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荣归-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琳娘摇了摇头,如实回道,“不舒服。”
    王淑妃叹了口气,“如今五皇子就活在奕儿的影子底下……”(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万事随转烛

侧殿一片静谧,多宝阁里水晶沙漏翻转,珠沙流泻的声音沙沙作响,谢琳娘茫然地看着阴影狰狞的屏风,有些不知所措。
    “晟郎是与奕郎关系极好,可他也是圣主名正言顺的子嗣,是文采骑射均不逊于奕郎的优秀皇子。仔细想想,晟郎如此优秀,他如何肯心甘情愿地站在三皇子的影子里呢,更何况他并非我所生,并非奕郎的嫡亲胞弟,”王淑妃慈祥的目光落在谢琳娘的小腹上,语调更加温和,可字字如锥,“琳娘,这事不能怪你,你是个善良的孩子,我亦知晓你和五王妃未出阁时就是交好的闺中密友了。可琳娘你要明白,这人是会变的,你真挚待她,并不意味她待你能一如初心。”
    谢琳娘低下头,觉得心烦意乱,她一直认定五皇子和荣娘是会帮助奕郎的,不想今日竟从王淑妃口中听到这番话。
    谢琳娘微微启唇,意欲反驳一二,却又不敢忤逆了长辈,遂低声道,“阿家所言,儿定会谨记,往后会小心的。”
    王淑妃见谢琳娘此番作态,未免不悦,长叹一声,自语道,“晟郎生母王贤妃是我的胞妹,我们姊妹二人打小就在一处,感情十分深厚,贤妃不幸离世后,我待晟郎亦如己出,也未想过他会有异心,就盼他兄弟二人能真心互助,倘若奕郎真遭遇不测……”
    说起李奕遭逢不测。王淑妃忍不住哽咽起来,断断续续道,“若真那般。晟郎不用再站于奕郎身后……我也愿意朝廷上支持奕郎的朝臣,转去支持晟郎……想当初,奕郎亦仰慕温荣才情,欲求娶温荣做侧妃,可因为晟郎的缘故,我一力反对,哪怕奕郎会因此对我怨恨。我也在圣主和太后跟前,极力促成晟郎与温荣娘……”
    听言谢琳娘心里大惊。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问道,“阿家,奕郎曾求娶温荣娘?荣娘为何从未与我说过……”
    “傻孩子。这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王淑妃见谢琳娘神态变化,心一紧,毕竟谢琳娘怀有李奕子嗣,也担心自己言语太过,遂解释道,“早年尚书左仆射府办筵席,奕郎向五王妃求取画作,被拒绝了。故此留了心。五王妃未将此事告诉你,想来也是怕你多心。奕郎与晟郎虽不至于为了个女娘伤了情意,可他二人之间少不得有了芥蒂。不过是明面上不说罢了。”
    谢琳娘渐渐回过神来,不知为何,她忽然就想起了前年的曲江春宴。
    曲江池畔烟嫣浩渺杏花云海,落英缤纷下是小女儿愁春的思绪。
    那时荣娘因为她要被许配于二皇子而担忧,在江畔风里蹙紧了柳眉……而她则因为温荣多半能和林家结亲而开心,只觉得那落在发鬓、肩头的花瓣。分外美丽。
    罢了,虚妄之相正应那句物是人非。谢琳娘眼底露出一丝嘲讽,心痛难耐。
    王淑妃亲自上前牵起谢琳娘,“时候不早了,晚上就让王二娘守着奕郎,你现在是双身子的人,一定要注意休息,兴庆宫药气重,我安排宫车送你去蓬莱殿。”
    谢琳娘蹲身同王淑妃道别,失魂落魄的离开兴庆宫。
    ……
    李奕的身子恢复很快,不过两日工夫便可自如行走,如今常由三王妃、王侧妃陪着到芳萼院或御花园散心,面色亦是渐趋红润。如此王淑妃以及支持李奕的三品上重臣,才放下心来。
    这日李奕进南书房同圣主长谈了一番,就连平日最得圣主信赖的卢内侍都被遣去了外间,只能时不时地听见书房里圣主爽朗的大笑,以及偶尔的高声赞许。
    卢内侍不愧为宫中老人,整整一个时辰里,皆眉眼不动,直到圣主唤他命尚食局备下四人午膳,要请王淑妃、三王妃至含元殿一道用膳时,卢内侍眼里才现出旁人不易察觉的笑意。
    与此同时,大理寺也收到了圣主口谕,立时将温世珩释放。
    温荣一早得到消息,在送李晟出门后即更衣回温家长房见阿爷。
    进了温府,再过穆合堂庭院的月洞门,走上穆合堂正门前的青石板路时,温荣就远远地瞧见了阿爷宽大的赤色袍衫,隐约看到阿爷撩起前袍摆跪在地上,朝祖母深深一摆。
    温荣心里轻叹,眼圈却忍不住红了,经此一事,阿爷也算得了教训,知晓卷入争储中是件多么凶险的事情,仕途坦荡只是表象罢了,实际每日都是在刀口子上讨生活。希望阿爷平日行事可收敛一些,心思多放在保护温家一府上。
    温荣对李奕还是心怀感激的,李奕的局看似凶险,实际万无一失,阿爷能这般快回府与家人团聚,多亏了李奕。
    “五王妃回来了。”汀兰见到温荣,欣喜地唤到。
    温荣朝汀兰等人摆了摆手,示意不用行礼了,而林氏和温茹已急急忙忙地迎接出来。
    林氏双眼浮肿,面颊盖了粉却还透着一股青色,想来是这几日因为温世珩的事情担惊受怕没有休息好。
    温荣瞧着心疼,两步走上前,牵着林氏的手说道,“阿娘可要保重身体,”又转头看着精神尚可的温茹说道,“我平日不在府里,那些安神静心的汤药,你要盯着阿娘吃的。”
    温茹撅嘴道,“那些汤药如何管用,今日阿爷回府一切便好了。”
    林氏点了下温茹的额头,蹙眉道,“你这孩子,越发放肆了,也不知道学学你阿姐,平日行事稳重些,跑出去疯疯闹闹的,像个什么样儿。”
    温荣笑了笑,倒未说什么,温茹的性子确实越来越像盛京里的贵家女娘,少了江南一带的婉约,多了盛京女娘的肆意和爽直,前日温荣还听说茹娘约了别家娘子去练习马毬。温荣并未觉得有何不妥,毕竟她自己就有不擅马术的遗憾,故只叮嘱了茹娘小心罢了。
    “祖母,阿爷。”
    温荣进了屋子,阿爷未有变样,不过是清瘦了一些,看来阿爷被关押在大理寺时确实未遭受什么严刑,反而是祖母和阿娘更虚弱了。
    “五皇子没有一起来吗。”
    温荣才和阿爷打了招呼,还未来得及询问阿爷在大理寺的情况,就被阿爷打断话抢了先。阿爷还是关心朝政之事,而这些事他也只肯同五皇子,他的女婿商量。
    温荣笑道,“公衙里许多事等了晟郎去处理,故无法与儿一道过来,晟郎说了,申时下衙会直接到府里为阿爷接风的。”
    温世珩颌首,神情颇为凝重,本想问问端阳宴那日宫里究竟发生何事,可碍于穆合堂里人多口杂,而温荣又是女娘,过多谈论朝政对其不利,遂忍了下来,打算和五皇子去商量。
    谢氏瞪了温世珩一眼,不悦地说道,“好不容易回府,也不知道安生一些,你这般样子可是要叫我们的担心都白费?”
    温世珩羞愧的低下头,“是儿不孝,这几日让阿娘费心了。”
    温荣知晓阿爷确实心怀愧疚,可是男子之志在朝堂之上,纵是有愧于家人,怕也无悔于选择吧。
    既然有愧无悔,温荣就只能求一府平安。
    “算了,说了你也是听不进的,让慕娴先陪你回紫云居更衣休息,午时再一道过来用膳,”谢氏朝林氏和温世珩摆摆手,转头让温荣像往常一样坐在她身旁。
    谢氏握着温荣的手,慈祥地说道,“你那蜜柚饮十分有效,用后祖母咳疾好多了,真真比那些医官开的药方子好。”
    温荣有些不好意思,在祖母眼里,她做的东西总是最好的,如今天气转暖,祖母的咳疾好转是在情理之中,蜜柚饮也只是调理的方子,若真有暗疾,还是需要宫里药尚局的医官医治。
    温荣道,“暑气渐渐重了,可祖母更要注意些,千万别贪凉,冬病夏治,才能根除了。”
    谢氏点点头,满足的笑起来,眼角皱纹又深刻了些,“好好,都听你的。对了,荣娘,前两日林府二娘子过来了,是向我讨要蜜柚饮的,我仔细问了她,才知晓林大郎亦是咳疾难愈,不想他也不肯用汤药,唯独会时不时地吃些蜜柚饮,前次丹阳公主带回去一瓮,不几日就叫他吃完了。”
    谢氏往后靠了靠,寻了个更舒服的姿势,顽笑道,“林大郎年纪轻轻的,竟和我这老人家一样任性,荣娘酿的蜜柚饮珍贵,我这老人家都不够吃了,哪里舍得一瓮瓮的分他们。荣娘今日就将蜜柚饮的详细方子写了交给林二娘。恰好是五月,槐花开得正好,堂堂中书令府缺不了新鲜的槐花蜜和香柚,犯不着巴巴儿地来与我老人家抢好东西。”
    温荣赶忙应下,看着是祖母使性子,舍不得那瓮饮子,实际上是在提醒她,与林家娘子交好可以,但莫要再与林家大郎扯上任何关系了。
    前次将蜜柚饮赠丹阳公主是她未思虑周全,可她也舍不得丹阳为林大郎的事焦急。温荣瞥了眼坐在下首正捂嘴嗤嗤直笑的茹娘,忽然觉得有些头痛,罢了罢了,丹阳越是信任她,她越要避开。
    谢氏想起一事,兴致极高地说道,“你阿爷回来了,是好事,过午时我们在府里办个小宴,将几家娘子请过来与你热闹热闹……”

☆、第一百六十九章 风动迟柳色

虽说是办接风宴,却也只请几位同温府关系交好的贵家女娘过来坐坐,谢氏等人并不打算张扬。
    温茹照谢氏的吩咐,回厢房去写请帖,谢氏单独留了温荣在穆合堂里说话,“荣娘,除了林家和谢家的几位娘子,我还让茹娘多写一份请帖去陈府。”
    提及陈府,温荣自然想起因为一桩贪墨案,而被流放到岭南的陈知府一家,过去了两年,也不知道陈月娘和陈歆娘怎样了。
    当初陈家依附的是太子,现在眼见太子要被废了,祖母还请陈家的人过来,会否不妥。温荣在犹豫是否要同祖母明说。
    温荣想起前几日听到的传闻,抬眼看着谢氏,问道,“祖母,儿听闻陈家大房的主母过继了一名庶女,可是真的?祖母又怎么会忽然想起请陈家娘子过来呢?”
    祖母笑了笑,并不以为意,“陈大夫人过继了一名唤作惠娘的女娘在身下,惠娘的生母前几年得病去世了,陈大夫人瞧她乖巧,故要了过来。今日之所以请他们,着实是因为陈府在你阿爷被抓这事上帮了不少忙。照理当时旁人都该避嫌的,但是他们陈家非但没有敬而远之,陈少监还前往大理寺卿,为你阿爷上下打点。”
    温荣一愣,眼里闪烁出几许光彩,惊喜地问道,“祖母,难不成洛阳陈知府一家,要从岭南回来了?”
    谢氏颌首道。“多半是了。”
    如此温荣是想明白了,原来陈家早转向三皇子一派,这倒真真是个好消息。温荣猛地想起陈月娘曾托她送与晟郎的流云百福荷囊。忍不住皱起眉头,当初陈月娘对晟郎有情,可晟郎着实对其无意。她勉为其难的替陈月娘送那荷囊,反弄得十分尴尬。荷囊如今还在她温府厢房的妆奁里,并未有一丝破损,可不知到时候是否该还给了月娘,希望月娘知晓她和五皇子成亲后。不要错怪了她才好。
    温荣表情的变化自瞒不过祖母,谢氏也知晓五皇子帮助陈知府家的那一段往事。遂轻轻拍抚温荣的后背,安慰道,“儿女之情不能强求,更何况时过境迁。若陈家娘子看不穿这一点,辜负了荣娘的一番情谊,往后也无须真心相待了。”
    温荣扯起嘴角勉强笑了笑,“祖母放心,儿心里也明白的。”
    “好孩子,”谢氏将温荣揽在怀里,“别太辛苦了,许多事情有你夫郎担着,你心里放开些。像你妹妹,每天无忧无虑的多好。”
    祖孙二人又说了会子话,茹娘才回穆合堂。林府、陈府的娘子收到请帖后也回了信,说是约莫未时中刻会到温府。
    茹娘在编一只荷囊的穗子,红粉丝线来回缠绕在茹娘纤细的手指上,窸窣滑动。温荣正要夸茹娘的手愈发灵巧了,就听茹娘笑说道,“阿姐。这只荷囊唤作百年好合,编好了要送你的。对了。前次三王妃还夸了我手巧,让我也编一只送她,怎么今日不请三王妃过来。”
    温荣笑着回道,“圣主将三皇子和三王妃留在了宫里说话,太后这几日身子不好,也想有人陪着。”
    谢氏听见温荣提起太后,直了直身子,看向温荣,“待三皇子他们回临江王府了,我再进宫探望太后。”
    三皇子中毒之事暂时未传出,可谢氏却已猜到大明宫里不太平,故进宫看望老友的打算,也往后推了。
    温荣笑道,“那日儿陪祖母一道进宫探望太后她老人家。”
    ……
    未时刚过,丹阳公主和林瑶娘就到了,瑶娘和温荣有一些时日未见,这会拉着温荣手说个不停,尤其是说到婵娘再过两月就要生产,更是兴奋不已。
    直到谢家和陈家的娘子来了,林瑶娘才被她们拉去一边说话。瑶娘才离开一会,丹阳公主便凑了上来,附耳低语道,“荣娘,三哥中毒的事情千万不能让瑶娘知道,否则她肯定得闹翻天了,非缠着我带她进宫看三哥不可。对了,昨日我进宫看望三哥,三哥身子已无大碍,还能提笔书法作画呢,三哥福大命大,犯不着我们替他担心了。”
    “三皇子没事就好,”温荣一早就知李奕必然不会出事,只无奈身边的人都在替他担心,温荣看向瑶娘,忧心地问道,“都这么久了,瑶娘还是没死心么。”
    如今三皇子正妃和侧妃都纳了,瑶娘也到及笄之年,若他对瑶娘有一丝情意,也会主动同林家商议的。
    “她心里也苦,前两日阿家和我商量要为瑶娘谋一门亲事,毕竟年纪不小了,她一个女娘,再拖下去要被耽误的。后来不知哪个不长眼的下人口风不严,将阿家和我的谈话传到了她耳朵里,她倒未为难我,却与阿家吵了一架,这要是传出去还像什么样了。”丹阳公主叹气道。
    “找机会我也劝劝她,三皇子和琳娘感情笃实,她何苦耽误了自己。”温荣牵了丹阳至一旁煮茶说话,顺便将蜜柚饮的方子写给丹阳,“……五月槐花开的正好,千万别错过了这一季。”
    丹阳正要感谢温荣,瑶娘领着陈府娘子走了过来。
    “荣娘,这是陈府的三娘子,名唤惠娘。”瑶娘笑着介绍道。林家和陈家亦是世交,在祖母那一辈私交颇好。
    温荣站了起来,陈三娘子赶忙盈盈拜倒,“奴陈惠娘,见过丹阳公主、五王妃。”
    “快起来罢,在府里不必拘礼。”看着眼前娇巧的女娘,温荣眼睛一亮,陈知府家的两位娘子已算秀气了,可这位被过继到陈大夫人身下的惠娘却更加不凡,一双水光盈盈的杏眸,衬的那娇美脸庞脱俗清丽,身姿亦如温蔓娘一般,如弱柳扶风,我见犹怜。
    陈大夫人过继惠娘的目的约莫不单纯,怕是为了对付即将回京的陈知府一家,陈月娘和陈歆娘在惠娘身旁,是要黯然失色了。
    “过来一起坐着吃茶吧,荣娘亲自煮的茶汤,有几人能有这口福。”丹阳公主坐在藤席上,笑着和瑶娘、惠娘招呼,待瑶娘在她身旁坐下,她才将先前温荣给她的方子交给瑶娘保管。
    瑶娘感激地看了温荣一眼,就将方子小心地收进了荷囊。
    温荣亲切地问了惠娘几句话。惠娘今年才十四岁,这段时日陈大夫人安排了她跟宫廷乐师学琵琶。说了一会子话,惠娘不再那么拘束,话也多了起来,“若丹阳公主和五王妃不嫌弃,下次奴献个丑,弹一曲儿,还请丹阳公主和五王妃指点则个。”
    “荣娘就知晓棋该往哪下,画卷里要上个什么色,那风炉上的茶汤又沸否。论到琵琶她那里能听出个好坏,至多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