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另一个传闻也在民间流传,张充之所以要刺杀王莽,是因为他想要立楚王刘纡为帝。
等王莽的人找来门来的时候,刘纡全家早就服毒自尽。
刘纡的死更加刺激刘氏族人重返帝王之位的决心,然而却从未有人猜到真正的幕后黑手居然是田野里的放牛娃。
“文叔,过来吃点东西呗。”阴识挥手呐喊着,刘而秀正心烦呢,他那有心思吃东西,开口就是一句:“别吵我,我正在冥想兵法。”
“兵法,你居然还会兵法,说来听听。”邓大胖子就是这德行,什么事情都喜欢和刘秀对着来。
滚就一个字,刘秀也只说一次,但邓大胖子却不干了,开口喊着:“你小子说话注意一下身份,我可是你未来的二姐夫。”
刘秀没有吭声,只是不屑了望了邓大胖子一眼便回到自己的世界里接着冥想,反倒是阴识早就摸透了刘秀的脾气,一句搭一句的套入着刘秀的想法。
兵法三十六计,名字听起来大气,可刘秀这可怜的孩子却只记得走为上计,这种感觉真的是曰了狗,而这个时代的兵法书非豪门士族根本就接触不到,刘秀就算想学也没门路。
听着刘秀的抱怨声,邓大胖子简直觉得不可理喻,作为好友,刘秀居然不知道阴识是战国名相管仲之后,别的东西阴家或许没保存下来但是管子86篇一直以来都是阴家子弟必学的知识,里面包含着太多学问,以至于学习之人杂而不精,九窍通了一窍,最后剩下一窍不通。
管仲?刘秀以前玩游戏的时候倒是见过这个人,可在印象中这个人物是内政型,统帅和武力都低到让人要弃用的地步。
………………………………
第三十六章:废汉立新
在古代,想要学习知识就一定要拜入豪门士族家做门生,像刘秀这种大摇大摆的从豪门士族手里接过书籍的情况完全就是凤毛麟角,当然这里面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阴识看重刘秀,愿意在他身上投资。
得到自己极度渴望的书籍,刘秀爱不释手,吃喝拉撒都要带着它,更开启了寒窗苦读的模式。
一开始刘家人都非常欣慰,觉得当年那个勤奋好学的刘秀终于回来了,可随着时间推移,刘家人害怕了,私底下已经商议好几次对策,可每次谈到重点时,刘仲铁定是哇哇大叫,大喊着:“我不去,我不想死。”
今晚,刘秀房里不但传出鬼哭狼嚎的声音更有家具被掀翻、打裂的声音。
“刘仲,你赶紧进去看看文叔的情况吧!”
里面多危险呀,二姐刘元还要自己进去,刘仲宁死不屈,说什么都不肯进去,结果把他老娘惹急了,白挨了一顿打不说,最终却还要去屋中一探缘由。
“文叔,我是二哥,我没别的意思,就是娘亲叫我进来看看你。”话刚说完,刘仲就推开了房门,就见刘秀披头散发的坐在角落里,唯独留出一只眼睛冷漠的望着他。
“啊!”惊吓过后,刘仲努力的平复着自己的心情,大声喊着:“娘亲,姐姐你们快来,文叔出事了。”
“别瞎喊,我一点事都没。”
刘家众人跑进屋中时,刘秀已经束起长发,除了脸色憔悴一点,并没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而刘仲的这时心哇凉哇凉的,因为他发现自己又被坑了,又免不了要再挨娘亲一顿抽了。
“文叔,娘没读过书,但你爹生前常说无论做什么事情,欲速则不达,你还年轻,不必急于求成。”
“让娘亲和各位姐姐忧心了,我已经想通了,以后此类情况绝不会再发生。”刘秀没有说假话,而是实实在在看清楚了自己的能力。
管子86篇,篇幅宏伟,内容复杂,思想丰富。汇集了道、法、儒、名、兵、农、阴阳、轻重等百家之学。既提出以法治国的具体方案,又重视道德教育的基础作用;既强调以君主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又主张以人为本,促进农工商业的均衡发展;既有雄奇的霸道之策,又有坚持正义的王道理想;既避免了晋法家忽视道德人心的倾向,又补充了儒家缺乏实际政治经验的不足。
诸子百家,常人想学精一家都不容易,而刘秀一口气啃十几家,不惆怅才出奇呢。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就到了年末,百姓们都在嘀咕着应该采办点什么年货时,大汉王朝发生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王莽在经历刺杀事件之后,狠下心来逼迫太后王政君交出了传国玉玺,后昭告天下,说大汉皇帝孺子婴决定将帝位禅让给他。
朝廷官员、京都豪门、士族大半以上都支持王莽称帝,大汉江山至此已不复存在。
公元八年腊月,王莽入高祖庙拜受,御王冠继天子位,改国号为新,改年号为建国,自称新始祖。
新皇登基,自然少不了大赦天下,从而树立威信,巩固自己的统治。王莽与众位心腹重臣废寝忘食,耗时一月终于完成变法总纲及第一步的实施方案。
拉一半,打一半。王田制、私属制,两道圣旨横空出世,天下震惊!
何为王田制?
王田制,说的是土地是国家的,你就算有再多土地那都是国家租借给你的,不能买卖,并且为了更好的执行新政,王田制的小弟井田制出现了,这个小弟的威力比起大哥王田制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管是谁,只要家有男丁八人,就可拥有井字形状土地一块,大小九百亩,而家中男丁不够八人,超出的土地就必须交出来,另做分配,在这套分配体系中,宗族作为第一受益群体,邻里次之,普通百姓再次之,若有违令者,一经查实流放边境。
雇农、贫农、佃户……,天下间的贫苦家庭燃爆了,他们高呼万岁,家家户户就算再穷也要买上一幅王莽的画像挂在厅堂,每日早晚上香磕头。
何为私属制?
就是冻结奴隶制度,对现有的奴隶、婢女登基在案,禁止继续买卖和产生新的奴隶、婢女,使其自然灭亡。
躲在小山村里面的刘秀在听到这两道圣旨后,人都傻了,这位以前的牛逼大臣,现在的新朝皇帝难道也是穿越过来的?他这想法也太超前了吧,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两道圣旨,刘秀对王莽这个人充满了好奇心,无时无刻都在收集的他的故事及新动向。
公元九年,次月。
王田制、私属制两道圣旨遭到空前的阻力,朝野上下随着时间发酵,乱成了一锅粥,但王莽并未改变自己的决定,反而是再下圣旨,大封五等诸侯796人,附庸1511人,强势镇压了天下间的反对呼声,采取的手法同样是拉一半,打一半。
看着王莽一连串的表演,刘秀心里万分激动,这么好的作乱机会就放在面前,他如果不给王莽添点堵都有点对不起老天呀。
王孙庆这位策反专业户再次出动了,新目标是徐乡侯刘快。
刘快本就在王莽打压的一半行列之中,王孙庆还在赶路的时候,刘快就已经聚集了几千兵马起兵反莽。
听到这消息,王孙庆日夜兼程,坚决不能让这有生力量白白浪费,可当他赶到即墨(山东青岛)的时候,刘快已经完蛋了,人头正挂在城门上随风飘荡。
“你爷爷的,真是人如其名,这才五天,就连自己的命也输没了。”王孙庆朝着刘快的人头吐了一口唾沫,转身离去。
作为策划专业户,刘快的事情对王孙庆来说就是个耻辱,与其费口舌回去和刘秀解释,不如再选目标。
这次的目标,是保定豪强刘都。
初次见面,刘都就被王孙庆给套路了,傻啦吧唧的就往圈套里面钻了。王孙庆一边笑盈盈的和刘都称兄道弟,一边心里却嘀咕着:“这家伙笨的跟头猪一样,只要动手估计死的比刘快还要快。”
来回奔波的数月,王孙庆垂头丧气的禀明了刘秀自己这次的成果。刘秀听后也只是随之一笑,开口说着:“虽说血书上有很多人猪头丙但是你也别灰心,大汉境内玩不不顺手,我们可以将目标移到西域与邻国嘛。”
………………………………
第三十七章:虎狼之师
公元九年,建国元年,王莽不费吹灰之力就剿灭了刘快势力,从而也对国内这些小鱼小虾般的反对势力失去了兴趣。
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为了证明自己威德胜过前朝大汉,王莽将视线移到了西域及邻国。
一直以来,大汉王朝对待周边国家虽然强势但泽深恩重,赐于他们的印玺都是“汉某某王”,以表示待以客礼而不是将他作为大汉王朝的臣属,但王莽现在就要废了这条规矩。
又是皇榜昭告天下,又是命使臣出使西域及邻国,所有的印玺全部改成印章,从前与大汉天子的平等关系降为与藩王同样的地位。
对于:“天无二日,土无二帝。”的说法,周边各国,如匈奴单于、高句丽王、乌恒王、鲜卑王、西域诸王及部分少数民族王纷纷震怒但又害怕被武力镇压均选择了潜伏,等待时机。
当这个消息传开时,王孙庆惊到嘴巴都合不拢,他从深山老林中出来,围着刘秀就是一顿夸。
“主公料事如神,主公之才比起张良、韩信、范增三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滚!”王孙庆本想拍个天衣无缝的马屁可他又拍到马腿上去了,刘秀当时也就是随便说说,毕竟敌人在明我在暗,只要潜伏等待,机会总会出现了,这跟料事如神半毛钱关系都扯不上。
熟悉的味道,熟悉的滚字。王孙庆不但没有遭受打击反而士气高昂的离开了,因为他认定刘秀能掌控王莽王朝的走向,这一次他一定要完美的策反一个国家,否则都对不起自己策反专业户这个头衔。
得到管子86编已经有半年多了,刘秀啃了一遍又一遍,但里面的信息量太多庞大,而自己大脑的内存又不够,已经当机了。
该怎么做?该何去何从?刘秀苦苦参悟都无法悟透这个问题,直到一个月后的某天,刘秀路过阴家私塾时,里面的教书先生正在讲述一个成语的含义。
这个成语的名字叫溯本求源。
成语的魅力就在于能把一个道理讲的简单明了,就好像刘秀现在的状态用茅塞顿开来形容是最合适不过的。
有了方向,那么更多的精力就要放在实践了,可放牛这种让家中长辈安心的活计又不能放下,于是刘秀在翌日便找到阴识说明想法,让阴识帮忙安排他二哥刘仲和他一起放牛。
一开始刘仲还很开心自己也找到了份稳定的工作,可慢慢的他却发现,说好的一起放牛其实成了他个人的专享,刘秀每次就是陪同着他领了牛并迁移到山脚下后,便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管子86编,刘秀首攻兵法一遍,书中寥寥两千字却将用兵之道与如何从无到有,打造一支百战不殆的虎狼之师描述的淋漓尽致。
深山老林中的山谷又被扩大了数倍,用脚趾头想也知道是王孙庆带人挖山了,仔细观察,刘秀发觉这个山谷的建设和当初在河东郡的庄园极为相似,当场就决定从留在定陵县及郾县的人马中选择数百精锐来山谷作为种子或教官培养。
“参见主公!”数千人跪拜行礼,九成九都会让人激情澎湃但刘秀自从接触管子86编之后就激不起来了,他象征性的鼓舞了下气氛便火急火燎的召见的军中主要将领。
这几千人就是几千张嘴,刘秀这点家底根本就不够他们祸祸,大军要是连饭的都吃上,那还谈了屁反新复汉。
作为一军主帅,刘秀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定法定职,他作为主帅必须掌控全局,令庞萌负者打探敌情,令盖延负者农业,开垦田地充实粮食贮备,令王孙庆掌司法,使政令统一,赏罚分明,才能使勇士得到鼓励,而最后的兵坊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刘秀自己的兼了,因为武器精巧,才能征伐顺利。
“三官”无误,“五教”不乱,“九章”著明,有了章法就算身处极危之境也无害,处于极度困乏也不会遇难。
所谓三官:“第一是鼓,鼓是为了作战,为了发动,为了进攻而用;第二是金,金是为了防守,为了退兵,为了停战而用;第三是旗,旗是为了出动军队,为了节制军队,为了抑止军队而用,有此三令,才能进行最基本的排兵布阵。”
所谓五教:“一教战士眼看各种形色的旗帜,二教战士耳听各种号令的数目,三教战士足走前进后退的步伐,四教战士手使各种长短的武器,五教战士赏罚制度的权威。士兵熟记于心才不至于被敌军打乱阵脚。”
所谓九章:“一是举日章,白日行军;二是举月章,夜里行军;三是举龙章,水里行军;四是举虎章,林内行军;五是举乌章,丘陵行军;六是举蛇章,沼泽行军;七是举鹊章,陆上行军;八是举狼章,山上行军;九是举弓衣之章,表示要载上粮食驾车而行的意思。
兵器精良,训练有素,追逐逃兵遁卒就能像飘风一样迅速,击杀敌军就能像雷电一样猛烈。敌人虽占据优势,我军则保持主动出击,分兵令敌人不能防备,聚兵令敌人不能测度,军队进退都会像雷电一样,而没有停滞和溃散。能做到一气专定,则四出无阻;能做到强兵利器,则遇危不乱。进军无阻碍,退军不溃乱,就能主导整场战争,牵着敌人的鼻子走。
虎狼之师,过山谷不用钩梯,经水沟不用船只,可以通过绝险的地势,可以打下依险固守的要塞,来去自如谁也不能阻止。
首定“一至”,实行“两要”,总揽“三权”,掌握“四机”,发“五教”,设“六行”,讲“七数”,守“八应”,审“九章”,明“十号”,这就是刘秀要的军队。
刘秀说的激情澎湃,在场的将领也都被感染了,大伙当场就开始分猪肉,首先是屯长名单率领五十人,接着是曲长名单率领五百人,再上就是五曲设部,由部校尉和军司马共同率领,庞萌领长史位、盖延领司马位一同辅助王孙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时间飞逝就是两月,起初刘秀还信心满满,现在已经寝食难安,因为粮仓眼看着就要空了,他荷包里面的钱也即将被这群吃货给消灭了。
没有钱,没有粮食,反新复汉就是一句口号,跟阿弥陀佛其实是一个道理。
………………………………
第三十八章: 钱币改制
哭也是一天,笑也是一天。
贫苦的日子虽然不好过但还至于让人疯狂,可今天晌午王朝的一道公告却让全天下的平民百姓犹如晴天霹雳,以至于各州各郡各县各乡、大街小巷充满着哭泣声。
刘秀家里也是一样,他老娘、大姐、二姐几人相拥而泣,哭喊着天不长眼,自己这一家大小今年该怎么活呀。
公告上的消息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引发民间如此大的动荡?
刘秀听着家里一人一句的言论,越听他就越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当朝皇帝的脑袋是被门夹人还是被驴踢了,刘秀一边怒骂着王莽这傻缺太心急了一边又在感叹着管子86篇的重要性,因为刘秀要是没读这本巨著,他是理解不了王莽改革钱币的深意。
王莽改制货币是为了解决五铢钱贬值的问题但他低估了士族豪强的创造能力,所以反倒导致老百姓的财产被洗劫一空。
王朝发行新的钱币怎么会变成了洗劫老百姓的财产呢。
这里面有大学问,就比如王莽第一次钱币改革,发行了三种钱币。分别是:大钱值五十、契刀值五百和错刀值五千,与五铢钱同时流通但却忽律了原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