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直接跟韩变明言,若是韩变不亲自登门,若是韩变的性子让田丰不满意,田丰绝不会为韩变效力。
听到田丰这样说,以及他之前对韩馥的评论,韩变不由得苦笑。
他算是明白了为何田丰之才分明天下少有,可无论是韩馥,还是后来的袁绍,都不喜欢他。
老头子说话实在是太直了。
他说话好像从来不会考虑对方的感受,不会有哪怕一丁点的拐弯抹角。
偏偏无论是韩馥还是袁绍,都是那种比较好面子的人。
对这种人,拐着弯劝谏,他们还能听得进去,可你要是什么都直说,让人下不来台,他们哪怕知道你的建议是正确的,也绝不会听从。
或许,这就是田丰最大的缺点了,不懂得劝谏的艺术,他要是跟邹忌一样,会使用“讽谏”一样,他的结局或许会好得多。
可韩变转念一想,以田丰的智力,他不可能不知道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谏才对,可是他却没有这么做,最后得到了“刚而犯上”的评价。
或许,是田丰虽然知道,却不屑于那么做的缘故吧,哪怕,如果他改变进谏方式,能够改变许多东西,也是一样。
将近两三个时辰的招揽,田丰对韩变还算满意。
虽然韩变并没有对他说出什么雄心壮志,可是交谈之中,韩变显露出来的性格,处事方式,却都很合田丰胃口。
韩变不像韩馥那么看重名声,也更加有容人之量。
最关键的是,韩变表达出了对田丰的重视。
本就有这个意思的田丰,和韩变一拍即合,当即就决定为韩变效力。
唯一让韩变感到可惜的是,由于田丰本来是韩馥的手下,如今转而为韩变效力,并不符合长期任务“招贤纳士”的要求,招揽到田丰,他并未能获得奖励。
饶是如此,韩变依然感觉到十分欣喜了。
田丰的智力为93,比沮授还高一点,政治和沮授一样都是恰好90点,拥有的技能有:农业铜、商业铜、技术铜、镇静银、看破金、反计银,还拥有名士银、军师银两个称号技能,刚好达到了s级武将的门槛。
这样一来,韩变就算是连续招揽到了一文一武两个s级人才。
再加上还有沮授、张郃这两个不归属于他,但现在也听他号令的无限接近s级的a级人才,韩变手下,已经算得上人才济济了。
又过了一天,到了第三天一早,韩变便将邺城的事务交给了沮授、张郃,他们这一文一武的二人负责将邺城,乃至于整个魏郡,重新纳入掌控之中。
这是一个非常繁琐的工作,却又不得不去完成,刚好沮授和张郃以前在冀州的身份都不算低,能压得住人,正是做此事的好少。
此外,韩馥仍在昏迷之中,韩变便将他与周医师留在邺城,嘱咐周医师好生照料于他。
而韩变自己,则带着赵云、田丰,以及潘凤等人,带着马步大军共计两万人,奔向钜鹿郡,前去支援郝昭了。
如今韩馥昏迷,韩变不得不承担起重任,他也开始像一个真正的君主那样思考问题了。
若是以往,韩变必定会带着张郃这种在军中威望甚高的宿将出征,因为这样会使战斗变得更加容易。
可这一次,韩变却并未带上他,这不是因为张郃的能力不如赵云,而是因为赵云和田丰都是刚刚归附。
韩变知道,他肯定会重用此二人。
如果是在从前,韩变就会直接提拔他们两人,可这一次,韩变思考的问题更多了。
他知道,赵云还好,田丰的话,他立过多大功勋
直接提拔这二人,别的人可能不会说什么,但是难保他们心里没有想法。
长此以往,原本还算忠诚的手下,没准都会生出异心。
所以,韩变干脆专门带着这两人出征,以他们的能力,肯定能在战争中获得功勋,届时,提拔重用他们,也就有了理由。
一路上,韩变带着两万大军飞速前进,好像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一样。
毫无疑问,郝昭带着一万士兵要拖住袁绍的脚步,一定非常吃力。
说不定什么时候,他就会被袁绍击败。
早一日到达,便有可能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到后来,心急如焚的韩变干脆命赵云带着两千骑兵日夜兼程,现行赶到郝昭所说的广宗去接应,他自己则带着大军,随后赶到。
这个时候,位于钜鹿郡的广宗,确实正陷入着苦战之中。未完待续。
。。。
………………………………
第八十四章 驰援
广宗,这个位于钜鹿郡的城池,在时隔数年之后,迎来了第二场大战。
在数年之前,朝廷委派的皇甫嵩带领官军,与黄巾军激战于此。
当时,黄巾军的张角已经病逝,统帅换成了张宝。
那一战,数万黄巾军战死,张宝战死,张角被开棺戮尸,至此,黄巾军一蹶不振。
如今这一场战斗的意义没有那么深远,但同样重大。
因为这很有可能是一场决定冀州、乃至河北归属的关键战斗。
如今,战斗的双方却未必意识到了这点。
张立奋力挥出一刀,将爬上城墙的一个袁军砍翻,鲜血溅了他一身。
他用力地往脸上一抹,将眼前那不知道是自己还是哪个敌人的血珠抹开,然后便开始四处寻找下一个敌人。
这已经不知道是张立斩的第几个敌人了。
不会是第一个,但有可能是最后一个。
连日的激战,张立的体力已经有些不支,握着刀柄的手都在微微发抖,这在以前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他的大刀因为切开了太多敌人,也有些卷刃,不复之前的锋锐。
唯一不变的是,他的双眼依旧明亮,依旧坚定。
他原本不必来经历这一切的,郝昭选拔将士的时候,原本并没有选上他这个骁果卫重要军官的,但是张立却主动找上了郝昭,加入了进去。
因为,那个时候张立并不放心郝昭,他不相信郝昭的能力,也不相信郝昭的忠诚。
当然,到现在,这一切怀疑已经烟消云散了。
这些时日郝昭的表现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和忠诚。
最开始,袁军到达此处的时候,并未把这伙困守孤城的孤军放在眼里,他们直接派了几个使者进城招降。然后就准备着绕道而行了。
反正这伙人成不了气候,相比起来还是一举拿下整个冀州要重要一些。
郝昭确实没能力阻拦袁军前进的脚步,他顶多只能骚扰骚扰袁军的补给线,就这还要冒天大的风险主动。
可是。最终,袁军还是在广宗停下了他们的脚步,随后对郝昭守卫的广宗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这一切只因为一件事。
被派到广宗招降的使者最终回到了军中,但是回去的,只是那些随同的使节。连带着主使的头颅。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而郝昭却偏偏砍了袁军使者的头。
而且,那位被杀的主使,偏偏还是袁家的一员,虽然只是袁家不起眼的一个旁支。
这和直接往袁绍脸上吐唾沫没什么区别。
四世三公的袁家,不可能任由别人这么侮辱。
不管郝昭斩杀使者时到底是想着表达决心还是激怒袁绍,总之,他成功地将袁军拖在了这里。
数万袁军,不分昼夜地猛攻广宗县城。
这是一场苦战,也当是郝昭的一场成名之战。
袁军想了无数办法想要此城。架云梯、挖地道、安排内应
一切的一切,都被郝昭所化解。
到如今,广宗城的城门依然耸立。
又一个袁军出现在了张立的视线范围之内,但是这个袁军似乎很不一般。
他已经斩杀了三个冀州军的将士了。
张立心中微微一沉。
这数日的战斗,他已经发现了一个现象,袁军之中有着一批悍不畏死,而且个人战斗力惊人的士卒存在。
不,或许不应该称他们为士卒。
因为他们几乎不会军队的团队配合,他们值得称道的,只有那超出常人的武艺。还有悍不畏死的决心。
这是一批死士。
张立所不知道的是,早在袁绍还在雒阳,十常侍当道的时候,他就有了蓄养死士的习惯了。
以袁家的财力和号召力。要在门下养一批敢拼命的游侠,并不是什么难事。
张立的脸上有一道几乎横贯整张面皮的刀疤,这便是他面对的上一个死士留下的,那一次,若非张立躲闪及时,他就不仅仅是多一道刀疤那么简单了。
恐怕他半个头颅都会飞出去。
当然。对手也没有讨得好去,张立最终将那人,永远地留在了城墙上。
在这场战斗中,袁绍麾下的死士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他们曾经成批地潜入广宗,妄图打开城门,结果遇到了守军顽强的抵抗。
随后,他们在往广宗城内撤的时候,居然碰巧撤到了韩馥军囤积粮食的地方。
一场大火之后,守军原本就不多的存粮,更是变得所剩无几。
虽然守军最终还是将那一批死士全歼,缺少存粮的守军,依然无法避免士气下降的问题。
连日的大战,腹内空空,也就是郝昭确实有两把刷子,守军才能坚持到现在了。
不过,到了如今,恐怕连郝昭也没有办法了。
他和张立一样,早就提着武器,亲自和袁军拼命了。
这个地方,到底还能守多久呢
届时,自己和这些将士们,又将面临怎样的命运
张立摇了摇头,将这两个问题抛诸脑后。
事到如今,他已经知道他和麾下将士的命运恐怕不会有多好了。
可是他毫不后悔,也没有责怪。
他不怪他跟随的韩变,也不怪激怒袁绍的郝昭。
早在他决定效忠韩馥开始,就有了将这条性命送给老韩家的觉悟。
如今要做的,不过是尽力而已。
拼一个够本,拼两个就赚了一个。
张立狞笑一声,提刀杀向那个死士。
铛铛
死士用的,也是和张立一样的大刀,两刀相交,发出金属交鸣的脆响。
交手了两招之后,张立开始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他已经试出来了,这个对手,要比他还差了一些。
但是,这是基于张立全胜时期的状态而论的。
如今的张立。又累又饿,甚至还有些发困。
这都是袁军不分昼夜攻城所造成的。
张立现在的实力,连他全盛时期的一半都不到。
硬拼的话,他连一成的胜算都没有。
他的对手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愣了一下之后,便狞笑着向张立发动猛攻,不给他喘息的机会。
张立非常艰难地抵挡着,可是,他的动作越来越缓慢。破绽也越来越大。
终于,死士瞅到了一个破绽,一个实实在在的破绽,一刀砍了下去。
鲜血飞溅
这一刀正中张立的左肩,入骨几乎盈寸。
但是,这个死士脸上却没有丝毫惊喜之意,他的瞳孔已经收缩到了极致,这是恐慌的表现。
因为,他看到了,身受重创的张立神色几乎没有一点变化。反而将他的刀高高扬起。
这个破绽,是对手主动留出来的
这是死士心中最后的一个念头,随后,斗大的头颅高高飞起
以重伤之躯,成功斩杀强敌,张立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随后,他眼前一黑,栽倒在了地上。
昏迷之前,出现在张立视线中的。是一个又一个翻过城墙的袁军士卒。
这城,终究是守不住了么可惜了
这个时候,张立心中浮现的,并非对死亡的恐惧。也不是对城池即将失守的懊恼。
而是,直到最后,他也没能见到主公和公子的之师。
广宗城下,一个全身甲胄,骑在一匹枣红色骏马身上的虬髯大汉目光冷峻。
直到他看到越来越多的士卒翻上城墙,大汉的脸色才好看了一些。
他知道。这场战,最终还是以他的胜利而告终了。
或许这批攻上城墙的士卒未必能有几个能活下来,但他们已经在城墙上站稳了脚跟。
在以后,袁军要登上城墙,难度就只会越来越低,直到,彻底占领城墙,打开城门为止。
大汉便是袁军这次战斗的统帅,文丑。
文丑长得并不丑,而且还十分威武,除了拥有一身高强的武艺之外,他统兵也非常有方,绝不是莽夫。
说实话,这次战争的艰苦程度超出了文丑的想象。
好在,笑到最后的依然是我。
文丑在心中暗暗想道。
等攻下此城,他就会随着袁绍,带领大军,一举击败韩馥,占据整个冀州。
袁绍成为冀州之主,他们这些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自然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至于能否击败韩馥军,拿下冀州,文丑从未怀疑过这点。
据他所知,如今邺城应该在投奔了袁绍的审配手中,两边夹击之下,韩馥焉有不败之理
文丑已经在考虑这场战后,他能获得怎样的封赏了。
这个时候,一个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文将军,广宗城南,出现大量冀州军踪影。”
“什么”回过神来,文丑一脚踢了汇报军情的士卒一个趔趄:“你说什么”
那士卒哪敢露出半点不满,只能忍气吞声地再汇报一次。
文丑的第一个反应是这个士卒是谎报军情,但转念一想,谎报军情是死罪,这士卒哪儿有这么大的胆子。
他连忙在旁边找了个地势比较高的地方,循着士卒说的方向登高而望。
随后,文丑不由得倒吸了口冷气。
大批烟尘出现在他视线中,随后他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一片旗帜。
“韩”“赵”“张”“潘”
看衣甲确实是冀州军无疑,看人数规模,起码有两三万上下。
这是冀州军的主力部队
文丑遗憾地望了一眼城墙之上,再加把劲他就能拿下广宗了,可惜他已经没有时间了。
面对对方的主力部队,如果他还一边攻城一边迎战,那么他很有可能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纵使心中有万般不愿,也有千种疑惑,文丑还是恨恨地说道:“鸣金收兵”未完待续。
ps:抱歉,昨天也没能成功更新,一方面是蜗壳时间确实不多,另一方面是关于最后这场战斗的过程又被蜗壳推翻了重新设计了一次。
更加抱歉的是,这一周的更新依然不会十分稳定,起码周六周日蜗壳都要外出去亲戚家吃团圆饭,很难保证更新。
哪怕这几天蜗壳有时间的时候会尽量码字,也不敢放上来太多,因为好像刚好从下周一开始,就是新的一个月了,新的一个月,蜗壳才有机会拿全勤奖,这个蜗壳肯定不敢放弃,因为哪怕兄弟们的订阅很给力,按照目前的趋势,蜗壳一个月的订阅收入还是赶不上全勤奖,这是个悲伤而无奈的故事。
这周蜗壳只能尽量保持更新了,效果如何,真的不敢保证,万分抱歉。
今晚尽力再码出来一章,时间可能在九点到十点之间,如果过了十点还没出来,兄弟们就别等了。
。。。
………………………………
第八十五章 袁绍掀桌
郝昭重重地喘着粗气,右手拿着刀柄,让刀杵在地面上,支撑着他的身体他本来是用枪的,但是在这种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