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他们的直属上司,韩变却没有多少喜悦的表情。
第十七个了
他在心中默默算了一下。
从决定参加讨董战争之后,他就开始了对周边小山寨的清剿,短短十天时间,他已经剿灭了十七个土匪窝了。
这些小型土匪窝里的财富本就不多,他又为了鼓励士气,缴获所得分文不取,全部分给了部下。
也就是说,这十天的战斗,他只有支出,没有收入。
这在许多将官看来,是非常愚蠢的事情,可是对韩变而言,却并非如此。
他获得的,远比付出的财物更多。
他很早就发现了,骁果卫又到了一个瓶颈,组织度和训练度再次卡在了40,有了上次的经验,他很容易就联想到,是不是骁果卫又需要实战了。
一试之下,果然如此。
每次实战之后,再进行训练,骁果卫的组织度和训练度就又能上升些许,哪怕上升的幅度很小,而且有越来越小的趋势,但终归是一个好现象。
如今,骁果卫的两项数值,已经稳定到了50。
另外一个原因是,韩变需要任务点数,很多很多的任务点数。
群雄讨董,天下的英豪大半都会汇集到那里,届时,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因此,在这之前,韩变必须要尽力提升自己。
尽快获得任务点数的方法,自然是做日常任务,可随着韩变手上实力的提升,通读一本书,走几步路就能完成一个日常任务的好事早就没有了。
他的日常任务,如今基本上都是一些剿匪任务。
十七个山寨,就是十七个任务,也是十七个c级任务点数。
加上之前韩变本身就有的二十三个c级得点,已经足够他的提升了。
“最后一个山寨了。”
韩变低声说道,他已经决定停止这种戕害周边小势力的行为。
因为这种没多大难度的战斗,已经无法对骁果卫起锻炼效果了,骁果卫需要更强大的敌人。
当然,更直观的原因是,韩馥已经做好了出征的准备,第二天就要出发了。
“是时候开始强化了。”
韩变深吸了一口气,默默念道:“强化。”
用任务点数强化自己只需要五个,强化别人则需要十个,韩变自然不愿意做亏本的生意。
留下十个c级得点备用,其余三十个点数全被他投进去强化自己。
随着系统的一声声提示,韩变的脸色不停变幻。
获得统率2,获得武力4,获得政治5,获得技能“修葺”铜,获得技能“骑术精通”铜,获得技能“固守”铜。
加了三项能力值,获得了三个技能,如今韩变的能力还不算强,可是技能在c级武将中,已经是比较多的了。
可是有的技能在他看来,却鸡肋得很。
像是修葺,在游戏中是可以加快修筑城墙的速度的技能,固守则是面对守城战有一定加成,在现实里面,肯定也是类似的能力。
问题是,他现在要参加的是讨伐董卓的战斗,是攻城战,这两个技能没有任何卵用。
倒是骑术精通,对他还有些作用,他本身就有良马,如果骑术更出色一些,如果吃了败仗逃跑也容易些吧?
没办法,强化就是如此,有机会得到自己想要的,却也有可能得到一些鸡肋的东西。
这一现状,在解锁“定向强化”功能之前,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
第四章 盟主
酸枣县,仅仅是陈留郡下辖17县中非常不起眼的一个小县,可是这个小小的县城,却注定要名垂青史。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兵马络绎不绝地赶向这里,安营扎寨,短短十几天时间,酸枣县外扎好的营寨已经排了上百里长,足足有数十万的军队驻扎在了这里。
因为,这里是各路讨董诸侯,会盟的地方。
酸枣县外,一个扎好的小型营寨,作为各路诸侯会面的地方,每一个诸侯都只能带不到一百人的随从保护自身安全,其余的士卒只能在各自的营寨中待命。
韩馥就带了韩变沮授潘fèng数人。
带潘fèng是因为上将武艺高强,尤其是最近不知为何,他的武艺大增,以往军中几位能和他打个平手的将军,如今已经全都不是他的对手。
带沮授,是相当于随身携带另外一颗大脑,能有效防止被坑。
而带上韩变,就纯粹是因为某人想凑凑热闹。
某人也确实凑到了热闹。
中军大帐之内,韩变着实见到了不少人。
韩馥依照官职大小,身份高低,与各路诸侯打过了招呼。
像是豫州刺史孔侑,兖州刺史刘岱这些,韩变根本没有多加关注,因为在他眼里,这些人都会很快被淘汰出局。
他真正注意到的是这几个人。
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一个很和气的壮年帅哥,但是如果历史不改变的话,这个蛮和气的壮年帅哥将会导致他们一家的悲剧,并且在十年之内成为天下间实力最强大的诸侯。
另外一个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一个年纪比袁绍略小,看上去高傲得多的帅哥。明明和袁绍是兄弟俩,但袁术似乎和袁绍很不对路子,离得对方远远的。
再就是一个眼睛小,胡子有点长,相貌平平的壮年男子,如果不是韩馥介绍的话,韩变绝对想不到这个相貌平平的男子,会在十多年后统一整个北方。
孙坚是一个相貌英武的中年男子,看上去很豪爽。
著名的白马将军公孙瓒,留了一点胡茬,却依然仪表堂堂,任谁也瞧不出他就是那个戍守北方,令胡人闻之色变的白马英豪。
各路诸侯相互见过面,打过招呼,却并没有坐下,因为他们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没有做。
这个时候,一个男子发话了。
韩变认得,那个看上去有些粗犷的中年男子,是河内郡太守王匡。
只听见王匡说道:“我们现在奉诏讨贼,又有这么多人会盟,如果各自行事,那和一盘散沙没有区别,必然需要选出一个盟主,其他人听从盟主的派遣,再进兵讨伐董贼。”
众诸侯一听,确实是这么个理。
那就得了,选个盟主吧。
选盟主的标准是什么?
首先不可能是官职,在座诸侯官职最高的就是州牧州刺史这一档,可是韩馥孔侑刘岱陶谦这几个,有谁能服众?
更不用说,他们讨伐的对象是董卓,他的官职比在座的每一个都要高得多。
选爵位?还是不太合理。
那干脆就选最服众的那个。
曹操作为讨董的发起人,最有发言权,他推举的,却并不是他本人,而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袁绍。
韩变并不奇怪,一来,他所知道的结果,正是曹操推举了袁绍。
其次,如今曹操和袁绍的关系,远远没到官渡之战那个时候一样势同水火。
甚至于,原本历史上,曹操被吕布攻占兖州之后,还是靠袁绍的帮助才反败为胜的。
以他们的关系,曹操推举袁绍,非常正常。
韩变明显注意到,在曹操提出袁绍的名字之后,袁术的身体抖了一下。
众人一听,除了少数人之外,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人袁绍人面广,本事好,大多数人都服他,选他应该最好。
袁绍推辞了几句,还是坐到了盟主的宝座上。
韩变听到,在他身边不远处的袁术明显哼了一声。
韩变轻笑一声,在来之前,沮授就已经跟他讲过,袁绍和袁术之间的一些恩怨。
这两人原本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然而袁术虽然年幼,却是家中嫡子,身份地位比袁绍高不少。可是袁绍却有本事,被过继到了他们伯父的家中,也成了袁氏嫡子,在身份上和袁术平起平坐,又更受长辈重视,反而比袁术混得好些。
因此,袁术一直很看不惯这位兄长。
如今,袁绍成了盟主,袁术就更加不爽了。
论身份,他才是存正的袁家嫡子。
论地位,他治下的南阳郡比渤海郡不知道富裕多少。
况且他还是后将军。
如今虽然许多人都被称为将军,但真正的将军数量却很少,连袁绍和曹操,在之前也不过是个校尉。
不管怎么看,袁术都觉得这个盟主的宝座应该是他来坐。
可是各路诸侯却不会照顾他袁术的感受,既然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袁绍就当定了这个盟主。
韩变又看了看韩馥,如果说在座的诸侯,最不希望袁绍当盟主的,除了袁术之外,恐怕就是韩馥了。
无关乎过节,和其他人不同,韩馥原本在名义上,是袁绍的上司,如今袁绍却成了盟主,他反而要听下属的指挥,是个人都会受不了。
可是他发现,韩馥只是笑吟吟的,没有一点憋屈的样子。
转念一想,韩变也想明白了,这一定有沮授的功劳在内,他多半是打好了预防针。
袁绍坐在盟主宝座上,其他诸侯也依照位次落座,随后,袁绍开始分配任务。
袁术本人兵精粮足,实力强大,袁绍也不管两人之间的矛盾,将总督粮草的重任交给了他。
这个时代进兵很讲究先锋和后备,和历史一样,袁绍安排了孙坚作为先锋。
这个时候,韩变注意到了,济北相鲍信听到这个安排之后,神色变了变,却并未马上说话,而是用目光示意他身后站着的一人。
韩变的嘴角现出一抹笑容,他知道,他等待许久的机会,来了。
ps:本章很多东西按照演义走的,因为这些东西主角暂时没有实力去影响,但是从下一章开始,这个现象会发生改变。另外,鞠躬感谢书友“你要努力加油哦”的热情打赏,我会努力的。
………………………………
第五章 抢功?
鲍信其人,韩变还是有些印象的。
在他玩的一款三国单机游戏中,在最后的一个剧本英雄集结里面,韩变不喜欢用孙刘曹这种本身就足够逆天的势力,而喜欢用一些比较冷门一点的势力。
拥有陈留的刘岱,就是他比较喜欢玩的一个。作为君主,刘岱本身的能力不行,但是他麾下还是有两个能看的人才,五维还有技能都不差,其中一个就是鲍信。
不过,鲍信本人的能力如何,如今和韩变的关系不大。
对韩变而言,关系大的是另外一件事。
因为比较痴迷三国的缘故,演义中前期很精彩的群雄讨董部分,韩变看过数次,对其中的一些内容还是有印象的。
其中有一条,韩变就记得一些,那就是在盟军进军初期,这位济北相鲍信,因为想要抢头功,就派出手下从小路走,去汜水关下挑战华雄,白白送了一血。
韩变打算的,就是在这上面做做文章。
商量完盟军今后的安排之后,各路诸侯也就纷纷散了,往自己的军中行去。
韩变看得很清楚,鲍信很快就找到他之前打眼色的那人,对他耳语了几句。
韩变快速行了两步,跟上韩馥的步伐,低声说了句:“父亲,你想要头功吗?”
那神情,那姿态,如果有个现代人,估计会将其解读为“兄弟,要碟吗?”
好在韩馥不知道这个,他只是愣了一下:“头功?什么头功?”
过了一会儿,韩馥才反应过来:“你是说我们盟军的头功?”
难道你还以为是少林的铁头功不成?
韩变点点头。
“头功当然想要了。”韩馥笑了一声道:“可是本初安排了孙破虏为前部先锋。孙破虏行军打仗,可是很有一手的,这头功,哪儿有我们的事。”
“这可不一定。”韩变压低了声音,“孙文台号称江东之虎,打仗确实厉害,但是他打仗再厉害,如果没了敌人,他能打胜仗吗?”
韩馥惊讶地道:“没有敌人?这怎么可能?”
韩变神秘一笑,低声地说道:“怎么不可能,只要我们走到孙文台前面,把汜水关的敌人杀败了,孙坚上哪儿去打胜仗?”
韩馥似是有些意动,随即又摇摇头:“你疯了,那汜水关实际上是虎牢关,但这里按照演义来,两个关分开虽然不如虎牢关险要,却也是一座雄关,董卓必定派得力之人把守,怎么会是我们手下这点兵力能打下来的”
韩变自信地一笑:“如果单单是我们,当然打不下来,可是如果还有别人呢?”
“别人?”韩馥狐疑地说道:“你是说谁?”
韩变用手悄悄地指了指鲍信的方向。
“你是说济北相?”
韩馥有些玩味地说道。
韩变点点头,但是他也知道,单单一个鲍信,不足以使韩馥心动,于是他又开始往上加筹码:“听说济北相与曹孟德是好友,曹孟德和袁本初的关系……”
“嗯……”韩馥沉吟了一下,鲍信和曹操,曹操和袁绍的关系,他当然是清楚的,仔细想想,鲍信敢得罪孙坚去抢头功,后面应该有人支持,没准就是曹操和袁绍了。
三路诸侯,其中还有实力很强的袁绍,攻下汜水关应该不难。
那他如果跟着去的话,没准能混口汤喝。
虽然来之前就想好了,参加讨董仅仅是走个过场,表明一下自己不是董卓那边的,但是,尤其是在袁绍当上盟主之后,韩馥心中还是憋了一口气的。
他想要立下大功,想要证明自己,到时候,董卓伏诛,天下回归正朔,天子论功行赏,他的权势也能再上一步。
至于为此会得罪孙坚,韩馥也不担心,孙坚是猛虎,但是他是江东的老虎,而他本人却在冀州,老虎咬不到他。
韩馥又想到了孙坚,最开始他就觉得有些奇怪,袁绍和袁术不对付,而孙坚这个时候却和袁术走得极近,就连孙坚“破虏将军”的职位,都是袁术上表请的封。
照常理而言,袁绍是不应该给孙坚头功的机会的,可他还是给了。
原来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这买卖,做得
自认为找到了真相,韩馥顿时有些得意地笑了。
想了想,韩馥觉得还不够保险,又望向沮授,如今,他已经越来越依仗沮授了:“公与,你看如何?”
沮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似笑非笑地看着韩变:“守义,你有几分把握?”
韩变看着沮授的笑容,便知道沮授已经知道了什么,他也没想瞒过对方,而是回答道:“达到我的目的的话,七八分吧……老师,我有分寸,再不济全身而退还是可以的。”
达到目的而不是攻下汜水关,沮授听出了韩变话中的埋伏,但也让他放下心来,他知道,韩变的所作所为确实天马行空,却并非乱来。
于是,沮授对韩馥点点头:“既然如此,授也觉得可行。”
儿子撺掇,自己分析一通觉得没问题,就连手下的智囊也觉得不错,韩馥顿时就觉得这主意是真不错了,于是他一拍手:“那好,我这就点起兵马,跟着济北相一起出发。”
“慢着”韩变连忙阻止了韩馥:“父亲,你不能自己去。”
“为何?”韩馥气得乐了,“我自己的兵马,还不能让我自己带了?”
韩变摇摇头:“不是不让你带兵,而是你想想,我们这是要做什么?抢功劳呀,抢功劳的话,是悄悄地去,还是明目张胆地去?”
韩馥想也不想地回答:“当然是悄悄地去了,之后木已成舟,他孙坚也不能说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