下,和他在一起吗?”
杨雪再次的说起了徐小兰和李中华的事情,看的出杨雪是真心实意的,想要帮助她完成终身大事。
“我是你兰姨。”徐小兰的语气听起来有些无力,可见他拒绝的并不坚决。
“你既和我没有血缘关系,又没有跟我父亲亲近过,只是要让你受些委屈,改称雪儿为大姐了。”
尽管徐小兰己经快三十了,但身为妾室,是必须尊称正室为大姐,或称夫人的。
李中华此时并不知道,自己就要喜从天降了,三四个月的时间里,李中华无数次想要梦回二十一世纪,却一次都没有成功过。
他一次又一次的安慰自己,自己只不过是做了一个梦,只是这一次做的梦长了一点,自己肯定还能回去的。
原本想着梦回去后,要准备一些唐朝所没有的蔬菜种子,还有玉米和地瓜之类的高产粮食作物的种子,带到大唐来。
现在看来是不能等了,上百亩的土地,必须马上把栗米种下去了,否则的话,几十个人守着上百亩良田,却一直靠买粮吃来度日,那就真的是让人耻笑了。
新的杨家农庄,离益州城只有三十里地,坐马车一天时间,便足够来回了。
不过难得来一次益州城,采买的东西又有点多,而且很杂,李中华便打算在益州城住一晚,毕竟成亲用的东西,必须精挑细选才行。
李中华人生中第一次拜堂成亲,而且还是在大唐,他可不想办砸了。
和他同来的人中,有一个很有经验的喜娘,又聘请了当地的一个媒婆,拜堂成亲毕竟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各种礼节都是必须做足的,那怕是入赘的成亲礼,也是丝毫马虎不得的。
其实李中华对于唐朝的成亲礼节,那是半点也不懂的,他只是跟着来付钱的,顺便采购粮食和种子的,还有考察一下,看看在益州城内做点什么营生,一大家子的人,一年的开销可不少,光靠种那百十亩地,肯定是不行的。
益州城是个大城,经过了十几年的休养生息,己经开始初显繁华了,店铺林立,人流如织,很是热闹。
李中华一进益州城,便找了一家客栈落脚,毕竟这么多人,又有马车,是没有办法上街买东西的。
在客栈门口,有很多人在围观着什么,并且议论纷纷的,热闹非凡。
在店小二带着他们入住的时候,李中华随口的问道:“刚才那么多人围在那里议论什么?”
“客观大概是刚到益州,还有所不知,如今益州城内己经爆发了上百起天花病患,而且还在迅速的蔓延开来,益州大都督下令重金悬赏,遍请名医来治。”店小二连忙说道。
“其实大都督也是死马当做活马医,天花这种病,都已经多少年了,从来没有听说过,有神医能够治好这种病的,就是药王孙神医,对于天花也是束手无策。”店小二摇着头说道。
………………………………
第7章 受阻
天花这种传染性很强的病,在后世几乎已经绝迹,但在这1000多年前的大唐,可是会要人命的病,而且还是没有任何办法医治的绝症。
唯一的办法就是将那些染上了天花病毒的人,彻底的隔离起来,任由其自生自灭。
运气好的人,或许可以闯过这一关,那这一辈子就再也不用担心染上天花了,但脸上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满脸的麻花。
这也是古人生养的子女虽多,却大都早夭的罪魁祸首之一。
天花这种病虽然很可怕,也很难治愈,但对于从后世而来的李中华而言,这是一个很容易解决的难题。
李中华对于贞观时期的大唐,还是有些了解的,如果所料不错的话,此时的益州大都督,应该是蜀王李恪,当今皇帝李世民的第三子。
不过让李中华感到困惑的是,历史上所记载的李恪,虽然被封为益州大都督,但其却并没有赴任封地,而是留在了都城长安。
李中华询问起了店小二,店小二倒也是知无不言。
原来益州爆发天花疫情的事情,己经传到了京城长安,陛下因此下旨,命蜀王带着一班以太医令为首的太医,赶到益州安抚民众,并控制疫情的蔓延。
可太医虽然医术高超,但面对天花疫情,也是束手无策。可既然陛令他们来到益州,控制天花疫情,他们总不能什么事都不做吧。
而且自古高手在民间,或许民间真有像孙思邈一样的神医,可以治愈好天花病人呢!所以这才有了这道征医令。
至于为什么没有孙神医前来,那是因为孙思邈这个人,向来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想要找到他可就太难了。
而且拒传孙神医正在想办法,寻找救治长孙皇后的良药,陛下就更加不可能让人去打扰孙神医了。
天下所有人都有自私的一面,李世民虽然贵为皇帝,也不会另外,在数百没有办法治愈的天花病人,和自己深爱的皇后之间,当然是自己的皇后更重要了。
既然来到了大唐,自己又知道控制天花疫情的办法,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大唐的百姓受苦吧!
救人如救火,李中华安顿好了之后,便走出了客栈,雇了一乘骄子,来到了益州大都督府外,拿出了从客栈门外撕下来的征医令,说明了来意。
“你是前来应征的太夫?”大都督府外守卫的将士打量着李中华,用怀疑的语气说道。
经验丰富,有名望的神医,哪一个不是年纪一大把,胡子还挺长的老翁,李中华怎么看也只是弱冠之龄,就算从娘胎里就开始学习医术,又能有多大的成就。
“在下虽然不是神医,只能说是越懂医术,但在下却有控制天花疫情的办法。”李中华一副很自信的样子说道。
天花疫情,事关重大。尽管这位将士很怀疑李中华,是不是有这个能力?但也不敢怠慢了他,自己亲自把他带进了大都督府。
此时的大都督府大堂里,年轻帅气的蜀王李恪,正在大发脾气的摔杯子,原来刚刚又收到了消息,绵州和雅州也相继暴发了天发疫情。
“太医令,孤王命令你们,必须马上想出,控制天花疫情蔓延的办法,否则孤定要向父皇上奏,告你们一个无所作为,坐视天花疫情漫延的罪名。”李恪气得用手指着面前的一群太医,恼怒的说道。
“蜀王殿下,非是臣等不尽心尽力,实乃是天花这种病,自古以来就没有治愈的办法,除了将病人隔离起来,任其自生自灭之外,臣等再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控制疫情了。”太医令神情很尴尬的说道。
身为大唐的太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