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新加坡军队被遏止在柔佛海峡狭小的登陆场内时,其庞大的兵力和重型武器难以施展,凭借兵员素质的优势和地形的限制“虾夷人”雇佣兵团可以轻易的遏止他们的攻势。但是当新加坡人突破了柔佛海峡的限制之后,在马来西亚南部的橡胶林中“虾夷人”雇佣兵团只能老鼠一般被新加坡军队赶的四处躲藏,苟延残喘。
除了坦克和武装直升机等重型武器的优势之外,新加坡特种部队的参战也令“虾夷人”雇佣兵团的游击战术难以施展。新加坡特种部队由一个营总部管理日常运作,下辖4个连的兵力,任务范围涉及海、陆、空各种特种作战,并以擅长反恐及丛林作战著称。而在战争初期,这支新加坡最为精锐的军事力量一支被作为新加坡政要的私人卫队而无缘于战场。
“日本政府已经无法再为你们提供任何帮助了,请自谋出路吧!”在得到了日本政府最后的指令之后,内川永孝摧毁了电台。“虾夷人”雇佣兵团已经在橡胶林中与新加坡军队苦战了三个昼夜了,伤亡和逃兵消耗了内川永孝决大部分的兵力。不过好在内川永孝还是逃出包围圈。
漫天的雨点之中,内川永孝抱着怀里的枪冻的瑟瑟发抖。在追随达布拉基流亡在苏门答腊岛的日子里,内川永孝也曾面对过这样的窘迫。不过当时他还有一个支撑,那就是祖国。
“你是大和民族的子孙,你不能有任何的弱点,不能软弱,不能有怜悯。你要永远记住你是大和民族的子孙。”混混沉沉之中,内川永孝仿佛有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岁月,自己的爷爷在午夜杀死了他最心爱的小狗,对着抱着死狗痛哭的自己挥舞起了藤条。
虽然感觉不到疼痛,但是那藤条挥舞的声音却是那么的真实。不,那不是藤条的声音。内川永孝猛的警觉过来,睁开双眼举起手中的AKM突击步枪,对准着那漆黑一片的在橡胶林。瓢泼的大雨之中,一头黑色的巨兽慢慢的显现出起狰狞的轮廓—新加坡陆军的德制“豹”2A4主战坦克。
新加坡陆军曾于2006年从德国陆军购买96辆德国豹2A4坦克(66辆投入使用,30辆备用)和训练支撑设备装备新加坡陆军,但是这些先进的坦克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只能是昂贵的靶标。所以新加坡陆军一度将他们隐蔽在地下停车场内。
内川永孝注视着眼前不断清晰的德国工艺撞断了一棵棵橡胶树,他的双腿开始不住的发抖,他已经不相信自己可以逃脱死亡的追逐……。
第三十四章:破其卫城(一)
    随着自己的座机在夜色中小心的降落在班达亚齐机场的跑道上,印度远东战区总指挥阿塞得。普拉什中将缓缓的睁开他疲惫的双眼,好奇的注视着这座陌生的城市。这是开战以来普拉什中将第二次来到这里。
作为亚齐地区唯一省级机场,班达亚齐机场一度被作为印度军队在苏门答腊岛军事行动最主要的后勤基地。但此刻面对中国空军频繁的轰炸,这座昔日繁忙的机场显得有些冷清,几架被炸毁的印度空军俄制伊尔…76大型运输机的残骸旁,几头当地人牧养的奶牛正闲散的漫步着。
为了尽量避免引起中国人的注目,普拉什中将的此次到访,没有任何的迎接仪式。空旷的机场上只有印度陆军第9机械化步兵师师长纳格拉吉少将和“亚齐伊斯兰共和国”总统阿姆里&;#8226;阿卜杜勒&;#8226;瓦哈布等寥寥几人而已。在简单的寒暄之后,普拉什中将轻车简从的开始了他的班达亚齐之行。
印度陆军第9机械化步兵师在苏门答腊岛中部的战斗,表现的极其糟糕。虽然在战争之初,他们迅速的占领了苏门达腊岛西北部的重镇棉兰和丹戎巴来,突破了东盟联军罗干河防线。但是此后却一度被柬王国陆军第41工兵营山玉成少校所使用的游击战术,打的焦头烂额,无力发动更大规模的攻势。使新德里雄心勃勃的苏门答腊岛中部歼灭战,转变了旷日持久的围困和相持。
不过普拉什中将明白此刻并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亲临第一线了解情况,以确定印度军队在苏门答腊岛的存在还是否有意义。随着印度陆军第57山地步兵师仍在苏门答腊岛西南部的巴东坚守着,但作为弃子的他们对战局已经难以有更多的影响。印度军队目前的任务是维系其在马六甲海峡北部的防线。
这条绵长的防线以印度所属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为主体,南起位于苏门答腊岛西北部的亚齐,北到马来西亚槟城。这条防线不仅封闭着马六甲海峡的北部入口,同时也是印度在该地区的利益底线。
作为昔日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资源最富庶的省份之一,亚齐盛产石油、 天然气、橡胶、金、银和木材,液化气出口一度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3 。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军事战略位置来看亚齐对于印度来说都十分重要。所以尽管形势的发展已经对印度极其不利,但是对手中的亚齐,新德里仍不愿意轻言放弃。
“部队已经极其疲惫了,士兵中充满了厌战情绪。无论是棉兰还是班达亚齐都缺乏足够的防御工事。一旦中国人发动攻势,第9机械化步兵师能作的只有崩溃。” 纳格拉吉少将早已不复战争开始时的骄傲和自信,虽然中国陆军还没有开始攻击棉兰前线,但是中国空军连日的轰炸已经令他失去了一个军人的勇气。他肆意夸大着自己所面临的困难,只希望能早日离开这恐怖的战场。
虽然对纳格拉吉少将的怯懦充满了厌恶,但是普拉什中将也明白正逐渐失去制空、制海权的印度军队已经无力再维系对苏门达腊岛战场的后勤补给。每天几个架次伊尔…76运输机的空投补给,对于一个机械化步兵师来说无疑于杯水车薪。在班达亚齐普拉什中将已经见到了太多由于缺乏维护和修理而瘫痪在路边的坦克和装甲车辆。
“亚齐人应该起来保护自己的家园。” 普拉什中将不得不将希望转向“亚齐伊斯兰共和国”的领导人瓦哈布总统。亚齐在印尼被称为“麦加走廊”—是伊斯兰教传入最早的地区,500万亚齐的居民中,98%信奉伊斯兰教。
新德里相信,面对着日益逼近的中国军队和雅加达的林光昭华人政权,亚齐人会自发的站在新德里这一边,但新德里却忽视了对于穆斯林来说,新德里并不是天然的盟友,而是另一个邪恶的化身。
1976年,“自由亚齐运动”正是以资源分配不均和宗教文化差异为由,宣扬其独立诉求,要求成立一个独立的伊斯兰国家,得到当地民众的广泛支持。开始不断与印尼政府军发生武装冲突。
不过面对印尼政府的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自由亚齐运动”在坚持了多年之后耗尽了元气,武装人员从最多时的1万人锐减为不足 3000人,其分离主张活动在国内和国际上也日益被孤立;越来越多的亚齐民众反对分裂,向往和平安宁的生活,“自由亚齐运动”的资金和武器来源也基本被切断。就在这场坚持了30年之久的独立运动,眼看就要归于失败之际。
印尼内战的爆发却给了“自由亚齐运动”死灰复燃的机会,阿姆里&;#8226;阿卜杜勒&;#8226;瓦哈布借着雅加达陷入空前混乱之际,宣布亚齐正式独立,成立“亚齐伊斯兰共和国”。不过正当“自由亚齐运动”的领导人初掌权柄之际,印度军队却以保护为名,进入亚齐自说自话的扮演其宗主国的角色来。这一行径虽然一度令瓦哈布总统等亚齐领导人敢怒不敢言,但是反抗的火焰却在地下蔓延着。
“我们有保护家园的热血和数十万勇敢的青年,只要新德里提供给我们武器,亚齐的人民将战斗到底以捍卫来之不易的自由。” 瓦哈布总统豪迈的向普拉什中将表达着那虚伪的忠诚。
“武器不是问题,印度军队在班达亚齐储备着足以装备3个师的陆军装备。总统先生可以充分的武装你的人民。印度强大的海空军也将以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为基地,为你们提供增援。” 普拉什中将当然知道这不过是夸大其次,但新德里并不在乎亚齐人手持着轻武器面对中国军队的立体打击时白流的鲜血。
在离开苏门达腊岛之前,普拉什中将下达了另一项命令—逮捕印尼前军政府领导人达布拉基。内川永孝和他的“虾夷人”雇佣兵团在马来西亚的覆没,已经让这位流亡多时的“前印尼领导人”失去了最后的利用价值,新德里并不吝啬将他交给中国人和林光昭来表达那廉价的诚意,况且瓦哈布总统也不喜欢这位曾多次参与镇压亚齐独立运动的印尼前特种部队指挥官。
在棉兰前线达布拉基的武装在印度陆军的坦克面前并没有支持多久,在效忠于美圆的部落武装作鸟兽散之后,达布拉基没有选择自杀。他从容的交出了自己那支德制USP型军用手枪,迎接着那早已可以预见的命运。
2天之后他被印度人送达丹戎巴来,交给中国—东盟联军。新德里宣称达布拉基是马六甲战争的始作俑者,他的私人武装多次冒充东盟军队袭击印度侨民,导致了印度与东盟、中国之间错误的战争,近期才被印度军队在丛林中捕获。希望他的落网能弥和印度与东盟各国之间破裂的外交关系。同时印度重申自己的立场,希望中国及东盟各国能尊重“亚齐伊斯兰共和国”的独立地位,印度政府将维持在马来西亚槟城的驻军“直到局势充分缓和”。
而中国对此的答复是将达布拉基移交给印度尼西亚民主联邦的现任国防部长杨全中将,同时加紧猛攻困守巴东的印度陆军第57山地步兵师残部。
凭心而论,印度陆军第57山地步兵师在巴东的防御战是印度陆军迄今为止表现最好的战斗。面对着中国陆军航空突击第171师“捕蛇者”和第259机械化步兵师各两个主力团的围攻,印度陆军第57山地师第18旅却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坚守12天之久。
在巴东城外的平原上,印度陆军精锐的山地步兵曾冒着猛烈的空中压制火力,顽强的阻击着中国陆军空地联合进攻。但真正的恶战发生还是发生在进入城市争夺阶段。
巴东的街头到处可见中印两军被击毁的各式装甲车辆,被炮火摧毁的废墟中到处可见崎岖的履带痕迹。中国陆军航空突击兵的攻城利器是新型双管120毫米自行迫击炮,印度陆军的火力点一旦被发现便会遭到密集的曲射火力的压制。印度陆军曾数次连级规模的反击还未开始,可怕的炮火便将印军的集结区域化为一片火海。而印度陆军的反击手段则是夜间的单兵渗透。
早已沦为战区的城市夜空下,中印两国的尖兵在鬼蜮般的钢筋混凝土丛林里互相渗透着对方的战线。下一个时间在某个窗户中便可能出现突击步枪密集交火的短促闪烁。
不时有中国陆军的武装直升机掠过这座即将易手的城市,早已耗尽了防空导弹的印度山地步兵只能用单兵火箭盲目的狙击着这些低空盘旋的死神。
第三十四章:破其卫城(二)
    困守巴东的印度陆军第57山地步兵师于2008年1月13日黎明时分停止了抵抗。很多印度士兵至死都不愿相信根本没有援军这一残酷的现实,12天的血战之中。印度陆军第57山地步兵师第18旅及师部直属各部队总计5800人中,有超过3400人永远留在了巴东的废墟之中。
而作为攻击方,中国陆军在巴东城下的伤亡也接近2000人,中国陆军航空突击第171师和第259机械化步兵师各有一个主力团被打残。用两军鲜血谱写的巴东攻坚战成为了中印战争中双方伤亡数字最为接近的一次。
随着鲜艳的“八一”军旗飘扬在巴东的城市上空,印度陆军中最为精锐的第57山地步兵师被正式清出了印度军队的作战序列。“皇牌不复存在。随着第57师的覆灭,印度在战争初期所依赖的精锐部队在战争中已经消耗待尽。在广袤的战场上,印度虽然仍然拥有着庞大的地面部队,但在中印两国对弈的棋盘上,他们都只是一些死棋。”印度远东战区总指挥阿塞得。普拉什中将在他的个人回忆录《错误2007年》如此描述着巴东战役之后印度军队所面临的糟糕处境。
印度陆军在马六甲地区仍有超过8个师(旅)级单位,14万人的庞大地面部队。但这些部队均被海洋切割的支离破碎。除去在苏门答腊岛北部的第9机械化步兵师以及马来西亚北部的槟城地区的2师1旅之外,即便是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之上的4个陆军师(旅)级单位也被分散部署在如珍珠般散布于印度洋之上的上百个小岛之上。
一旦彻底失去战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这些部队便将失去机动能力,而成为一个个易遭攻击的孤点。中国远征军可以轻易的将其个个击破。而印度海空军在与中国军队不到一个月正面交锋之中,便因失血过多而不得不退出战斗。
虽然新德里已经极尽所能开动自身的战争机器,弥补在战争开始后的这1个月来的其海空军的损失。印度航空发展局(ADA)及其生产伙伴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正加速生产LCA轻型作战飞机。这种高速、具有良好加速性、并配备高性能航电设备和多种武备的轻型战机的的生产型号被称为“敏捷”PV3轻型战斗机。
印度空军希望这些可以分散配属、短距起降的国产轻型战机可以迅速的填补印度空军在马六甲上空的损失,承担起下一个阶段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近海防御作战的重任。
尽管印度空军开出了 300 架单座战斗型、20 架双座教练型LCA的订单。印度海军也需要 90 架该型战机,但显然生产这些飞机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因为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 飞机年产量从未超过 12 架。在他们的生产计划中往往要一年半才能生产出装备一个中队的飞机。虽然进行了相关的生产动员,但除了LCA轻型作战飞机以外,印度的航空工业还要同时完成HJT…36“星式”中级教练机、“萨拉斯”多用途飞机等生产任务。
要将战争继续下去,印度显然不能依靠本国脆弱的军工生产线。新德里的曼莫汉。甘地政府再度追加了1000亿美元的战争预算,绝大部分用于加大其国际军火采购份额。不过战争初期俄制战机和舰艇的糟糕表现,令印度军方大为诟病。印度海空军的高级指挥官们无视自己的所犯下的一个个致命的错误。客观强调他们所使用的俄制武器,也同样存在于中国的装备序列之中,俄国人的背信弃义才导致了战斗的失利。要求政府转向美国或欧盟采购武器装备。
作为国际军火市场的“购物狂”,印度曾一度被世界各大军火巨头所青睐。为了争夺印度空军的战斗机采购订单。美国人曾提出准备在印度建航空制造厂,欧洲EADS公司则表示将向印度航空工业投资20亿欧元,瑞典萨伯公司甚至愿意租赁战机10年。
但此刻面对印度军方的大规模招标,美国和欧盟的反应却出奇的冷淡。除了顾虑中国政府的反应之外,各大军火生产企业都很清楚,中印两国战力之间的差距并不是简单的一两种型号的武器可以弥补的。将先进的武器装备出口给印度,只能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创造一个中国制造远胜于自己的神话而已。当然冷战之后,除了俄罗斯之外欧洲各老牌军事强国没有再保留其庞大的军工生产线也是原因之一。
所以除了获得20架法制“阵风”F…2型战斗机、10架JAS…39“鹰狮”轻型战斗机之外。印度空军在新型战斗机采购领域仍不得不依靠俄罗斯军事航空工业,俄罗斯显然并不介意印度在军事采购领域的“花心”。
米格…35轻型战斗机、苏…30MKI型重型战斗机、苏…34型前线轰炸机和苏…39型对地攻击机。俄罗斯人为新德里开出了以上的“菜单”,莫斯科承诺如果新德里照单全收,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