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马王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马王爷- 第2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向高审行、高峻两人交待了一下龟兹方向的情况,对高峻道,“我欲在龟兹方向用兵,只是能撑得起门面的人却不大多。你回来了就不能闲着,因为你可是丝路督监!”

    高峻说,那是自然的,压服龟兹正是我想了许久的事。龟兹不服,焉耆总不稳定,谁让这两个地方占在丝路上了呢,我一定是义不容辞的。

    郭孝恪招手护卫,把西州地图拿出来在席间展开了,问高峻计策。高峻伏身过去看,郭孝恪介绍说,“丝路南、北道两道,现在都不如白杨河方向安定,这个龟兹不收服是不成的。我怕再晚了,长安就不干了!”

    丝绸之路在官方的说法上有南、北两道,即塔里木盆地南、北边缘通过的两条道路。事实上自从高峻在白杨河方向建立了牧场之后,白杨河方向无形中便成了北道,而原来的北道就成了“中道”了。

    在中道上,开始是焉耆、现在是龟兹,都对丝路的畅通产生过、或正在产生着副面作用。南道上的疏勒、于阗两地虽然与大唐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但是胡商从葱岭东来,经过那里到达阳关,就不如中道路近,要多绕两千多里路。

    而综合了多方因素来看,白杨河所处的北路就成了最为安全的一条商道。内地客商出玉门关到达西州之后,从西州去往白杨河牧场的沿途,都有西州建立的守捉戍点。

    而岳青鹤坐镇的仑台县和陆尚楼、冯征坐镇的白杨牧场就像一把钳子,保证了商道在进入阿拉山口前最后一段路程的治安。

    高峻说,焉耆先前骚动不安,那是因为在他的后方有龟兹可以联络。我们收复了焉耆,龟兹就直面着大唐,现在轮到它坐卧不安了,因而它要搞些事也在预料之中。

    郭孝恪道,“正是此理,从去年末到现在,它是一直没怎么消停。”

    高峻道,有两个方法,一个东进,就是举大军由东往西正面进攻龟兹,但要师出有名,而且会有大的伤亡,因而这个方法是不可取的。

    郭都督道,“愿闻其详。”

    高峻道,我们要正面进取龟兹,就不得不越过焉耆。而焉耆初定后也出现过反复,万一我方与龟兹的战局不明朗,那么焉耆再度出现反复也是可能的,我们便腹背受敌了。

    他说,另一个是西进,取丝路南道的于阗、疏勒,在龟兹的背后做文章,这个我是赞同的。只要截断了龟兹与葱岭以西众胡国的联系,龟兹一定会老实下来,它一老实则焉耆更加稳固。而且这就随意的多了,随时可以进行,出师也不必讲究什么名不名的,也是我最拿手的。

    郭孝恪刚要问为什么,樊莺和思晴先叫道,“那太好了,我们又可以跟你去西边放马了!!”

    高峻笑道,“丝路牧马,这件事只有我这个天山牧总牧监和丝路督监最适合去干了。我想先在疏勒建一座天山牧的分牧,看看龟兹的反应再说。郭叔叔你也好腾出一段时间做做军事准备,软的不行了再来硬的,总之丝路之上绝不许别人指手划脚!”

    郭孝恪大喜,“我就说一定要等你回来再定你的护牧队被李道珏揩了不少油出去,那就让待诏随你一同出行,你们兄弟两个也好有个照应。”

    大事已定,郭孝恪道,“现在好了,今天我们可以一醉方休!”

    高峻道,“郭叔叔,我从李道珏那里把他珍藏的所有好酒都搬回来了,今天让你尝尝!”说着,把酒摆出来给郭孝恪满上。郭孝恪举杯饮过,赞不绝口。高峻道,“走时给你拉上一车。”

    郭都督道,“这个雅州郡王我是有所耳闻的,嗜酒如命。皇帝老大他老二啊,整个剑南道都不敢惹的人,怎么会让你们把命都成车地拉到西州来?”

    樊莺在座位上说道,“郭叔叔,我们拉他的酒,问问他敢不敢说个不字。我们回来之前就已经揍过他两回,估计他的眼窝到现在才消肿。”

    郭孝恪来了兴趣,连忙问其中的缘委。樊莺从头说了一遍,郭孝恪哈哈大笑,说道,“这么说,这位新任的雅州郡王却是率直得可以!我倒也想会一会他!”

    高峻说,我这两天准备一下,然后就去疏勒扩建马场。柳玉如道,“正好这两天把高白和雪莲的事情办了,还有上次高岷大哥去乙吡咄陆部带回来的十名女仆。你回来了,一并都分派下去,省得那些牧子们惦记。”

    郭孝恪看到高审行伸出手来夹菜,便问道,“高兄,你的手背是怎么搞的。”高审行遮掩道,“下人不懂事害我动手,小事一桩、小事一桩!”

    郭孝恪一听就不再问,但是菊儿却在边上说道,“郭大人,菊儿求你给做主。”

    郭孝恪有些奇怪,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桌上都是有身份的主客在说话,一个下人是不该插言的。

    都督并未表示不快,而是回想着对菊儿说道,“我知道你曾是我嫂夫人的贴身侍女,好像我记得你已经嫁与高白了。高白要是欺负你,就找高大人,如何让我做主?”

    高审行、崔氏、高峻、柳玉如以及所有在座的人都有些吃惊,菊儿把自己的事情向西州都督提起来,大出他们的意料。不知道她那点牵扯到高长史的事情郭都督要怎么处置。

    高审行和崔氏不约而同地看向了菊儿。

第578章 于无声处() 
崔氏最是惊讶,她完全没有意料到菊儿这个丫头会这样大胆。崔氏也意识到,这是方才柳玉如对高峻提起的、高白与雪莲的婚事刺激到她了。

    菊儿能这样大胆,就是因为她的那些事情涉及到了高审行。高审行是西州长史,职位在郭孝恪和高峻之下,她在饭桌上提出此事,就是在拿着高审行的脸面做赌注,她也真是豁出去了!

    崔氏不动声色地看着高审行,高审行突然变得局促不安,夹到一半的菜掉在桌上。

    哪知郭孝恪笑了笑,不等菊儿开口便对崔氏道,“嫂夫人,清官难断家务事,我就不掺和了。但是你就不成了,你是高府在西州内宅的女主,家中有些什么事情还不是你做主?”

    菊儿还想说话,但是郭孝恪已经起身,对在座的人说道,“西州不能一日无人主事,我得走了!”菊儿的话就不能再说了。

    郭都督起来后又转向柳玉如,说道,“这不还有玉如在吗?家里的事,你要多替我嫂夫人操些心。尤其是小辈们的事情,尽可试着做主,可不要什么事都牵扯到高峻的精力!”

    柳玉如连忙答应,郭孝恪不但不想掺和高府中的家事,还指出了该处理这些事情的两个人——崔氏和柳玉如。

    高峻刚听菊儿讲话脸就板了起来,但是他看郭都督当时就打了这么一招太极,不得不佩服都督的反应。

    菊儿在这个节骨眼上要说的,一定不会是无关痛痒的话,那么不论他怎么回复,仓促间总不能尽善尽美。他是在告诉菊儿——你的事该找这两个人。

    更让崔氏佩服的,是郭都督出了院子,站在院门处对高审行说的另一句话。郭孝恪说,“审行兄,西州大事频仍、正处在多事之秋。高峻马上要与待诏去疏勒,我也要调集军力以为后应,西州就没人主事了,你不能再躲清闲。”

    高审行立刻道,“都督有事只管吩咐就是,高府中人是不含糊的!”

    郭孝恪道,“那好,我要高兄即刻去西州主持日常事务!”他说得语气平和,但不容置疑,“当然嫂夫人是必定要跟着的,嫂夫人的工钱我会出的!”

    他开玩笑道,“宽敞的寓所早就替你们夫妻备好了,不然高兄的老寒腿怎么办?”

    所有的知情人听了这话,都情不自禁地在心里暗赞了一声郭都督,真是于无声处!也难怪人家就该是都督了。不但一州的军政大事尽在心底,一家之内的细微小事也几乎瞒不过他。

    高峻暗道,“我与郭都督还是差着许多!”

    郭孝恪刚来时,院子里的乱象估计也看到个尾巴。再从柳玉如对高峻说过那句话之后、菊儿大胆的申请,以及高审行、崔氏当时的表情上猜到了大概。也可能猜得不是十分准确,但是他最后的安排目的就很明确了:不管因为什么,你们两个给我到西州去,别在高峻家里呆着了!

    西州都督安排西州长史去西州,理所当然。

    高审行有被重视的感觉。这是去西州主持!这是公事。自他到了西州,这是第一次!

    他也感谢郭孝恪,不管怎么说,这是都督保全了长史的面子。高审行记着高峻的话,连忙对高峻道,“你那车酒呢?快快给都督拉上!”郭孝恪连忙谢过,那边一车好酒已经整装待发。

    郭都督走后,高审行未进院子,就与夫人崔氏商量,“事不宜迟,夫人你看,我们这就动身如何?”这竟然是高审行一段时间以来第一次与夫人说话。

    崔氏道,“都督不是说了,外事老爷做主。你说什么时候走,我们就什么时候走不过,我身边也得有个人吱应老爷你看谁去合适?”

    高审行道,“家事当然是夫人做主了,你定就是。”

    崔氏笑了,转向了柳玉如,“女儿,你来定!”

    柳玉如眨着眼睛道,“那么一定要去个女儿了一定要乖巧机灵、日常事情件件都能拿得起、放得下,这就不好选了我想让丽容去。再去两名仆妇做些粗活儿也就是了。”

    丽容却看向高峻,柳玉如道,“我想起来了,峻很快就要去西边什么地方建牧场,也许少不了在西州落脚。那就再去一个金莲,甜甜不在身边,你愿不愿去?”

    是柳玉如的后半句话起了作用,谢金莲和丽容几乎同时应道,“全凭姐姐吩咐就是!”

    于是,紧随着郭孝恪后尘,高审行也立刻启程。

    这些人走后,高岷和高峪兄弟两个才得知郭都督来了,等他们赶过来时家里已经安静了不少。高峻道,“二哥你把酒店收拾出来,明天不接散客了,我要给高白他们办婚事!”

    当天下午,高岷主持着,从乙吡咄陆部带回来的十名女仆也都分派下去。高峪手中又有十套院子被人订走,他拍着胸脯儿道,“十一对新人婚礼开支我包了。”他财大气粗,天黑前派人去柳中县采购所用之物,晚上新旧两村的鞭炮就响遍了。

    为着体现婚礼的隆重、正规,西州户曹参军罗得刀罗大人专门被请过来,为每个人开据婚书。

    主婚人是西州别驾高峻、夫人柳玉如。证婚人是西州户曹罗大人,谋人是高岷、刘武副牧监,这个规格够意思了。

    早上起来,新旧两村的户主们纷纷到酒店道喜,酒桌子都排摆到高峪的两家酒店外面。高峻从雅州拉回来的三车好酒,一车在凉州给了李袭誉和孟先生、一车给了郭都督,剩下的一车高别驾也不省着,全都拉到了酒店里。两村中所有的户主们、牧子除了当值的,只要过来的都有酒喝。

    时间一到正午,牧场村的鞭炮声再上了一个档次,恨不得连浮图城都能听到。这是自高别驾和柳玉如的婚礼后许久不曾有过的事,比刚刚过去的新年更加热闹。

    十一对新人在高别驾的主持下一板一眼地走了场面,谢广兄弟一家也坐了贵客席。谢广看到在女客席上与柳玉如、樊莺、思晴等人坐在一起的还有一位女子,竟然让他怦然心动,便悄悄的向人打听。没有人知道更多,只说是姓苏。

    高峻酒喝到了半酣处,便对高白道,“管家,夫人随着老爷去了西州,菊儿就不好再住厨房了,她与烧饭婆子不对付你要再把她拉到家去,不能欺负她,都听到了?!”

    高白哪能里敢说个不字,方才他早看过了,雪莲在这些新婚的女子中更显得清新可人,还不是高大人有心?前段的日子真好比是浮萍遭雨,到现在他的心才再一次稳定下来。

    不管怎么说,菊儿和他是一同贪心崔夫人的指戒,才一步步地有了这段揪心的经历,严格说菊儿还是在自己的引诱下才起的贪心。如今自己转回来了,他也觉着丢了菊儿虽然有看似正当的理由,但是他无法单独面对她。

    柳玉如就在临桌,听到高峻的话,就对高白说,“你快去找,这时候最是刺痛人。。。。。。”

    听了柳夫人的话,高白酒未喝完便从席上出来,四处找菊儿。

第579章 高白踏雪() 
高白从酒席上出来,先到了旧村自己的家里。最初从长安与高白一起来西州的一位家丁,正在指挥着两个小厮在大门口挂红灯,看到高白进来,忙着向高白道喜。

    高白进院、进屋,里面也收拾得干干净净,雪莲的屋子一片喜庆。但是菊儿的屋子里所有的东西都没有动,只是人不在这里。高白稍稍有些放心,出来问那个人,“看到我夫人了吗?”

    那人没有反应过来,“你夫人大婚的时候找夫人怎么和我找?”

    高白急道,“我是说菊儿!”那人不解地摇摇头,高白骑上马又往新村来。如果家里没有,那么一定是在新村高大人的家里。

    但是那里也没有,厨房里那张窄窄的小床、充满了调料与油烟味道的小小角落,曾经是高白归途上温暖的一片亮光,现在高白看起来像原野一样空旷。

    他失魂落魄地从厨房里出来,除了这两个地方,他竟然再也想不出菊儿会去什么地方。在门房的外边他看到了婆子,眼睛红肿的厉害,正眼也不理他。

    他说,“菊儿不懂事,都是她不好妈妈,你不要记恨她”

    婆子沉吟了好一阵儿,直到高白低着头出了院子再要上马时,她才说,“死丫头是往新村西口去了。”

    “她走了多久了?”

    “有一个半时辰了。”

    高白听了顾不得道谢,飞身上马往村西追来。菊儿如果想回长安该是从旧村往东,而不该往这个方向来,因为从这个方向是去交河县、交河牧场或是贾家庄三个方向的。

    牧场和贾家庄她只定不会去,那么只有去交河县。但是过了交河县只有去白杨河或是浮图城的路,她去交河县做什么?

    高白一直追出了新村村口,然后头脑里一片空白地沿着路往西走。他似乎体会到菊儿就算是要回长安,旧村中喜庆的场面、来来往往的人也是她不愿意面对的。

    就算她硬着头皮从旧村往东走,到了长安她又有谁可以投靠呢!这样看她去陌生的交河县就可以理解了。

    走到半路上,天上居然飘起了小雪花儿,西州一冬天没有下雪,过了年倒下起雪来。在去往交河县、交河牧场的岔路上,地上已经一片白了。

    高白只在去往交河县的路上看到了一串不很清晰的脚印,已经渐渐地被雪掩盖。年刚过、牧草卖完、走亲访友也告一段落,一般人家都倦在家里很少出门。那么结合婆子所说的时间以及菊儿的去向,高白确定这串唯一的脚印就是菊儿的。

    他打起马追下来,小雪下得久,但雪势并不大,脚印越来越清楚,只不过一进了交河城,往来的人一多,脚印就再也看不见了。

    交河县衙的陈捕头正带了两名手下巡街,他离着老远就看到了高白。捕头是认得高白的,高白到了西州后曾经有几次到交河来,有两次还是与菊儿一起过来的。他离着老远便笑着打招呼道,“高兄,你们小夫妻都跑过来,却不一起走,一定是在闹气!”

    高白大喜过望,连忙问菊儿的去向。捕头说,“你只管跟兄弟走!要是在交河县连个把美女都找不到,我还能干这差事?”

    在西州,交河县竟然是菊儿出走的第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