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公主之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倾城公主之劫-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张口吃了一口,味道还不错。

    众人满脸钦羡,都觉得此时的北宫毓琉好温柔,好体贴。他们明白,也只有面前的女子,会让皇上如此这般温柔似水,体贴入微。

    有过了两天,我的伤口已经完全好了,而我再也在床上躺不住了,就不顾众人的反对,下床到殿中的亭里坐着。

    此亭名叫清泉亭,亭子旁边是座大大的假山,假山的后面是一面林子。假山上有流水轻轻流下,流过用石头做的小河,慢慢流进旁边的荷花池。这名字到也挺应此景的。

    我轻柔地问,“烟柳,那片树林有什么?”

    这时,烟柳不敢乱说,她只说了一句,“烟柳不知!”

    这话更让蓁蓉好奇,“烟柳,你别怕,说吧!我想知道。”

    烟柳为难得说了一句,“这,好吧!”她心想,已皇上对娘娘的情意,说了也无妨。

    烟柳摒退了左右,然后声音压低地说:“娘娘,据说那林子的那边是一座别苑,名叫沁雅别苑,听说里面关押着当今的太后娘娘,我也是听以前的宫女讲的,是不是真的,烟柳也不清楚,毕竟是传言。”

    蓁蓉听完后,疑惑的问,“她可是太后,为何要关着,是谁下的命令。”

    烟柳小声道:“听说是皇上下的旨。”

    蓁蓉更加疑惑,“那可是他的亲身母亲,为什么要关着她。”

    烟柳回答,“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只是听说当初先帝听天命司所言,说皇上是瘟神降世,就将皇上关了起来,而太后却不顾母子之情,对皇上不闻不问,甚至宫里的太监宫女欺压皇上,最后有人告诉了太后,太后却仍旧不管不顾。所以,到后来皇上登基,就下令将太后关进了沁雅别苑。”

    听到此话的我,内心波澜起伏,他小时到底经历了什么,我以前见到的羽盛殿,我以为已经是他最大的痛了,没想到还有比那更让人痛苦不堪的回忆。

    这时,只听宫门外,一声雄厚的声音,“参见皇上。”

    刚下朝的北宫毓琉,只是轻嗯了一下。

    他走了进来,望见不远处亭子里的蓁蓉,朝我笑了笑。

    他走近后,略带责备的语调,“小蓁儿,你才刚好一点,怎么能出来呢?受了风寒怎么办?” 他说着,就将身上的毛裘披风解下,给我披上。

    我笑着说,“我没事,只是想出来透透气,再在里面躺着,没病也得憋出病来。”

    北宫毓琉无奈的伸出手,宠溺地勾了勾她的俏鼻。

    当他们用完早膳后,北宫毓琉本该批阅奏折,但他却带着蓁蓉去了望月楼。

    北宫毓琉站在高楼上,将披风上的帽子给蓁蓉戴在头上,然后,望着蓁蓉,满面红光,“小蓁儿,你还记得我当初在此说过的话吗?此生,我都不会在放开你的手。所以当你选择离开楚国,我高兴的都快疯了,将你强行带回辰国,我在心底发誓,从此,我再也不会让你离开我,我要把我此生的爱都给你,此生我会保护你,不让你受到一丝伤害,可没想到你却为了救我,差点连命都没了,所以,我怕了,我怕你在留在我身边,会让你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小蓁儿,当时你昏迷不醒,我发誓,如果你能够醒来,我愿意放你离开,绝不反悔,现在你真的醒了,好好的站在我的身边,我真的感激老天,他听到了我的声音,所以,小蓁儿,若你要离开,我绝不阻拦。”

    蓁蓉听完他的话,她感动地哭了,她没想到他会愿意放我离开,已他的个性,若不是真的爱极了我,若不是真的怕我留在他身边,会有什么危险,他绝不会如此这般。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望着他,眼泪不停地滴下。

    北宫毓琉伸出手,擦了擦她眼角的泪水,宽慰道,“小蓁儿,你别哭,我说过,我最怕的就是你哭了,你的眼泪会让我心痛,所以,别哭了,好不好?”

    我停止了流泪。

    我们相视而笑。

    果然,过了一天,北宫毓琉下旨,秘密送我出宫。并且下旨封锁了所有的消息,宫里的人不知道我去了哪里,宫外的人同样不知道。他们都以为我被北宫毓琉藏了起来,却不知我早已离宫。
………………………………

第十六章 真相 三

    此刻,蓁蓉被北宫毓琉的人偷偷送出了宫,北宫毓琉望着远去的马车,心中想着,小蓁儿,今日,我放你离开,是希望你能平安,也是完成你的心愿,当它日我身边的危险解除,你的愿望达成,我必接你重回皇宫。

    五天后,北宫毓琉亲自召见楚逍。

    御书房。

    楚逍敬重的跪下,磕头行礼,“微臣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万岁!”

    只见北宫毓琉语音淡薄,“平身!”

    楚逍起身,站在那里,不卑不亢。

    这边坐着的北宫锬见楚逍的态度,心中想着,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他果然是个人才。

    北宫毓琉见面前的人无畏无惧,平静淡然,心想,有点意思。

    只见他声音冷戾严肃的问,“听闻你办案如神,朕倒想知道,此次皇宫刺杀案以及张府失火案,你查得如何?”

    楚逍平淡的回答,“办案如神,微臣不敢当,微臣只求在律法面前,能执法公正,不偏不私罢了!”

    北宫毓琉冷笑一声,“好一个在律法面前,执法公正,不偏不私。好,很好,今日就让朕瞧瞧你如何做的你所说的话。”

    接着,他又说:“好了,说说你查得如何?”

    楚逍淡然的回禀,“回皇上,五天前……”

    五天前,楚逍命人将尸体带回去后,让仵作仔细检查,发现张府中的人,全部都是在被人杀死后,在放火烧了整个府中的人,为的就是毁尸灭迹。

    楚逍因此在次去了张府,又勘察了一次现场,他发现府中的火全部都是从外面燃起,因为从所有房屋被烧毁的程度来看,房屋外面被烧的更为严重,里面有得却能看出房子上的红色油漆,以及某些房间里的摆件,外面却全部烧焦。所以,他断定火是从外面烧起,并且是有人故意纵火,否则,不可能整个张府被火烧得面目全非。

    楚逍回到大理寺后,命仵作再次细细查验尸体,仵作发现有些尸体的伤口形状呈菱形。

    他回禀了旁边的楚逍,“楚大人,小的又发现。”

    楚逍欣喜的问,“有何发现?”

    仵作回答,“小的发现他们有得尸体身上的伤口呈菱状。”

    楚逍疑虑的问,“这能说明什么?”

    仵作敬畏的回答,“楚大人想必知道,凡我辰国所用兵器中,从未有过菱形的武器。小的在他们身上发现有几十人身上是用菱形的箭所伤,并且大多都是一箭穿心。辰国的箭头是呈锥子形,当刺人身体,也将呈锥子状,而这些尸身上却呈菱角状。所以,小的断定杀张府的人绝不是辰国的人,应该是其他国家所派。”

    楚逍点点头,表示知道了,他命令,“所有人给本官记住,今日的发现不可让在场其他人知晓,否则本官已泄密罪论处。”

    接着,他回了自己的书房,吩咐着自己的贴身护卫(庞子慊),“子慊,你马上去秘密查找,那个国家用的箭羽是用菱状打造的,查到后,马上回来禀报给我,此事不能让第二个人知晓,明白吗?”说到最后,他嘱咐了一句。

    庞子慊亲自查询,过了一天后,庞子慊查到菱角状的箭,只有草原八部落才用,可八大部落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还有待查证。

    楚逍查到这里,心中有无数的疑团,草原八部落前不久刚被当今皇上收服,要说对此事有仇,那八个部落必定都对皇上心有所怨,若要一一查证下去,估计十天半月都查不到是谁?皇上只给了我五天,这已过了两天了,若照这样下去,真凶没查到,自己就先没了命,到时还如何缉拿凶手。楚逍陷入了死胡同。

    无奈之下,他只好再次来到张府,从新找线索,一切从头开始。

    他想,当时的状况应该是杀手早已埋伏在张府周围,趁夜色飞进张府,先用菱角状的箭射杀守卫,然后,全部进入,在用刀将府中的其他人全部杀死,杀完后,在放火烧掉整个张府,已达到毁尸灭迹的效果。

    既然如此,那么现场应该会留下残箭。

    接着,他命人细细查找,是否有菱角状的箭支。

    他们找了几个时辰,将张府上上下下翻了几遍,终于在一处被烧焦的枯树边找到了一支箭。估计是当时火燃起后,烧着了树,可树燃烧的时间虽长,但却也让这支箭遗留了下来。因为当火慢慢燃烧,烧到最后,火就熄灭了,而箭却没有被烧到。

    捕快将箭递给了楚逍,楚逍仔细查看,竟然发现箭身之上镌刻着古奚二字。这一发现让楚逍喜不自胜,他为了验证是否是古奚部落所用之箭,也为了古奚和辰国的邦交,怕是有心人的陷害。

    所以,当他拿着箭回到大理寺府衙后,命仵作前来,仔细查看,仵作查看后,说的确是此箭。

    他为了事情的真相,怕是有误,专门去了督造监(专门制作兵器的地方),找了督造监大人。

    经过求证,证明此箭的确是古奚部落所用。虽然草原八部落用的箭的箭头呈菱角状,但是箭羽却各有不同。

    督造监大人说:“草原八大部落所用的箭头的确都是菱状,但是箭羽却各有不同,如,柔然部落所用的箭羽的羽毛是飞鹰身上的,古奚部落所用的箭羽的羽毛是狼身上的。而此箭的羽毛是狼身上才有的,所以,此箭应该是古奚部落所有。”

    楚逍听完他所说的话,答谢后,离开了。

    楚逍在想,古奚部落谁敢如此大胆,行刺皇上,若是古奚可汗,他已愿意归降,何必大费周章的搞这么一出,所以,应该不是他,除了他之外,对皇上有如此积怨的人会是谁?对了,呼延藜,他本来就对皇上不满,皇上曾经为了平乱,将古奚部落给平了,还将古奚可汗给当众斩杀,当时的古奚可汗可是呼延藜的父亲。而现在的可汗是他的亲叔叔,他不可能为了报自己哥哥的仇,让整个古奚部落陷入危机,同时也会让自己丢掉性命。他不可能不明白,若得罪皇上,整个古奚都得陪葬,所以,他没那么傻,也没那么冲动。

    在这里,案件终于真相大白,古奚部落因为对皇上的不满及怨恨,所以命令潜藏在辰国的细作,也就是张大人,让他刺杀皇上。于是,张大人安排刺客进宫,到了宫宴之际,进行刺杀,却没想到贵妃娘娘冒死挡刀,使皇上逃过了此劫。最后,古奚部落怕事情败露,就杀了张府所有人,并且毁尸灭迹。

    案件到这里水落石出。

    楚逍站在御书房里,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禀报了皇上。

    北宫毓琉听完后,脸色阴冷嗜血,好,很好,竟敢刺杀朕,若你真的伤的是我,朕到愿意放过你们部落,只让你一人偿还,可你却伤的是小蓁儿,就别怪朕心狠手辣了。

    接着,他传令,“来人啊!马上命左右骁骑大将军觐见。”

    过了不久,左右骁骑将军来到御书房,跪下参拜,“末将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万岁!”

    北宫毓琉抬抬手,让他们起来。于是冰冷绝情地吩咐,“朕叫你们过来,是告诉你们一件事,朕要血洗古奚部落,你们回去马上准备,择日出发。”

    这时,左骁骑将军疑惑的问,“回皇上,古奚部落不是已经归降,末将不明白为何要血洗,还请皇上明示。”

    北宫毓琉冷漠的说了一句,“你们问楚大人。”

    两人望着楚逍,楚逍淡漠的说:“两位将军,本官已经查明,当日的皇宫刺杀案以及张府失火案均属古奚部落的右定王所为。”

    右骁骑将军听完后,惊奇的问,“此事可千真万确。”

    楚逍回答,“千真万确。”

    这时,两人转过头,望着北宫毓琉,右骁骑将军劝阻道,“皇上,此事即是呼延藜一人所为,若因此血洗整个古奚,会让其他部落寒心,可能会引起其他部落不满,从而造成叛乱,到时,整个辰国要与八大部落为敌,可就得不偿失了。末将认为只将呼延藜一人处置即可。”

    这时,楚逍同样劝道:“是啊!皇上,骁骑将军说的对,若灭了古奚整个部落,太过绝情,古奚部落的子民没有错啊!所以还请皇上三思。”

    北宫毓琉冷漠绝情地望着他们,“你们不必相劝,若朕不血洗了古奚,难抑心头之恨。”

    这时,他们只好望着北宫锬,希望德王殿下规劝规劝。

    德王虽然知道自己劝,估计他也不会听,但是他还是得说说。毕竟,血洗这种事,对他的名声和圣德不好。

    于是,他劝解,“小毓,听臣说几句,本王知道,你很生气,可将军说的也对,而且传到百姓的耳中,对你的名声和圣誉有影响,所以,还是派人去找古奚可汗,让他将人交出,这样也避免了两国陷入交战。”

    北宫毓琉望着北宫锬,语气不善,“皇叔,若此次伤的是皇婶,你还会这么说吗?”他果然气怒之极,连北宫锬的话都听不进去了。

    北宫锬听着他的反问,竟然无言以对。因为若是他,估计也会如此。

    北宫毓琉决绝的吩咐,“所有人不必在劝,朕心意已决,择日整装待发,朕要御驾亲征,荡平古奚。”

    果然,过了几天,北宫毓琉亲征古奚。
………………………………

第十七章 古奚部落之危 一

    当蓁蓉离开北辰国后,本打算回西岚国,去西境帮自己的二哥平乱,可辰国皇帝征讨古奚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无奈之下,她只好改道去克什大草原,阻止他。虽然呼延藜罪有应得,但百姓是无辜的,他不能让他背负暴君的千古骂名,必须阻止才行。

    此刻,蓁蓉离开辰国的消息,只有北宫毓琉以及澹台霄知道,还有就是他们的暗卫。

    蓁蓉身上的伤虽然好全了,但却留下了后遗症,若她过于劳累或者疲惫,被刺的伤口处就会隐隐作痛,蓁蓉估计是当时匕首刺进去后,伤了自己的心脉或者心肺,因此留下了心疾的毛病。

    所以这次蓁蓉不能骑马,因为马过于颠簸,会影响她的身体。于是她只好听玉暇及玉兰的话,坐马车。

    当她到达克什大草原后,已经有半个月了。北宫毓琉的人马早在几天前就到了,她打听了他驻扎的营地,准备前往。

    这时,玉兰劝阻,“姑娘,你已经赶了半个多月的路了,今晚就在这边陲小镇上歇歇,否则你的身体会吃不消的。”

    玉暇同样劝说:“姑娘,玉兰说的对,你在不好好休息休息,你的身体会累垮的。”

    蓁蓉见她们如此担忧的神色,并且自己的确太累了,就听她们的,在这小镇的客栈里歇歇脚。

    蓁蓉点点头,表示同意。

    第二天,她们起床后,梳洗完毕,吃了点东西,就朝营地出发。

    这边的北宫毓琉早已和古奚打了几仗了。刚开始,北宫毓琉叫古奚交出呼延藜,可他们拒不交人,他一怒之下,就派人攻击了他们的西面防线,将古奚部落北面的牧民赶到了南面去了。

    当时,战况异常惨烈,古奚部落的将士死伤过半,无辜遭受灾难的百姓也死伤无数。总之,北宫毓琉所到之处,血流成河,百姓流离失所,尸横遍野。

    当她到了古奚部落之后,见到如此惨状,蓁蓉抑制不住的心痛,旁边的玉暇及玉兰两人扶住了她,玉暇轻语,“姑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