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第2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那巨大而柔软的床上。“你给我听着,你永远都是我的女人。”谢里王子宛如放狂了雄狮一般将眼前这个美丽的女子压在了自己的身下……。
“我们的炮火完全无法封锁港湾,他们还在源源不断的冲上来。”此刻站在由自己的祖辈建设的泰姬马哈饭店高层临海的一间房间里,赖斯特。塔塔透过望远镜的镜头可以清楚的看来越来越多的船只正涌入孟买港的港区。这座曾在无数宝莱坞拍摄的电影中出现的饭店由一高一矮两座漂亮的建筑组成。是由塔塔集团的创始人于1903年所建。据说,当时看到英国人建的“华森饭店”的门口挂着“印度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而在一气之下修建的,挂上了不许英国人进入的牌子。直到后来“华森饭店”倒闭后,才摘掉了这块牌子。整座饭店的建筑风格揉和了伊斯兰、波斯和维多利亚风格,虽然不统一但却极其协调,加之建在海边,显得很有气势。这里也一部成为了独立后印度的精神象征之一,对孟买军港的围攻开始以来,这里也成了“塔塔军团”的主要据点和前沿指挥中心。
“这一切从今天上午便开始了,最开始只有几艘船只靠了过来,我们也就没有在意,可是后来……。”站在赖斯特。塔塔身后的是“塔塔军团”的实际指挥官—来自以色列的费尔斯中校。由于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以色列国防军造就了一批极具实战能力的职业军人。作为“塔塔军团”的实际军事指挥官,费尔斯中校显然远比对战争一知半解的贾姆。塔塔更能驾御自己麾下的这群战争机器。也正是由于他的努力,“塔塔军团”从由一支乌合之众转变的象这一支真正的军队了。
“我们缺乏重型武器吗?”站在厚重的窗帘背后,赖斯特。塔塔可以清楚的看到一艘艘民用的货轮正在缓慢减速,靠向码头。他同样清楚每一艘船的船舱里都装满了前来抓捕自己的士兵。“我们的重型迫击炮和反坦克导弹的射程勉强可以够到他们,但是这样作的结果无疑是灾难性的,我们将遭到对方更为猛烈的火力反制。”费尔斯中校的话显然不是推托之词,因为在孟买港内还停泊着多艘印度海军预备役的老式火炮型战舰,正是他们的火力一度以来令这座军港保持不失。
“唯一的办法是组织死士用自杀式攻击的方式,撞沉一两艘货轮,以阻塞航道。”此刻的赖斯特。塔塔显然已经俨然是一个运筹帷幄的将军。作为一个生长于孟买的商业巨子,赖斯特。塔塔当然清楚孟买港区的错综复杂,没有水平高超的引航员的指引,货轮在那窄小复杂的水域中安稳地停靠在预定的泊位上。而且孟买的码头不像其它港口那样坦直整齐,而是有点凌乱无规则。如果可以成功在港区之内用满载着烈性炸药的快艇撞沉几艘船只,那么至少可以延误对方增兵的速度。“怎么样?我们手下的穆斯林不是最擅长这种自杀式的袭击吗?只要有人愿意去,花多少钱我都不在乎。”赖斯特。塔塔的眼中猛的闪现出希望的火花。
“穆斯林中不乏敢死之士,只是他们大多数时候为了信仰而死,而并非为了金钱。穆斯林并不是没有情感,不知畏惧的机器人,只是在他们的心目中将伊斯兰的教义看的比生命更为重要而已。”面对着赖斯特。塔塔认真的表情,费尔斯中校却不得不告诉他这个残酷的事实。“难道说我们只能在这里坐以待毙吗?”港区内的印度陆军士兵已经在一点点的向外拓展着他们的登陆场了,面对着兵力远胜于自己的对手,“塔塔军团”的雇佣兵宛如一道松垮的堤坝在封堵着汹涌的洪水。但是在猛烈的舰炮火力之下,他们支撑不了太久。甚至已经有数辆坦克被卸在码头之上。
“我个人建议您还是尽快离开这座即将陷落的城市吧!”在自己顾主的面前,费尔斯中校只能提出这一最后的建议。“不!我绝不回离开这里,这是我的城市,这是我的战场。”赖斯特。塔塔用自己的咆哮来回应着对方的建议,此刻并没有知道,这一切的努力不过只是为了一句他和萨金娜之间的承诺而已—“我会为你守护好这座城市—孟买。”
“轰……”随着从码头方向传来的一声巨响,一艘满载着印度陆军士兵的货轮竟在航道中央从船底部引发出了剧烈的爆炸。滚滚的浓烟和火焰瞬间遮盖了整个港区,折断的龙骨将这艘万吨级的滚装船分成了两半,无数的士兵努力的的向船头和船尾逃去,想在那里找到一个安全的所在,但是毁灭的面前无人可以被赦免,随着船头和船尾高高的翘起,这艘货轮最终无可避免的沉向了海底。
“真是湿婆大神保佑啊!这应该是他们的士兵自己不慎引爆了弹药吧!”面对着眼前的惨剧,赖斯特。塔塔竟在一瞬间忘记了他们也是自己的同胞。竟拍手叫好起来。“不!如果仅仅弹药爆炸的话,船沉的不会那么快。我想可能这艘船遭到了武装蛙人的袭击。”“蛙人”一般是指利用水下呼吸器潜水的人员,有时也被用来特指各国海军之中的水下爆破队队员。实际上这是一种古老的海战模式,早在冷兵器时代世界各地的水上战斗中便不乏派遣水性高超的“水鬼”去凿沉对方舰艇的历史。
而在第二世界大战中交战各国中更有多艘主力战舰在设防严密的港口内为蛙人偷袭得手,最近的一次战例是在1986年6月6日,在安哥拉纳米贝港,苏联政府征用的“奇尔科夫船长”号、“维斯洛博科夫船长”号货船和古巴“哈瓦那”号运输船被南非海军蛙人部队炸毁,这3艘船当时满载着为安哥拉军队和西南非洲人民组织游击队运送的2。5万吨武器、弹药和食品。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安哥拉战争的结局。
“我并非如你所想的那样只是一个花花公子,我很快就向你证明我比你那个什么塔塔要厉害的多,不仅是在那个方面哦!”在解决完生理的饥渴之后,谢里王子重新走到了自己的电脑旁。此刻在他的笔记本电脑里,一场以孟买为中心的战场已经全面的展开了。“我不会让这座由我们英国人建立起来的城市再回到印度人的手中。”谢里王子得意的喃喃自语,却忽略在屏幕中央的反光之中,一朵刚刚准备绽放的花蕊却已凋谢了。
第六十五章:俱卢鏖战(一)
    4月初的印度西部省份—哈里亚纳邦,气温已经高达34度了,从西部的塔尔沙漠吹来的漫天风沙,令这片土地早已无处寻觅昔日的美丽。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相信在远古哈里亚纳曾是一片葱绿,密林蔽野的绿洲,因此才有“哈里阿兰若”的美誉。在印地语中“哈里”即绿色,而“阿兰若”即森林,合起来“哈里阿兰若”就是绿林密布的地区。这里肥沃的土壤曾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印度人,丰收的水稻、小麦、大麦、甘蔗和棉花令哈里亚纳成为了印度西部最为富庶的“地上天堂”。
但是近年以来由于过度放牧和工业活动所造成的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已经令越来越多的良田变成荒芜。面积达800万公顷的拉贾斯坦邦的塔尔沙漠每年以0。8公里的速度向东边的哈里亚纳和旁遮普平原推进着,能见度不到500米的沙尘暴更是每年春季必然会出现在天际的噩梦。
“这样的鬼天气里巴基斯坦人应该不会发起攻击吧!”一条蜿蜒的防线将位于哈里亚纳邦西部的城市锡尔萨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堡垒。坐在一周前才从新德里运来的“阿琼”—TX型主战坦克的炮塔之内,刚刚从位于这座城市的印度陆军综合指挥学院被抽调到前线的学员兵卡兰正心情忐忑的迎接着自己的第一次实战。
作为一名印度高种姓家族的成员,卡兰在印度军队之中本有着一条不错的康庄大道。从12岁进入少年军校进行初级训练,随后被送入国防学院进行正规的军官培训。只要再在专业的学院进行为期1年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卡兰便可以在毕业之后直接被任命为少尉军官。而卡兰所就读的印度陆军综合指挥学院更是专业培训上尉至中校级指挥官与参谋官,只要一毕业卡兰即便不能成为营一级的军事主官,成为师、旅一级参谋人员却还是十拿九稳的。卡兰的一只脚几乎已经踏进了职业军官的美丽新世界。但偏偏在这个时候,他的祖国陷入了一场空前艰难的战争之中。和其他众多军事院校的学员一样,他们被迫中止学业奔赴战场。而等待着卡兰的也不是一份安全而稳定的指挥机关工作,而是成为一名与危险同行的坦克手。
作为一座位于塔尔沙漠沙漠的城市,锡尔萨虽然是印度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连接着多条贯穿印度西部的重要铁路和公路干线,但是经济却空前的落后,除了少数在英国殖民时代建立起的手工织布行业之外,这里的居民别无所依。如果不是巴基斯坦陆军的入侵,很多来自印度腹地的士兵可能一生都不会来到这里。为了抵御巴基斯坦陆军对新德里的向心突击,印度陆军第15步兵师以这座城市为中心建立起了完备的防御阵地。而为了对抗巴基斯坦陆军强大的装甲突击集群,一个在新德里重新组建的独立装甲旅被派来协同作战,而这个装甲旅所装备的主战坦克正是一直以来被印度陆军戏称为“白象”(即“无用而累赘的东西”)。的印度自行研制的“阿琼”系列坦克。
而由于此前印度国产“阿琼”主战坦克迟迟得不到军方认可,而印度却不愿放弃装备国产坦克的努力。所以印度军方不得不选用T-72坦克的底盘和“阿琼”的炮塔组装在一起,也就形成了卡兰目前所驾驶的“阿琼”—TX型主战坦克。
“阿琼”系列坦克一直以来都是印度国防工业的一个有些辛酸笑话,它的研制工作创造了世界陆军装备序列中一个恐怕无人能破的“神话”,早在1972年,携第三印巴战争大获全胜的余威,印度陆军便提出采购新型主战坦克以替换在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胜利者”型坦克的要求,在当时看来这一要求虽然并不急迫,但却显然非常有前瞻性。在冷战正酣的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国的陆军都在谋求着在武器质量上超越对方,后来叱咤风云的美国陆军的M1系列、德国国防军的“豹2”系列、英国陆军的“挑战者”系列、前苏联/俄罗斯陆军的T-80型等第三代主战坦克几乎都是在那个时代开始研制的。印度国防部相信凭借印度长期特许生产装有英国维克斯防务系统公司MK1主战坦克(也就是印度陆军的“胜利者”)中所积累的技术及经验,穷十年之功研发出一种与世界陆军强国比肩甚至领先的主战坦克似乎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为此印度军方指定一系列超前的设计要求—这种新型的坦克应装备与西方下一代主战坦克威力相当的120毫米线膛炮,采用先进的火控系统和复合装甲,匹配1500匹马力的大功率发动机。而最为关键的是,一直在武器装备上仰人鼻息的印度军方希望能在这一次彻底的扬眉吐气,新型主战坦克的核心技术和零件都应该自行研制。为此时任印度国防部长的拉姆斯沃默。文卡塔拉曼甚至摈弃了“印度豹(Chetak)”和MBT-80等颇有洋气的命名,最终将这种未来印度陆军的希望定名为“阿琼”,这是印度古代神话中古老的战神之名,可见印度陆军对这种新型坦克所寄予的厚望。
正式的计划开始于1974年3月,印度政府一次性向印度战车研发局拨款1。55亿卢比,预研工作由此开始。应该说新德里的高层并非没有预计到研发的漫长性,在印度多家企业以及国外私人机构的协助下,印度战车研发局用绝对充足的时间去完成这一新型坦克的研究和定型。印度国防部的要求仅是能在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样车,1990年装备部队便可以了。
1984年3月虽然计划已经超支到3亿卢比,不过第一辆阿琼式坦克样车还是不辱使命的从印度重型车辆厂驶了出来,在一年之后对外展出这辆外型酷似德国陆军“豹2”型主战坦克的样车之时,印度举国为之欢腾。虽然这样原形车上的印度自行部件的比例并没有达到100%,但作为印度首次自行研制的主战坦克,73%这个数字也同样足以让人们满意。接下来的一切似乎并不复杂,印度陆军要求在每月一辆的速度再生产出20辆阿琼坦克样车以便对武器、火控系统、发动机及传动装置和悬挂装置等部件进行广泛试验,当这些实验顺利完成之后,定型生产其实只是开动流水线而已。
但恰恰在这个时候,“阿琼”坦克的研制却意外的遭遇了瓶颈,直到1987年年底,印度重型车辆厂才生产出10辆样车,其中6辆交给印度陆军试验,其余4辆留在战车研究院供院方试验和改进发展。而令印度军方不满的并不仅仅是提交的样车数量远远没有达到军方的要求,更为离谱的是印度战车研发局提出了金额高达28。08亿卢比的拨款要求。虽然这笔巨资是第一次拨款的20倍。但是印度军方在内部对这个项目进行了总结性回顾之后却决定继续拨款支持研制。
于是正式生产型的“阿琼”MK。1型与“阿琼”MK。2型在1988年春重新开始研制。但就在同一年,在军方和印度战车研发局对“阿琼”进行了第一次广泛的技术试验中,军方却“意外”的发现很多严重的技术问题—:“试验结果表明,阿琼坦克在设计和性能方面不能满足用户的验收条件”,“最糟糕的是发现设计阿琼坦克时未考虑安全性、可靠性和易保养性”。于是整个计划不得不再次拖延,在印度陆军内部甚至出现了为了减少损失,要求将整个项目下马的呼声。
不过就在两年之后,“阿琼”坦克项目却又一次起死回生,在重新获得了财政拨款之后再度开始。但是此刻印度陆军对“阿琼”主战坦克的种种缺陷已经丧失了信心,一再要求放弃这个项目,但由于新德里的政客已经为“阿琼”主战坦克计划画上了太多完美的光环,将这个项目树立成了印度民族军事工业成就的典范,因此骑虎南下的印度政府已经无法回头了。整个项目继续在指责声中进行着,不过装备部队的时间却必须一再后延。
在1994年和1995年的试验中,娇贵的“阿琼”仍无法满足已经降低的使用要求和战术技术指标,在军方的试验报告中该坦克被判定为“不适宜上战场”。1996年用于部队试验的坦克样车又遭严重损坏,而此刻距离这一项目正式开始已经过去了漫长的22个年头了,同样的岁月足以让一个婴儿成长为社会栋梁,但“阿琼”主战坦克却依旧在蹒跚学步。
虽然问题重重,但印度政府依旧压制军方的反对,强行要求印度战车研发局将在1996年6月将15辆试制的“阿琼”MK。1转交给部队,但是“阿琼”再次让望眼欲穿的印度军方失望了,直到1997年4月,印度陆军的第43机械化团才得到这些坦克。而它们在同年进行的夏季试验中又暴露出了装甲防护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
虽然到此“阿琼”已历尽挫折,但可能是出于自尊心和自主发展国防工业的需要,印度仍然决定把这种问题重重的坦克装备部队。1999年3月印度政府决定拨款4。25亿美元,以每辆470万美元单价向印度重型车辆厂采购124辆“阿琼”MK。1型主战坦克,在2003年前装备2-3个坦克团。这些费用之中还没有包括“阿琼”主战坦克服役后在弹药,备件和保障方面的开支。而在国际军火市场上,性能远比“阿琼”MK。1型主战坦克稳定和优越的多的俄制T-80U型主战坦克的单价也不过220万美元,即便冒着被北极熊“斩一刀”的风险,采购俄制T-90S型主战坦克的单价也不过350万美元。
就在“阿琼”计划陷入泥潭的同时,印度陆军突然发现它的老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