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几天就到腊月十八了,李青林和李万全刘秀珍一起去万安镇买办酒席用的酒菜。购买置办的事情自然由李万全他们去办,李青林直接去了万通商号。他今天一是来领红利,二是来入新股。
时近年关,家家都得置办年货,此时是商家黄金时节。虽天寒地冻,但万通商号里人头攒动,买卖极为兴旺。
顾客们在挑三拣四,伙计们有的在招揽客人搬货拿货,有的在称量包扎,嘴里还在算账唱票。店堂门口摆着一张桌子,桌边坐着一个账房先生,随着伙计们算账唱票,先生手下的算盘也在“噼里啪啦”作响,伙计的唱票结束,账房先生的帐也算出来了。
账房先生身边放着一个大钱柜子,柜子被分隔成两边,一边往里投收来的大洋,一边投收来的铜圆,金属货币投进钱柜里稀里哗啦的撞击声,这些声音在经商的老板们耳中就是最动听的乐曲。
李青林万通商号的很忙,也不好现在就占用人家时间,于是他到边上一家茶馆去喝茶吃点心以消磨时间。
镇上的茶馆除了泡茶还兼卖一些小点心。里面设施极为简单,店堂里摆着一些桌子和凳子,桌子边坐着喝茶吃点心的客人。茶馆一边是一个老虎灶,灶膛里柴火烧得旺旺的,灶上有一个个窟窿眼,每个窟窿眼上放着一个装满水的水壶。水壶里的水不时的就烧开了,伙计会换上冷水壶,将开水壶拿来给客人冲茶。
外面天寒地冻滴水成冰,茶馆里面热气腾腾温暖如春。茶资和点心都不贵,再加上此处人来人往信息灵通,因此客人还真不少。
为了吸引顾客,茶馆经常邀请一些艺人说书唱曲,今天茶馆里正好有一个人在说书。听民间艺人说书是李青林今生的最爱,他点了一壶茶和几样点心,坐在店中一边喝茶一边听书。
说书人在正式说书之间都先说一小段,这叫“书帽”,有的是幽默小段,大部分是荤段子,图的就是搞活气氛吸引听众。李青林来得较晚,“书帽”已经说过了,说书人正拿着笸箩收钱,收好以后就开场说正书。
李青林往笸箩里丢了一个铜圆,坐下喝茶听书。今天说书人说的是偃师鼓书,内容是《水浒》武松打虎。说书人说得很精彩,但李青林总觉得比不上第一次听唱三弦的那个麻脸人说得好。
等这段书听完,李青林觉得时间已经差不多了,就结了茶钱来到万通商号。
万通商号顾客最高峰时间已经过去,刘正生带着李青林见到了东家。后面的事情办得极为顺利,李青林领了分红的大洋共六块;领了大洋后,李青林再次向万通商号入股五十大洋。
李青林领了大洋拿上股权证书正准备走,刘正生一把拉住他。
刘正生递给他五个用红纸包着的大洋,说是潘可为托人带来送给他的结婚贺礼。此时农家结婚的贺礼很简单,一般都是送些农副产品,送钱的极少,更别说有五块现大洋之多。
李青林接了大洋心中就在嘀咕,是不是这个特务又在打什么新主意。正想着这事,刘正生果然从怀里掏出一封信,说是潘可为给他的。
潘可为在信中先是向李青林道喜,紧接着又说道了过年以后有要事相商,他请李青林正月十六上午到万安县城来福客栈,他将和李青林面谈。
李青林知道潘可为所说的要事不是针对共产党的就是对付日本人的,反正都是麻烦事。
“老”特务潘可为总是阴魂不散,这让李青林很是头疼。
第七十七章暗剑无声17
更新时间2011…5…26 15:36:31 字数:2612
李青林回家后将收到的红利交给了刘秀珍,刘秀珍喜滋滋地说:“还真没想到这大洋投进去还能下小崽子,下次咱家有了钱全投进去。”
李万全在一边说道:“我总觉得钱在别人手里不保险,入股这事还得谨慎。咱们对这些也不懂,还是听青林的好,他说投咱就投。”
日本人必然要打到这里来,按照日本人的本性,万安县必将遭受极大破坏,李青林也不能确定这万通商号以后的前景。这次增加投资也是为了卫三丫,他觉得给卫三丫一份股份算是自己这个做丈夫的一份心意,并不是真正的看好抗战以后的经济前景。
于是李青林说:“咱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等以后有了钱再说吧。”
当李青林把那五十大洋的股权证悄悄地交给卫三丫后,卫三丫幸福地哭了。她现在真正拥有了自己的财产——以前李青林给的五块现大洋和现在给的五十块大洋的万通商号的股权,卫三丫真正地成了一个有家庭、有自主权的女主人了。
卫三丫和李青林腻歪了好一阵子才放手,李青林急火上身却不能动她,因为卫三丫已经怀孕了。
李青林到天津的前几天正是卫三丫最佳怀孕的日子,在两个李家急切盼子地心情下,李青林那几天在卫三丫身上跃马扬鞭、大干快上。卫三丫的肚子也很争气,李青林一下种子,竟然立刻就生根发芽了,这可乐坏了李万祥。
李青林急火上身的后果是美坏了姜秀枝,第二天李青林偷偷约她到小叔的房子里对她连放三箭,只弄得她筋酥骨软、高Cao连连。
腊月十八到了,李青林的婚事如期进行。
整个婚礼的程序和上次没什么大的区别,但是因为姜美枝的父母对女儿出嫁很重视,准备得很充分,所以上次李青林和卫三丫结婚被简化的仪式都一一举行了。
腊月十七,李家准备了酒菜一桌送到了姜美枝家,这桌酒席有个说法,叫做“养酒礼”,姜家将嫁妆送到李家,李家用红纸包了一些装钱的喜封,这叫做“送包袱钱”。
腊月十八这天,李家准备了花轿到姜家迎娶新娘。到了姜美枝家,李青林先给姜家祖先祭堂祭祖,然后姜家设宴招待新女婿。宴毕新娘姜美枝上轿,由姜美枝亲属为“送客”将姜美枝送到李青林家,并且迎亲的队伍不能走来时的原路。
花轿到达李青林家门口,李家门口乐炮齐鸣,有人拿烧红的铁铧犁洒上醋,围着花轿正转倒转各三圈,此人边转边唱喜歌“前撒撒,后撒撒,明年生个胖娃娃……”,还有诙谐俏皮的“说佳人,道佳人,佳人长得老俏皮,圆疙瘩脸双眼皮儿,小嘴儿一笑俩酒坑儿,鼻子长得似悬胆,耳朵好像肉扁食。丈母娘包成的肉扁食儿,女婿尝尝啥滋味儿……“。
礼毕姜美枝由送客搀扶护卫下轿,李家女傧相迎。此地有一个叫“撒盖头”的风俗,由门口的执事人向新娘盖头上撒碎谷草、麸子、花生、铜元、糖块等,执事人边撒边唱喜歌:“一撒金,二撒银,三撒富贵满家门,再撒新娘生贵人……”。
姜美枝怀抱着宝瓶,沿铺地红毡跨过马鞍和织机的木柽,意为“平安生子”,再步入喜堂。
喜堂内设一天地案,天地案上燃烛焚香,案上放置一柳条斗,斗内装满粮食,插秤一杆及大葱一束,意为“金玉满斗,称心如意,四季常青”,
吉时已到,李青林和姜秀枝就在天地案前举行拜堂仪式,俗称“拜天地”。仪式由月老主持,月老先用“多福多寿多男子,越福越寿越康宁”等祝福语祝贺,然后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拜堂仪式礼成。
从喜堂到洞房的路上都用麻袋垫上,并且铺麻袋的必须是李万全和刘秀珍,姜秀枝也必须从麻袋上走进洞房,这叫做“代代相传”。
新人走近新房跨过门槛的那一刻,也有人唱喜歌:“看新娘,贺新郎,一进洞房喜洋洋,左脚进门生贵子,右脚进门生凤凰。”
二人进了洞房,在女傧们“蒙头红,高高起,今年就见喜;蒙头红,高高挑,明年生个小……”的一片喜词中,由李青林用秤杆子挑去盖头。挑起来的盖头揣进婆婆刘秀珍的怀里,这叫着“婆媳一心”。
用秤杆子挑盖头,即意味着“称心如意”。秤杆子上用铜皮包头包尾,身上还有银白戥星标示斤两,所以很像龙头龙尾和龙身鳞片,并且称量东西又是公平正义的含义,因此秤古时就被看成龙的化身;而民间的红盖头则是凤冠,盖头即意味着凤,用秤杆子挑红盖头又叫着“龙挑凤”。
姜美枝进入洞房后坐在一个装满清水的崭新柏木水桶上,由梳头人梳头束发,然后有女傧端来洗脸水和面疙瘩汤。姜美枝给送水送汤的人包了红封,再洗好脸,喝了有花生、枣子的面疙瘩汤,最后面对喜神,坐在新床上。
这新娘坐柏木装清水的桶,意味着新娘“清清白白”;而喝的疙瘩汤有一个说法,叫做“早生贵子”汤。
姜美枝羞答答地坐在桶上,很幸福地笑着。几个月不见,姜美枝似乎成熟了不少,大红的衣服、大红的盖头映着她粉嘟嘟的脸,十分喜庆。
新人拜完天地后婚宴即开始,李万全和刘秀珍逐桌敬酒、劝菜。这逐桌劝酒俗称“看菜”,如果桌上菜肴不够,李万全和刘秀珍会嘱咐厨房添菜。
宴毕客人告辞,女方送客的进洞房向姜美枝告别。
晚饭后,还要行“洞房礼”,亦称“送房”。送房时一般由新郎的嫂子或弟弟用一长条盘端酒壶酒杯和四样菜以及一盏星宿灯进洞房,李青林没有嫂子和弟弟,只好让姜秀枝充当送房人。
送房也有喜歌,姜秀枝端着长条盘唱:“进来屋门黑冬冬,一端条盘,一盏灯。四角摆着四盘菜,酒壶搁在正当中。叫弟妹,你听仔细,俺把兄弟交给你,冬天由你做袍子,夏天由你做夏衣。脱下衣袜你要洗,冷冷热热你萦记,萦记不到俺不依。桃叶尖,杏叶圆,去年想你到今年。今儿也盼,明儿也盼,总算把你盼到家。你俩喝下交杯酒,夫妻偕老到白头。你一壶,他一壶,今晚你俩到一屋;你一杯,他一杯,今晚你俩到一堆。这杯酒,是你的,要你生儿育女的;这杯酒,是你的,跟你遮风避雨的。你俩喝个和睦酒,喝好以后咱就走……”
这送房歌词语简单,流传很久,说的也都是些生活小事。送房歌就是用这些夫妻生活中的小事来叮嘱新婚夫妇,告诫他们今后所应担负起的家庭责任和义务。
李青林和姜美枝喝完交杯酒,送房仪式就结束,后面就要开始闹洞房。
小李村人少,李万祥家和钱立华家自然只有看热闹的,没有动手闹的,周德中家两个小子闹了一会,闹房很快就结束了。
所有人走后新人就要安寝,一般此时有好事者来听房。上次卫三丫结婚时周德中两个小子跑去听墙根被刘二花骂跑了,这次姜美枝结婚他两人索性就不来听了。
此时的人们对听房是一种很矛盾的看法,有人听房怕被别人听到什么不雅的事情,以后传出去面子上不好看;但是又认为有人听房可以辟邪,没人听房吧又觉得不吉利。
今晚看来是没人听房了,刘秀珍拿来一把扫帚靠在窗下,再搭上件衣服,并对扫帚说:“扫帚扫帚尾巴长,没人听房你听房;听房你就好好听,明年我家添儿郎。”
歇息的时间到了,李青林洗漱完毕进了新房。
第七十八章暗剑无声18
更新时间2011…5…27 14:41:00 字数:2745
屋内桌上的星宿灯已添满灯油,灯光照在新房里,昏暗而朦胧。姜美枝家陪嫁来的柜子、箱子和盆桶摆在新房里,外面都被漆成红色,陪嫁的被面等也是大红色,加上窗棂上墙面上贴着的大红喜字,到处喜气洋洋。
姜美枝并没有坐在床上,而是已经脱衣睡下了。李青林心中一喜,立刻脱衣钻进了被窝。
被窝一掀开,一股淡淡的栀子花甜香扑面而来,这是成熟少女诱人的甜香。李青林深吸一口气,双手就往被子里的就姜美枝搂去。
李青林用手一摸,发现姜美枝没有脱内衣,而是双臂抱在胸前,紧闭着双眼。李青林从她的急促呼吸中知道她并没有真的睡着。
李青林拉了拉姜美枝的手臂,姜美枝双臂抱得很紧,李青林没有拉开姜美枝的手臂。
李青林低声问道:“为啥呢?”
姜美枝睁开眼睛盯着他道:“你和卫三丫是啥回事?”
嘿嘿!原来是吃醋了!李青林心道。
“这个你们家不都知道么?我现在是‘一门两挑’啊。”李青林道。
“那你以后该怎么办?”姜美枝追问道。
李青林道:“那还能怎么办,就按老规矩办啊。”
“老规矩是怎么办的?”姜美枝接着问。
“老规矩应该是一边一半吧。”李青林答道。
姜美枝默不作声。
“那你这边多些,这总行了吧?”李青林让步道。
姜美枝叹了口气,道:“我在家的时候,那些姐妹们都说你本事大会挣钱,以后一定会发达,我跟着你以后就会享福了。你们这些男人啊,有了钱以后个个会作怪,你以后肯定还会娶小。”
李青林现在正是急火攻心,忙不迭地说:“不会的,不会的。”
姜美枝道:“你要是不会才怪呢。秀枝都对我说过了,你就是一个大色狼。”
李青林吓了一大跳,这姜秀枝怎么对她说这些话。
李青林不知道姜秀枝到底对姜美枝说了些什么,只好闭上嘴巴不说话。
姜美枝忽然对李青林说道:“李青林,不管你以后多发达,你都不能嫌弃俺。”
李青林忙不迭地说:“那怎么会呢,你是我明媒正娶的太太啊。”
姜美枝接着说道:“不管你以后娶几个小,你每个月都必须陪俺半个月。”
原来只是要争取一半的权利,李青林心里暗笑,同时李青林也为此时妇女的地位感到悲哀。
此时男人在社会上占有绝对地位,纳妾是他们的权利,而女人是没有任何办法能够阻止的。并且在封建礼教里,男人对妻妾有“七出之条”约束,这“七出之条”为: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盗窃。
这“七出之条”既针对男方,使男方不能轻易休妻;但更有利于男方,如果男方拿“妒”、“口多言”这种“七出之条”来休妻,女方很难有确实证据来证明自己。所以现在的姜美枝只能采取这种办法来,让李青林给自己一个承诺。
李青林当然应承不迭,姜美枝也慢慢松开了手臂。
正当李青林准备上马扬鞭,眼光忽然看到枕头边上有一个桃子形状瓷盒子。瓷盒子做工很精细,烧制得很漂亮。桃盒子的上半部分是个盖子,李青林伸手揭开,里面竟然摆放着十几对瓷质男女,他们正以各种不同的姿势在交合。
一对对小瓷人人物惟妙惟肖,制作得活灵活现,其交合的姿势与李青林在前世看过的黄片没什么区别。李青林一个个拿起来欣赏,最后笑着问姜美枝:“你怎么有这些东西?“
姜美枝躲在被子里羞道:“这是我娘放在箱子里的‘压箱底’。”
旧时女子性知识往往只在出嫁前由家里长辈女性悄悄传授,出嫁时有的人家会在姑娘的箱子里装上春宫画或者这种小瓷人等物品作为实物教具。这些秘而不宣的东西只能悄悄放在箱子的最底层,所以又称“压箱底”。
李青林本以为此时封建风气严重,男女之事应该很含蓄很正统,现在看到这些小瓷人才知道从古人开始就有了这些大胆而开放的方式方法,后来的那些所谓A级片子也不过是把这些古人的东西拿出来用活人演示罢了。
这可是好宝贝,李青林暗想。
夜已深,“啪”的一声轻响,油灯上已结的一个灯花炸裂,李青林脱光自己钻进了温暖的被窝,搂住了羞红了脸的姜美枝。
第二天一大早,当姜美枝歪歪扭扭撇着两只脚去厨房给公公婆婆烧早饭时,刘秀珍进来笑眯眯地抽走了炕上那一条沾有点点殷红的白床单,然后将它晾在了大门外最显眼处。那有着点点梅花的白床单在轻风中飘动,如同一面骄傲的旗帜。
李万全和刘秀珍起床了,姜美枝拜见公婆,然后吃了早饭。早饭后一家人去祖坟祭拜祖先,告诉祖先李家添了新人,祈求祖先保佑后人多子多福、兴旺发达。
第三天是姜美枝回门的日子,李家一大早就准备好了酒肉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