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嫉⒎鞘侵泄站约核兄频奈淦鳎敲拦站麬IM…54型“不死鸟”远程对空导弹的仿制品,中国空军研制它的初衷完全是由于盟国的委托。
“不死鸟”AIM…54系列远程导弹是目前西方国家装备部队的重量最大、射程最远的空对空导弹之一。它于l962年开始研制,1972年装备部队,但是很快便于1980年全面的停产。它主要配挂在美国海军的F—14型“雄猫”舰载战斗机之上,F—14型“雄猫”舰载战斗机可以一次携带6枚AIM…54远程导弹。在机载雷达的制导之下利用多枚空对空导弹攻击多个目标。在仿真有电子干扰情况试验之中,F—14型“雄猫”舰载战斗机曾用6枚“不死鸟”击落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的6个目标,从而震惊了世界。
不过由于操作重量的限制以及对于飞机阻力产生极大的影响,美国海军极少携带凤凰飞弹执行一般性的巡逻任务,数次F…14型战斗机作战任务当中都只有携带AIM…7M型“麻雀”和AIM…9“响尾蛇”型对空导弹,直到1999年1月6日,起飞自卡尔文森号航舰上的VF…213的F…14D在担任行动的任务中,对两架伊拉克米格…25战斗机发射两枚“不死鸟”AIM…54导弹。但这两枚AIM…5导弹都没有击中目标,这也是美国海军在F—14型“雄猫”舰载战斗机和AIM…5导弹一同退役之前唯一公开的实战纪录。
不过所谓“墙内开花墙外香”,世界上装备着F—14型“雄猫”舰载战斗机的国家并非只有美国一家。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为了在中东地区围堵前苏联的南下,便全力扶持伊朗的巴列维王朝。一时之间各种美国研制的先进武器不一而足的都出现在伊朗的军火采购名单之列。这其中便有一直被美国视为不传之密的F—14型“雄猫”舰载战斗机。与美国对其他铁杆盟友留一手的作法不同,在对伊朗的军售之中,美国政府的小动作少了很多。
为伊朗量身定作的F—14型“雄猫”战斗机保留了最大技术亮点—即AN/AWG…9火控雷达和AIM…54“不死鸟”导弹的组合。这是美国保持多年的先进技术。它使“雄猫”具有下视下射能力和多目标跟踪攻击能力。而AWG…9多普勒雷达探测距离为120~317公里,也使“雄猫”具有了堪比预警机的辽阔视野。虽然比美国海军自身装备的F—14型“雄猫”战斗机技术参数仍然有所降低。但是毕竟已经足够伊朗独步海湾。
不过世事多变,1979年初霍梅尼高举伊斯兰革命的大旗,鼎盛的巴列维王朝一夜之间被推翻在地。美国最放心的中东盟友瞬间成了空前的心腹之患,这着实令美国政府郁闷了许久。不过好在AIM…54“不死鸟”导弹售价昂贵,工艺复杂,单枚售价达百万美元。虽然巴列维王朝财大气粗也只订购了714枚,而美国政府在政变发生之前也只交付了284枚,顺利扣留下剩下的430枚也算是亡羊补牢。
此后两伊战争之中,伊朗空军虽然数次使用AIM…54“不死鸟”导弹击落伊拉克空军的战机,首开了AIM…54“不死鸟”导弹实战获胜的纪录,但是毕竟存货有限,打一枚少一枚。到了21世纪伊朗空军的F…14A型“雄猫”战斗机只能搭载并发射由“霍克”地空导弹改成的远程空对空导弹,一度令美国政府心花暗放,先进的AIM…54“不死鸟”远程导弹流失的噩梦终于可以告一个段落了。
但美国政府并没有想到这种先进的远程导弹早已在遥远的东亚被仿制成功。实际上伊朗政府对AIM…54“不死鸟”远程导弹研究工作自革命胜利之后便从未中断过,不过当时冷战正酣,美国固然是不共戴天的仇敌,而苏联又何尝不是危险的代名词呢?而世界上唯一可能拥有技术仿制这种先进武器的国家除了这两大超级大国之外,或许也只有在军工领域自成一体的中国了。所以伊朗政府从两伊战争开始便向中国交付了数枚AIM…54“不死鸟”导弹的实物,委托中国进行全面的仿制。
无独有偶,在80年代中国也曾与F—14型“雄猫”战斗机失之交臂。1984年,美国格鲁门公司曾表达了向中国提供一批24架F…14改进型战机的意愿。这批F…14战机是A型的升级版,换装了F110…GE…400发动机,推力增加,性能大幅度提高,油耗降低。在之后的数年里,双方就性能、价格等进行了没完没了的谈判,格鲁门公司甚至邀请中方技术人员访问它的工厂并邀请美国海军飞行员进行飞行展示。但是随着冷战的终结,这一中美两国的蜜月期也噶然而止。中国空军只能从伊朗手中接过AIM…54“不死鸟”远程导弹的实物开始了艰难的仿制工作。
不过经过了中国军工多年的努力,这种已经被美国遗忘的种子最终在中国生根发芽。代号为PL…X远程空对空导弹最终在21世纪初秘密的进入了列装。由于空军另有远程导弹的研发计划。PL…X远程空对空导弹最终被海军所接收,被部署在航母战斗群的歼轰…7H型战斗轰炸机之上。这样的做法缘于歼轰…7H型战斗轰炸机拥有总共15个外挂架,巨大的载弹量同样可以同时携带超过6枚PL…X远程空对空导弹。
在预警机的指挥下同样可以客串F—14型“雄猫”重型战斗机的角色为航母战斗群提供远程防空的掩护。随着超过50枚印度空军飞行员从未见过的PL…X远程空对空导弹急速袭来,印度空军的庞大机群很没有与中国海军航空兵展开雷达接触就在120公里的距离上已经几乎被打残了。而印度空军的战机刚刚从PL…X远程空对空导弹的打击之下恢复过来,歼…11H型战斗机所发射的PL…10型和俄制R…77型中距离空对空导弹又迎面而来。不得不再次规避这些致命的打击的同时,灵巧的中国海军航空兵歼—10H型战斗机却已经从低空切入了他们的队列……。
“看来从空中打击中国人航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加尔各答的印度—孟加拉战区指挥中心内卡尔马特中将有些绝望的说道。空战虽然还在继续着,但是不仅作为诱饵的印度空军第20战斗机中队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就连后续派出庞大机群也已经被远少于自己的中国海军航空兵击落了不少。“不,我们正在逐渐占据上风。”直到此刻乔京德尔依旧信心十足,虽然他并不是一个专业的海军指挥官,但是他却清楚的知道,在人类最伟大的海战之一的中途岛海战之中,正是由于美国海军鱼雷机群没有战斗机护航、舍生忘死地猛扑南云的舰队,才最终调空了日本联合舰队的“零”式战机,为最终的一击赢得了时间和机会。
第五十三章:达卡攻防(三)
    “该死的中国海军航空兵,这些狡猾的贼鸥!”印度空军第20战斗机中队的指挥官—贾姆瓦尔中校好不用意在白刃见红的近距离格斗中咬住了一架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歼—10H型战斗机,但是眨眼之间他便从追击的猎手变成了被捕杀的猎物。这一切当然全都是拜对方灵敏的采用“盘旋上升机动战术”所赐。
“盘旋上升机动战术”是指在战机的后半球小于1公里的距离上发现来袭敌方战机时所采用的一种攻防转换的有效战术。处于防御位置的战斗机在下降高度的同时操纵发动机油门,转弯飞向进攻方的敌机,并采取空中刹车的战术,当敌机前出至己方战斗机转弯的外向时,突然收起空中制动装置,进入发动机工作的减速状态,同时向敌机方向转弯。在这个短暂的变换之中,尾随追击的印度空军苏…30MK型战斗机往往不能及时的刹车,从而迅速的失去战术优势,在向前超越了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歼—10H型战斗机,而从攻击方转为被攻击方。
面对着突然转入自己的后半球,紧紧咬住自己的中国海军航空兵歼—10H型战斗机。贾姆瓦尔中校只能以不停的急速转弯和翻斜筋斗的模式来摆脱紧紧追赶着自己的死神,但是显然这一切的努力都只是徒劳。采用近距耦合鸭式气动布局的歼—10H型舰载战斗机显然继承了歼—10系列战斗机的结构重量轻,机动性能好,高灵敏度的优点。在灵巧的歼—10H型舰载战斗机面前,印度空军苏…30MK型战斗机的任何机动都显得是那么笨拙。
如果此时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困扰,那么贾姆瓦尔中校的战机被击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是就在这个对于贾姆瓦尔中校来说已经近乎于绝望的时刻,一直尾随着他的“杀手”却突然放弃了追击,天空之中一度令他感到无所不在的中国海军航空兵突然集体撤离了战场。刹那间的轻松感,令一直保持着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贾姆瓦尔中校突然变得无法侍从起来。仿佛刚才的激战不过自己的一场噩梦而已。
不过这一场噩梦却是如此的真实,原本集群飞行的印度空军第20战斗机中队“闪电”,此刻只剩下贾姆瓦尔中校和一架可怜的僚机还翱翔在孟加拉湾中部的夜空之中。“难道是中国海军航空兵的一念之仁,在这个生死存于一线的战场之上应该不会存在所谓敌人的怜悯吧!那么中国海军航空兵突然退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或许是己方空军的增援兵力已经突破了中国海军“江苏”号航母的外围空中防线已经威胁到这艘中国海军的主力战舰的安危了吧!”贾姆瓦尔中校实在无暇再为自己逃出生天寻找理由,此刻惶惶保全首级的他所想的只是快一些返回已方的空军基地,以后再也不要摊上这样危险的饵军任务才好。
应该说贾姆瓦尔中校的猜测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情况远没有他想象的那样乐观,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战鹰依然坚守在自己的战线之上,印度空军在损失了几乎一半的兵力之后,仍然无法从中国海军航空兵的缠斗之中摆脱出来,但是为了未雨绸缪,“江苏”号航母上的指挥官依旧召回了已经打完了大部分空对空导弹的歼—10H型舰载战斗机群,让他们迅速返回航母之上进行战场补给,随后再度出击。
大获全胜的歼—10H型舰载战斗机群以警戒编队返回了“江苏”号航母的预定海域。此刻所有战机的国产脉冲多普勒JL…10雷达依旧保持着开机的状态,时刻保持着对空的警戒状态,要知道虽然已经接近了“江苏”号航母战斗群的附近,但是降落依旧是舰载战斗机最为脆弱和易受攻击的阶段。在接近“江苏”号航母30海里的距离内,歼—10H型舰载战斗机群开始脱离了E…7H型舰载预警机的引导,开始与母舰直接进行联系。
飞行员们把“着舰控制台”上传来的着舰所需的信息输入战机计算机,随这战机自动驾驶系统的调整,很快便可以看见宏伟的“江苏”号航母就在眼前,在茫茫一片的夜空和海面之上,即使是被称为海上机场的核动力航空母舰此刻也显得极其的渺小。2架凯旋归航的歼—10H型舰载战斗机组成机动编队,僚机在长机的后面45度处,相距150米飞行,直到接近“航空母舰控制”、区域—即由航母指挥塔管理的直径为5海里、高度为1524米的“圆柱面”内,战机们按照到达的顺序,在目视的状态下,以限定的不允许超过280节的速度逐渐下降,做好着舰准备。一切顺利,长机在夜空中摆动机翼,示意僚机紧紧跟上。
2架歼—10H型舰载战斗机以着舰速度略微下降。在其前方,另有两架归航的歼轰…7H型战斗轰炸机突然出现在航母的甲板前方,它们机翼下沉,即将着舰。为此歼—10H型舰载战斗机不得不扩大转弯,以便使自己处于“江苏”号航母舰尾约1海里的上空,等待航母的飞行甲板空出后按序降落。长机在183米的高度拉平机身并重新提高了速度盘旋着,在其左侧下放,歼轰…7H型战斗轰炸机已经进入航母甲板上的着舰中心线。15秒之后,才轮到歼—10H型舰载战斗机着舰。
歼—10H型舰载战斗机将速度降至180节,放下起落架,并检查左屏幕上的“进入着舰”页面,读取着舰的各种不同参数:速度、坡度、高度、所记录的指令着舰。此刻着舰的自动控制装置已经启动。战机开始缓慢的下降,飞行员目不转睛的盯着甲板,快速寻找着着舰助降灯,那一刹那闪烁的正是回家的光芒。甲板迅速的接近着,战机处于良好的着舰位置上,尾钩准确的钩住了高速降下的战机,此刻飞行员才最终松了口气,发动机的转速逐渐降低,按照着舰指挥军官的指令,收起尾钩将战机转向舰桥的一侧停下。
关闭发动机,飞行员们打开坐舱的玻璃罩,迎面而来的已经是晚上孟加拉湾之上30节的甲板风。疲惫的飞行员从侧短舷梯上走了自己的战机,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休息。在今夜的激烈对抗之中,作战节奏已经大大加快,战机再次出动强度也必须相应的得到了增加。虽然舰载机再次出动准备时间受到严格控制,但是“江苏”号航母上的保障技师显然要有自己的工作来为自己的战舰争取更多的时间。
就在歼—10H型舰载战斗机降落在甲板上的同时,满载着崭新的各种空对空导弹的牵引车便通过航母的升降机开上甲板,在此刻紧张的对抗条件下,已经没有时间再借助于升降机将归航的战斗机移往机库,机库位于飞行甲板之下,是停放和检修舰载机的主要场所。但此刻为了节省时间所有的工作都必须在甲板上完成。在微弱的灯光之下,地勤们在甲板上忙碌着为刚刚归航的战机磨砺新的利爪。
“中国海军的‘江苏’号航母只有两部蒸汽弹射器,轮番攻击时只能用1部,攻击力已经大打折扣了。”在加尔各答的战区指挥中心内,乔京德尔似乎已经看到了女战神杜尔迦正在对自己展开迷人的微笑。显然中国海军航空兵已经用尽了最后的力量,而在乔京德尔手中还握有强大的预备队。在印度东部地区的机场之后,印度空军还有超过100架的二线战机可以使用,此刻这些挂载着法国生产的AM—39“飞鱼”型反舰导弹的“敏捷”PV3轻型战斗机已经在老旧的米格…21最新改进型战斗机的掩护下,在印度东部的天空重新集结。
的确在此之前的战斗已经令印度空军流了太多的鲜血,但是此刻才是决定胜负的最后关键。这最后的一击将从空中彻底压跨中国海军航空兵的防线。此前出动的印度空军庞大机群已经在战斗中消耗怠尽,印度空军好不容易集结起来的强大攻击力量,此刻不是被击落在孟加拉湾的夜空之中,就是被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战机驱逐出了战场。但是他们的牺牲并非全无代价,中国海军航空兵也有7架歼—10H型舰载战斗机被击落,而剩下的战机此刻也耗尽了所携带的弹药和油料。他们不得不返回“江苏”号航母的附近,等待降落的机会。
而此前刚刚着舰的歼—10H型舰载战斗机不得不再次出发,迎击10倍于己的印度空军的生力军。印度空军投入空战的主力是安装“矛”式雷达为基础,取名为米格-21-93的米格…21最新改进型战斗机。俄制米格-21型战斗机是人类空军史上最著名的战斗机之一,一直作为主力战斗机在第三世界国家广泛服役。但是中东战争以来,西方对它的评价向来不高。第二代战斗机与第三代战斗机为代表的F-15、F…16型战斗机交战中处于绝对的下风。
不过米格-21型战斗机的速度快,升限高,造价低廉,维护费用低,在第三世界国家仍一直广受欢迎,改进后仍可服役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改进米格-21及其衍生机型的主导国家是俄罗斯、中国和以色列。俄罗斯改进方案名称为米格-21-93,主要针对印度这个客户。改进的主要措施是安装新型的“矛”式雷达来换老式的机载无线电设备。这种雷达是米格-29型战斗机使用的“甲虫”雷达的小型化装备,可以同时跟踪8个目标,并发射空对空导弹攻击2个目标。对地工作状态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