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目前来说,王汉章还需要继续发展华夏,当然战争肯定是要准备的,如果有机会还是要将美国干掉最好。
此时希特勒获知计划成功,美国的核武器暂时威胁不到德国,希特勒松了一口气,他非常关心核武器这种超级武器的研究,美国虽然起步晚,但是却凭借超强的国力和远离战争而走到了德国的前面。
德国后来的研究断断续续,国内遭到惨烈的轰炸,特别是美国登陆法国时候,德国国内被飞机炸的满目苍夷,连其他物资的战场生产都成问题,更别说原子弹的研究了。
希特勒赞赏的拍拍希姆莱的肩膀道:“干得漂亮,希姆莱,明天我会亲自授予你勋章的。”
希姆莱高兴的嘴都裂开了,“谢谢元首,一切为了德意志。”
希特勒满意的点点头,希姆莱真的是越来越有用了。
而一旁的二号人物戈林顶着个大肚皮在那生闷气,他现在越来越不受希特勒待见了,特别是他的空军无法阻止盟军空军对德国境内的轰炸,致使德国境内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当然不满的不仅仅希特勒,现在几乎所有人都对他不满意,将军们对他的不满意不仅仅表现在他的无能,更为不满的是至今戈林依旧死死的拽着空军不肯放手,很多伟大的计划应为戈林的这种自私的行为而流程或者大打折扣。
戈林这种自私的行为让德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戈林不知道是真的没有醒悟,还是对此视而不见,或许他只想获得更多的全力,然后接希特勒的班,成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
苏联败退,现在大半个欧洲都处在德国的统治之下,在不久的将来就是整个欧洲,然后是非洲,戈林熬了20年了,他是最早跟希特勒的那一批,可以说如果能顺利的接班,可谓苦尽甘来。
跟着希特勒可是很冒险的,而且是冒生命危险,他不会就这么轻易的放弃就快要到手的全力,这可是欧洲的元首。
戈林其实也清楚别人对他很厌恶,在背地里骂他,但是无数次想到欧洲元首的宝座,在这么多人竞争的情况下,如果他不能牢牢的抓住权力,那么很快就会被排挤出来,从此与元首的宝座无缘。
第007章 中德结盟
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与5月18日从欧洲乘坐飞机抵达北京,这次来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达成同中国结盟的协议。
虽说协议就是用来撕毁的,但是那是强者对弱者的权力,华夏的强大是有目共睹的,可以说非苏联能及,如今没有结盟,希特勒有种如鲠在喉的感觉。
希特勒宁可结盟之后自己在撕毁,也不肯时时要放着中国,这样还要面对强大的盟国会力不从心,希特勒相信只要签署了结盟条约,中国就必须对美国等国宣战,那就避免了中美有可能的联合,另外结盟之后中国在进攻德国的可能性就小了很多,就算中国有那个想法也会随着结盟之后而拖延好长一段时间。
蒋介石在北京接见了里宾特洛甫,事前南面又要跟王汉章商量一下怎么应对,王汉章的顾虑蒋介石非常清楚,王汉章并没有隐瞒什么。
双方寒暄了一阵子之后,里宾特洛甫道:“总统先生,贵我两国之前合作的非常愉快,我们一起打败了邪恶的苏联,不过眼下我们还有更大的敌人美英法需要击败他们,我们元首的意思是我们两国结成战略同盟东西夹击他们,不知道总统先生意下如何。”
蒋介石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其实早在十年前我本人就有这种想法,科协那个时候你们选择了日本作为你们的盟友。”
里宾特洛甫一听这话老脸一红,十年前他就到过中国和日本,当时他就坚决的反对跟中国结盟,而是选择了日本。
那个时候中国内忧外患,别说殖民地,自己都是半殖民地了,反观日本那个时候国力正盛,举国对外向外开拓,谁能料到七年后中国出了个王汉章力挽狂澜,从此中国驱逐日本、夺取中南半岛、收复外蒙、外兴安岭,随后同德国一起夹击庞然大物的苏联,在一年内打到亚欧分界线,如果不是事先有协议在,恐怕中**队已经也过了亚欧分局额现打到了欧洲了。
里宾特洛甫此时也暗暗后悔自己的判断失误,恼了大笑话,一个能领导世界文明五千年的民族那种底蕴不是那种只会在海边打渔的民族能比的,看看今天华夏的发展,能与之相比的也只有德国和美国。
里宾特洛甫刚要说点什么,蒋介石继续道:“当然我们非常明白当时贵国的选择,当年本国内忧外患,那时我们国内不但有盘踞各地大大小小数百的军阀,还有国社党争。外部则有英法美苏日等过的欺凌,尤其是日本那是不但已经夺取了本国的东北还在策划华北自治,中国可谓四分五裂,空有四万万民众,空有庞大的领土。”
“而日本虽小,人口也不多,但是字明治维新以来先是逼迫朝鲜签订不平等条约,随后又打败了满清政府,逼得中国割地赔款,10年后更是与沙俄在东亚争雄击败了沙俄,利用欧战崛起,在中国由战前的利益均分坐到了一家独大,1931年吞并了东北,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日本比中国更适合做德国的盟友。”
里宾特洛甫听得出来蒋介石是生德国的气了,他解释道:“总统先生,其实本国也一直希望与贵国结盟,所以一直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帮助贵国,当时本国不是还提出了帮助贵国训练60个德械师吗,只不过日本侵华,使得这一计划没有完成就破产了,我国也尽力了。”
“我国后来弃中国与日本结盟也实在是无奈之举,凭心而论,寻找盟友不就是让自己更加的安全,让自己多一份保障吗,自贵国的中山先生开始我们就积极的同广东革命政府合作,支持贵国,要知道那个时候我们刚刚战败没多久也十分的困难,处境甚至比贵国还要恶劣,慢说法国、波兰了、就连比利时、卢森堡那样的小国家都要骑在我们头上拉屎拉尿。”
“从贵国北伐前开始到我们与日本结盟,我们支持贵国有十几年了,却不见成效,而随着本国的崛起,我们在欧洲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不得不寻找一个能够跟英法美抗衡的国家来牵制他们,那个时候中国并没有表现出来那种魄力,纵观世界当时只有苏联和日本。苏联侵略成性,同我们就隔着波兰,同时他也为欧美国家所痛恨,可以说如果同苏联结盟,不但不会使我们的处境更好,反而我们立马会成为欧美国家的众矢之的,没准当时就给消灭了,另外就算苏联发兵来救又能怎么样,我们不过是赶走了一群狼,迎来了一头熊。德国还是免不了亡国,因此我们只有选择日本了。”
“日本距离德国够远,手伸不到欧洲来,而这个世界上能危害到德国国家安全的英法美苏在亚洲都跟日本有矛盾,所以我们可以利用日本牵制他们,我想如果总统先生是德国的元首也会这么做的,”里宾特洛普倒也直白的很。
“呵呵……”蒋介石笑道:“话是那么说,不过毕竟是被抛弃过的,所以今天突然要结盟了,一时适应不了。”
里宾特洛甫道:“国家之间拥有共同的利益才能成为朋友,拥有共同的敌人也可以成为朋友,我们有共同的利益,也有共同的敌人。但是日本也是一样,只不过贵国当时实在充当不了盟友。我们跟贵国远隔万里,不着边际,依照当时贵国的情况虽然不会吞并我们,但是我们要是真的跟贵国结盟,就会直接跟英美法苏日五国为敌,我们的国土不挨着,就算我们想要帮你们也无能为力。”
“所以贵国要想成为强国就只有靠自己的努力,不可能完全靠别人同情你、怜悯你、帮助你独立、强大,试问哪个强国是依靠别人的同情和怜悯而强大的呢,不读是依靠自己的自强不息加上有朋友的帮助而强大的。美国拥有法国人的帮助和支持获得了独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的独立就完全是法国人的功劳,没有法国人的支持,我认为美国人一样会取得独立,只不过时间或者慢一点,死伤更多一点罢了。再说我们德国统一依靠的也是自己的力量,如果指望法国和奥地利同情怜悯我们,恐怕连普鲁士都已经不存在了。可以举例的很多很多,但是你绝对列举不出一个自己不努力的民族成为强国的。”
蒋介石暗道:“里宾特洛甫不愧是外交家,说起话来博古通今。”
“呵呵,那倒是,所以本国一直非常努力才有今天的成就,确实不容易啊!”
里宾特洛甫道:“是啊,我们德国何尝不是这样呢,在元首的带领下,我们从一个任人欺凌的战败国一跃成为了欧洲第一大国强国,过去的鼠辈纷纷被踩在了我们的脚下。”
蒋介石道:“不过我们不能大意啊,这次从中亚有两百多万苏联军民逃跑去了中东,其中大部分是正规军和青壮年,如果盟国再一次武装他们,那就是两百万精锐的苏军,对于我们的威胁太大了,尤其是对贵国的威胁,如果他们从波罗的海或者北冰洋,又或者高加索山或者黑海进攻的话,他们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一旦他们登陆德军就被动了,将会重蹈诺曼底的覆辙。”
“这次我们能顺利的击败苏联有很大的运气在里面,如果不是苏军缺医少药,没有什么补给,特别是空军,后面基本上只有挨炸的份,如果他们得到了美国全面的武装,武器装备跟我们一样,贵国就需要相同的人数去对付他们了,而且还未必可以。”
里宾特洛甫道:“总统先生不相信德军的战斗力?”
“那倒不是,”蒋介石道:“贵国在战争中伤亡巨大,已经不是四年前了,而且贵国本土破坏严重,其他占领区虽大,但是当地的人却不服从你们,一旦苏联不稳,纵使德军战斗力如何的强悍,在现代战争中没有武器弹药,血肉之躯又怎能拼得过钢铁呢!本人是好意提醒,万一盟军又来那一手,恐怕到时候我们就得派兵去救援你们了,那个时候本国就不知道要死伤多少官兵了,我觉得只要贵国做好防范措施,这一点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里宾特洛甫听得出蒋介石话里的意思,他道:“那谢谢总统先生了,我会向元首汇报的。不过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我觉得我们两国连起手来将盟国击败,他们就再也不能威胁到我们了。”
蒋介石点点头道:“是啊,其实我们之前不跟你们结盟就是想用打败苏联来证明我们是一个合格的盟友,而不是意大利那种拖油瓶。”
“哈哈,原来贵国打的是这个注意,还得我们还一直以为贵国看不上德国呢!”
“怎么会,我一直都觉得德国在军事、科技上面都是世界数一数二的,要不然哪有能力以一国之力单挑整个欧洲加上美洲呢。”
“那结盟之事就这么定了。”
蒋介石点点头道:“当然。”
第008章 里宾特洛甫的野心
一日后,王汉章抵达北京同里宾特洛甫进行会面,里宾特洛甫对王汉章可谓敬仰已久,年纪轻轻就当了皇帝还在短短三年间力挽狂澜挽救了一个世界第一大民族,避免像印度一样沦为别国的殖民地,人民沦为奴隶,当然这不是关键,关键是王汉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该民族打造成了世界三股势力中的一个,盟国和轴心国谁也不敢说自己轻易的就能收拾他们,这才是里宾特洛普所敬佩的。
“您好,皇帝陛下。”
“您好,部长先生,”王汉章客气的道。
“自古英雄出少年,陛下年轻的真是让人羡慕嫉妒。”
“部长先生也不老啊,而且十年前就是欧洲第一强国的外交部长,多少年来一直屹立在部长的位置上不倒,希特勒先生这么器重先生,不知道是不是有意让先生接班呢?”王汉章用询问的口气说道。
“哈哈,”里宾特洛甫有些尴尬,他不知道王汉章会说这些,元首之位谁不想啊党内多少人盯着呢,戈林、希姆莱等等,而且这些人都拥有很大的全力,戈林控制了空军,希姆莱控制了党卫军,而自己只是一个外交部长,手中无兵无权的要争的话是很难的,除非元首退居幕后让他接班。
“陛下说笑了,一切为了德意志,我只不过做一个德国人该做的事情,而元首只不过任人唯贤。”
里宾特洛甫不愧是外交家出身,说话非常有水平,一句任人唯贤不但奉承了希特勒,说希特勒英明,顺带把自己也夸了,说自己有才能,即便对手听到了也无话可以辩解,说他无德无能那希特勒用了他,这么器重他,那岂不是说希特勒昏聩吗,这样的人基本上立马就会被排除核心领导圈,很明显希特勒的接班人必然会在这个圈子选出来,一旦出了这个圈子就等于被排除出竞选下一代元首名单。
“诶!!!部长先生不要谦虚了,这么多年来希特勒先生一直器重的人有几个,罗姆死了,郝斯在开战前逃到了英国至今被扣押,他就算回来也不会有人支持他当下一代的元首,希姆莱先生到时很受器重,不过据我所知国防军一直度不喜欢党卫军的作为,对于他这个头子自然是厌乌及乌了,戈林元帅貌似现在一直不冷不热,据我所知犹豫他一直把握着空军的权力,致使很多计划和战役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不被陆军和海军待见,他要是想要接班,恐怕难度不小。”
“部长先生则不一样,熟知德国的内政外交,没有同军队和政府内的任何势力交恶,可以说有能力又有德,属于德才兼备的人。”
“呵呵,陛下,这好像不是理由吧?”
王汉章道:“论势力部长先生确实比不上希姆莱先生和戈林先生,不过他们的势力相当,可以说是势均力敌,而他的也得罪了很多人,他们谁要当选下一代元首,另一派必然不答应。”
“在我国古代,如果皇帝没有子嗣,选上来的必然不是最贤明、势力最大的那个,往往最后选出来的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王室子弟。这就是妥协,应为任何一派之前斗得你死我活的派别都不喜欢他们的对头上台,否则上台之日就是他们被清洗之时,大家都是这么想的,所以争执不下之时,大家会采取折中的办法,选择不属于这写势力当中的人来出任皇帝的继承人,这样可以做到将来不偏不倚,公正对他他们的任何一方,我想在这一点上不管是世界那一个国家都是不能免俗的。”
“本**胆猜测,戈林、希姆莱等人看似 势力庞大,但是元首的接班人恐怕不会是他们,他们想要接班的可能性非常小,反倒是那些非常有能力的人且不参与内部争权夺利的人最有希望,比如部长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再比如海军司令邓尼茨元帅,据我所知他跟希特勒先生的关系十分的要好,平时只管打仗的事情。”
里宾特洛甫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看着王汉章。
王汉章微微笑道:“部长先生,论阴谋、阳谋,我们玩了五千年了,全力永远是最吸引人的,作为最高领导人是绝对不会喜欢那种时时刻刻想替代自己的人的,因为这意味着这些人随时有可能会武力夺取他的权力,甚至会杀害他,你说那一个人会喜欢那些随时要他命的人呢,但是这些人又有能力,因此还是要借重他们的能力来为自己效力。”
“至于最高领导人真心喜欢的部下一定是那种平时兢兢业业办事,但从来不对他的职位有任何眷恋的人,他们认为这样的人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