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当海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清朝当海盗- 第2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实际上在登峰造极运动中海军将试验多种新技术装备:大功率雷达和电台无线电导航。滑抚式水上飞机雪地、水上起降极地飞行拍照使用的值察照相器材等等。陆军则在试验极地被服装备的实用性机械化小分队利用摩托雪椎在极北国土上巡逻的可能性新型全地形汽车地高强度越野状态下的可靠性等等。

    19o8年4月21日格桑准将率领珠峰登山队结束了初步的适应性训练和物资囤积工作在南坡海拔5356米的雪线处设立了突击营地。

    先期在此设营的有英国、法国、美国登山队。他们目瞪口呆地看着装备好得令人喷血的中国人有条不紊地在一条冰冲击平地上安营扎寨。

    人比人气死人!在珠穆朗玛峰下地西方登山家们现在就陷入嫉妒之中。中国人中突然出现了极其专业的登山家队伍!从中国人的行动中可以看出:他们对高山环境非常之熟悉(废话!)。从中国人的帐篷、服装中可以看出:他们做了最充分的准备(也是废话!)。从中国人配备的登山装备和喷香诱人的食物中可以看出:他们是目前全世界最豪华地珠穆朗玛峰旅行团(大实话)。

    美国登山家斯通纳很快就与中国兄弟搭上了话是通过廓尔喀向导的翻译才达成交流地。格桑准将不懂英语斯通纳先生不会说中文他们只能通过廓尔喀夏尔巴人用他们音奇怪的语言进行沟通这种语言把中国人称呼为秦人把大中华帝国称呼为秦帝国。

    “原来是这样。是中国国防军的登山队!难怪难怪!将军阁下。你没有看到英国人红的眼睛没有听到法国人嫉妒的抱怨当然也没有看到我刚才的表情。帝国和个人差距太大了。不过我可听说英国人正在组织新地由政府支持的登山队。正在印度锡金准备入境。”斯通纳先是夸张地恭维了一阵格桑和他的助手扎西少校然后又通报了一个消息其实这位美国人是想把他小小的登山队加入到中国人的行列中来。

    听了夏尔巴战士(廓尔咯王**队)尼连格的翻诊后格桑用汉语与扎西小声地商量了一下之所以用汉语是考虑到美国朋友带着夏尔巴翻译而夏尔巴人很多都能听懂藏语。

    两个人商量了一下后格桑准将转头用藏语对斯通纳说道:“先生。您的登山队有多少人?有把握在帝国登山队登顶后第二个登上峰顶吗?作为亲戚我们希望是美国朋友第二个征服珠穆朗玛峰。”

    “对美国和中国是亲戚我们是兄弟应该互相帮助对吗?将军阁下。”斯通纳有些兴奋了希望就在眼前啊!他没有想到这位大中华帝国的将军会主动说出那样的话美国人第二个上峰顶好主意啊!

    对斯通纳他和地六人登山队来说原来指望着和英国人组队上山可是英国人则以队伍已经有了18人足够庞大了为由拒绝了斯通纳的要求。现在中国人友好地、主动地承担了提携亲戚的责任对美国民间登山队来说不亚于是上帝传来的福音。

    “英国人打算25日起冲击抢在中国的前面登上山顶。将军阁下您的队伍应该提前一些时候行动。当然如果能让我和我的朋友们跟您一起行动就太好了。”

    格桑笑着摇了摇头又跟扎西小声地交谈了几句后才说道:“英国人要在25日行动那是他们的自由。雪线上还有暴风雪在南隘口那里的风可以把山上的雪吹成漫天的雪云我们叫它旗云。斯通纳先生只有旗云不再掩盖珠穆朗玛的绝世姿容时才是我们行动的时机。英国人就让他们去吧!当然美国朋友如果愿意的话可以跟随我们的第二梯队登顶。”

    斯通纳被太阳晒的黝黑的脸上笑开了花连声道:“太好了乐意听从将军的吩咐。”

    对格桑来说中国登山队有地利之便熟悉这一带的山形气候在装备上也占有明显的优势。可是中国登山队缺乏的是真正登山家的经验土著民族和登山家有很大区别。有了美国朋友的加入中国登山队就可以得到经验上的指导而美国人加入第二梯队上山也不影响是中国人第一个征服珠穆朗玛峰的最终结局。

    19o8年4月25日中国登山队的部分队员在扎西的率领下紧急出了。他们不是去起登顶突击而是去南隘口救援身陷绝境的英国登山队。

    英国人遭遇了一场大风一场足以在珠穆朗玛峰上掀起旗云的强风!海拔7986米的南隘口成了英国两名登山队员的葬身之地其他参与突击的66人除下山报信的之外其他5人都遭到了严重的呼吸衰弱后遗症被扬人道主义的中国队员们护送下山。

    英国人遭遇了这场惨败后彻底成了旁观者18人的登山队剩下三个人陪伴着中国登山队在雪线营地里耗着无力登山的英国一边等待着国家登山队的到来一边注视着中国登山队的动静。竞争在经历了营救与被营救之后仍然存在。这个竞争是世界第一大帝国……大英帝国和正在崛起的新兴帝国……大中华帝国之间的竞争!因此受惠后的英国人在坚持着他们要保持大英帝国的颜面要让英国的旗帜第一个插上额菲尔士山顶!

    征服世界第一高峰就寓意着征服全世界而王霸天下!英国人是这样思考的。

    登上珠穆朗玛峰让祖国的国旗插在神圣的藏民族神山之上立于世界之颠挥舞金龙鼓舞五万万同胞的民心士气彰显国防军的荣耀!这是中国登山队员们的想法。

    19o8年5月3日由英国政府支持的英国国家登山队在前陆军上校布朗的率领下也抵达了南坡雪线营地……
………………………………

第六章 扰攘的世界 第5节 龙舞圣山

    前英国陆军上校布朗参加过布尔战争。也在皇家地理学会的招牌下横穿过非洲攀登过乞力马扎罗火山和阿尔卑斯山。征服珠穆朗玛峰也就是他嘴里的额菲尔士山是他的夙愿当然这个任务是皇家地理学会代表政府赋予上校的就象当初赋予荣赫鹏上校去拉萨考察的使命一样。只不过今非昔比了英国人再也不能携带任何武器进入大中华帝国的领土任何政府背景的行为必须在当地的政府机构报备注册以取得大中华帝国给予的优惠和保护。对布朗上校的登山队来说如果不在加德满都注册他连一个稍微熟悉喜马拉雅山地形气候的向导都无法雇佣到。

    42岁的上校应该算是一个登山家了可是他对中国人的行为感到奇怪。这些家伙在雪线营地已经一个多月了成天就是组织一些象军事操练一样的活动再往雪线上7ooo米海拔以下的地方运动下就完事完全没有急着征服世界第一峰的样子。鉴于英国民间登山队得到了中国人的救助也鉴于摸不清楚中国人的意图上校决定去求见中国那位将军。

    中国的营地在冰侵蚀后的乱石边上由七个大营帐组成。上校一下子就看出营帐的排列方式是标准的军队方式他在一名自称为少校的藏族军官引导下来到居中的将军帐篷刚一掀起厚重地帘布就看见里面坐着几个穿着防寒服的人在里面谈话。灵敏的鼻孔里传来一阵酒肉的香味。

    格桑准将站引起来爽朗地笑着朝着有些不知所措的布朗招了招手道:“想必是布朗上校吧?早听这里的英国朋友说过您的大名和事迹来请坐不要客气。”

    “格桑将军感谢您对英国登山队的帮助是您和您的手下拯救了三名英国人的生命。世界会为您地义举而震动再次感谢。”布朗说这几句话的时候是严肃而真诚的连英国政府现在都以对等的姿态在与中国政府交往了。何况一个退役上校呢?何况他还是来向中国将军致谢的呢?

    “上校不介意的话就喝一点中国地酒这里有上好的烤岩羊肉。”格桑对客人还是很厚道很热情的也许这是藏族人生来的天性。他知道英国人、法国人和美国人都在羡慕中国登山队因为只有中国这支登山队才拥有武器。可以在不触怒山神的前提下狩猎。

    中国酒中国式的烤肉。诱惑力太大了!在这个海拔53oo多米的地方吃上几口香喷喷地烤羊肉喝上一盅中国的烈酒无疑是一种享受。

    格桑旁边地斯通纳挪了挪屁股给上校腾出了一个位置一个队员搬了一个塑料凳给上校。顺手打开了一瓶酒。

    看着透明纯净的酒“哗啦啦!地倒进自己面前的搪瓷酒盅布朗有点不好意思了。脸色微红地摆了摆手做出一副欲拒还迎的姿态。浓烈的酒香和肉香在挑逗着他的食欲让他口腔里地津液在加的分泌。可是第一次见到中国的将军就受到这样的款待又让布朗觉得少许有点唐充”上校来喝一杯!“格桑才不管这么多呢!这酒是从成都西边的邓味县搞来的也就是诞生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动人故事的那地方。据说这酒还跟卓文君那个女人有点什么关系的。可能是从那个年代传下来的吧?格桑对此并不清楚他只清楚地记得当斯通纳第一次喝这酒时的表情。

    这个时候喝酒是打破尴尬和增进友谊顺便探点将军口风的最佳方式。布朗举起了酒盅举到了眼前微微躬了下背说了句:“谢谢将军阁下为中英友谊干杯!”格桑故意伸出酒盅和上校碰了一下抢先一抬头。咕噜咕噜地喝了一大口。布朗也不迟疑酒香在诱惑着他也是一仰头就灌了一大口。

    辣!火烧一般的感觉立刻从口腔一直传递到胃搅动的整个胃部象开了锅一样那种辛辣几乎让布朗透不过气来眼泪、鼻涕一起流了出来隔了好久才“哇”地一声怪叫回过气。

    斯通纳“好心”地帮英国人拍了拍背假模假样地问道:“上校中国酒怎么样?”

    “酒精!”布朗很艰难地回答着他要忍住胃部剧烈的不适才能保持略微正常的仪态。

    “酒好酒!这样的酒才是真正的酒。”斯通纳忍住笑故意说道边说边用小刀给上校割了一块羊腿肉。

    布朗犹豫了一下才接了过来他不能确定这个羊肉会不会也象那酒一样坑人所以小心翼翼地张口咬了一小口又鲜又香又嫩又肥的羊肉刚好可以抵消刚才那一大口酒给口腔带来的刺激。

    格桑看完了洋人的面部表情上演的一场滑稽戏心里对英国人讨厌稍微减轻了一些。真要由着格桑的性子来他才不会去救那些英国人、也不会接待这位前英国陆军上校呢!在南尼寺的香案上还供奉着阿达尼玛扎巴的梅朵在曲米新郭的山涧里还有1ooo多藏军兄弟的魂灵在西藏人民胸膛里还燃烧着对英国侵略军的仇恨!可是格桑不是普通的藏族百姓也不是当初日咯则代本的哨探队长而是大中华帝国国防军的准将军官!

    牢记历史的同时要展望未来帝国的强大将换来世界的尊重!人世间弱肉强食的法则已经决定了只有最后的真正的强者才能得到最高的荣誉也只有强者才可以真正地主宰自己的命运!

    因此。准将热情地接待了布朗最后让这位上校在不知不觉中被中国人抬回了自己地帐篷。直到第二天清醒以后布朗才得知中国登山队已经分成三个梯队向峰顶起冲击了。

    珠穆朗玛峰直到现在仍然使大多数的登山家望峰兴叹!他们无法去突破四大障碍的阻挠自然也就无法享受到真正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空气稀薄带来强烈的高山反应;低温和大风让攀登者面临着冻伤和呼吸困难的危险;随时可能出现的冰崩、雪崩、滚石和陡峭的地形把绝大多数的登山者限制在了珠穆朗玛峰南坡的雪线以下。

    中国登山队以扎西为突击队长担任第一波冲击地任务。此时。他正带着1o名突击队员携带着装备艰难地向上攀登。尽管他们选择的已经是一条最为平坦的路线可是陡峭的地形仍然在大量消耗着队员的体力也在消耗着宝贵的时间。每一米地上升。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越往上气压越低空气越稀薄、气温越低风力越大。扎西背着背囊拿着探路竿走在最前面!身边是夏尔巴向导尼连格身后是汉族登u队员钱来喜(二狗)中尉他的脖子上挂着一部照相机。

    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向上前进着。头顶的太阳晒得裸露的皮肤生疼可偏偏一阵大过一阵的寒风又快地带走队员们体内的热量。人们只能听到自己“吭哧吭哧”地呼吸声和“咚咚”的心跳声只能透过雪镜看到一片似乎走不完地陡峭雪地。而呼啸的风声和身在高山上广阔的视野和能够看到的壮丽景色却被队员们忽略了。因为他们期待着的不是现在的大风也不是现在看到地景色他们不会为这些去惊叹去浪费时间。他们要得是在珠穆朗玛峰顶的大风让金龙十八星国旗在峰顶迎风招展!只有在那个时候。大家才有心情去观赏迷人的雪域风光。

    19o8年5月4日12时突击队沿着一条冰“侵蚀出来的凹槽攀登到了南隘口。这个地方的海拔是7986米。过了这个隘口以后风力将会成倍加大地形则会突然地更加陡峭很多地方必须依靠登山工具和搭人梯才能通过。而在这个有米的地方空气的稀薄程度已经让习惯高原生活的队员们有了一些高山反应头昏、眼胀、视野黑的现象在不断地出现。而人体地呼吸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许多。

    真正的挑战开始了!

    在隘口的略微背风的地方队员们简单地吃了些东西被队长扎西强迫着吃了些东西。在这个高度上人体开始严重缺氧对需要氧化才能消化吸收的食物自然有一种恶心感。可是接下来的8oo多米的高度需要极大地消耗体力不在这里补充过了隘口就根本没有条件迎着大风吃东西了!

    一口氧气一口食物加一口冰雪水这是队员们的解决办法。也多亏了四民兴化工总公司的工人们为登山队提供了氧气袋没有这些并不专业的中国登山队要攀登上峰顶无疑是不可想象的!

    轻装该留下的东西都留在了南隘口。风帽扎紧了面部被呼吸器和雪镜严严实实地遮挡住厚厚的衣裤和登山靴也被紧紧地捆扎在身上避免因为受风面积过大带来的不必要的体力消耗。

    对突击队登顶的全过程格桑准将在日记里这样记载着:当天的天气看起来很好按照向导和我的经验来判断今天的山顶上不会有暴风雪。突击队7名藏族队员2名汉族队员“名向导以扎西兄弟为队长从南隘口向峰顶起了冲击。

    12时5o分中国登山队十人突击队从南隘口出。

    13时2o分在8o95米的高度上突击队遭遇了一阵风过每小时12o公里的大风。

    旧时正分在颐幻米的高度上汉族队员关能记上士退回南隘口等待第二梯队。

    14时5o分与突击队的无线电联系中断从望远镜里可以看到他们还在继续攀登估计高度为84oo米左右。

    15时o3分无线电联系恢复三名藏族队员回南隘口休整气压高度表显示高度为8591米。从地形图上看下面一段路会比较平坦一些估计突击队的度会加快。

    15时3o分左右扎西报告高度为866o米。

    15时45分两名藏族队员和向导返回此时高度为872o米。

    15时57分扎西报告登顶成功!望远镜里一面青地金龙十八星国旗在挥舞招展。扎西、钱来喜、吉多桑结登顶成功!

    扎西挥舞着国旗让上面的金龙在狂风中自由地伸展着身躯。所以的不适都被巨大的喜悦抵消了也因为这个巨大的喜悦使得扎西只能通过挥舞手中的国旗来表达自己的兴奋。

    钱来喜忠实地用照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刻吉多桑结则忙着大喘气的同时用气压高度表大致地测量峰顶的高度:米。

    他们此刻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了创造历史的人物成了整个民族和帝国的英雄成为在登山家们眼里的伟人!

    疯狂地挥舞国旗让扎西消耗了太多的体力他一下向北跪在峰顶的万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