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丈,结出的谷子每一颗都比碗口还大,放在锅里三天三夜都煮不熟。洛阳则说那些谷子成熟后马上自动落在田里,然后立刻生根发芽长大成熟,再度掉在地里,不断的重复,不出几年时间漫山遍野都将是秧苗谷子,遍地金黄。
这些传言因为没有多少人能够亲自去证实,所以后来大多数不知情的人都只将这些事当做奇闻异事来看。经过最初的热情讨论与憧憬,时间久了,渐渐的也就淡忘了下来。
正是一波未平之时,关于仁道之剑湛泸的即将出土的消息传遍武林,过年之前就已经有很多江湖人士蜂拥入了巴蜀,准备见识见识传说中自动择主的圣剑。不过因为几位主角都没有到来,所以湛泸仍旧没有在人们面前现身。
仁道之剑是江湖人与官府才会关心的事情,而百姓们很快又被另一张御旨转移了注意力。
时间刚刚进入大业十五年,正月初一的时候江北江南官府公告处和各处的城门口都张贴着同一张御旨。老百姓们最关注的第一条是春节过后,凡是在当地官府登记造册居住时间超过五年的农民皆可凭地契到当地县衙领取相应数量地“神农一号”谷种,而撒播谷种的过程将在官府的监督下完成。之后的收成完全归属农民个人,朝廷不会征收额外的税收。不到五年或刚刚到达江都的迁移者的同样可以领到谷种,但数量减半,并且监督会更加严密。但严禁私藏、转交以及货卖谷种与其他人,更不准将之偷运到隋室范围之外地地方,否则以叛国罪论处。
第二条就是朱浩对傅家三姐妹提到过的专利法。凡是由隋室首先研制出或发现的有价值的事物申请专利保护之后,不允许任何人私自仿制与售卖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而第一批享受专利权保护的除了神农一号之外。还有一些新式农具以及官府秘密研制的新式火器。当然,前者需要大肆推广,而后者却要完全保密地。这一新出台地法律大多数人只是看个新鲜罢了,也有人从中发现商机和前途,所以在官府的刻意点拨下,研究巧器与新式工具的工匠多了起来。身份亦随着专利法而水涨船高。当然亦有生意人从中发掘出商机,准备赚上一笔。
第三条对某些人来说所造成的震慑完全不下于第一条给农民的惊喜…………官府开始插手宗教事宜,张贴的榜文上写明,为了促进佛、道以及其他宗教在大隋的健康发展,以及促进更多高僧、道士以及其他宗教修士的交流,特地颁发诏令:
大隋境内一切宗教的寺庙里修士不满二十人或者道观人数不满八人的皆必须迁移到本教更大地寺院道观中,将所有地修士集中起来,并倡议每隔一段时间各个寺庙举行一次学术交流,讨论自己的修行成果。同时为了让寺庙的修士们更能体会民间疾苦,每位16至50岁的成年修士都必须亲自耕种由官府配发的良田十亩。未成年以及超过五十岁的修士则减半为五亩。
同时那些已经迁移的小寺庙地建筑会予以保留或者征用来安排迁移南来地平民。原来拥有的土地则顺应每个神灵或佛祖或大仙地慈悲之心,由官府回收并统一分配给土地不足的佃农以及迁移而来的流民。而那些大寺庙所拥有的超过配额的土地田产同样将无偿回收充公,做同样处理。
关于宗教管理上还有一条,是说为了防备有些人冒充得道高僧或者道士或者其他宗教修士,每一年将由官府举行修行者的考核工作。其中主要是对佛经的理解以及书文经义的辨识方面,并承诺考题绝对是出自该教典籍之中。然后通过考核成绩颁发证书证明身份,除外游历之时必须持有刺证书官府才承认其身份。否则有假冒出家人亵渎神灵的嫌疑。
因为佛教信徒众多。而道教则受到排挤,加上教义没那么吸引人。所以相对而言,佛门才是名副其实的出头鸟。
当时朱浩将几乎与上述三点一致的条陈交给杨广的时候,心里更是偷笑不已。这条陈是他与房玄龄、杜如晦三人一起仔细推敲过的,朱浩颇费了一番唇舌才将他们两人说服同意第二条和第三条。可谁又知道修士考试这事与现代朱浩曾经饱受过的应试教育的荼毒有关呢?
宗教改革的问题就这样被一张皇榜给推到了前台。其中第一条和第二条的的施行几乎完全顺利,而第三条则遇到了稍微超出朱浩预计的反弹。主要是一些狂热的佛信徒受到那些“得道”高僧蛊惑,聚众闹事、自杀或者杀人放火、甚至撕烂皇榜围攻官府,就差没有直接揭竿而起造反称王了。他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抗议官府对宗教改革的一番好意,但朱浩绝不会在此事低头。
朱浩早已下定决心,因为宗教改革的事是他亲自操刀的,更是重中之重。所以他毫不留情的出动手上可以发动的力量。有句话叫做擒贼先擒王,这种情况下如果严厉的处置那些狂热的信徒肯定会引起更多普通信徒的反感甚至恐惧,那样无异于火上浇油。所以朱浩的办法就是直接对寺庙下手。
因为事先已经有了准备,所以当朱浩查出江北江南数家名声显著的大寺庙中有僧人非法大肆敛财、甚至假扮强盗山匪掳走良家妇女以供寺院中的森人们淫亵,还有悄悄对来许愿还愿的女香客非礼……诸如此类的丑闻甚至罪行竟然被查出了一大箩筐!看完一切没有不会觉得最为亵渎佛祖的人不是不受感化的恶徒,而是表面虔诚实际内心肮脏无比的佛子佛孙。
而当朱浩将那几家被查封的寺院里的密室或者其他地方搜罗出的远超所有人想象的金珠财宝以及记录田地产的账簿一类的东西摆在众人面前只是,几乎所有的声音一下子就销声匿迹。
随着这些佛门败类的事迹被广为宣传以及朱浩亲自签下的封锁令,隋室范围内佛教的声望一落千丈,之前既定的一切有关宗教改革的措施都因此顺利施行,没有再遇到多大的阻碍。
过年前大隋总共三十五万大军对南方林士宏、萧铣的用兵进展还算顺利。先是十一月十五,长江南岸的重镇九江城被杜伏威与寇仲联手拿下,而后十八日徐世绩与裴仁基攻下了另一坚城江夏。暂代最高统帅的李靖则顺利的在十七日攻下武昌。隋军已经在长江南岸稳稳的扎下两颗钉子,而这两颗钉子是定在林士宏的心口上。徐子陵与其只会的黎明军的主要任务是拦截梁军萧铣的进攻,在巴陵边境的徐子陵在开战之后没有让任何一个梁军援兵从他的防区经过,稳稳当当的守护着李靖与徐世绩大军的后背。
二十一日突如其来的大雪令高歌猛进、士气昂扬的隋军和几处挨打、狼狈不堪的楚军都消停下来。此时江夏郡大半部、九江郡全部、鄱阳郡小半部已经被隋军光复,林士宏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地盘在短短三个多月中就丢了三分之一。而且丢的都是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的大城镇。如果不是这大雪的阻挡,林士宏都在怀疑自己是否能够顺利的过年。
同样是因为大雪,所以寇仲和徐子陵得以放下军务回家过年。随着他们回去的还有半数的隋军。留守的李靖、徐世绩、沈落雁、虚行之、裴仁基以及十六万余隋军足以应付任何敌人的反扑。
在江都,朱浩实践了他曾在襄阳许下的承诺…………就是邀请尚秀芳在军营中为这凯旋的十六万隋军献歌献舞,并请来著名的杂耍、戏剧、歌姬、舞姬等表演者来军中表演,更组织普通士兵联欢,筹措一些自制的小节目。正是因为他的提议,小品被归类为通俗表演剧在大隋被第一次搬上舞台。
貌似还差几百字才到九千,不过天色已晚,浩子还是睡了。明天继续尽量更九千,更不出大后天连同今天欠下的几百字一起补回来。
卷八 北上传旨-卷十 西征北伐
第三百六十章 … 赤山邪庙
逐渐恢复元气的大隋在绝大部分平民百姓的欢欣沸腾中度过了大业十五年的新春。此时江都人气最高的人除了声望无人能及的朱浩之外,竟然是活跃在江都各大舞台上的歌舞大家尚秀芳。
大年三十尚秀芳在皇宫举办的庆典上献了一曲歌舞,在江都的达官贵人中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完美梦境,更得到当今皇上杨广不吝辞藻的赞美。其后大年初三,参加襄阳会战与讨伐林士宏的隋军凯旋,并在朱浩的倡议下举办军伍大联欢,尚秀芳曾在江都十四处军营临时搭建的舞台上一一献歌献舞,之后还亲自慰问伤员,据说最后下台之时嗓子已经有些沙哑,甚至连走路都有些不便。此事之后她几乎成了隋军中所有士兵心中的完美女神,若谁感亵渎半句都将面临所有隋军的愤怒。
傅君师姐妹三人在年前从朱浩那里得知之前两方的商议可以达成的消息之后就马上离开江都,并与他商定在巴蜀相见。不过后来朱浩得到消息,赶往巴蜀的只有傅君与傅君嫱,而傅君瑜则半路转道赶向洛阳方向。朱浩看到这份战报,只得长叹一声而已。
正月时,巴蜀传闻仁道之剑将在二月出世。
二月时,又传闻湛泸将在三月清明出世。
三月时,隋军抽调四十万部队对林士宏势力展开迅猛攻势,所以湛泸出世的时间在传闻中变成了端午,并有小道消息说这个时间是某某知名人物亲口说出的,绝不会再变。
随着九江、江夏、豫章三郡的相继陷落,杜伏威的江淮军从死死缠住楚军老巢鄱阳,徐世绩率军从豫章南下攻占临川,与杜伏威一南一北包围鄱阳。最后汇同裴仁基的虎牢军三路齐攻鄱阳。而李靖则与寇仲、徐子陵率领黎明、破晓二军以及四万骁果军、六万府兵总计十二万兵马讨伐巴陵萧铣。
四月初八,豫章郡陷落,楚军主力大败亏输,三十万大军在隋军地大肆进攻下伤亡惨重,戍守鄱阳的十四万大军最后成功突围的只有不到三万人。朱浩指挥隋军乘胜追击,终于于四月底光复淮南江表全境。只可惜匪首林士宏与一批担任重要职务的官员悄然逃遁,不知所踪。只有长信兵副帅王伯当率兵伏击抱头鼠窜的楚军残余时。在乱军中射杀的楚军国师崔继秀是楚军阵亡的最高层。
楚国地败亡令萧铣一手建立的梁国的处境雪上加霜。面对隋军的强攻,萧铣看着书桌上堆满的紧急军情,几乎全是要求增兵、某城陷落、某处投降一类的噩报。捉襟见肘地兵力和不断紧缩地防线仿佛声调凄凉的丧钟,不断的提醒他复辟梁国的梦想即将破灭。
“应该就是这附近了。”
朱浩环顾四周,取出行囊里的地图对校一下,又看看眼前环抱着江北平原的丘陵。如今按照公历算。已经是公元619年五月中旬了。初夏的天气最是怡人,清风送来的凉意中都夹杂着淡淡的芬芳。
这里是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入眼处处鲜花盛放,风光绮丽。兼之江北一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密集地树林覆盖着山坡草原。梅花鹿、金丝猴、各种雀鸟等栖息繁衍,充满自然地野趣和生气。这样原生态的森林就算在现代最顶级的生态旅游区和保护区都无法见到,朱浩更乐得将这一次的任务当做是一次放松身心的旅游。
手里的地图是鲁妙子给的,上面标注着江北某处秘密修建地邪帝庙所在。来这里地目的当然是应鲁妙子地要求前来帮助石青璇对付向雨田几十年前所收的那四个即将破誓而出的徒弟。
如今还在他脑海某处寻找黄易的向雨田在几十年前曾收过四个不成器的徒弟,分别是“倒行逆施”尤鸟倦、帝王谷丁九重以及赤手教周老叹、“媚娘子”金环真夫妇。
向雨田的智慧与豁达朱浩无疑是非常佩服的。但向雨田收录弟子的有教无类更让他大开眼界。尤鸟倦等四人没一个可堪大用。而且天性邪恶,行事不择手段。难以想象向雨田那种邪气中带着清高与孤傲的人会收下这样四个不堪入目的弟子。后来向雨田离开邪帝庙开始将自己的手伸向朝廷之时,就曾逼自己的这几个弟子亲自立下魔门最重的血誓,保证他们退隐江湖二十年。如今正是那个誓言到期的时候。
登上山顶远眺,靠近西南方某处有座奇山,岩色赤如朱砂,奇峰怪崖。层出不穷。极尽幽奇。看到那座鹤立鸡群的赤色高山,朱浩终于送了一口气。那里大约就是他的目的地了。
赤山之上修建着一座气势恢宏的庙宇。飞檐陡峭,庭柱粗放,门前和墙上的壁画都是各种怪兽神鬼,大多形象狰狞可怖。这里的每样事物处处透着威严而张扬的气息,浑然不似道观的清净淡雅和寺院的庄严神圣。
到达邪帝庙之后,朱浩算算时间,距离鲁妙子告诉他的日期还有两天。想来至少静斋和魔门的高层已经知道他早已获得邪帝舍利,如此一来谁又知道尤鸟倦等人会不会上钩呢?朱浩记得自己答应鲁妙子的似乎是保护石青璇不受四个不入流的魔头所害,但仔细想想当初鲁妙子爽快的交给他道心种魔大发秘笈的用意以及后来向雨田的手下留情,似乎两人都将他不想接受的邪帝之名硬生生的套在了他的头上。虽然当初朱浩对鲁妙子说如果他做了邪帝,以后可能永远不会有邪帝这个称呼的话,但要真的让这个传承已久的门派消亡,似乎与他在苍穹地宫中的誓言相悖…………因为那位死了不知几百的苍璩还给了他大兴魔门的重任。
邪帝庙前的悬崖边有一个建在危崖边缘的小亭,站在亭边,脚下就是深不可测的万丈深渊,一粒石子掉下亦需要很久才会传出沉重的回声,往下看时那种眩晕的感觉令人不禁猜想自己掉下去会不会连一块完整的皮肉都找寻不到。以赤山的高度可以尽情饱览山外连绵的丘陵和环抱其中的江北平原。落日的余晖洒遍天际,为眼前所有的墨绿镀上一层殷红,绮丽壮阔的锦绣河山令人抑制不住的张开胸怀想去拥抱天地,那种危险与激情相并的感觉极度的刺激着神经,让人心情激荡不已。
朱浩提着一只酒壶慵懒的靠在亭柱边,一只腿搭在围栏上,想着这件事是否另一个针对他的圈套呢?习惯了被别人算计和忙忙碌碌的生活,偶尔身体放松下来,精神却依旧在胡思乱想。
“荒山野岭,孤男寡女,月上梢头,此情此景,姑娘难道不怕发生点什么美妙的事吗?”朱浩悠然放下酒壶,挂着一丝笑意,仿佛自言自语般的说着。这赤山上连虫鸣鸟叫都没有,即使是很低的声音亦会被山涧四处激荡的回声变得沉重空灵。
这赤山的地势越往上地势愈险要,顶上总共有奇峰十二座,邪帝庙就在最高最险峻的主峰之上,左右各有一座凸起的山峰拱卫,其余九座山峰环绕周围,不过比起三峰来都要矮了一截。主峰与左右两座山峰之间有两条样式精巧的索桥相连,还有一桥是从山腰连接上来的。这三座吊桥是上来邪帝庙的唯一路径。
朱浩话音刚落的时候,就见一个诡异的人影从山腰出现,闪电般的掠上第一座吊桥。此时两人相距足有数百丈远,沉沉夜色下要看清山脚下的人影并非功力高深就足以办到的。但山脚下的人要看到小亭中的情景却简单的多。因为星光照耀下朱浩那里就算是普通人亦看得清楚。
那道略显纤细的人影的轻功记起诡异而快绝,行走之间姿态闲适,但一闪一闪就跨越了数丈的距离,而且不曾发出任何声响,犹如鬼影一样。人影并未因朱浩的话而停下来,保持着始终如一的速度掠向邪帝庙,最后停在最后一条吊桥尽头。那里离朱浩所在的小亭仅有十丈的距离,隔着一段石阶。
“阁下耳力过人,眼力却让人难以恭维。”
落入朱浩耳中的是一个略显沙哑低沉的声音。桥边之人一身简约的青衣,头上罩着一个带着白色纱沿的斗笠。从高挑的身形和穿着来看,的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