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百良也礼貌地举杯回应:“为大东亚联盟之胜利,及大日本帝国皇帝陛下之健康,干杯!”
众人一饮而尽,顺手将无辜的白瓷小酒杯纷纷扬扬摔碎了一地。
王直摔完杯子,附到刘百良耳边低语道:“我们那个皇帝的确需要有人关心他的健康,听说他能不能活到明年都成问题。”
刘百良轻声道:“关我们什么事,只要有武威公在,每天死一个皇帝也无所谓。”
两天后,刘百良召集众将,亲自发布进攻命令,王直则手持一根细木棍在花花绿绿的作战地图上比划。
“命令,海参崴攻略部队于11月10日凌晨7时起对海参崴要塞防区前沿阵地发动总进攻。”
“……主攻方向在中央,阿尔乔姆山到198高地(俄称圣彼得高地)一线,由陈星云的第二野战军负责,配属全军一半的重炮,作战目标是占领阿尔乔姆山到198高地一线的敌军工事体系,夺取阿尔乔姆镇,并将敌军驱逐到第一主防线后。次要进攻方向在西段,由奥保巩的日本第二军负责,配属全军三成半的重炮,作战目标是占领夫里昌山和乌格洛沃耶村。辅助进攻方向在东段,由野津道贯的日本第一军负责,配属剩下的重炮,作战目标是夺取什科托沃村,视情攻取177高地(俄称莫斯科高地)一线的敌军工事群。”
“……各军进攻部队应分成三个梯队连续发起冲击,并至少保留一个旅作为军预备队,方面军预备队五个步兵旅中的三个分别集结在各军司令部之后10公里外,另外两个旅集结在拉兹多利诺耶,两个骑兵旅分散到东部未占领地区配合海军陆战队展开清剿残敌作战。11月8日起,方面军前方指挥部开设在阿尔乔姆以北5公里的小黑山,后方指挥部仍留在拉兹多利诺耶。日本第一集团军司令部应与方面军前指开设在一处。”
“……方面军直属航空集群应抽调可用航空浮空兵器的八成以上用于支援海参崴攻略部队作战,另,只要天气情况允许,务必保证战区上空时刻有我方飞行器存在,以便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敌情。”
“……11月8日起对敌前沿阵地展开不间断全面炮击,11月10日总攻击开始后,计划进行5小时的重点炮击,之后再视情投入步兵发起进攻。”
“以上,联军东部方面军司令长官刘百良上将,11月7日发布。”
发布完作战命令,刘百良环视众将道:“诸位,这次进攻不过是前沿扫荡作战,敌军的两道坚固主防线尚在其后,非到迫不得已,诸位应想方设法保存我军宝贵的有生力量,炮弹打光了可以很快制造出来,优秀的官兵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造就的。”
一脸凶气的日本第一军军长野津道贯中将不屑地晃着脑袋:“这个,我们自然明白,不过,日本武士有日本武士的战法,武士道精神胜过任何炮弹,就请贵军看看我大和民族的力量吧。”
颇有儒雅气息的日本第一集团军参谋长清田从江中将却更为不屑地瞥了野津一眼:“野津将军没睡醒吧,武士道精神能挡住炮弹吗?人肉就是人肉,钢铁就是钢铁,用人肉去撞钢铁,当然要粉身碎骨。”
野津拍案而起:“你说什么?你竟敢对神圣的武士道……”
“都住口,也不看这是什么场合!”
集团军司令黑木为桢急忙跳出来劝架,他可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部下在盟国将领面前出丑。
“是,我们错了。”
“下次一定注意。”
野津和清田都像小学生似地当即低头认错,这就是日本人,表面功夫一点都不含糊。
军事会议一结束,刘百良与王直刚跨出门槛,就被一大群守侯在雪地中的各国记者抓了个正着,当头就是一阵闪光灯,晃得刘百良头晕眼花。
“刘司令官请往这边看……”
“这边……这边……”
“刘司令官请问……”
“我是时政快报的记者,请问刘司令官……”
“砖呢惹溜;轻吻您(翻译:刘将军,请问您)……”
刘百良深深吸了口气,一种虚荣的本能诱使他脸上的肌肉呈现出轻松优雅的微笑,他以某伟人的姿态向众记者举起军帽摇动致意:“先生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东部方面军司令部,这里是不是很冷?我也觉得,我不想呆在这里,可这就是战争。好吧,大家不要挤,一个一个来,先从我右手边这位漂亮的小姐开始,您有什么问题?”
一个金发美眉手捧纸笔做可爱状媚笑着问道:“丧球,轻吻砖呢惹溜,符拉迪沃斯托克被称危阉董第以要煞,您接德您的铺退能狗涌多烧世界夺许大呢?”
刘百良对这种西洋版汉语非常感冒,他对着那金发美眉哈哈哈几声,顺便扫描了她的三围和脸蛋,不幸发现她脸上的雀斑过于繁荣富强,又用肺小哈了几声,末了抛出一句:“是这样啊,这个问题,属于军事机密,恕我无可奉告,对不起啦,下一位。”
一个老鼠眼、尖下巴的小个子日本记者用流利的汉语问道:“司令长官您好,我是日本读卖新闻记者,日本自天皇到国民都非常关注在华日军的境况,请问您准备在海参崴作战中如何运用您麾下的日本陆军部队。”
刘百良对他严肃地点点头:“我麾下有十几万日本陆军部队,他们对于我现在面临的这些严峻而现实的问题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实际作用,我和我的参谋班子必将认真作出细致负责的计划以使他们发挥出最有效率最能体现其价值和光荣历史的真正作用,就是这样,请转告天皇和日本国民,有我在一切当然地无可置疑地请务必放心这些来自友好盟国的精悍的坚强的优秀的战士。还有什么问题吗?”
日本记者愣了一下,耸着肩,睁着眼睛摇了摇头,另一位头戴鸭舌帽的中国记者马上挤开了他。
“请问刘司令,您准备什么时候正式开始对要塞的进攻。”
刘百良翘起嘴唇笑了笑:“近期。”
“据说大本营要求东部方面军明年三月前必须拿下要塞,您有信心按期完成任务吗?”
“鄙人尽力而为。”
“您觉得您的部队士气如何?”
“士气高涨,只是这里太冷,希望国内能多运些高质量的木炭或煤炭过来供官兵取暖。”
“请问……”
刘百良向他抬起了手掌:“对不起,先生,您已经问了三个问题,给别人一些时间吧。”
一场口水大战后,刘百良坐在宿舍里喝着茶疗养喉咙,王直在一旁愤愤不平:“可恶,那些没脑袋的记者,简直就当我不存在,只有那个金发小姑娘问过一句话,妈的,真够衰。”
“她问了您什么?”
“Whereare脱衣里(toilet),葡梨斯(please)?”
蹲在一旁的作者跳出来翻译:轻吻吸收间在哪里?)
第九十二章 大战鄂嫩河
11月8日,赤塔,俄远东军司令部。
俄罗斯帝国远东武装力量总司令库罗帕特金上将,一位被前财政大臣、现任大臣会议主席维特斥为“荒谬而无能”的帝国重臣,正板着一张臭脸,向坐在长桌左右的几位将军咆哮着。
“……第二集团军决不能从奥洛维扬纳亚后退一步!没有那个桥头堡,我们就无法顺利地展开冬季攻势!比利杰尔林格中将,我究竟要重复几次才能让你明白,坚守奥洛维扬纳亚,坚守,为了沙皇陛下,决不允许后退!”
第二集团军司令比利杰尔林格中将,一个额前堆满褶皱、肚皮圆滚、须发斑白的男子,低声辩解道:“可是司令官,奥洛维扬纳亚已经处在敌人的三面包围之下,随时都有可能失守,我们又无法从其他战线调来增援部队,与其被敌人攻陷,不如主动放弃,还可以减少损失。况且不久以后鄂嫩河就会封冻,奥洛维扬纳亚作为桥头堡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库罗帕特金敲着桌子摇头道:“我们不能等到鄂嫩河封冻再发起进攻,第五集团军已经集结完毕,我们在鄂嫩河以西以北已经拥有五十万大军,增援部队还在源源不断地赶到,现在正是反攻的大好时机。敌人的禁卫军刚刚以惨重代价攻取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需要时间休整,敌人的后备部队应该受到大雪的影响,还来不及赶到鄂嫩河前线,我的情报参谋们估计,鄂嫩河一线的敌人现在至多只有三十万人。这就是时机了,趁着我军力量占优势的时候,摧毁当面之敌,一口气攻进敌人的国土之内,横扫整个满洲,切断敌人的补给线,进而歼灭正在进攻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敌军,届时如果形势需要的话,我们还将进军中国的京城,抓住那个鞑靼皇帝(俄国人往往以为满洲人就是鞑靼人)……”
对于库罗帕特金这种老生常谈的梦呓,将军们都已经习以为常,没有人打算跳出来捧场。
然而,库罗帕特金也并非完全在做梦,到11月6日为止,他麾下已经集结有四个集团军,共10个军,辖22个步兵师和9个骑兵师,若干集团军和军直属部队,野战部队总兵力按编制达到五十四万六千人,实有兵力约五十万人。
而华军九月三十日组建的第一集团军共有3个常备步兵师、4个预备步兵师、3个骑兵旅和一个炮兵旅,总兵力二十八万七千人。
华军第一集团军于10月12日发起十月攻势,一周内将当时总兵力为三十六万人的远东集团军群连续击退80公里,歼敌四万八千余人,但随后俄军投入了刚从俄国欧洲部分调来的新锐师团,华军因后援无继,被迫暂停攻势,双方在鄂嫩河一线对峙,战线从俄蒙边境的哈普切兰加向东北至涅尔琴斯克(尼布楚),绵延近四百公里。
由于华军的保密工作非常严密,俄国情报员往往只能探听到一些无足轻重或极度模糊的情报,库罗帕特金的情报参谋官就是依据这些极不可靠的情报推测出华军在各条战线上的兵力分布的。
根据11月6日远东军参谋长索鲍列夫少将的报告,华军在鄂嫩河一线的第一集团军拥有8个步兵师、4个骑兵旅和2个炮兵旅,总共三十万人。另外,华军禁卫军主力十万余人正在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休整,少数侦察部队在斯塔诺夫山(外兴安岭)到阿穆尔河(黑龙江)之间运动。华军第二军的十万人仍在进攻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要塞,要塞守备部队司令官伊瓦洛夫中将声称可以坚守半年。华军第三军和日本、朝鲜的仆从部队约三十万人正在围攻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要塞,要塞守备部队司令官斯特塞尔中将更是声称可以坚守一年以上。
华军的战略预备队大约有六个师,二十万人左右。蒙古军团(方面军)拥有4个骑兵旅和4个骑马步兵旅,约六万人。以上共一百零六万人,是为中国及其仆从国可投入对俄作战的正常兵力。
听到这报告后,库罗帕特金立即从先前的失败阴影中恢复过来,自信满满地叫嚣道:“俄罗斯帝国有三百五十万陆军,即使只拿出一半来,也足够把东亚的所有黄种人赶到海里去,现在,让我们准备反攻吧。”
随即,库罗帕特金命令索鲍列夫少将制定进攻作战计划,代号为:“圣徒”。
这天,库罗帕特金正要向将军们公布作战计划,还没开头,就听到第二集团军司令官比利杰尔林格中将要把部队撤出奥洛维扬纳亚的请求,自然禁不住大动肝火。
“总之,三天内决不能放弃奥洛维扬纳,因为,三天后,我们就要发起全线大反攻。”
库罗帕特金得意洋洋地环视众将,以为大家必然会欢呼起来,可是将军们依然无动于衷。
“怎么了?你们,俄罗斯帝国的将军们?你们不喜欢进攻吗?苏沃洛夫以来我军的进攻传统到哪里去了?你们难道不感到一丝一毫的激动吗?”
库罗帕特金向天空挥动着双手,希望能增强那一连串问句的气势,但显然没人吃他那一套。
一阵尴尬的沉寂之后,第三集团军司令官格里品别尔格中将总算礼貌地回应道:“司令官阁下,不是我们不喜欢进攻,而是我们根本没能力发动进攻。”
库罗帕特金恼怒起来:“什么?五十万人对三十万人,还说没能力发动进攻?你认为我的情报参谋都在欺骗我?”
格里品别尔格向他微微一低头,解释道:“即使情报无误,我们也依然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攻势。我军现在的确拥有五十万人,但是,我们没有可供五十万人连续作战的物资。部队和火炮是非常迅速地运到了赤塔,可弹药、被服和食品却没有那么及时运到,而且抵达赤塔的补给列车上运载的物品往往与发货清单上大有出入,也就是说,许多物资一定是在运输途中被什么人截留或贪污了。就我的第三集团军而言,兵员有12万人,火炮有330门,可是迄今为止却只配发了6万双保暖靴,库存的炮弹也只剩下4万发,这样一来,连防御作战都成问题,更谈不上什么全线进攻了。”
第二集团军司令比利杰尔林格中将也附和道:“我的集团军库存炮弹只剩下3万发,而昨天光是在奥洛维扬纳亚我军就消耗了6000发炮弹,再跟敌人拼上三四天,我们就会因为缺乏炮弹而被打败。”
库罗帕特金一听“失败”这个词,更是怒不可遏,跺脚道:“不许散布失败情绪!这是叛国行为!听着,我们一定要进攻,参谋部已经制定了作战计划,12日发起总攻,不容更改,一个字都不能改!军靴和炮弹都可以想办法供应,但是谁也不许再说失败,没有必胜信念的人,我决不容许他再呆在高级指挥官的位子上,不,一个连都不会交给他,决不!我要让他滚到马厩里喂马去!”
说完,不容别人有插嘴的余地,库罗帕特金便转向他的参谋长索鲍列夫少将:“现在可以公布作战计划了。”
索鲍列夫从滑到鼻尖的眼镜上面环视了众人一圈,这才捧起几张文件宣布道:“作战计划,远东军,11月8日,代号‘圣徒’。”
“第一,我军拟向鄂嫩河一线的敌军发起全面进攻,歼灭或击溃敌有生力量,前进到额尔古纳河一线,之后视情向满洲境内挺进。”
“第二,我军进攻兵力为第二、三、四、五集团军,另有第18军作为战略预备队,共五十万人,一千五百门火炮和五百二十挺机枪。敌军防御兵力为第一集团军,下辖第一军和第四军,共三十万人,估计有一千门火炮和六百挺机枪。”
“第三,自北向南,进攻序列依次为第五、第二、第三和第四集团军。重点打击敌第四军。第五集团军从涅尔琴斯克(尼布楚)到石勒喀一线出击,攻击敌第四军的右翼;第二集团军从石勒喀到温季诺波谢列耶一线出击,攻击敌第四军的中央;第三集团军从温季诺波谢列耶到奥洛维扬纳亚出击,攻击敌第四军的左翼和第一军的右翼。第四集团军从奥洛维扬纳亚到下察苏切伊一线出击,攻击敌第一军的中央和左翼。预备队第18军集结在阿金斯科耶待命。骑兵第16师和后贝加尔边防骑兵团应向涅尔琴斯克(尼布楚)东北、石勒喀河两岸展开纵深至少150公里的警戒幕。”
“第四,各集团军的进攻轴线应指向克拉斯诺卡缅斯克到满洲里一线,进攻主旨为歼灭敌有生力量,各集团军、军指挥官应就此发挥主动性,以顺利达成作战目的。”
“第五,总攻时间定为11月12日上午七时。”
同日,奥洛维扬纳亚东南80公里外的舍尔洛瓦亚戈拉镇内,一幢小教堂的门口贴着一张白纸,上书:西部方面军司令部前进指挥所。
两名中年男子大步跨进门内,只听屋内一声号令,里面的人“唰”一声全站了起来,一个个就跟电线杆似的。
“诸位请坐。”
那名高大健壮、脸上棱角分明的男子用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