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魂193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魂1937- 第3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必须在张群和何部长之间埋下不和谐的种子,这样自己才能高枕无忧最高当局打定主意之后,装作一副很有兴趣听何部长说话的样子,接过了何部长递过来的话把:

    “哦没想到敬之你的手里面还有这样的人?快说与我听!”

    旁边的张群显然对这个变化有些始料未及,他睁大了眼睛盯着身边的何部长,由于情绪过于激动脸上一阵青白。最高当局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忍不住有些窃喜,张群现在的这个反应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何敬之啊何敬之,我倒要看看你还有什么办法维持你与张群之间的攻守同盟

    但是最高当局很快就失望了,何部长就像是不知道张群在盯着他看一样,对着最高当局侃侃而谈:“委座我哪里能教出黄佑臣这样好的学生?您就别和我说笑了”

    对于何部长主动推荐黄浩然,最高当局也觉得有些意外,不过最高当局倒是可以肯定,何部长这样说一定是有文章。~读读窝小说网~

    “黄佑臣啊还是太年轻了而且他什么时候川军将领有了私交,我怎么不知道?”

    最高当局的这句反问正中何部长的下怀,他立即装出一副很吃惊的样子,很大声的说道:“委座您难道忘记了?黄佑臣在南京保卫战中指挥过第23集团军,而且还是那些川军将领主动靠上去的!后来在安庆组建第25集团军的时候,还有一个川军师长带着一万多川军旧部加入了黄佑臣的麾下。那些四川军阀是什么秉性委座您不是没有见识过,黄佑臣让川军吃了这么大的亏,居然没有一个四川将领告到军委会,这就很能说明黄佑臣和川军之间的关系了!我想要是让黄佑臣入川,那些川军将领定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何部长说完这番话之后,张群总算是明白了何部长还是站在他这边的。最高当局最忌讳手下的将领和地方派系勾勾搭搭,之所以会让张群入川,也就是看在张群虽然出身四川但是却于川军水火不相容,绝不可能被四川派系同化现在何部长口口声声的说黄浩然和川军将领的私交如何如何和睦,哪里是在推荐黄浩然入川,根本就是在最高当局面前给黄浩然上眼药嘛

    难道是何部长得到了最高当局有意用黄浩然代替自己的消息,随意才会如此打压黄浩然?张群想着想着,不禁有些想歪了现在张群虽然有些气愤何部长为什么事先没有和他通气,但眼下的“当务之急”是什么张群还是分的清楚的

    仔细想想,黄浩然还真的有可能是最高当局心目中的入川人选之一张群自问他行军打仗的本事不如黄浩然,也没有黄浩然在川军将领中的那种声望。‘读读窝‘既然现在何部长已经帮自己开了头,那么趁机将黄浩然这个很可能威胁到自己的对手提前解决掉也算是件很舒心的事情

    观察到最高当局的神色因为何部长的这番话出现了波动之后,张群决定火上浇油

    “敬之兄此言差矣委座黄佑臣万万用不得的啊先不说他与川军将领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就是官场上的手段,黄佑臣也是缺少的很眼下日军威逼武汉,四川可以说是委座您的最后退路当年刘邦就是拥四川而得的天下想‘川政’这样要紧的事情,又怎么能够交给一个小子?而且”

    张群一边说一边注意着最高当局的面部表情,他也知道黄浩然是最高当局眼前的红人,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处理的不好引起了最高当局的反感,那么不但不能对自己入川的事情有所帮助,还有可能会树下黄浩然这员强敌那可就真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了

    所以张群在发现最高当局迟迟没有做出任何反应之后,便立即停止了给黄浩然上黑状的行动,然后向一旁的何部长使了个眼色,张群这是打算请何部长出面继续说下去,也好分担一下火力。

    何部长冲着张群一挥手,然后故意怒气冲冲的说道:“岳军你现在说的又是什么话黄佑臣和川军将领交好又怎么了?政府进入四川的原则不就是交好四川的地方实力派么?难道像你那样摆足威严,却被人家赶出来就是好事情了!时间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我认为现在必须不拘一格降人才黄佑臣是委座的学生又立下了汗马功劳政府若是连他这样的将领都要防备,岂不是会打击到前线将士们的士气如今苏联人也很信任黄佑臣,就连莫斯科也在给外交部的电报里面说黄佑臣是一个有着进步思想的将军派黄佑臣入川,和苏联人协作搞起军工建设来也一定会是事半功倍”

    何部长的这番话听起来是在维护黄浩然,而实际上的用心却是异常的歹毒把“莫斯科说黄佑臣是一个有着进步思想的将军”这样的话抛出来,简直就是在说黄浩然“亲苏”这样一顶“通红”的大帽子扣下来,最高当局怎么可能不对黄浩然心存芥蒂?

    此刻张群的心中已然是心花怒放他觉得将何部长拉来当自己的助力,实在是再英明不过的决定了可是张群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他“入川主政”的这件事情其实和黄浩然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张群现在有时间仔细想一想,他就会发现何部长突然将火力击中起来攻击黄浩然的动机非常可疑

    “敬之这样的话你以后还是不要再说了黄佑臣和苏联人是什么关系,我是清楚的!既然政府让他去做‘援助物资接受办公室’的主任,不与苏联人搞好关系又怎么能将大批的物资弄到手一切都是逢场作戏,当不得真”

    最高当局这一次没有继续装糊涂,而是鲜明的亮出了他的态度最高当局这番力挺黄浩然的话让张群听的一阵心惊而何部长却心中暗喜

    做了最高当局半辈子的同僚兼对手,何部长对最高当局的性格十分了解。如果最高当局不急着表明态度,那就说明最高当局真的是十分相信黄浩然,完全没有理会何部长刚才说的那番话。

    而最高当局现在的表现,则恰恰说明何部长说中了最高当局担心的事情他已经将何部长刚才说的话记到心里面去了

    何部长终于成功的在最高当局的心中埋下了一颗怀疑的种子

    何部长答应陪着张群来见最高当局,其实并不是真的打算要帮着张群入川,他的目的其实是借着张群来打压黄浩然

    黄浩然在兰封扣下了桂永清之后,何部长就一直在想办法就他的侄女婿可是忙了一圈之后,何部长居然发现他的话突然变的有些不好使了很多的官员似乎都在有意回避自己

    在震惊之余,何部长派出他的心腹仔细的做了一番调查,最后发现那些官员回避自己的原因居然是黄浩然

    如今的黄浩然已经成为了最高当局面前举足轻重的人物军法处和军委会里面的人虽然都没有什么出众的能力,但见风使舵的本事却还是有的所有的人都知道兰封会战最后没能全歼土肥原师团是因为桂永清还有黄杰其中黄杰更是黄浩然最终由大胜变小胜的罪魁祸首黄浩然是肯定不会放过黄杰的

    而桂永清犯事还在黄杰之先如果在桂永清的问题上卖了何部长的面子大事化小,那黄杰也很有可能趁机脱罪眼下可没有人愿意为了桂永清的事情而得罪黄浩然这位当红的人物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之后,何部长冥思苦想了好几天才想出了现在采用的这个对策只有先破坏了最高当局对黄浩然的好印象,才能让军委会里面的墙头草们再次转向,站出来维护桂永清这些官场上的人精对**风向向来都是极其敏感只要今天的面见之后最高当局找人过问一下黄浩然“亲苏”的事情,明天他何部长的份量就能重新超过黄浩然,到时候自然会有人上赶着来救他的侄女婿桂永清

    何部长这招“围黄救桂”,使得够漂亮够隐晦

    只是可怜了张群,到现在还没发现他被何部长当枪使了(该小说由读 读窝  。DuDuwo。收集上传)

第七卷:风雨徐州 第五章:从武昌到黄泛区

    第五章:从武昌到黄泛区

    95从武昌到黄泛区

    “委座说的极是其实我也一直对政府里面的同僚们说黄佑臣是个忠勇之人,可就是没有什么人买账现在想来,或许是因为黄佑臣窜升的度太快了一些,所以才会引起旁人的嫉妒这倒是正应了那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啊”

    何部长选择见好就收退了下来之后,立即又给张群递了个眼色示意让他继续跟上。张群会意的点了点头,然后赶紧站出来继续抹黑黄浩然。

    “听了敬之兄的这番话,我倒是也想起一件事情最近报纸上有不少关于黄佑臣的文章,也不知道委座和敬之兄看了没有?”

    张群原本预计他说到这里的时候,最高当局或者是何部长一定是主动接腔的。可事情的展却出了张群的预料,不仅最高当局没有说话,就连何部长居然也没有半点要接话的意思,这让张群心中好不失落

    如今这话既然已经开了头即便是没有人接话,张群就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下接了

    “说来也真的是很奇怪那些向来不服政府管教的记者们似乎独独看好黄佑臣,对黄佑臣简直就是另眼相待他们在报纸上不停的鼓吹,说中央军别的将领哪怕是获得一场胜也能立即升官授奖,而黄佑臣转战第5、第1两大战区连克日军数员名将,军委会居然连一点表示都没有实在是有些厚此薄彼尤其是最近,这样的报道更是频繁见诸报端,搞的民间舆论滔天我听说还有人将黄佑臣和当年的张少帅相提并论,说黄浩然不受重用的原因是政府又要开始打压主战派”

    张群的这番话让最高当局有些讶然最高当局没有想到张群为了抹黑黄浩然,居然连道听途说、风闻言事的东西都拿了出来刚刚何部长才给黄浩然扣上了“亲苏”的帽子,现在张群又在自己面前不断暗示黄浩然有煽动舆论胁迫政府的行为,看来这两个人还真的是想要将黄浩然打下十八层地狱啊

    若是换了旁人见到何部长和张群这样一唱一和、言之凿凿也许就信了可最高当局又岂会是一般人?有从开始到现在的这段时间,便足够最高当局想明白里面的关节了

    这可没想到张群为了把持川政,何部长为了救出桂永清,居然不惜颠倒黑白,诽谤中央军里面最能打仗的将军看来花园口防水不光是挡住了日本人的野心,也让政府里面的大员们失去了危机感这才过了几天的安稳日子就又开始互相拆台

    如果最高当局指望这些酒囊饭袋去对付日本,也许早就亡国了

    最高当局是越想越气看向张群的眼神也开始便的凶狠起来偏偏这时候张群正好说到了兴头上,他完全没有注意到最高当局的气场已经生了变化,还在继续将黑黄浩然的事业进行到底

    “委座如果真的就是一帮记者在为黄佑臣觉得委屈,那倒也算不上一件大事怕就怕这件事的背后有人在指使听说陈辞修近来也在因为黄佑臣闹情绪,如今国家正是多事之秋,大将之间互相猜忌,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我看这事恐怕不会那么简单”

    将准备了半天的说辞全部倒出来之后,张群长朝着何部长抛去了得意的眼神仿佛是邀功一般何部长看着脸色已经多云转阴的最高当局,真恨不得现在就冲上去掐死张群这个白痴

    真不知道张群是怎么混上行政院副院长的高位的你抹黑黄浩然就好好的抹黑黄浩然好端端的又把陈辞修拿进来做什么?一竿子打翻最高当局的两员心腹爱将,你张群有这个本事吗?

    还有最后那句“如今国家正是多事之秋,大将之间互相猜忌,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简直就是屁话中的屁话黄浩然和陈辞修什么时候告诉你张副院长他们两个人之间有不愉快了?明明就是你张群在这里挑拨嘛居然还蠢到了自己给自己扣大帽子的地步

    何部长觉的他必须立刻解除掉他和张群之间的“同盟关系”,要不然的话,他很可能会受到张群的连累

    想到这里,何部长悄悄的将他站立的位置往边上挪了挪,和张群划清了界限。之后的事情展果然不出何部长的预料,最高当局就像是完全没有听到张群刚才说出的话一样,突然盯着何部长抛出了一个新的话题

    “敬之建丰最近和你见过面吗?青年团最近有什么动向?”

    何部长心中暗暗的叫了一声不好张群刚才的这番话果真是闯了祸现在,麻烦来了

    最高当局提到的建丰不是别人,正是在苏联呆了十二年的“太子”

    如果说黄浩然在工作中和苏联大使过往甚密就是“亲苏”,那“太子”呢?“太子”可是连就读的大学都在莫斯科按照张群刚才的说法,那“太子”岂不是“红”到了骨子里面

    何部长意识到张群这下是要有**烦了于是他赶紧上前一步,对着最高当局大声说道:“委座请您放心。南昌的一切都很好,青年党也愿意团结在中央周围只是建丰比较年轻,所以有时候难免步子会跨的大了一些……”

    张群此时也意识到了他犯下的严重错误,他看着最高当局那双冷酷的眼睛,汗流浃背

    1938年的早些时候,最高当局接受江西省主席熊式辉的建议,派“太子”担任江西省保安处少将副处长。如果将“太子”当作一个普通的27岁青年,那这个职位似乎是过高了一些,但是鉴于“太子”在苏联托马契夫中央军政学院的优异成绩和眼下抗日战争的迫切需要,那这一切又显得顺理成章

    位于赣江旁的南昌是个工矿业比较达的城市,由于地处后方,相对比较安全。所以年初的时候就已经涌入了数十万难民,一片混乱。“太子”上任之后放弃了江西省保安处给他准备的豪宅,住进了一栋非常朴实的房子,并且立刻了投入工作。1938年4月,武汉政府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在最高当局提示下通过决议案,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太子”说服父亲,应以三民主义青年团取代数年之前由情报头子戴笠组织的蓝衣社。同时“太子”还提议,三青团团员的地位与执政党正式党员相等;甚至,年逾25岁之后,三青团团员可以无限期留在团里,不必转入执政党。而这些要求全部得到了最高当局的批准

    在意识到最高当局这是要为“太子”储备政治资本之后眼红三青团团员这种特殊地位的人自然就不在少数当其冲向最高当局表示不满的便是掌控党务局的陈果夫、陈立夫兄弟。

    陈立夫认为这是委员长的“政治动作”,也是领袖搞分而治之政治策略的又一例证。陈氏兄弟一直设法染指这个新兴的权力中心,但却始终没能得手

    这一切都是因为最高当局亲自当上了三民主义青年团的最高领导人,还指派手下的干练将领陈辞修去担任三青团中央干事长。身材瘦削、脾气温和的陈辞修,不仅干练、忠诚,而且还是浙江人。最高当局亲自挂帅并且将陈辞修放进三青团,实际上就是在为“太子”保驾护航

    何部长知道在最高当局的心目中,陈辞修是一位有着远大政治前途的将领,甚至有朝一日可以培养成他的接替人所以何部长一直是既把陈辞修视为党内同志,又视为政治对手。现在,回国仅只一年的“太子”,已然成为了何部长的另一个潜在政治竞争者。

    陈辞修的和“太子”有着许多共同的地方,譬如,陈辞修支持“太子”把三青团与武汉政府里面那个**的组织隔离开来的构想。在最高当局和陈辞修的支持下,“太子”有心以三青团江西支团部作为团中央,甚至武汉政府组织的样板模范。这使他和戴笠的蓝衣社成员,以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