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之烽火岁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少年之烽火岁月-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战士们一说,王司令员的好奇心也被勾起来了,带了几个人就去了独立团的驻地,是得去看看,李勇这小子有好长时间没到我这里来汇报工作了,难道这家伙还真有什么大事情要干吗?

    不长时间王司令员和几个警卫战士就来到了独立团的驻地附近,一打听团里的战士,几个人就往三牛修理连的方向走去,等到了地方的时候王司令员拉住了想要去报告的战士,不声不响的走了过去。

    此时的李勇正在撅着屁股往改装好的汽车底下钻,他要看看经过改装的汽车底盘和传动系统能受到多大的影响。

    正当李勇要钻还没钻进去的时候,突然感觉自己的屁股上被揣了一脚,好家伙吗,这是谁呀?在独立团的一母三分地上也敢揣团长的屁股,胆子也太大了点吗。

    等李勇从车底下钻出来的时候,马上看到了笑嘻嘻的司令员,李勇忙举手敬礼:“报告司令员同志,独立团团长李勇正在修理汽车,请您指示。”

    王司令员没理李勇敬礼不敬礼的,直接走过去看那些改装好的汽车,还边走边用脚踢:“大勇,弄这些玩意有什么用?有什么想法马上跟我说说,不许打埋伏。”

    把有些事跟王司令员说说正是李勇心里所想的,有的时候一个象李勇这样的团级指挥员知道了也不敢说,容易招人怀疑,但王司令员没事啊,一样的事从他嘴里说出来的分量是不一样的。

    王司令员主动来问就给李勇一个说话的机会了:“司令员,我是这么想的,咱们野战军这么长时间也没打上仗说明敌人已经看清了我们的战役企图,再这么等下去也不是办法,野司的首长有可能有别的战略行动,而我们现在所要面对的还有一个非常急迫的问题,全军十几万人,人吃马嚼,消耗很大。

    宜川战役咱们虽然胜了,但缴获大都是些武器弹药,粮食不多,所以我估计野战军下一步的行动还要真对部队的补充来发展,胡宗南在咱们大西北的补给基地除了洛川,最容易被咱们上手的就是宝鸡了,这宝鸡是拢海铁路的一个重要物资集散地,城内物资堆积如山,只要拿下了宝鸡,不但能解决部队的补给问题,还调动了整个战场上的敌人部署,容易给我军创造在运动中的歼敌良机,化攻坚为野战,能最大限度发挥我军的优势。”

    李勇说了这么一大套,王司令员始终没有说话,只是在静静地听,但是司令员的心里可不平静:“吗的,这个李勇,脑袋瓜子太可怕了,野司和彭老总的想法被他猜了个差不多吗。”

    见了李勇不说话了,王司令员马上鼓励道:“说,接着往下说,肚子里还有啥没说的,都倒出来。”

    李勇说了一大堆,实际上都是给以下的几句话来打基础,这才是真正最要紧的:

    “司令员,宝鸡的敌人不多,城市的防御工事也不怎么坚固,守军将领徐保的能力更是没法和洛川的杨荫寰比,我军攻克宝鸡可能不是很困难,但是宝鸡也有我们容易忽略的地方。

    宝鸡离青海的国民党军阀马步芳较近,虽然国民党中央军和地方杂牌有矛盾,但在大的**立场上是一样的,关键时候是可以联合作战的,特别是在被我们逼急了的时候。

    所以我认为我们野战军攻击宝鸡有可能受到国民党中央军和地方军的夹击,而青海的军阀马步芳,他的军队大都是些骑兵,机动能力和战斗力都很强悍,骑兵的克星是装甲坦克兵,野战军别的纵队有没有坦克我不知道,反正咱们二纵队是一辆都没有,我们独立团也是没办法,谁让咱没坦克,所以就把汽车改装成这么个怪模样,阵地攻坚不行,打骑兵应该没问题。”

    老巴最近一段时间很不稳定,工作有变动,是好是坏还看不出来,有些心神不宁。另外还要考级,时间上也没个准数,更新不是可能会受影响,而是肯定会受影响,郁闷中。

    (八 度吧

正文 第232章 西府战役之围宝鸡

    第232章西府战役之围宝鸡

    来到独立团检查工作或者说是来看看热闹并满足一下自己好奇心的王司令员听了李勇这一番话是心里直翻腾。

    吗的,大勇这小子还真是厉害,自己刚刚从野战军总部开会回来,会上彭老总所讲的被这家伙给分析的差不多了,不行,还得让这小子多考虑考虑,这么好使的脑袋不用有点太浪费了。

    想到这里的王司令员围着被改装了的汽车绕了几个圈,然后把李勇拉到一旁,稍稍放低了一点声音说道:

    “大勇,本来是想开会的时候再和你们说的,现在就提前一点告诉你吧,野司刚刚召开了紧急会议,会上彭老总提议,我们要放弃现在进攻的洛川和要打援的裴昌会,全军北上,去西府拢东地区,并相机夺取宝鸡,获取敌人的补给资源,解决粮食和换季的服装。

    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了,部队又要开始换衣服了,可是我们的衣服呢?现在还没有着落,粮食也要光了,十几万人啊,没有粮食太可怕了。

    不过要是按你的分析,青海的敌人如果对我们搞个突然袭击还真挺麻烦,大队的骑兵机动能力太厉害了,一年前在三边分区的时候敌人只有四千多的骑兵就让咱们很担心,这骑兵不但可以和你正面作战,还可以远距离机动,打你的后勤补给线,那个时候也多亏有了你们把敌人的骑兵缠住,才让总部首长省了一大块的心。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咱们野战军也组建了自己的骑兵,但只有一个三千多人的骑兵师,上次战斗还损失了一部分,现在连三千都不到了,没有办法和敌人对抗,这还真成问题,你都有什么具体的想法吗。”

    李勇接过司令员的话说道:“敌人骑兵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冲击力和速度,战马一跑起来,马上的人不想冲都不行了,别的都很一般,所以我就想用把汽车加装装甲这个办法来改变部队机动能力和防护能力不足的局面,会会马家军的骑兵。”

    王司令员点点:“你们做的很好,加紧准备,部队有可能在最近几天之内就要开拔了,你的建议我也会认真考虑并上报总部。”

    听王司令员这么一说,李勇长长出了一口气,不管怎么样,自己能做到的都做到了,能提醒的也提醒了,再怎么样也只有天知道了。

    这一段时间里,西北野战军对洛川久围不下,还付出了不小的损失,这情况让在西安指挥的国民党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长长出了一口气。

    胡宗南想当然地认为只要能保住洛川就能保住延安,只要能保住延安,国民政府的面子就不会丢,校长的脸上也有光,他胡宗南的功劳也还是有的,不管怎么说,延安是他攻下来的,花了大把金钱的美国人也不会说什么。

    这个杨荫寰还真是个人物,没想到他能用一个旅的兵力和西北共军主力拼了一个多月,不但洛川没丢还大量杀伤了共军,不但给我胡宗南长了面子也给整个在大西北的**长了面子,这说明我们**还是有很多能打仗的将军的,不都是宜川的张汉初,不都是怕死鬼,这也说明我胡某人提拔人才有功。

    就在胡宗南准备给守洛川的杨荫寰奖赏和封官的时候,参谋长盛文进来报告:洛川一带的共军突然间全都撤走了,根据空军和地面人员的侦察,共军主力分三路行军,有西进的企图。

    有这回事?胡宗南刚才还显得很高兴的脸马上又拉了下来,自己这些天的注意力都放到了洛川和延安间,整天里想的就是如果保住洛川和延安,没想到共军突然又撤了出去,而且毫无征兆地西进,共军的企图是什么,是基于什么战略思想让他们西进?

    胡宗南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要不说这胡宗南是草包一个,不光是**人说他是草包,彭老总说过他,一个电话打了半个多小时,对下属讲的只是衣服上的扣子怎么钉和鞋带应该怎么系的问题,掌管着几十万人马的司令长官如果连这事都要过问还不得累死?一天也不用干别的了。

    国民党人则说他只是个连长的材料,只不过是凭借和委员长是师生和老乡的关系才当的陆军上将,几十万人马的大部队,全部美械的武器装备对两万多的只有小米加步枪的西北野战军还掌握不到战场的主动权,这不是废物是什么?

    从到西北一开始就被彭老总的两万多人牵着鼻子走,一个半月之内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被连续吃掉三个旅。

    一年多过去了,国民党的部队越打越少,战略主动权基本没有,而**人领导西北野战军却在不断地发展壮大,由最初的两万变成了十万,这还是不算宜川战役中俘虏的战士,如果把这部分俘虏都算上,西北野战军的兵力还要有较大的提高。

    三十万对两万,仗还打不赢,说明这个委员长的好学生和彭老总的差距不是一般地大,可以说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连给彭老总当学生都不够格,就这样的司令长官还要留用,说明国民党败的不冤枉。

    现在更是如此了,对由彭老总和习政委带领的西北野战军的战略意图完全判明不清,脑袋里一片混乱,其实这胡宗南如果脑筋好使就可以多少能发现一点解放军活动的蛛丝马迹。

    从开始时候的打蟠龙到榆林,再到宜川和洛川,**人所要打的大仗基本上都和部队的补给有关,这就有脉络可寻了,什么地方能最吸引**人?那还用说吗,什么地方有粮食,什么地方就最能吸引八路军的大部队了。

    西府拢东地区什么地方粮食最多,是人都知道,是宝鸡这个国民党的后勤基地,这里的粮食和物资才是最吸引八路军大部队的最大因素。

    王司令员到独立团找过李勇以后没有几天部队果然开拔了,大队人马全部撤了下来,独立团还是按老样子行军,和纵队司令部一起行动。

    此次野战军西进并没有带在宜川战役中抓获的俘虏,部队是去打仗,带着俘虏就是一个大包袱,俘虏由野战军的一个首长带领,向榆林附近行军,意图在榆林附近继续对俘虏进行整训。

    独立团的俘虏也和别的俘虏一样被带到了榆林附近,李勇给带队的独立团指挥员的要求是,部队从西府地区回来的时候要能看到这批新战士的精神面貌要达到老战士的标准,然后才能补充进部队,否则人多也没用,独立团不要浑浑噩噩混饭吃的兵。

    西进的西北野战军战士们的精神不错,但是人员也比从榆林出发的时候少了许多,除去还在医院里养伤的战士,全军的总兵力连八万都不到了,还得留下牵制敌人的三纵队许光达部,西进部队的总兵力七万不到。

    宜川大战役刚刚结束时间不长,我军虽然消灭了敌人的重兵集团,取得了空前的大胜利,但自身的损失也不小,很多有战斗经验的老战士还在医院里躺着。

    俘虏来的新解放战士一时还补充不进来,还要留下一部分兵力牵制敌人,造成了西进部队的总兵力有了大幅度的下降,这就给以后的战斗留下了隐忧。

    攻击前进的部队一路上都很顺利,遭遇的抵抗很弱小,右路第六纵队拿下了宝鸡北面约150公里处的长武和灵台。

    中路一纵队攻占了离宝鸡西北100多公里的彬县,又经80多公里的长途奔袭,占领了风翔县城。

    左路二纵队和四纵队占领了宝鸡以东的拢海铁路线,至此宝鸡已经处于野战军的三面包围之中。

    这个时候在西安的胡宗南才明白解放军的攻击对象,是他的后方基地宝鸡,这家伙急忙命令裴昌会兵团给宝鸡解围,不惜一切代价,强行增援,如果胆敢还象增援洛川那样畏缩不前则要军法从事。

    做完这一切的胡宗南心里还是忐忑不安,一年多的战斗,他已经被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给打怕了,自己虽然做出了反映,但手下人能那么迅速地组织到位吗?就象裴昌会吧,命令是给他了,但他怎么执行就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说是要对畏缩不前者军法从事,但怎么来执行军法,这个保定八期的老家伙有一百多个理由可以和你辩解,到时候输的没准还是自己这个司令长官。

    前思后想的胡宗南终于还是给自己的校长打了电话,希望由国防部出面,命令大西北青海的马步芳集团出动部队,对西北共军来个两面夹击,彻底解决宝鸡之围。

    清朝末期,1911年辛亥**以后,统治了中国二百多年的清王朝崩溃,具体是十三代王朝,统治时间是二百九十六年,整个中国一片动荡,偌大的国家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军阀割据,百姓民不聊生。

    ''

    (八 度吧

正文 第233章 西府战役之西北三马

    第233章 西府战役之西北三马

    统治了中国二百多年的大清王朝垮了以后,整个国家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正象样板戏“沙家滨”里的忠仪救**司令胡全愧所讲的那样,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勾挂三方来扫荡,老蒋、鬼子、青红帮。

    在旧中国,大大小小的军阀多如牛毛,互相撕杀,争抢地盘,有了十几条枪就可以拉起一支百十人左右的队伍,而有了百十人的队伍就可以占领一片不小的地盘了,而有了一片地盘便可以吃香的喝辣的玩女人了。

    军阀的队伍纪律参差不齐,遇到好一点的老百姓还能有点活路,遇到坏的则是惨不忍睹了,中原大地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军阀叫孙殿英,这个家伙的部队里有一道名吃叫“响铃面”。

    被百姓俗称孙老殿的孙殿英军纪败坏,部队每到一处都要把当地长的漂亮的妇女抓去,衣服脱光了,在ru房上系上小铃铛给官兵赶面条吃,而这些官兵们坐在一边欣赏,这就是有名的“响铃面”

    不过这个家伙也没得到好报,投靠了国民党集团以后变成了**,但是贪心太重,私下把慈喜太后老佛爷的墓给扒开了,后来在全国老百姓的舆论下被他投靠的蒋委员长给枪毙了。

    又经过十几,二十几年的混战,到了后来,中国内部逐渐形成了几大军阀集团,比较大的有东北的张做霖和张学良集团,直隶的吴佩符集团,广西的白崇喜和李宗仁集团,贵州的王家列集团,山西的闫西山,四川的刘文辉(很有名的大地主刘文彩的哥哥)和刘湘,西北的冯玉祥等等。

    而在咱们中国的大西北盘踞着号称是三马的军阀,分别是青海的马步芳、宁夏的马宏奎,和甘肃的马宏宾,三马中以青海的马步芳势力最大,兵力最强,俗称青马。

    势力最大的青马集团对**人最为仇视,宁夏的马宏奎次之,而甘肃的马宏宾则是对**人较为宽容,这个马宏宾曾经私下对人说,没看出来国民党好到那里去,还曾经跟**人有过合作。

    从清朝同治年间,一直到1949年,控制青海、宁夏、甘肃的‘三马’家族,居然都出生在甘肃南部一个偏远闭塞的弹丸之地上。

    具体地讲,是出生在临夏(河洲)西乡莫泥沟、阳洼山这么两条贫穷的山沟里,大家都知道后来的控制青海、宁夏、甘肃三省命脉的马步芳、马宏奎和马宏宾,其实这三马家族的老祖宗也曾经是赫赫有名的。

    马福禄,大清的镇威将军,与八国联军作战时阵亡。

    马海宴,猎户出身,慈喜太后的护卫,儿子马麟为第一代青海王,曾经很机智地阻止过英军及西藏分裂分子割让西藏的企图,从这一点来说,这个马麟还是对国家有功的。

    马占鳌,清同治十一年任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