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发展很快就证明了沮授的直觉。
两军人数相差仿佛,可是,刚刚交战不久,沮授所指挥的韩馥军,便落入了下风。
观察了一下,沮授就知道了导致这个结果的因素。
并不是说韩馥军的战斗力不强,事实上,两边士兵的战斗力是半斤八两,相差无几的。
可实际的情况却是,邺城守军倒下十个人,韩馥军便差不多要多倒下一两个人。
在这种数千人的战斗中,多损失少损失一两个人的差距并不算大,可长此以往,这一点点的劣势便会逐渐放大,从而决定整场战争的胜败。
真正导致韩馥军处于劣势的,是两方面的因素。
第一方面,是双方的心态。
对韩馥军而言,取胜固然可喜,这意味着他们能获得丰厚的奖赏,可即便是失败,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们战败之后,完全可以逃跑或是投降。
而对邺城守军却不一样。邺城守军身上有一层“叛军”的身份,这个身份让他们根本无法接受失败。若是邺城失守,这些“叛军”当中的大多数人,都可能会面对清洗。只有获胜,他们的性命才有保障。
一方失败了也没关系,另一方却是失败了就可能丧命,打起仗来谁更拼命,自是不言而喻。
第二个方面,则是沮授自己的问题。
毫无疑问,沮授是整个三国阶段,一流的谋士之一,从头到尾。各大势力中,在计谋方面能超过他的,每个势力可能也就那么几个人。
除了那总共就十个左右的,沮授还是小瞧了审配,他没有想到,这种局势下,审配还能让队伍不混乱,还能发挥出扎实的指挥功底。
世上有许多药卖,偏偏却少了一种后悔药。
沮授再怎么后悔,也已经无济于事。
审配的嘴角已经露出一丝狞笑,在他看来,这场战斗,已经分出了胜负。
等他战胜面前这股敌人,便可迅速推进,重新夺回南门,届时,他一时大意导致的恶果,便不复存在。
邺城四门都在手中,这场战斗,便会回到一开始的轨迹。
不,局势甚至会比一开始更为有利。
因为这里有韩馥军的数千精兵,还有一个沮授。
失去了这些,韩馥还有张郃,还有信心打下去吗
审配又看向了仍在奋战不休的吕威璜,心中闪过一丝杀机。
若不是这个貌似憨厚实则心怀不轨的家伙的欺骗,他怎么用落到这般狼狈的地步
要说如今在韩馥军中,审配最恨的是谁,那就非这位“吕大”莫属了。
想到此,审配指着吕威璜,大声说道:“有擒到此人者,赏千金,升三级”
他话音一落,原本因为吕威璜那出色的武艺而有些怯意的士卒,眼睛顿时都红了,不要命地冲向吕威璜。
别看吕威璜的赏格只是和沮授一样,可是擒拿吕威璜的难度,绝对比捉住沮授的难度要低得多。
沮授的武艺不算出色,对付两个以上的普通士卒便非常出色,也正是如此。他一直处在士兵们的重重保护之中,要得到他的赏格,难度非常高。
吕威璜武艺是不错,但他却战斗在最前线。只要运气好一点,要擒获或者斩杀他,并不是不可能。
一时之间,原本还游刃有余的吕威璜顿时陷入了苦战之中,杀了一个士卒。便冲上来两个。
一个个邺城守军,如今就跟这条命是捡来的一样,毫不顾惜,以吕威璜的实力,根本就难以应付。
一时之间,吕威璜还有韩馥军,顿时陷入了莫大的危机之中。
这个时候,距离两军交战的街道有约么数百步远的一条巷道之中,一老一少的身影,出现在那里。
老者年近五十。身穿一身褐色长衫,脸上满是皱纹,可身体却站得笔直。
在他身旁的是一个青年,生得相貌堂堂,更重要的是,此人的身高非常高,老者已经是这个时代中比较高的男性了,可是在青年身旁,他却显得非常矮小。
青年手上提着一柄银白色长枪,他的身旁。还有一匹黄色的骏马。
看着远处的战局,青年的脸上不自觉地显露出几分焦急之色。
“元皓先生,我什么时候可以出动”
被称为元皓的老先生缓缓地摇了摇头,道:“不急。不急。”
青年脸上的焦急之色更浓,可这几天,他已经被老者的谋算所折服,就算是心中再焦急,他也只能按捺住这些情绪,耐着性子在一旁等待。
眼见得战局越发向着审配一方倾斜。被针对的吕威璜身上也有了好几道伤,若不是对方有心要生擒,他恐怕已经战败身死了。
这个时候,审配却有些等不住了。
这样下去,他固然能够获胜,可他却未必会是最终的胜者。
审配没有忘记,他的目的并非是击败眼前的敌人,而是要夺回南门。
若是在此处花费太多的时间,那么即便他击败了沮授,也有可能因此而只能望着防守坚固的南门而叹息。
不能再拖下去了
审配回顾了一下左右。
他带来了将近五千兵马,在之前的战斗之中,他就投入了四千人,剩下几百人作为中军,一来可以对他这个统帅起保护作用,二来也可以作为后备兵力,根据形势而投入到最需要投入的地方。
想了想,审配命令这些后备兵力,只留下一百人,其余的全都投入战斗之中。
他的要求只有一个,尽快结束这场战斗。
远处的老者见到了这一幕,他本来半眯着的眼睛陡然一睁,发出耀眼的神光。
“可以出发了,你的目标是审配。”
听到老者前半句话,青年便已经翻身上马,准备出发了;等他听完后半句,青年的眼中更是露出了浓浓的惊喜之色。
“云,必定誓死完成任务”
骏马如龙,猛将如虎,青年驾着骏马,提着长枪,经过了最开始的加速过程,便径直冲向了审配。
审配身边的人大半都派了出去,只留下一百人,这一百人,本来就是负责保护审配的安全,防止被对方“擒贼先”的,青年骑着马,发出的声音不小,自是很快便被这些人发现。
这些人先是吓了一跳,等到看见来人只有一人时,顿时放下了心。
而在这个时候,审配也看到了青年,他的眉头顿时一皱。
这个相貌堂堂的青年,不是当日“吕大”诈降时,那个自称为“赵四”的汉子吗未完待续。
ps:今天上午开了半天会,下午正式放假,等到晚上,蜗壳才回到家。回到家中,蜗壳没有在工作的时候那么自由了,不可能再到凌晨还在码字,只能早睡早起了,因此今天仍然只有一更,但是大家放心,以后的更新会提早,尽量在白天就搞定,另外明天三更。
。。。
………………………………
第八十一章 一骑当百(下)
审配记得,他当日见到这“赵四”时,还因为其相貌,而好奇地问过他的名字,在得知此人出身不行之后才释去了心中的疑窦。
当然,如今看来,“赵四”当是个假名字,其出身自然不会是他当日所想的那样。
又是一个欺骗者。
审配心中已是恼怒之极,“赵四”的出现,更是让他的怒火更甚。
怒火并没有冲昏审配的头脑,相反,他比以往更加清醒。
“赵四”的来意,他很快便想清楚了。
审配的嘴角露出一抹冷笑。
想要直接
很好,那就看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吧。
想也不想的,审配就分出了两个什,共二十人前去围剿“赵四”。
这些都是训练有素的士兵,二十个人一起上,绝不是二十个“一”相加那么简单。
审配有信心,哪怕是久负盛名的潘凤,也在这二十人面前讨不了好。
更不用说,眼前这“赵四”,显然是默默无名之辈,怎么可能是潘凤的对手,二十个士兵,足以对付他了。
马上的青年见到了这一幕,顿时冷笑不止。
若是对方一百人一起上,那他可能还会感到棘手,可就是这么一二十个人
“赵四”长枪一挥,顿时将冲在最前面的士兵刺死。
第一个
一照面便被刺死一人,这些士卒却并未慌乱。
他们足足有二十人,人数上面占据了绝对优势,面前这人再强,难道还能战胜他们
更何况,赵四出手刺死一人,却也露出了莫大的破绽,正是他们进攻的机会。
想也不想,剩余的十九人,纷纷拿起手中的武器。向着赵四攻去。
赵四仿佛早就知道他们会如此,一击得手后,并未继续进攻,而是长枪一横。开始格挡、闪躲即将到来的攻击。
这一举动落入了正在发动攻击的十九个士卒眼中,他们却不为所动。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你再强悍,难道能躲过我们所有人的攻击
在绝对的人数优势面前,个人的实力再强。也没有作用。
可惜,这伙人不知道“赵四”在原来历史上的事迹,不然他们就不会如此自信了。
兔起鹘落之间,十九人都用各自的方式,向赵四发出了攻击。
可是,这些攻击无一例外,都被赵四或闪躲,或格挡,一一化解掉了。
随后,赵四随手一枪刺出。再次带走一人性命。
巧合,一定是巧合
围攻赵四的十几人中,有不少人的额头上已经冒出了冷汗。
他们不是没有在战场上见过猛将,但他们实在无法想象,居然有人可以在十几个人的围攻之下毫发无损,反而从容反一人。
他们只能安慰自己,这都是巧合。
这样的想法,在片刻之后,完全崩溃了。
因为,赵四再次化解了所有的攻击。然后用他那神出鬼没的长枪,再次带走了两个人的性命。
二十人围攻一人,片刻之间便被杀了四人,而他们的攻击。却连对方的衣角都没有摸到。
这一次,这些人终于意识到了一个事实:面前这个赵四,要比他们以前对阵过的,甚至是见过的所谓“猛将”,都要更强一些。
只是,他们现在醒悟。已经太晚了。
或者说,他们醒悟与否,其实一直都没办法改变大局。
又是几个呼吸的时间,还能站立的士兵,已经只剩下了十个。
赵四冷哼了一声,没有继续跟这些人纠缠。
他的目标,可不是这些杂兵。
他只要从这些人中间,杀出一条血路,就已经足够了。
这个目的,他已经达到了。
远远的,赵四高声喊道:“常山赵子龙在此,审配休想逃跑”
远处的审配脸色一变。
如今赵云真正参与过的战斗,不过是与张飞的一场大战,但那场战斗的细节并未流传出去,是以赵云仍然籍籍无名。
真正让审配变了脸色的,是赵云喊出的话。
他见赵云那般凶猛,原本是存了暂避锋芒的心思的。
审配是一个理智的统帅,如今战场上的局势,他们正处于上风,审配自是不愿意有什么波折。
哪怕他觉得赵云以一当百,成功擒王的可能性相当小,审配也不愿冒这个险。
可是在赵云大声喝破他的想法之后,审配却不能那么做了。
众目睽睽之下,他再避让的话,在士兵们心中,就绝不会是暂避锋芒了,而是逃跑,可耻的逃跑。
如今南门被夺,邺城守军正处于人心思变的时节,全靠着审配的手腕,方才提起最后一丝士气。
若是此时再发生主帅“逃跑”的事件,本就处于临界点的守军,绝对会直接崩溃。
审配只能硬着头皮,留在原地。
当然,审配也不是什么都不做,他让剩下的八十余人,死死地守护在了他的身边。
赵云要想擒王,就必须突破这八十多人的守护。
审配绝不相信赵云有这个实力。
当然了,审配要是知道赵云在当阳长坂坡的事迹,他就不会这么想了。
在长坂坡的时候,赵云面对的敌军,何止千百倍于今
他面对的曹军偏裨将领、名将,都远远不止这个数目,可是赵云依旧能杀出一条血路。
如今的赵云,还没有长坂坡时那么神勇,但区区八十余个杂兵,还难不倒他。
面对更多的敌人,反而刺激了赵云心中的战意。
神勇状态
进入神勇状态之后,赵云的战力陡然加强了几分。
而且,赵云学艺之时,他的师傅便曾经告诉过他,他的枪法,最不怕的,就是群战。
敌人越多,他能发挥出来的实力就越强。
长枪如龙,赵云在敌阵之中左冲右突。一个又一个士兵殒命于他的长枪之下。
最让敌军骇然的是,直到如今,依然没有人能碰到赵云衣角,更不必说伤他分毫了。
此人竟如此强悍
不远处。审配呆呆地望着人群中神勇无敌的赵云,不自觉地咽了口口水,一时之间,连逃跑都忘了。
八十个人,不是八十头猪。他们是会反抗的,对付起来,自然不会有那么快。
若是一般人,哪怕是韩变、潘凤这样实力接近一流的武将,也顶多只能做到自保,可是,有一种猛将,叫作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对赵云来说,将他们杀得胆寒,也不过是多花一会儿工夫罢了。
仅仅一盏茶的工夫之后。赵云再次将八十个人组成的战阵,杀了个通透。
八十人里面,有近半分毫无伤,剩下的也有不少只是受了些伤,仍有再战之力。
可是,他们却根本连靠近都不敢了,因为,在赵云的长枪之下,他们已经胆寒
这些士兵不怕拼命,可是他们不愿意在没有希望的情况下。白白送命。
如今的赵云,在这几十个士兵眼中,就犹如魔神一般,不可战胜。
赵云也懒得跟这些丧了胆的士卒纠缠。杀出重围之后,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不远处的审配。
他的眼睛顿时一亮。
这才是他的目标。
审配,只要擒杀了他,这场战争便再无悬念。
如今的审配,正想要逃走。
他留在此处。被赵云擒获,一样会输掉这场战争。
倒不如先逃离此处,或许还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审配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问题是,赵云会让他得逞吗
答案是否定的。
在审配还没来得及驱动战马,逃离的时候,赵云便已经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向了他。
一边迅速接近,赵云一边故意大声喊着:“审配休要逃走”
这个时候,审配才刚刚来得及起步,闻言不由得又惊又怒。
只是,不管审配如何惊怒,也不管他如何奋力地想要逃离,却终究不能违逆客观事实。
两人的马匹都是典型的良马,可是在骑术上面,两人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审配甚至根本就没有任何“骑术精通”的技能,战马的马力,他根本就不能发挥出哪怕一半来。
这点,与赵云比起来,审配差得实在太远了。
两人的距离原本就不过十几步,仅仅片刻之后,赵云就追上了审配。
审配咬咬牙,拔出佩剑,想要跟赵云做最后一搏。
审配的武艺不差,他擅长剑术,甚至能在切磋之时战胜一些三流武将,换算成武力值,也有六十几的水平。
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