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当海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清朝当海盗- 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架ch型飞机几乎紧挨着飞行终于少校看见两个黑忽忽的物事从机身上脱离出去急地坠落到地上一枚炸弹偏离了目标好几米炸了开来青黑色的烟柱夹杂着闪耀的火花迸着。25o公斤炸弹巨大的威力还是破坏了一大段铁路而另一枚炸弹的落点就显得太偏了一些只是造成了一大片杨树林的遭殃。

    型飞机盘旋了一圈后又气定神闲从头开始做刚才的投弹动作了有了一次差不多的成功经验这次的投弹准确度大大提高一枚炸弹正中铁轨威力巨大的炸弹直接毁坏了近5o米左右的铁轨而对路基的作用则要俄国人花费更长的时间来修补了;一枚偏离了一些仅对路基造成了损坏。

    底上的俄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铁路被炸断没有了能够对空射击的机枪俄军士兵们只能望机兴叹望弹生怖没有人想到用手上的步枪向飞机射击那是因为这种射击是没有价值的只能换来小一些的苍蝇更加凶猛的机枪火力那些瘟神是无法抵御的恐怖制造机器!

    在中国飞机离开巴布什金上空之后俄国临时政府总理维特的专车驶进了巴布什金小站。铁路人员和军方遗憾地告诉这位大人物铁路遭受了攻击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才能修复通车。无奈的总理大人只好在这个靠近贝加尔湖的美丽小站等待了。

    一场处心积虑的宫廷政变结束了尼古拉二世的统治俄罗斯帝国的权力如今掌握在三个人的手中:尼古拉大公成了摄政王维特则是摄政王名下的临时政府总理至于杜马的议长罗得江科则积极地准备着制定宪法企图使封建地主把持着的俄国彻底变成由新兴贵族和资产阶级控制的俄国。

    维特和大公把这次政变称为明智的小小的权力转移而喜欢浮夸的罗德江科则四处宣传这是一场成功的革命。总得来说目前三个人配合得非常默契大公需要军队里贵族军官的支持所以这次政变不能用革命的词汇他力图使政变在军官们眼里成为沙皇陛下在军政事务上的放权;维特需要列强的支持有了列强的支持才有可能尽快结束战争让俄国回到工业建设的经济复苏轨道上来因此他也不能把政变说成是革命他要取得各国资本对俄国的信心革命这个词汇太野蛮太暴力;只有罗德江科这个所谓的俄罗斯民族的民意代表才在宣称革命成功因为他要把俄国国内的各种政治势力的蠢蠢欲动压制下去只有革命成功这个说法才能使俄国的农夫和工人重新回到他们的位置上去放弃对国家大事言的权利。

    俄国在远东的两次战争带给维特截然不同地命运因为日俄战争维特被沙皇解职远离了俄国的权力中心;而中俄战争却让维特重新站到俄国最高权力的舞台上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抱负。饱学的临时政府总理知道从远古的人类有了价值观念开始战争就和经济利益结下了不解之缘反过来说没有经济利益和生存空间的概念文字版战争永远也不会存在!

    那么貌似强大实则千疮百孔的俄罗斯帝国在遭到两次战争的失败后面临着的命运是什么?她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复兴之路呢?这个问题是同样作为斯拉夫民族主义者的维特公爵经常深思的。

    很明显在普鲁士将军克劳塞维茨提出总体战争这个科学的概念后答案已经存在。战争打得是整体国力从人口资源、经济潜力、工业能力、科学技术等等方面来综合考虑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是最科学的。曾经沙皇陛下就把日本人视作在四个岛屿上蹦达着的黄猴子忽视了日本的战争潜力和在1895年到19o4年间所做的周密的战争准备;今天沙皇又忽视了中国人在工业技术上的潜力招致了这次战争就在眼前的失败!

    这个烂摊子必须由自己和自己的政府来收拾。

    作为前任财政大臣的维特在这方面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大先表现在军事实力上而军事实力的表现有两种方式一是单纯的数量一是单纯的质量。从俄国目前的武装力量的现实状况来看俄军是注重数量优势的军队而中国人在轰炸铁路之后向世界展示了技术型军队的威力!当然这也是俄国必将失掉这场战争的原因所在。

    问题是在中**队取得了战争的绝对控制权后自己应该如何来应对即将到来的谈判。可以想见的是中国人必然是高傲的不可一世的!但是就算是这样维特也必须去面对去应付!

    俄国需要时间需要资金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东方伙伴。

    时间需要俄国在国际问题上的让步和成功的中俄谈判来获得;资金问题则需要依赖英国、法国的资金援助来解决中亚和黑海的问题需要俄国与中土同盟达成一个彼此都能够接受的协议最好能把中国这个迅崛起的帝国纳入俄国远东利益伙伴的范围中。

    俄国可以从中国得到什么?

    那要看中俄关系究竟怎么样展也是看自已如何在这次高层公议上影响中国的代表――帝国外交大臣唐绍仪先生。本来按照国际外交惯例自己完全不必亲自到远东来会见中国的外交大臣这是在规格上不对等的。可是在关乎俄国根本利益的中俄谈判上自己不能不亲自把握。

    满怀心事的维特没有任何的心情去欣赏盛夏贝加尔湖迷人的湖光山色也没有兴趣去看湖中经常出现的海豹。他只能通过车站上的小小电报房给远东军总司令阿列克谢夫电报让中将与中国人接触希望中国人能够停止传说中恐怖的空中袭击以便铁路人员能够尽快修复铁路送自己去赤塔与军方将领见面。

    对阿列克谢夫中将维特是绝对信任的这个中将是政变的核心成员之一手里也掌握着目前俄国最强大的军队有了这支力量的存在临时政府就是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反之临时政府的权威肯定会动摇会受到那些旧贵族军官们的反对。

    因此必须对中国人做出让步保留俄国的元气保留远东军!

    中国人提出的条件看起来是苛刻的他们要求的新国境线割去了3oo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土地上的产出实在有限西伯利亚人对耕作和放牧都不在行他们擅长的是狩猎!这些土地本身就是俄国难以开的除了造价不菲的远东铁路和难以割舍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以外。

    对铁路和海港维特寄希望与中国签定一个比较友好的全面条约来解决俄国的需要双方在经济往来上的合作会把地域和国家的界限冲淡一些的俄国人付出一定代价后仍然有可能取得铁路和海港的使用权。

    维特半躺在车厢里想着他不愿意下车肮脏的车站让他看着就觉得恶心车站上根本就没有正式的旅馆可以供总理大人暂住。因此他还不如就待在豪华的车厢里比较实在。

    苏赫巴托尔大中华帝国国防军陆军第二航空队野战机场。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上尉一下飞机就冲进了电报房。

    今天实在是令年轻的上尉毕生难忘的一天。他第一次乘坐飞机第一次乘坐军用飞机!而这架属于友好的中**队的飞机就在上尉的注视下准确地实施了对地攻击!这让上尉看到了飞机在未来战争中的价值他可以想象到这样一幕场景:由几十架不应该更多一些是几百架上千架飞机用炸弹攻击地面的军队或者军事目标的场景。毫无疑问美国需要这些飞机的技术也需要对付这些飞机的技术根据力学的对等原理飞机的敌人先是飞机本身!

    上尉通过电报给军事观察团团长埃米克海军少将详细汇报了自己的见闻也把自己的设想大胆地汇报了一下当然上尉没有忘记在自己的随身日记本里记下这一切。
………………………………

第五章 生存空间 第43节 困兽犹斗

    西伯利亚铁路再次遭受中国飞机的攻击将会中断交通好几天这对兵员粮秣重装备都很缺乏的远东军来说是致命的。阿列克谢夫和博罗西洛夫无法确定中国飞机明天或者以后还会不会来攻击铁路线也就是说他们无法确定铁路恢复运行的时间。一支骑兵队伍派了出去他们的任务是去迎接被阻挡在小站上的临时政府总理维特。

    博罗西洛夫如今已经明白好朋友所说的阴谋是什么了在少将看来这不是阴谋而是一次决定俄罗斯光辉前途的政治战斗有了这个政治上的胜利军队的全面改革才有可能实行。不过迫在眉睫的事情不是去想象如何改革俄罗斯的军队而是在远东战场上争取哪怕一次小小的胜利也好。自从开战以来除了满洲里战役可以勉强称为胜利外俄军一直在战争中处于疲于奔命四处漏风的绝对劣势。

    能够供少将直接调用的兵力如今也有22万之众他们全部属于远东军总司令部直辖的部队新的43师总算也建成了值得高兴的是那些刚刚从欧洲到远东的士兵们有着极高的爱国主义情绪比原来就在远东的、信息闭塞、不了解莫斯科生的变化的士兵们要可靠的多少将自接受参谋长的职位以来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高效精密的后勤体制让散布在西伯利亚铁路沿线的物资能够尽快地、合理地分配到各个部队以稍微改变一下俄军的面貌。

    在博罗西洛夫少将和总司令的谈话中经常担心地把手里的军队称为“库图佐夫时代的游击队”因为这支军队是由营养不良、教育水平低下、训练不足的农夫穿着杂色的军服拿着各种制式的武器所组成的。有时候少将也很理解后勤军官们他们能够把弹药物资送到远东来在破烂的铁路上送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可是他们还要去应付一个最为困难的问题那就是让每个士兵的枪找到合适的子弹。

    阿列克谢夫中将背着手在司令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到现在他还没有拿定主意对少将参谋长的新作战计划做出决定。少将准备组织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在满洲里集结6个师向呼伦和贝尔湖以东攻击意图试探出当面中**队的实力。如果攻击得手就投入另外三个师的预备队用于扩大战果争取向中**队的纵深地域前进2o-5o公里;与此同时还组织了一支侧击部队用于攻击中**队野战机场的所在地根除对铁路线的威胁这支部队包括一个骑兵师(胸甲骑兵师)和两个步兵师。

    少将的作战计划做得很细致特别是在后勤的连续作战保障上非常到位这位少将显然深受苏沃洛夫的军事思想影响把军队的作战形成策划成了一台结构复杂的机器的运做。

    阿列克谢夫现在要考虑的是在已经与中**队取得了联系在积极争取和平谈判的时候用中国飞机攻击了铁路为理由动新战役究竟能否在政治上取得主动?这次战役成功还好如果一旦失败那会给今后的谈判带来什么不利影响呢?

    这个时候前任参谋长才体会到库罗巴特金上将的苦恼。作为参谋长也许只用考虑管理好军队制定出计划去实施就行了可是作为总司就必须为整个部队负责更大程度上是在政治上为整个部队乃至俄罗斯负责。对主动攻击中**队的阵地中将是不抱有太大希望的当然他清楚少将的想法这是在无可奈何的条件挽回一点俄**队的颜面为谈判桌上的维特争取一点主动权的进攻这从少将把攻击方向选定在曾经取得胜利的满洲里方向就可以看出来。

    博罗西洛夫少将走进了办公室。

    “没有好消息我的总司令马克西米安将军组织了几次突围行动都失败了中国人的火力非常强大目前第三军已经处于弹尽粮绝的境地中将委婉地表达出退出战斗的意思。”少将并没有直接去询问自己的计划是否被总司令通过而是带来了刚刚收到的坏消息。

    “上帝!该生的终归生了!”阿列克谢夫中将绝望地呻吟着就算是他对第三军已经不抱有任何希望可在听到这样的消息时还是免不了生哀叹。他清楚自己离第三军太远而符拉迪沃斯托克又没有力量在固守防线的同时抽调得力部队去击破中**防线增援第三军哈巴罗夫集团军则要经过四百公里的行军才能到达乌苏里斯克就算是不顾中国人的飞机袭击也要在锡比尔采沃冲破中国防线才能打通与第三军的联系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如果第三军投降那海军上将先生会怎么做?叶尔莫拉耶夫中将能够控制住这位公爵吗?我看很难第三军一旦投降我们将面对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投降败局必须也只有通过在满洲里的进攻来改变。”博罗西洛夫少将担心地看着好朋友说道。他希望总司令能够尽快同意自己的作战计划尽快地组织起新的攻击行动挽回败局不、不是挽回败局而是让俄军在谈判开始之前输得有颜面一点。

    “你真的有把握?”中将歪着头问着自己的参谋长。

    博罗西洛夫耸了一下肩膀苦笑着却没有马上回答总司令的提问其实他和总司令都清楚这次进攻是没有把握的!要说到把握是少将能够保证在进攻不利的情况下把部队完整地撤下来仅此而已。

    “满洲里当面是中国的第六师上次战役我就怀疑他们是主动撤退这你是知道的。这个时候我们起进攻是否还能让他们主动撤退呢?难以想象他们在更换了指挥官以后还会这样做因此进攻是一场血战不得不动的血战。你看满洲里方向的进攻势必引起中国人增援当然要我们的进攻力度够大才行那中国人最有可能抽调兵力的方向是哪里?蒙古北部的军队那个第四师这样我们的胸甲骑兵师就可以趁虚而入捣毁中国人的野战机场了。我们迫切的需要一次胜利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博罗西洛夫少将把战役的最终目的搬了出来也许这个目标看起来还实在一些至少比千里增援第三军来得稳妥。

    “你的部队准备得怎么样了?”阿列克谢夫显然心动了开始询问起军队的备战情况。

    “部队可以通过夜间急行军三天到达满洲里这样可以避过中国飞机的侦察和袭击。这个期间我需要哈巴罗夫斯克集团军作出南下增援的态势吸引中国人的注意力还需要您继续保持与中国人的和平联系。进攻起得越突然越能奏效目前部队的补给问题已经初步解决了形成了一定的作战能力从欧洲开到的部队士气比远东部队高一些是可以依靠的力量。”参谋长博罗西洛夫少将在做了些必要的说明后才正面回答总司令的提问。他清楚地感觉到总司令已经倾向于同意自己的作战计划了。

    “瓦西里你看我们是否需要把这个计划通报给维特先生?”阿列克谢夫中将在沉默了一阵后突然提出了一个看似不相关的问题接着又马上否决了自己的提问“不还是让总理先生保持一个清白的形象跟中国人谈判吧。”

    少将的作战计划被批准了*夜色*(**请删除)中俄国远东军在积极地做着准备而第三军的马克西米安中将也收到了“做最后一次全力向北突围的尝试”的电报。

    锡比尔采沃城南面。

    成群的俄军在没有炮火准备和跟随掩护的情况下向中国国防军第二师的阵地动了连续的突击已经断粮一天的俄军官兵们往往在冲过一小段距离后就停下来喘息一阵等待中国的子弹和炮弹来临他们无法接近中**队的一线阵地没有火炮只有可怜的几挺机枪的俄军只能成片地倒在阵地前。

    在一座加固了的小木屋(这是第三军的临时指挥部)里马克西米安中将放下了望远镜转身对指挥部里的所有军官说道:“第三军已经为俄国做出最大努力和牺牲就到这里吧。”

    军官们纷纷走出指挥部去各部队传达命令整顿人马向各自当面的中**队投降就在这些参谋军官离开指挥部不久一声沉闷的枪声传来。

    马克西米安中将在指挥部内饮弹自尽这位与俄罗斯帝国皇室有着血缘关系的中将用自己的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