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王雄波由于年龄带来生理现象的变化和家里那些见不得人事情的困惑,脾气喜怒无常,越发独断专行,动辄就批评人,对部下经常使用挖苦、侮辱和讽刺的言语,由此,形成了对立面。王雄波在曲江多年,毕竟有些人受益,基本盘还是有的。王雄波上午一到办公室便得到了三条信息,一是考核组了解费用开支情况,二是了解邵书礼的情况,三是走访了离休干部杨行长。王雄波像被当头一棒,一下子呆住了。他脑子急速转了一下,马上给有关人打电话,得知考核组只是问了一下情况,没有查下去,稍微放心了一点。
他想了一下,给尹力平去了个电话,听见尹力平的声音后,他假作镇静地说:“尹行长,我是雄波呀。怎么这个时候来搞干部年度考核,我这里跑那个项目正是关键的时候,一下子又插进这件事,不是添乱吗?”
“雄波呀,是这样的,人事上的事很多,如果干部年度考核按常规放在元月份,怕有影响,最近有一个空档,因此我叫他们早点开始,搞几个行算几个行,给年底工作减点压力。反正是例行公务,作完述职报告,你干你的事去,接待的事让其他人管,我相信文处他们会理解的。哎,跟我好好盯住那个项目。”
王雄波仍继续试探:“这次考核与以往不太一样,钱主任显得比较神秘,瞒着我个别走访有关部门,仔细询问信贷和财务情况,连企业老总和谁关系好都要了解,还走访了老干部。是不是我行出了什么大问题。尹行长,看见我是您多年的老部下,能透露点消息吗?您放心,我会端正态度,有错必改,如有大问题,我决不姑息,一定秉公执法,严肃处理。”
尹力平眉毛一皱,心想,这两个人怎么回事,怎么不讲究点策略。他笑着说:“雄波,你多心了。人事上的工作经常会变的,这几年你也看到了。钱主任是我叫他去的,考核干部也是监察室的工作职责,比如廉政建设,法纪教育,案件防范,干部提拔使用也要征求他们的意见。杨书记早就给我提过,监察部门要参加干部考核工作。至于人事上走访老干部,这不是很正常吗?不要想得太多了,专心工作。”
王雄波彻底放心了,轻松地说:“尹行长,是我疑神疑鬼,耽误您的工作了。您放心,我一定跟紧这个项目,您就等着好消息。好,不影响您,我挂了,谢谢领导!”
上午十一点多的时候,文一帆他们的工作结束了。三人来到王雄波的办公室。按照常规,向他简单反馈考核情况。王雄波似乎心情很好,脸上堆满笑容,从抽屉里拿出笔记本,认真地作记录。文一帆先对支行班子进行评价,然后对班子成员评价,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都是不痛不痒的官场话。王雄波很满意,连声说辛苦了,并热情地与文一帆他们一一握手致意。冯哲贤感到好笑,昨天那么大架子,今天却礼贤下士了。文一帆和钱正廉心里清楚,王雄波在下逐客令。
回到行里,文一帆去了钱正廉办公室,两人理了一下情况,商量如何向尹力平汇报。
钱正廉感叹地说:“这年头,监察工作难做。省分行那个360度考核办法,叫人左右为难。出了案子要挨板子,他说你防范工作没有做好。查办案子也要挨板子,他来个一票否决权,把你全部工作一概抹杀,都白做了。就说王雄波这件事,肯定有问题,如果把他立案查办,市分行这个季度考评要扣分,我这个部门要扣得一干二净,这个季度的绩效工资便泡了汤。全年工作也泡了汤。不立案嘛,反没事,反不扣钱。你说说,哪有这个道理。”
文一帆笑着说:“所以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成了你们办案的潜规律了。其实是皆大欢喜,出了案子谁都不好过。就像是在数据上搞水份一样,大家都知道不能搞,要实事求是。但大家都搞了,数字就上去了,业绩就出来了,工资就多了,大家日子都好过了。只要不太出格,上面不会追究责任。你看看地方上,数字就更假了,一个乡镇工业产值几个亿,乡政府买菜都要打白条。一个县招商引资几十亿,到头来还是靠出售土地发工资。”
钱正廉说:“有道理。这几年小案杜绝了,无非是作了冷处理。大案也很少,只有当事人被检察院弄走了,才不得不立案。哎,你说王雄波的问题怎么汇报?”
“我的意见如实汇报,不作分析推理,不下结论,让领导去定夺。”
“就这样。我来写一个调查材料,明天由我先讲,你补充一下就可以了。”钱正廉把调查工作揽了过去,文一帆心里暗自高兴。
次日上午十时,尹力平送走客人后,叫梁文举通知文一帆和钱正廉来汇报。
两人到后,尹力平关上了门。钱正廉拿出三份调查材料,尹力平一份,文一帆一份,自己一份。钱正廉拿着材料慢慢地念了起来,尹力平一边听,一边认真看着材料。
听完钱正廉的汇报后,尹力平看看文一帆。
文一帆说:“这个材料已经讲得很全面,我没有补充。”
尹力平说:“你们前天去,王雄波昨天来电话找我,可能你们动作大点,引起他的警觉。我作了圆满的解释,今后,年终干部考核,监察室一起参加。我跟他是这样解释的。王雄波的问题,疑点很多,我们又拿不出确凿的证据。这些疑点,如果公开去一项项地核实,对曲江支行的工作不利,对王雄波的影响更大,如果结果没有问题,必然伤害了他,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这件事暂时搁一搁,等杨书记回来我们再研究。找个时间,我和他好好谈谈,不管举报的情况是否属实,那么差的民zhu测评结果,说明群众基础差,丧失了民心,问题还是有的嘛,敲敲警钟总有好处。钱主任,这件事情你们监察室还要关注,一有新情况,还要接续下去。王雄波的问题暂时保密。”
………………………………
第四十七章 文一帆的新思维
1
文一帆刚进办公室,包谨中随即跟了进来。
“文处,借人搞题库的电话还没有打?我昨天问了令仲琛,他说不知道。我问他想不想来,他说时间太长了,可能有困难。但他后来又说服从组织安排。媲”
文一帆说:“令仲琛现在是副行长了,肯定很忙,上次我同尹行长去新城,尹行长专门给他布置了工作。我看,不抽他算了。还有合适的人吗?丫”
“岭南的勒双龙可以吗?要不就天河的王醒?”
文一帆想了想,说:“两人不太懂业务,这本书是以业务为主。要不,借桑雪婷,学中文的,搞业务多年,又在城区。扁平化后,她去了滨湖支行,那里一正三副,少个把人影响不大。我来跟蓝玉说说看。”
文一帆拿起电话,拨通了蓝玉。电话那边爽朗的声音脆脆地飘了过来,“文处,你好啊。正要找你,你先,有什么事要我效力。”
文一帆说:“有一件急事,可能对你的工作有影响,但我不得不找你,相信你会支持我的。”
“既然那么重要,我一定支持你,影响工作不要紧,有管粮草的人事处作后盾嘛。”
“尹行长要我们编一本用于竞聘考试的复习材料。因为牵涉全面业务,又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我们商量想借你的桑雪婷行长。时间一个来月。”
“是看见桑行长长得漂亮,要讲编书,借我更合适,银行的十八般武艺我样样精通。开句玩笑。组织部长开口了,无条件执行。作为交换条件,年底从牙缝里漏点工资给我。哦,我也有事找你,明晚我请了封铃教授来上课,不知能否请得动你。”
文一帆连忙说:“好说。明晚我一定去。”
“爽快,但不能光陪,也要给我们员工送点精神食粮。”
“啊?好,我考虑考虑。”文一帆放下电话后,与包谨中对视一笑,感叹地说:“这个蓝行长热心爽快,泼辣开朗,辩口利辞,算得上女中豪杰,做她的丈夫肯定压力不小。”
包谨中笑了笑。
文一帆接着分别给叠峰支行的傅青云和潇水支行的欧阳茂生打了电话,一番讨价还价后,最终还是同意了。
包谨中正准备离去,文一帆说:“包处,你慢走,我们商量一下。这次编书,工作量太大,光靠借调的力量可能不行,机关里也要抽调力量,部里人员分下工,都要挑点担子,还可以请机关的业务骨干出点专业题目,如计财上的肖志强,国际业务的谷欣兰,个人业务的章小雨。这本书内容要涵盖长江行所有业务,还要有政治理论和法律法规的内容。这个题库,要大量的参考书,尽量找考试题型的书或电子文档资料,前几年的书有些过时,最好不要选用。题型嘛,判断改错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论述题,案例分析题都要。这几天,要找好资料,如果有卖,就买一点。资料齐了,下面的工作就顺手了。借调人员的办公场所、电脑和膳宿要提前安排好。这些事你就多操点心。有困难,我们再商量解决办法。”
包谨中离开后,文一帆拨了封铃的手机,足足有十秒钟,那边接听了。
封铃说:“一帆,我正在上课,出来了,有事吗?”
“呵,你明天去我们的滨湖支行上课?”
“是的,蓝行长邀了好几次,我不好再推托了。她说叫你也讲讲。你打算讲什么,别喧宾夺主,把我边缘化了。”
“找你,就是商量这事,我就讲讲人事改革的事,免得抢了你的饭碗。”
“别贫嘴,回楚大回炉四年再来比。不能再聊了,我这是一个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明天见。”
“明天见。”文一帆放下电话,见封铃的情绪不错,心里基本踏实了。自从那天晚上重温旧梦后,两人又约会了好几次,缠绵不休,难舍难分,全然不像快四十的人。文一帆心想,封铃情绪稳定了,该疏远了,否则会带来麻烦,但也不能回避不理,封铃是个性情中人,性格刚烈,弄得不好,后果不堪设想。法院已判定她离婚,看看能不能帮她介绍一个男人。文一帆心里叹道,昔时情缘似露水,今日偿债何时休。
第二天下午下班时,滨湖支行的车到了市分行,文一帆拉开车门坐进了副驾驶席,往后一看,只见封铃和桑雪婷坐在后面。
桑雪婷说:“文处,蓝行长派我来接你们两位专家。”
文一帆说“你们太客气了,不好意思。”
封铃说:“桑行长是来接我的,你是搭顺风车,别在那里臭美。”
三人笑了起来。
桑雪婷兴奋地说:“文处,又编书啊,听说你抽了我,我很高兴,要多久?”
文一帆说:“你别高兴太早了,这次任务比当行长辛苦多了,抽调你,我也是无奈,因为太难了,需要你们这些高手出马。时间嘛,看进度,反正不会很短。”
桑雪婷听了很受用,说:“辛苦我不在乎,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嘛。”
封铃问:“编什么书?”
文一帆说:“人事制度改革后,经常要竞聘,一竞聘就要考试,一考试就要出题。为了避免出题泄密,我们准备编一本较为全面的复习资料,一便于员工学习,二便于建题库。”
封铃笑着说:“你文一帆就是个闲不住的人。”
大家说着说着就到了滨湖支行。
蓝玉一行已在食堂包厢里等着。大家落座后,蓝玉说:“封教授,文处,今晚时间很紧,我们就吃点便饭,来日我们找个好地方,痛快地喝点酒。这样行吗?”
封铃说:“这样最好。”
于是,大家便把桌上酒杯拿开,直接吃饭了。
2
滨湖支行是个大行,有二百多名员工,这时,会议室已坐满人。
该行在市分行借来投影仪,主席台两边都有大屏幕。台上只放了两张桌子,是主持人和授课人的座位,支行领导坐在台下第一排。蓝玉问文一帆,“你们谁先讲?”文一帆笑着说:“还是我先讲,如果她先讲,我讲的时候,台下肯定只剩下你们几个行长了。”大家笑了起来,蓝玉看看封铃,封铃点点头。
时间到后,蓝玉走上台坐定,敲了敲麦克风,会场静了下来。
蓝玉说:“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一个大型的学习会议,请来两位尊敬的老师给我们上课。一位是市委党校封铃副教授,我听过她的课,八个字的评价:才貌双全,雅俗共赏。一位是我们的领导,市分行组织部文一帆部长,大家都知道,他是我们长江行的才子,我就不评价了。下面,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表示衷心的感谢!”
文一帆和封铃站立,面带微笑向大家致意。
蓝玉接着说:“首先,我们请文部长授课,大家欢迎!”
文一帆在台上坐下后,在桌上放了一支笔,一个笔记本,他没有做ppt,只在笔记本里写了个提纲。他清了下嗓子,说:“滨湖支行的同事们,大家晚上好!刚才蓝行长对我的评价过奖了,我哪是才子,仅是你们中间的一员,只是岗位不同,由于这几年运气好,在市分行组织部门工作。真正有才的是封铃副教授,她是我大学的同学,学哲学的,是一个有号召力的学生会干部,知名度很高,被同学们称为三星美女,辩论、演讲和唱歌在学校里都得过大奖,多次代表学校参加楚江省大学生的比赛,为学校赢过荣誉。我嘛,今天是陪客,蓝行长非要我也讲讲。我想,既然蓝行长给了这样一个好机会,那就和大家交流交流。时间不长,半个小时,请大家捧个场,忍耐一下。”
大家赞赏文一帆的谦虚和朴实,给了一阵掌声。
文一帆站立点头,表示感谢,然后接着说:“我的发言,如果要个标题,那就是,澄清三个误区,树立三种思想。长江行人事制度改革到今年已经是三个年头了。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也许很多人会说,是众多银行的激烈竞争。我认为,不是。长江行毕竟有着无与伦比的网点优势、网络优势和区位优势,有几十万身经百战的员工队伍。最大的困难,我认为是,员工观念陈旧。观念陈旧表现在三个误区上,第一个误区是“我是正式工,没有犯错误不能让我下岗”。第二个误区是,“上级行扣减了我的工资,别人得了我的钱”。第三个误区是,“是我创造了效益,养活了机关”。下面,我们来分析。先分析第一个误区,人事制度改革以来,应该说,中年人都经受了改革浪潮的冲击。对改革的认识从漫不经心、与我无关到认真思考、忧心重重。从按部就班、优越舒适到朝不保夕,无法适从。看到了市场经济的残酷性,生活链和工作链全打乱了;看到了生活的压力,第一次考虑今后怎样养家糊口,一下子领悟到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深刻含义。大家可以看看我们身边走了多少同事,前不久的城区扁平化管理,有一部分员工没有人招聘,被迫回家。虽然比较心寒,但也无奈,正式工的优越感和终身制已封存进了历史。这就是市场经济,这就是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因此,我们要树立‘保饭碗’的思想。接下来,我们来分析第二个误区,长江行工资制度的改革,废除了过去套用地方行政的工资制度,核定一块工资来保基本生活,一块工资来体现责任和职能的差别,剩下的工资就是绩效工资了,根据员工的工作业绩分配。也就是一块蛋糕大家都来抢,允许千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