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如应大侠不会专为了收容那些老弱而收容一样,龙王也不会专为了给你们寻个去处而来此。必然是……在为你们打算好的同时,又能为自己做些事——这便好比应大侠在收容那些年轻人进寨子的同时,又希望他们可以做战兵充实寨子里的力量。其实都是一码事。我这样说,应大侠可能理解龙王、觉得‘可能’了?”
应决然的眉头皱得更紧。思量好一阵子,才沉声道:“就算是如此吧。那么……”
说了这话他却又停了。再过两三息,长出一口气抬眼看王掌柜:“……当真如此?”
王掌柜真诚地笑:“自然如此的。”
“唉。”这次应决然又叹气了。可是气息里却不是悲苦而是别的……略有些如释重负的味道,“也罢了。那么你说说,龙王要我们接下来做什么?你又是如何得知的?”
王掌柜就又笑。或许是从前的职业习惯,他很爱笑。但他这笑却并不叫人恼,反倒令人放松。他就笑着说:“龙王在蓉城逗留许多日子,为你们找去处是一则。另一则,就是我们如今要做的事了——打天下。”
“我刚才说你该做容王——我想龙王叫你来此,也有此意的。应大侠想一想,渭水龙王手中的干将……却跑到一个区区捕头的手中做什么大统领,难道这会是他的安排么?他像是这种——叫自己面上无光的人么?”
“起初叫赵胜举事,乃是因为赵胜是余国人,在蓉城又有人脉。这种人举事,是容易有许多追随者的。倘若一个外乡人跑来造反,人家不但不会追随他,反要同仇敌忾的。”
“但如今容军已经势大,不再是举事之初,靠什么兄弟情感维系队伍的日子了。如今依靠的,乃是权势与荣华,应大侠本就有威望,此刻自立合情合理,没什么人会反对。而龙王想要应大侠做的……大概与他从前在渭城中做的如出一辙。应大侠想一想——他在巷中将你收伏的时候,渭城里是个什么光景?”
这一次应决然没有想太久。他轻出一口气:“我记得起。那时候……渭城里有一个神龙教。教主便是他,聚拢了许多信众。”
王掌柜便沉声道:“正是如此。这样做有什么用处,你不是修行人,不能与你细说。但譬如庙宇当中的神仙受人膜拜——龙王这样的人被膜拜,也是会得到好处的。那时候,渭城里有一个神龙教。而如今……倘若你得了余国的天下,甚至以后天下大乱你得了更多的疆域——”
“便如如今余国的剑宫一般,立一个国教,叫许许多多的百姓膜拜那渭水龙王,岂是什么难事?这,便是他想要你做的。而之所以选择余国,也是因为这余国曾有剑宫这类似国教一般的东西。余国百姓早习惯了这种风俗,接受起旁的来,也不会太难。”
应决然听了他这话,先愣,再沉默——他看着是有些失神的。
因为……
从前只是一个“寨主”罢了。后来到余国加入容军,稀里糊涂成了“容军兵马大统领”。这名号威风,可其实他自己并无什么感觉的——一则容军人数少,二则许多兵甲杖都不全,看着与农人也没什么分别。三则,时间还是很短的——他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适应从“寨主”到“大统领”这个角色之间的转变。
许多变化,在外人眼中看来是很明显的。可是在当事人的感觉里,却很难有确切的体验。
但如今……还没有彻底习惯大统领这个角色的他,却被告知要成为“容王”。成为容王……他知道要做什么事——只要继续做现在的事就好了。
起兵,征战,获胜。一直杀到京都去。可到了京都如何,他还没想好。
赵胜……认为他有“不臣之心”。但实际上直到今天杀死赵胜之前,他都并无那样的想法。甚至于在想到“攻入京都之后怎么办”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会因为“总归那时候是赵胜的事”这个念头而觉得略松一口气。
但此后,决定需要他来做。他从无造反的经验,想到这里已经觉得略有些忐忑。
可这还不算完——王掌柜竟然又说什么……“获得了更大的疆域”——难道得了余国还不算,还要杀出去的么??
想到这里他握了握刀柄:“更大的疆域……王掌柜。你从前对我说,如今举事要趁早、要一鼓作气。因为担心道统与剑宗的仙人干涉。那么所谓更大的疆域……”
王掌柜便笑起来:“难道你还没有意识到么?乱世已经来了。我是指——真正的乱世。群魔乱舞、群雄并起的乱世;数十万数百万乃至上千万人厮杀征战的乱世;血流漂杵尸横遍野天地都要被斩裂的乱世!”
第四百八十九章 恐怖世界()
王掌柜这时候还在笑,可笑容已渐冷,语气也凌厉了。
应决然第一次见他这个模样,下意识地又握刀柄:“这是什么意思?”
“唉。”王掌柜便叹了一声,顿一顿。似是在想该从何处开始给他说。但想了一阵子,只道:“要说这件事,应大侠先要知道另一些事。”
“譬如说,这天下间真正的主宰是什么人?是人间的帝王们,还是道统、剑宗的修行者们?”
应决然沉吟片刻:“我并不很了解神仙中事。但既然你这样问,我又见过仙人的手段——该是仙人们吧。”
王掌柜一笑:“嘿。只说对了一半。譬如庆国当中,面上的主宰是官府、朝廷。可暗处,还有行会、帮派、山寨。官府朝廷好比玄门的仙人。而另一面——应大侠该知道,还有妖魔的。妖魔……寻常人极难见,却又是极常见的。这一点,应大侠该有体会。”
——应决然自然有体会。他可是在李云心的龙宫里待过、在君山紫薇宫待过,亲眼见过妖魔的人。
那李云心……自称渭水龙王。其实不也就是妖魔么?看样子还是个颇有名气的大妖!
他再想起自己走南闯北许多年,在各地见到的什么龙王庙、山神庙、土地庙,以及形形色色的庙宇……从前以为里面供奉的、人们膜拜的都是真神。可这些日子见得多了知道得多了才意识到……
原来一直拜的,都是妖魔!
那样多的妖魔,就潜藏在人们的身边!
思及此处,他便觉得身上略略发凉。也不晓得心里的某种恐惧感从而来——更说不清是对于什么恐惧。
王掌柜见他这样子,便点点头,继续说道:“应大侠如今就该知道了、世间真正的主宰,乃是修行人与妖魔。两者……数万年来一直相互制衡——妖魔天性残暴,倘若无人约束必然祸乱世间。而玄门有牧养万民之责,又煌煌势大,因而妖魔并不敢过分嚣张跋扈,以免引起一场全面的战争。”
“应大侠还该知道,世俗间的百姓们膜拜妖魔的化身,是可以给妖魔提供香火、愿力的。比如你家渭水龙王——虔诚膜拜他的人越多,他的妖力也就越强。然而在从前那种相互制衡的情势下,大妖魔们虽然可以展现神迹迷惑世人——可一旦这样做了,面对的将是玄门修士的疯狂围剿。”
“因而大妖魔们多隐居深山或者市井,倒是一些修士们并不放在眼中的小妖,频频显圣。这些显圣的小妖也会做些行云布雨之类的小小善事,因而玄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听到此处应决然愣了愣:“那么李云心他……是个小妖?”
王掌柜哈哈大笑:“哈哈哈!你家渭水龙王,可是大妖中的大妖!我说大妖隐遁,是说寻常的大妖。你家龙王,乃是妖魔之中的王族——龙族掌管天下七分的水系,人们膜拜的真龙王,指的便是龙族了!”
应决然便又“啊”了一声——脸上的神色稍显复杂。其实也说不好算是欣慰还是妒忌,或者是许许多多远超于此的情感纠结在一处。
他想了一会儿,问:“那么……然后呢?”
“然后嘛……哈。”王掌柜深吸一口气,抬眼往上方看。其实上方只是黑沉沉的穹顶,什么都看不到。可他的目光却仿佛穿过了殿顶,看到外面的世界、看到遥远的未来了,“然后,就是我同你说的,亘古未有的乱世要到来了。”
“一切都会改变。玄门将分崩离析,妖魔将现身人世。到那时候,许许多多从前畏于道统威势隐遁的大妖魔们,都会想要获取更多的香火愿力。而香火愿力,分两种。一种乃是人们的正信——发自内心的膜拜,源于崇敬与喜爱。这一种,是很难得的——妖魔要满足他们讨好他们引导他们。无论对于谁来说,都是很麻烦的事。”
“另一种是,则很简单了。就是恐惧。做起来更简单——妖魔现身大肆屠戮,凶名很快就会传播开来,迅速获得大量的愿力。乱世一旦到来……妖魔们的优选,必是后者。”
他说到此处时,声音略低沉了。仿佛看到未来可怕凄惨的情景,叫他每一个字都说得很有分量:“妖魔们,将争先恐后地想要建立自己的妖国——不要什么帝王,它们自己便是世俗间的帝王与神灵。它们将会施行恐怖血腥的统治,尽可能压榨每一个人的血肉、精神。”
“这样的状况将会持续不短的一段时间。直到……越来越多的凡人死去,世间愈发凋零。妖魔们将意识到它们如此作为无异于杀鸡取卵——凡人之中的修士可以借助自己的力量修行。妖魔想要成长却要依靠凡人。而一旦凡人的数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它们将再难寸进,转而相互厮杀,以抢夺资源。”
“也就是在这时候它们才会意识到……从前玄门的那一套手段——如今的手段,才是最好的。”王掌柜意味深长地看着应决然,“有一个凡人做帝王,成为妖魔在人间的代理人。而妖魔,为这帝王庇护百姓,令他们安居乐业。百姓们为此而感恩帝王,膜拜守护者,数量,也会越来越多。”
“这,才是一个良好的、可以周而复始的循环。妖魔们终究会意识到这一点,但那个时候,已经有漫长的时间过去了。而……倘若在一切开始之前,就已经有人开始这样做——你想一想看。到那个时候,他将获得多么可怕的优势?”
应决然张了张嘴,觉得嘴唇有些干燥。
即便没有王掌柜的眼神,他也觉得自己清楚……李云心想要他做什么了。
李云心是大妖魔,他想要自己成为……代理人吧。
这个念头叫应决然皱眉。倘若说“成为帝王”这件事令他觉得太过遥远的话,这件事就只令他觉得荒谬了。
他们眼下……在蓉河边。身处宫殿中。世上有很多强大的帝国,有百万、千万的精兵,还有无处不在的玄门驻所、修为高深的仙人们。这一切都看得见摸得着,可眼前这位木南居法师却向他描述了一幅发生在未来的、可怕而狰狞的场景。
他是完全没法子想象的。
然而……王掌柜的语气如此笃定,表情如此郑重,他很难认为此人是在夸大其词、危言耸听。
因着这种奇特的矛盾情感,应决然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够了。我……黑刀应决然,哼,从来都不会做什么傀儡!我的刀、我的刀意……我只做我想做的事。”
说了这话再顿一顿,眉头紧皱:“这些事你又是怎么知道的?你说你是木南居的人——又为什么对李云心这样上心?你此前对我说人做事,总会存着私心——那么你们又想要什么?”
王掌柜一笑:“我们与龙王是盟友。在蓉城的时候我就见过龙王——相谈非常投缘。眼下龙王人在云山上,正欲行大事,不便同你们联系。因此消息由我们代为传达。”
“至于我们想要什么么……”王掌柜笑了笑,“我们无非是想要一个更好的世界罢了。应大侠如今算是慢慢开始知晓这世界的真面目了。等应大侠知道得更多了,也会同我们有一样的想法。在一个更好的世界里,人人都会得利。啊……那边已经妥当了。”
他说了这话往殿中指了指。
大殿上的血迹已经清理干净,武士们分列两旁。仆役站在门前转头看他们两个人,王掌柜便凑近了应决然:“容王,接下来就是你的事情了。”
应决然握紧了刀柄,眉头紧皱。足足思量了将近一刻钟,才仿佛终于下定什么决心:“开门。”
仆役又看了王掌柜一眼,将殿门打开了。
外面的天光照射进来,应决然迈开了步子。
……
……
庆。京华。乾殿。
乾殿向来是庆国帝王的书房。但当朝庆帝即位以后,便总不爱去后宫,常在乾殿中过夜。因而如今的乾殿既是帝王的书房,也是帝王的寝宫。从前的几百年中在乾殿侍奉的人数大体在六十上下,但这一朝,人数已扩充到了二百。
眼下刚到卯时。因为已是深秋了,天还未亮。平常这个时候皇帝已经起了——该是在洗漱更衣。再过半个时辰就要用膳,接着,要上朝。
私下里都说,当朝圣上乃是如今天下诸国中最最勤勉的君王——自二十八岁即位以来,无一天惰怠。君王勤勉,侍奉的人就要更勤勉。因此往常这时候,乾殿附近人来人往,几可称得上川流不息——有的是皇帝的侍从,有的是当晚在此过夜的嫔妃的侍从。大大小小的灯笼被点亮,人们有条不紊地来来去去——看起来亦是当今庆国国富民强、天下安定的写照。
然而在今日这个深秋的早晨,乾殿前却安静得……连一根针掉落在地上的声音都听得到。
却并不是无人。正相反,所有在乾殿的侍者,足有两百人——从庆帝的卧房一直跪到了殿前的白玉石广场上。俱伏身垂首、放缓呼吸,似乎喘息声稍重了,都要引来祸事。
起因则是……
庆帝今日早起之后,忽然怔怔地坐在床边,不说话了。
至此,已经持续了将近半个时辰。
第四百九十章 发如雪()
皇帝最贴心的内侍花公公跪在最前面——同样不敢抬首,双眼只盯着庆帝的脚。脚是赤着的,踩在榻前厚实而柔软的羔羊皮地摊上,陷进去一半。
花公公盯着这脚,心里想的是——如今已到深秋了,天很干。但宫里的地龙烧得又旺,怕不是皇帝上了火。如今上了火还赤足踩在这羔羊皮上,只怕对身子更不好——
一会儿皇帝心情好转了,他该先去吩咐小厨里备一碗繁花玉子粥。
——他并没有像身后那近二百多一样,忐忑地猜庆帝如今因为什么忽然沉默了。因为如此模样,近来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自从清水道人离京之后。
只是这一次,正被众人瞧见罢了。且皇帝生性仁厚,从不将无缘无故的怒气发泄到身边人的头上。可似乎也因此……这一次忽然像是在使性子,倒要吓死一干人等了。
而在皇帝的身边跪着的,则是昨夜侍寝的明妃。明妃姓路,其实祖上算是皇帝的远亲。
庆帝的嫔妃不多。有名号的不过八人。皇后一人,贵妃一人,嫔妃六人。这八人中明妃受皇帝独宠。虽然六年来未诞下子嗣,可圣眷不减当年。几乎每隔两三日就要来侍寝,从无人能抢走她的风头。
但其实明妃这个人性格柔软和顺,说话也不多。无论学识相貌都不如其他七位——人人都搞不懂为什么她会有这样的恩眷。
不过这一点,花公公是晓得的。
明妃跪在皇帝身侧,花公公轻轻抬眼,可以看到明妃的侧脸。此刻她未及梳妆,一头乌黑秀发垂在身子右侧,左侧的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