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大殿,曹操看着竹简,心里略有些复杂的说道:“这孙文台果然非同寻常,文若这可谓我之大敌啊。”
一位长相儒雅,身高七尺,学富五车的书生站在一旁,他的面容平常,眼里却是蕴含着问鼎于世的眼光。
荀彧欠身说道:“此人有着独特的眼光知道固守安本,也知道奉天子以令诸侯,确实可谓主公大敌。”
“不过今主公的眼光可不能拘泥于此,眼下吕布带兵攻打宛城,我军可修书一封于孙坚愿意协助孙坚退吕布,只需要立刻举兵挥师许昌,孙坚牵扯住吕布大军,许昌必定重回我军之手。”
曹操看向一旁一位脸色发白,看上去身子很是柔弱的书生,“奉孝以为如何?”
“臣也认为此计可行。”
寿春袁术大殿,阎象被驱赶出了大殿,仰天叹了一口气,自打袁术得到了玉玺之后,整日所思所想都是称帝之事,眼下手下将士又多扰乱百姓,民心离散如何能够称帝,自己的谏言丝毫都没有采纳!
阎象看着自己手中的竹简,正是孙策收复秣陵之地的军报,眼下孙策已经拿下了江东的根基,甚至还有着半个荆州一地,待的收复了荆州与江东,剩下所谋必然是豫州!
阎象苦笑着离开了大殿,“时日无多了啊……”
各地之中的诸侯对于孙坚一军震撼非常,先是奇夺荆州,这下子又拿下了秣陵兴许不日之后便能够拿下江东,到时候必然成为诸侯之中的霸主!
孙坚如今逢迎天子,难道汉室的气数依然未尽?!
秣陵城中,孙策因为带伤出战,其伤势本就未好经此又复发,军医的手臂再次颤抖,毕竟只要孙策出了一点点的事故,不管错在不在自己身上,那都是要掉脑袋的事!
江问一人来到了秣陵大殿,看着大殿之上已经没气的刘繇,好歹他也是皇室宗亲却这么一个死法。
江问呼喝道:“来人快将刘繇此人抬下去,找个地方好好安葬。”
“遵命!”
朱楼碧瓦的大殿,青铜梁柱之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凶禽妖兽,诺大的殿宇之上只有一位书生站在此。
江问看着大殿的宝座沉吟不语,一位红衣兵卒走到江问的身后,“禀告参军,中郎将派小人询问参军,太史慈等将领应该如何处置。”
江问说道:“若是太史慈有归降之意则委以重用,若是不愿归降的话,便放其一条生路,其余将领若是有不愿归降者,那便杀了。”
“小人这就去回话!”
秣陵大殿之上,一众将军拜跪在地上,天子使者拿着手中的圣旨宣读到。
“天子制诏,虎贲中郎将为助朕收复天下,讨伐乱贼,日益劳苦,故即日起封孙策为骠骑将军。”
“臣骠骑将军孙策领旨谢恩!”
孙策接过圣旨,“来人带使者去驿馆休息。”
兵卒跑了进来,将手中的军报递给了江问,“禀告参军,此次攻城得粮草八万石,掳获兵卒一万余人,得战马四千匹。”
孙策喜不自胜的拿过军报,“又是一场大胜!”
………………………………
第四十五章出事
诸位将领依位站立。孙策坐于宝座之上,向着一旁的兵卒说道:“将太史慈押上来。”
“是!”
一位眉眼如剑,美须髯的将军被绳索捆绑,兵卒押解着其跪倒在地。
周泰,蒋钦,太史慈三人神色都略显疲惫,周泰与蒋钦为了擒拿太史慈可废了不少功夫。
孙策笑眯着眼,“卿可记得于秣陵城墙之上射我的那一箭?”
“将军要杀便杀,太史慈只求能够得一全尸送回家乡安葬,其他我无话可说。”说完太史慈便沉吟不语。
甘宁露出了一丝怒气,一脚踹在太史慈身上,“你伤了我家的将军,还想要全尸?便是将你五马分尸都算是轻的!”
“兴霸莫怒,”孙策连忙站起身开口说道,在江问的搀扶下走到了太史慈的面前。
将太史慈扶起,并掺去了对方甲胄上的灰尘,孙策带着敬重的说道:“我素来钦佩有才将领,卿虽为败将,但以卿之才能,叫我如何舍得杀卿,来人快松绑。”
蒋钦出列行礼说道:“将军万万不可啊,如今将军身上带伤,此人要是冒死偷袭,将军不小心受伤……”
“诸位将军不必多言,”孙策眼神坚定的说道,“松绑!”
江问向着其余将领点点头,甘宁便招手两位兵卒上前替太史慈松绑。
太史慈站起身,其余将领皆摸向自己腰间的佩剑,只要太史慈有所异动,便能让其血流五步。
太史慈并未在意周围将军,而是向着孙策作揖行礼,说道:“感谢将军厚恩,在下想要见一见先主之墓,祭拜之后太史慈便北上寻母,北上也可为将军安抚扬州兵马,若是将军答应……太史慈这一条命日后便是将军的!”
蒋钦怀疑的说道:“那扬州兵马少说也有一万之数,你若是携带一万兵马借机北上不还,那我军该如何?”
甘宁向着孙策作揖行礼说道:“这太史慈本就是败将,若是让他带兵一万北上,到时肯定一去不返……末将认为信不过!”
“是啊,一个敌将之首如何能够取信我们,信不过,信不过!”
其余将领一一说道,带着狐疑之色太史慈却站于原地不曾说一句话。
三人成虎,便是孙策心中也有了些动摇,见孙策有了犹疑之色,江问便向着诸位将领说道:“太史慈将军素来重恩义,讲信用,昔有北海孔融遭遇敌军围堵,多亏太史慈将军求援于外,才使得北海之危解决,而北海孔融只是善待了太史慈将军的母亲,太史慈将军信义笃烈,在下信得过。”
孙策闻言点点头,便对着太史慈坚定的说道:“好!既然参军如此说,我便答应你的要求,即日起封太史慈为门下督领扬州兵马,待的收复吴郡之后封为折冲中郎将!此次一去子义要多久方归。”
太史慈郑重行礼说道:“末将此行四十日内定然归还,也谢孙将军如此看重末将!”
待的太史慈离开,甘宁等人心中虽依然带着狐疑,但参军与骠骑将军都如此说,他们也没有办法。
江府,陶儿撑着自己精巧小脸,发神的看着水里的荷花,一两只仙鹤正在水中戏水,扰的群鱼起舞。
“夫人,夫人,老爷大胜,老爷大胜!”
陶儿脸色酡红,白嫩的小脸霎时间格外迷人,略有些害羞的说道:“李二别乱说,还没有成亲呢!”
李二笑着将手中的竹简递给了陶儿说道:“这不是迟早的事嘛,老爷已经破了秣陵,那吴郡也定然不在话下,不久之后便会回到襄阳。”
“咳,那我以后就是夫人了!”陶儿努力让自己看上去严肃一点,但又憋不住笑意,拿着手中的竹简脸红的像苹果,坐在亭子里一直傻笑着。
“禀告夫人,杨武回来了!”
“公子的二叔可带回来?”
“带回来了只是……”
陶儿看着杨武的脸色,便知道出了什么事,旋即让杨武带着她前去查看。
在东院的客房之中,一位脸色憔悴看上去很是消瘦的中年人,他的身上缠满了绷带,其腿更是断了一条。
“这是为何?!”陶儿斥问道。
杨武悻悻的说道:“小人去的时候严白虎已经严守吴郡,这些日子小人带着江大人在山林之中游荡逃亡,才堪堪躲过了一劫,但大人却不慎受伤,若是陶大人要处罚小人,小人绝无怨言!”
“好了,你下去。”陶儿皱着眉头向着杨武招手,杨武行礼之后,躬着身子慢慢退走。
江问坐在府邸之中,夜色暮沉,星汉灿烂,写了封飞白书将墨吹干,“交给陶儿,与她说好好照顾二叔。”
“是!”
“诶……”江问收好了竹简,放在了一旁的书架,“严白虎啊……”
穿戴整齐之后,江问离开了府邸走在街上,夜晚灯火灿烂,闹市之中的酒楼与青楼格外的红火,不远处的乐理楼阁传来编钟与琴声。
读书人坐于廊庑之间,打着灯火钻研古籍书本,从旁边驶过一辆马车,珠光宝气的士族子弟,看向周围的寒门带着一丝不屑。
虽刚刚打过仗,但对百姓来说只要不威胁到他们,谁当主人都一样。
江问走入了音楼之中,楼阁之内八面玲珑,锦丝玉帛,古屏木窗,梁柱之上挂着精美的壁画,青铜香炉之中升起许许香烟,歌舞妖娆。
中间有着一木台,碧水缭绕,一盏盏魁丽的灯笼流经水面,长相美貌的弱冠女子坐于中间,敲打着编钟。
“长苏!”吕蒙站起了身,老远的向着江问招手,一旁的周瑜与孙策已经开始温酒,见到江问前来便于席上起身行礼。
江问还礼之后,入座其中。
“公瑾,子明此次一去定是饱感风霜,来喝盏酒温温身子。”孙策笑着替二人倒酒,江问也是得到了一杯,四人举杯之后便痛饮为快。
江问环顾四周淡笑着说道:“为何会想到来此一聚?”
周瑜看向了吕蒙,吕蒙喝了口酒便说道:“要是回到军营之中,又得与那些将军一起,到时候争起酒来你一口我一口,这要如何能过瘾?还不如我们在此畅快!”
ps:暂时先更一章,等过两天恢复正常更新。
………………………………
第四十六章远处的司马懿
妙音绕梁,房阁之中的两位佳人略施粉黛,乐瑶隔着榄窗看向屋外,一位容貌俊朗白皙的公子进入了自己的眼帘。
“乐瑶姐姐,真的是周郎大人,姐姐这些日子里苦苦等待,看来老天爷还是看得见的呢!”
乐瑶腮晕潮红,羞娥凝绿,“芙儿你就知道打趣姐姐!”
江问浅饮一盏,吕蒙抱着酒坛大口饮着,擦拭嘴角的酒液,大喊了一声痛快,突然间眉眼一挑,嘴里吹出一道口哨声,眼睛随着一道身影移动。
一道绝色佳人的身影出现,致使周围的鲜花黯然失色,都成为了陪衬。
乐瑶看着周瑜闭眼凝听的模样,不由得掩嘴轻笑,一位乐童向乐瑶行礼之后,让开了位置。
掌指抚琴,玉指修长洁白,各位公子爷脸上带着沉醉之色。正是因有此等妙人,此等妙音才使人流连忘返。
琴声突兀变高,周瑜睁开眼睛疑惑的看向台上,熟悉的人影进入了自己的眼睛,露出一丝轻笑,便继续听曲。
一位妙龄的女子端着酒盘,“这是我家小姐赠予几位公子的杜康,望几位公子不要推辞。”
“如此美丽的大家,出手也是极其豁达,这杜康酒我们便笑纳了。”吕蒙迅速的拿过杜康,嘴馋的为几人倒上开始烫酒。
在座除江问之外都是好酒之人,看着杜康酒无不眼馋。
周瑜站起身,面带微笑的向着台上丰腴娇美的乐瑶作揖行礼,乐瑶颔首浅笑,面如丹红,心里略微的欣喜。
一丝丝的情愫在二人心中流淌。
秣陵城外,大军扎营之处。
诸位将军依位坐在筵席之上,孙策看着面前摆露的酒菜,对着一旁的江问询问道:“参军已经多少时辰。”
江问行礼说道:“禀告将军,已经到了午时。”
孙策点点头,此次设宴他们只为等待一人,太史慈。
今日便是太史慈与孙策约定的期限大军于城门外摆宴,这也是攻破秣陵的庆功宴。
蒋钦低声向着甘宁询问道,“兴霸将军,你说那太史慈小儿真的会来?”
“哼,”甘宁冷哼一声说道,“一个败军之将,手里还握有着一万兵马,既然他如此重恩义,那为何不会先帮刘繇报仇?!”
“这么说我们是放虎归山了?!”蒋钦眼神闪烁说道。
声音不大却也不小,至少营帐之中许多人听见,江问闭目不言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周围心中本来没底的将领看着江问这副模样,尽管有着疑惑但也只会选择相信。
江问如今在军中的地位,早就已经威望甚高,虽并未带兵打战,但其所出的谋略帮助大军连攻数城,让大军屡战屡胜。
“报,太史慈携带兵马一万,前来投靠将军!”
“真的来了!”孙策喜不自胜的站起身,“快,诸将随我出去迎接!”
甘宁和其他将军对视一眼,都能看得出对方的惊骇。
待的诸位将军纷纷醒了酒后,诸将于孙策大营之中议事。
周瑜递出手中的竹简,对着孙策作揖行礼说道:“这是屯田都尉写来的书信,各地将军借着屯田的旗号却占据了百姓不少良田。”
“都尉虽然多次进言于司空,但这些老将军跟随司空多年,司空对于老将军们的所作所为并未理睬,故都尉恳请少将军能够向司空进言几句,如此下去屯田之策恐怕只会成为将军们收拢田地的手段。”
孙策接过了竹简,细细阅读过后放置在了一旁,皱着眉头说道:”我父亲想也知道这个道理,但这些将军都是随着父亲出生入死的弟兄们,对于父亲来说就算多给他们一些田地也是没有丝毫的问题。“
”而且。。。。。“孙策看了眼江问,接着说道,”我父亲上次赏赐了长苏近百亩的良田,虽说长苏确实当属首功,但那些长年征战于沙场的将军们论功劳也不在长苏之下,他们的心里不平衡也是在所难免,此事我也无能为力啊……“
江问在一旁默不作声,眼下正值战乱,还需要仰赖这些宗亲将军们,屯田之策受到会阻挠也是在所难免。
甘宁,蒋钦诸位将军在一旁默默无言,这些事情他们也无法插手,毕竟现在的这些将士,就连司空的面都还没见过。
周瑜想了想还是叹了口气。
打天下易,治天下难。
风骨高标,淡泊如水的忠臣,实乃世上罕见。
“还有这份竹简。”周瑜将竹简递给了孙策,“汉室的一帮老臣因为吕布大肆向外用兵,城内守军空乏,这帮老臣带着自己的家眷逃离了长安,已经被司空在宛城接纳。”
“汉室老臣……都有谁?!”江问闻声心头一动,略有些迫切的询问道。
周瑜看着手中的竹简,照着姓名一一念道:“董承,杨彪,司马防……长苏如此关心汉室老臣,莫非这里面谁与你有什么过节?”
“司马防……”江问心里一嘀咕,轻笑着对周瑜说道,“并不是只是略微有些好奇。”
周瑜点点头并未在意,接着与诸位将军议事,只有江问坐在一侧发呆。
司马防来了,一位狠角色也跟着来了,晋朝的奠基人,在三国里最不容轻视的一位谋臣。
三分天下蜀魏吴,一朝尽归司马家,与卧龙,凤雏,幼麟共同得名冢虎一称。
鹰视狼顾司马懿。
论才思此人也许并不可怕,但此人用心之深远,天下无人能及。可谓静水流深,根本看不透。
司马懿值得江问放在与曹操一样的地位对待。司马懿不同于其他谋士,能忍,自古以来能忍之人心中所谋的抱负与才干都是非同小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韩信能忍胯下之辱。
三国用心最深远,最能龟的谋士,司马懿当之无愧。
若是为敌,江问根本无惧于他司马懿,更何况这里惊艳绝伦的奇才。
可现在是为友……司马懿这种谋臣为友远比为敌可怕!
另外便是杨彪之子,死于鸡肋之手的杨德祖杨修,这位也算是恃才放旷的代表人物了,他与司马懿便是两个代表人物,一个不能忍,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