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皙的面庞,更显得一种阴柔之美。
一双丹凤眼,端正的五官,看起来非常完美。
人前他总是带着这样的一个面具,因为什么。上天给了他绝美的相貌,也给了他显赫的神十。可这些却不能够成为他争霸天下的资本,平常人看了他的相貌,连臣服都做不到。所以,他只能够带着面具,这样能够一直维持着他的尊严。
齐国,到了他这一辈,其实并没有别人眼中那么强大,连年的征战早就让国库亏空了。
之所以还这样强势的掠夺,为的就是弥补空虚的国库,可没想到,居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事情演变成如今这般模样,绝非他所愿。事情已然木已成舟,想要挽救,已经晚了。
有些事情的确是他考虑的不周,本来形势极有利于齐国。虽然南国和凌国都发兵云国,但都只是作壁上观,并没有一丝一毫要参与此事的意思。本以为云国已是囊中之物,谁曾想到会出现这种变故。
时不可失,失不再来。这么算来,再想找到如此机会,可就难了。
长叹了一口气,北辰止靠着一颗树缓缓的坐了下来,不远处的夕阳正缓缓的下落,天边被映的通红,残阳如血。
陆千其实并没有失踪,他只是带着文清的尸体逃离了两军交战的战场。刀光剑影,他的老师已经以身殉国,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总不能让他尸骨未寒还尸骨无存。
而除了这个,他什么都做不了。
他虽然早就已经背叛云国,辗转替齐国做事,但是师恩莫忘,这无关于他的立场,是心中最深处灵魂的呐喊。
是谁教会了他做人的道理,是谁能够让他有今天的成就,是谁能够让他在千百人中脱颖而出。是文清,那个曾经爱财如命,却舍身取义的人。将他毕生的心血尽付于他。
陆千将文清的尸骨慢慢的放了下来,从腰间拿出一把三寸长的匕首,用力的挖着坚硬的土地,就像是不知疲惫似的,一点一点的将土挖出。不多时,俨然是一个挖了不小的土坑。可是他像是不满足似的,一点点的挖大,双手已经沾满了鲜血,血肉翻飞,他也不在乎。直到地上的坑已经挖出了一个人形的形状,陆千才将手中的匕首扔到了一边,将文清的尸骨抱了过来,缓缓的放了进去。
“老师,我所能做的不多,学生只能送你到这里了。他日黄泉相遇,学生定然向你赔罪。”言罢,陆千跪在地上用力的磕了三个头。“老师,一路走好。”
话说完,陆千用沾染了鲜血的手捧起刚刚挖出的土,慢慢的向坑里扔着,直到什么也看不见。
陆千才踉跄着站起身,最后又回头看了一眼,深深的鞠了一躬。然后,头也不回的离开。身后的黄土与周围的野草融为一体,什么都看不出来,不管生前有多么的出名,还是有多么大的权势,到最后,都逃脱不了宿命的安排,终归泥土。
没有立碑,甚至连一块标志物都没有。
老师,这世间的名利不过是浮云,你在生命的最后一刹那想明白,为时不晚。
黄土埋骨,或许这就是你想要的归宿。
………………………………
第112章 灭门之仇
那天晚上,下了整整一夜的大雨,陆千找到了一处破庙,作为藏身之处。
残破不堪的破面并未给陆千挡去多少风雨,他躲在破面的最里面,依稀还能够感受到来自外面的冷风。
或许是因为战争之后太过疲惫,加之背着文清的尸骨走了这么远,之前又消耗了那么多的体力。就算是寒风彻骨,如今也不觉得有什么了。
陆千就着大雨淅淅沥沥的响声和风声,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
梦里有着凄厉的火光,却没有给他增添多少温暖,火光映出一个个熟悉的画面。
满地的鲜血,和堆满了一地的尸体,有的人脸上还带着恐惧,有的人手还在向外伸着。残垣断壁,血流成河,只能用这八个字来形容。
从噩梦中突然惊醒,陆千大口大口的喘着气,心情久久都不能平复。
从陆家被灭满门之后,这样的梦境便时不时的出现在脑海之中,每次都从梦中惊醒,挥之不去的画面,总是萦绕在眼前,就算是他想忘记,都是很难做到。
陆千一直都记得那逸天,当他回到家,看到的就是这样对的画面,地上还有云国之主的圣谕,他捡起来仔细的看,拿着圣谕的双手一直止不住的颤抖。他不敢相信那是出自云国之主的手笔,虽然未曾得见过云主的尊容,但从他老师的口中至少能够听出来时一位人人称颂的贤君。可既然如此,又怎会做出如此失去人心的事。可圣谕上面的玉溪章印清晰的告诉他,这一切都是真的。
纵使他有心想要不去相信,可证据确凿,明晃晃的摆在他的面前,让他怎么能,怎么能够视而不见?
没有人告诉他这是一番什么样的情况,没有人来和他说为什么陆家会遭受这平白无故的灭门之灾。若非他当时他不在,是不是连他也有成为陆家亡魂之中的一员。是不是到哪个时候陆家的冤仇只能永远的停留在历史的尘烟中,最后化为灰烬,什么都不会剩下。
他的世界,只剩下了一个念头,那就是报仇,他要向云国复仇。他想毁了云国,陆千知道凭他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撼动云国的根基,所以他不惜叛国,投入到齐国的帐下,就算不能一举报仇,可他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他从来都没有想过去查一下陆家灭门惨案的背后到底是什么,真相是什么,就像老师所说,这其中是真的有什么苦衷还是其他的什么理由。
事到如今,他所忠心的,他所信仰的,又是对是错。
谁又能来告诉他,到底应该怎么做。
萧瑟的冷风依旧在不停歇的刮着,破面中显得更加的冰冷。从来都只是一个人,以后也还会是一个人。
待到天明,陆千便决定回齐国。云国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可值得眷恋的了,陆家在这里成为历史,就连老师也在这里成为了过去。
陆千想了一整个晚上,都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索性便决定不想了,是对是错又能怎么样,做都已经做了,还能反悔不成。
陆千起身,抖了抖身上的灰尘,头也不回的离开了破面。
庙外,经过大雨一夜的洗礼,空气很是清新,陆千深吸了几口气,大步的向前走去,身后破庙的影子越来越远。
………………………………
第113章 回国
凌军决定启程回国是在几天以后,齐国和云国的战事已经结束,他们也没必要劳民伤财的继续留在这里。
当初凌帝让凌天启驻军在这里的意思很明显,莫过于趁着云国和齐国水火交融之际将两国合二为一一起收入到凌国的疆土之下。但不幸的是,他选错了人。
当年凌天启会为他所用是因为凌天启要培养自己的势力,所以不得不表现的顺从一些。
再者,因着当时凤流舞还小,难免会做出一些让步,但这不代表他一辈子都会任人驱使。如今凤流舞已经长大,有些事他也没有了顾虑。真要说起来,他的羽翼早就丰满。在凌国,别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就算是他做的再过分一些也没有什么。
血浓于水的亲情吗?他那位父皇又何曾将自己放在眼里,想到这里,凌天启嘴角的笑很是苦涩。如果说在他小的时候,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在人前唤他一声父皇,可是到最后等来的是什么?母妃枯瘦如柴的惨死在破烂不堪的冷宫内,死不瞑目。
他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个场面,他看着口吐鲜血的母妃,他着急的大喊,可是没有一个人理他,所有人都像是在看疯子似的看他。冷宫的门口有重病把守,真是想不到,一个冷宫,也会招来这么多的人,一个年迈的妇人,一个孩童,还能跑了不成?就算是想,恐怕也走不出这冷宫,反而白白的断送了性命。
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病入膏肓的母妃,他无能为力,只能够看着母妃一点一点的香消玉损,只剩下彻骨的冰冷。
“王爷,可以出发了。”凌天启的回忆被人打断,戛然而止。
回头看了一眼顾远城和凤流舞的方向,心稍微的安了一下,遂纵马到了三军前面,手臂轻轻的抬起,手臂上的护腕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启程。”简单的两个字,带着淡淡的威严。
三军出发,按照来时的路,悉数返回,仿佛他们只是到这里游玩了一番。
凌天启没有和凤流舞走在一起,他走在三军的前面,整个人骑在马上,显得高大伟岸。
顾远城想不明白凌天启心中究竟是怎么算计的,竟然将凤流舞交由他来照顾。以往出来,凌天启都恨不得将凤流舞绑在身边,生怕有个一丝闪失什么的,怎么现在放到了自己的身边,他难道不知道自己这张嘴可是什么都说的出来吗?交给他也就算了,还美其名曰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这都叫什么事呀。
回国的路,不算漫长,走个一两日也就到了,凌天启会来到云国边境驻军,实则是为了观看战事的发展,云国离凌国比较,难保齐国不会狮子大开口来个突袭。
虽然他内心比谁都希望凌帝早一日从那个位置上下来,但至少不是现在,还不是时候。在凤流舞没有找到一个归宿之前,他不会冒任何的风险。他不会做任何没有把握的事,更不会拿凤流舞的幸福去做赌注。
这就是凌天启,一个至情至性的男子,从来没有他不敢做的事,只是他想不想的问题。
以前他是为了报复凌帝,想让他也常常从高处一下子跌落下来的感觉。只不过现在,那些想法和凤流舞比起来,已经显得不重要了。
如果小舞能够幸福,那么仇恨就未尝不可以放一放。
………………………………
第114章 进宫
三军抵达凌国的时候,已经接近了傍晚。
没有了艳阳高照,只有瑟瑟的秋风,既不是出征,也不是得胜而归,所以也没有人列队欢迎。
凌天启将大军驻扎凌国都城内,带着顾远城和凤流舞径直回了王府。
进了王府,凌天启脸上的表情松了下来,卸下了肩上的重担,没有了那份责任,自然觉得轻松很多。
“小舞,你先回去休息吧,晚一点和哥哥一起吃晚饭。远城,你跟我来一下。”凌天启说完,看了一眼凤流舞,然后转身离去。
顾远城也没有犹豫,难得不用再和凤流舞相处,他还乐得自在。他一刻停顿都没有就跟了上去。
“怎么了?”一进到书房,顾远城就开口问道,从进城的时候他就发现凌天启的神情不太对,但三军面前,他又不好开口去问。
“有人跟踪。”凌天启若无其事的说出这四个字,还在喋喋不休说个没完的顾远城瞬间就没了动静。
可是沉默没多久,顾远城就反应了过来,“跟踪?我怎么没发现,谁呀,这么大胆,居然敢跟踪你,你说出来,我替你去解决了他。”
听完顾远城的话,凌天启压根就没看他,语气依旧很平静,“来人气息隐藏的很好,至于你为什么没发现,我想,应该是另有原因吧。”凌天启看都未看顾远城,就直接戳到了他的痛处。
为什么没注意到,顾远城心中哀嚎,还不都是因为你,非让我照顾什么小主子,挨着她,我能好吗?她的性格你又不是清楚,把我扔过去那不是找虐吗?心中虽然是这么想的,但是口中说来的却是另一番话,“还能想什么,我是你的人,心里想的当然是你了。”这话说出来,顾远城自己都被恶心到了,但是没办法,出了这个办法之外,他实在是想不到更好的方法能让凌天启处乱不惊的脸上出现其他的表情。
可即便是如此,凌天启面上的表情依旧是云淡风轻,丝毫没看出来顾远城刚才所说的话对他有什么影响。
“你这人怎么这么无趣,我这不是为了让你开心吗?”顾远城伸手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碰了一鼻子的灰。“不过,你觉得跟踪你的人会是谁?”
“会是谁?你觉得除了宫中的那位还有谁会这么大胆到派人跟踪我?恐怕是早就按捺不住了吧。”凌天启话音刚落,顾远城还未来得及说什么,就听见太监尖细的嗓门在门外响起。
“凌天启接旨。”只喊了这一句便再也没有了动静,凌天启讽刺的笑了一下。想来来传旨的人也是一个比较熟悉他的人,知道他不喜欢那些繁文缛节,只通报了一声就没再读下去。
凌天启推开门,果然就看到了小太监站在一旁,他旁边站着的是王府中的侍卫,看起来倒像是他这个做主人的不懂礼貌。
凌天启一个眼神示意,伫立在一旁的小士兵接过了小太监手中的旨意,顺便还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这。”小太监抬头望了一眼凌天启,又看了看自己身旁站着的士兵,欲言又止,就这么回去,那不就是完不成任务吗。
“我既然接了,就说明一定会去,你大可以回去复命。”凌天启说完这句话,转身又进了书房,只留给小太监一个背影。
听到这句话,小太监也不用人请,瞬间就消失在了王府之内,那速度,就像是在逃命。
………………………………
第115章 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在顾远城听到小太监声音响起的刹那,就知道凌天启口中所谓的宫中那位是怎么样的一回事了。
“他还是不放心你吗?”顾远城出声问道,脸上的表情也是眉头紧锁。
“放心?什么叫放心,从我出现在他的视线之内时候起,他从来就没放心。在他的眼中,我根本就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手中的一颗棋子。想用的时候给一颗甜枣,不用的时候就扔在一边。”凌天启在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已经没有什么表情了。若是以前,他的脸上兴许还会有些波动。可是在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以后,他的心早就已经冰封,一丝涟漪都不会因为那个人而泛起。
“那现在呢,要怎么办,他让你驻军云国的边境其中应该是另有深意的。可现在你就这样带大军回来,恐怕他是不会放过你。你这是摆明了要和他对着干呀,他那么一个死要面子,连自己的错误都不愿意承认的人,怎么会轻饶了你?”顾远城的担心其实不无道理,当初凌帝的意思他们不是不清楚,只不过凌天启所做的每个决定都有自己的原因。可原因这种东西,在凌帝的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他想要的从来都只是结果,至于过程凌帝从来就没有在乎过。你是光明正大也好,还是不择手段也好,总之在他的眼里,其实是没什么区别的。
此去进宫,难保凌帝大怒之下不会做出什么无法预测的事情。真到了那个时候,远水解不了近渴,就算是顾远城有心想要帮忙,恐怕也办不到了。
“我知道。”面对顾远城的种种质疑,凌天启只是淡淡的回答了这几个字,“我了解他,可他未必了解我。他所知道的,只能是我想让他知道的。我若是不想让他知道,就算是他派人查也不会查出什么蛛丝马迹的。我做事,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我放心你,但是我不放心凌帝。他的手段不是我们能想象的,我就担心你会出什么事情。”顾远城说着叹了一口气,又接着问道:“那你晚上还要过去吗?”
这才是顾远城最担心的问题,如果凌天启去了,那就相当于是羊入虎口。
“我能不去吗?即便是我现在不去,恐怕他也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