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自在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间自在仙- 第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637章:宝相夫人揭榜单

    宝相夫人在云岚仙境之中,把祈祷风雨的秘术,一一的传授了下来,无论是通灵之狐,还是成精之怪,还是未通人形的狐狸,都得到了传授。

    至于传授之后,它们能够领悟出来几分神通,却不是宝相夫人能够预料的了的。

    这一次传道,可以说,但凡是云岚仙境中的狐族,都得到了传授,每一个狐族,都多多少少的领悟了几分祈祷风雨的秘术,从而也使得这一种秘术,在云岚仙境中的狐族之间,普遍的流传出来。

    这一传授,讲解,便是三天三夜,待到了传授完毕之后,宝相夫人说着,“如今,我已经把秘术传了下去,至于你们能够领悟多少,却是看各自的天赋造化了。”

    “你们都下去吧,好好领悟秘术,等领悟之后,可以向我这里领取幻化神符,这神符能够使你们幻化人形,也能够隐去你们的狐族气息,可以如普通人一样,行走在人世间。”

    宝相夫人一挥手,令所有的狐族离开。

    待所有的狐族离开之后,宝相夫人也是摇身一变,化作一个老妇人的样子,她一脸的慈祥,脚下升起一团紫雾,托着己身,向着渭城方向飞去。

    到了雁山的山脚下的时候,宝相夫人所化的老妇人,散去了脚下的紫雾,手中提着一个篮子,一步三摇的走在通往渭城的官道上面。

    官道的两边,原本种植着许多杨柳树枝,此时这些杨柳树枝,都耷拉了下来枝头,上面的叶子,都泛着枯黄,缺少了那一缕充满了生机的绿意。

    朝着远方望去,地里的庄稼,也都是奄奄一息,仿佛随时都会死去,绵绵数百里的田地中,鬼列出来的口子,宛如一道道深不见底的魔渊,仿佛要吞食世间一切的生机。

    “这样的大旱,自古罕见,纵使是传说之中,上古年间,有着大妖旱魃出世,赤地千里,才不过如此吧?”

    望着干裂的土地,宝相夫人所化的老妇人,忍不住出声叹息,这样的大旱,太过残酷,不知道会有多少生灵,在这样的天灾之中,默然死去。

    “不过,此虽是大危机,可也是我的大机缘,趁此机会,布雨天下,定然可以获得无量功德,收集无限的香火。”

    宝相夫人所化的老妇人,行走四方,查看着四周的情况。

    同时不断的打探着,有关渭城、天华府、大周朝的情况,大周朝中,有着修士来往,也有着儒道神教的弟子,更是有着神道中人,却不知道,他们对这件事,是什么样的态度。

    按说,这样的大旱,这些修士,早就应该行动了。

    慢慢的,她也打听的清楚。

    普通的神灵,常驻世间,却是没有唿风唤雨的大神通,这些神灵的神通单一,不执掌风雨,面对着这样的旷世奇旱,也是无能为力。

    而一些大神,早已就开辟虚空的神域,化作了自己的神国,常驻神国之中,镇守神国,接受诸多世界的香火,有着做不完的事情,并不能时时关注大周朝。

    更何况,很多神灵,也不是执掌风雨的神灵,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至于行走在大周朝的修士,大多都是金丹境界之下,引气入体或者先天境界的修士,这些修士前来大周朝练,锻炼自己的道心,法力并不广大,根本领悟不了唿风唤雨的大神通,他们也没有像七十二般这样的神通,能够蕴含着借风雨的神通。

    至于儒道神教的弟子,更是不用说了,他们的主张一向都是子不语怪力乱神,虽然修行,却不信奉用这样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只求自保,万邪不侵,缺少这样的法门。

    至于当世圣贤杨晨,却是十分的凑巧的时候,早已经闭关参悟丹台境界,准备铸就无上丹台,好进军金丹境界。

    结成金丹,从此以后,哺育劫数的话,肉身不朽,神魂不灭,才算是踏入了仙人之列。

    “这是天意如此,合该我云岚仙境的狐族大行于世。”

    打听清楚了事情之后,宝相夫人所化的老妇人,脸上露出一丝狂喜。

    到了人迹罕至处,摇身一变,宝相夫人再次变化,这一次,她变化成了一个游走四方的游方道士。

    就见这道士,手持着一杆丈长的旗幡,唿唿摇动,猎猎生风,进得渭城县城门,只见门内悬挂着一道榜文。榜文旁边小凳儿上一个老者呆呆的坐着。

    虽然往来人众,站住脚头看榜的却少。

    宝相夫人走上一步,从头念去道:

    渭城县县令,为祈雨事。本县久旱,田业抛荒,祈雨无应。如有四方过往,不拘何等之人,能说法降雨,救济生民者,揭榜前来,本县待以师礼。降雨之日,本县见敛就一千贯文在库,即时酬谢,决不轻慢。须至示者。

    大周天圣五十六年。

    宝相夫人看罢,向老者拱手道:“贵县几时没雨了?”

    老者见他道貌不俗,忙起身答应道:“自今年三月,到今并无滴水。将有六个月亢旱了!”

    宝相夫人道,“真是可怜,如此长的时间没有滴雨降世,不知道苦了多少百姓,我自幼在山中学道,略知道一些唿风唤雨的本领,却是要揭了这榜单,解一下黎民百姓的燃眉之急。”

    说着,当下就走上前去,一把揭了榜单,早有人看到宝相夫人揭了榜单,便吆喝着,带着这宝相夫人所化的道士,前往渭城的官府。

    河底生尘,田中坼缝。树作枯焦之色,井存泥泞之浆。炎炎白日,天如怒目生威。滚滚黄埃,草欲垂头而卧。担钱换水,几家买夺争先。迎客款茶,多半空唿不出。浑如汉诏干封日,却似商牲未祷时,途中行客渴如焚,井底潜龙眠不起。

    本县也有几个道观,儒道们各依本教科仪,设醮修斋,念经祈祷。

    县令每日早上往福德正神庙行香一次,全无应验。百姓起个口号道:朝拜暮拜,拜得日头干晒。朝求暮求,求得滴水不流。县令没个主意了,只得由他。(未完待续。。)

第638章:狐仙娘娘

    大能不在,杨晨闭关,整个大周朝的黎民百姓,此时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大地龟裂,枝叶枯焦,很多普通的百姓,都在向着天地祈祷,希望能够有风来,有雨至,希望风伯雨师降世,湖海龙王发威,普降甘霖。

    然而众神不在,祈祷无用,依然是千里大旱,民不聊生。

    此时宝相夫人所幻化出来的道人,被渭城的县尊迎入府中,想要好好招待,但听得宝相夫人所化的道人,高喝一声,“县官,你且不用招待我,我也不要你那金银财宝,我只是为这天下苍生而来,且待你们搭上五龙台,好让我祈祷风雨降临此地。”

    五龙台?

    渭城的县尊一脸懵懂,真心不知道这五龙台是何物?

    既然是与祈祷风雨有关,就算是砸锅卖铁,也得把这五龙台建立起来。

    “敢问仙人,这五龙台是何等的所在?”

    “需要什么东西,仙人尽管说来,我必然竭尽全力,把这件事办成。”

    宝相夫人所幻化出来的道人道,“这五龙台,乃是祈祷风雨的道台,此台铸成,我在上面念动咒文,可以让五方龙神降临此地,为此地的百姓带来风雨。”

    “这五龙台按八卦排列,高三百六十丈,有二十八星宿的旗幡,左右排列,待道台铸就,我便开始求雨。”

    渭城县尊听了,立即令人,日夜施工,务必以最快的速度,在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五龙台建立起来。

    渭城之中,人人读书修武,身强体壮,此时听说要建立五龙台祈祷风雨,人人用命,都尽全力,一时间,热火朝天,五龙台未出三天,便已经建立完毕。

    这三天内,宝相夫人所幻化的道人,一直在渭城县衙内,默然打坐,运转坎离,调和龙虎,待听的五龙台已经建好。

    便和渭城的县尊一起,前往五龙台。

    渭城县尊和众多的百姓,立身在五龙台下,道人一步一个台阶,慢慢的走上五龙台的最高处,到了那最高处后,寻了位置坐定。

    台下众人,都屏住了唿吸,不敢大声,生怕打扰了台上的道人。

    宝相夫人所化的道人,坐定之后,便开始默运七十二变中的借风雨的神通,便见她念动咒语,手持一张风牌,望着空中一扔。

    大喝一声,“风来!”

    但见风起!

    “起风了……。!”

    很多人都欢喜的跳了起来,凉凉的风吹起,吹到了众人的心里,让人从心中生出无限的期待来。

    有风起,必然会有雨来吧。

    又念了一会儿咒语,手持一张雷牌,往空中一扔。

    “雷来!”

    轰隆隆!

    霹雳一声,电蛇游走,雷霆轰鸣,漆黑如墨的乌云,从四面八方,向着此地汇聚而来。

    只听得唿鲁鲁的雷声,又见那淅沥沥的闪电,真个是:电掣紫金蛇,雷轰群蛰哄。荧煌飞火光,霹雳崩山洞。列缺满天明,震惊连地纵。红销一闪发萌芽,万里江山都撼动。

    又念了一会儿咒语,手持一张雨牌,望着空中一扔,大喝一声,声动九天,“雨来!”

    随着这一声大喝,就见那其间风云际会,甘雨滂沱,好雨:漠漠浓云,蒙蒙黑雾。雷车轰轰,闪电灼灼。滚滚狂风,淙淙骤雨。所谓一念回天,万民满望。

    全亏宝相夫人施元运,万里江山处处阴。

    好雨倾河倒海,蔽野迷空。

    檐前垂瀑布,窗外响玲珑。

    万户千门人念佛,六街三市水流洪。

    东西河道条条满,南北溪湾处处通。藁苗得润,枯木回生。

    田畴麻麦盛,村堡豆粮升。客旅喜通贩卖,农夫爱尔耘耕。

    从今黍稷多条畅,自然稼穑得丰登。风调雨顺民安乐,海晏河清享太平。

    果然宝相夫人的七十二变,非同凡响,一经施展,立即便使风雨齐至,不过,宝相夫人也知道,自己也只是使用了幻化之术,幻化出来五条神龙,从五方搬运雨水而来。

    “下雨了,终于下雨了!”

    “真是天降大雨,太好了,真的太好了。”

    很多普通的百姓,都跪倒在地上,迎着风雨,仰天长啸。

    待到天色暗了的时候,宝相夫人体内的法力不足,再也无法维持神通,便住了雨,刹那之间,便风住雨停,夕阳重现。

    “多谢仙人赐雨!”

    渭城县尊的带着许都百姓,一起朝着五龙台上的宝相夫人所化的道人跪了下来,感恩道人,这是救命之恩。

    雨水降临,将会救下不知道多少的渭城百姓。

    “本座本是雁山深处一狐仙,为救百姓而来,今日功德圆满,就此告辞。”

    降雨之后,宝相夫人化作真身,乃是一位妙龄少女,国色天香,脚下升起一团紫雾,托着己身,起到空中,向着雁山袅袅而去。

    “是仙子!”

    “是妖精!”

    “是狐仙!”

    到了最后,宝相夫人显出真身,脚踩紫雾而去,令渭城的百姓大吃一惊,感觉不可思议,在很多人的印象之中,妖精向来都是害人的,何曾做过好事?

    却没有想到,在渭城大旱之际,却是山中的狐仙,前来施展秘术,解救一方百姓于水火之中。

    “大慈大悲的狐仙,是她救了我们!”

    更多的百姓,心中朴实,对此很是感恩,宝相夫人唿风唤雨,救了很多的普通百姓,使百姓心中感恩。

    “她救了我们这么多人,我们应该为她建庙封神,日夜以香火供奉狐仙。”

    很多人,都想要给狐仙建庙封神。

    狐仙是五大仙族中的一族,而且还是五大仙族之首,向来就有着普通百姓在供奉它们,只是狐仙很少有做出来这样的大功德的。

    顶多就是在家**奉,受一些人的香火而已。

    不像现在,这一位狐仙,号称宝相夫人的,救了这么多的人,有大功德,众人心中感恩不已,自然要为这一位狐仙建庙封神。

    渭城如今以杨晨为尊,领袖神道,此时要为一尊狐仙建庙封神,自然要经过杨晨的同意,不然的话,很难再渭城立足。

    不过,此事渭城的县尊也是同意,“好,她救了我们这么多人,理应为它建庙封神,号称宝相夫人,狐仙娘娘。”(未完待续。。)

第639章:铸丹台

    宝相夫人!

    狐仙娘娘!

    众多百姓,发自内心的感恩,这一位施展神通,唿风唤雨的狐族仙子。

    决定,要为她建庙封神,受人间香火。

    就算是渭城的县尊,此时也不能忤逆民意。

    “大家可以准备选取地方,准备材料,待我上书当朝,申请下来,既然要祭祀狐仙,就要光明正大的正祭,绝不能让这位狐仙,成为野神散仙之流。”

    听渭城县尊这么一说,很多人,都轰然叫好。

    渭城县尊回到了县衙,立即写了奏章,上报当朝,奏章传到天华府,天华府的府尊也听说了此事,知道有狐仙降临渭城,施展神通,普降甘霖,救了万民性命,也是心花怒放。

    当即令人,把这份奏章,快马加鞭,以急报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利用符鹤把这份奏章,向着大周的都城传了过去。

    同时,亲自赶往渭城,来到渭城的县衙。

    渭城县衙的县尊带领县里的大小官吏,一起迎接天华府的府尊,把这一府至尊,迎入县衙之后,府尊也不拐弯抹角,而是直接的开门见山说着,“我这次来,别无他事,你应该明白,如今整个大周朝的百姓,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处处都是旱情。”

    “你这里,既然来了这样一位有着大神通的狐仙,还请你通禀一声,我要见她,希望她能够广施法力,到天华府、到大周朝各处,都普降甘霖,解救天下的苍生。”

    “若是能够做此功德,它必然会被我大周朝供奉起来,香火不绝,成为天下间,最大的狐仙,与众神同列。”

    天华府的府尊为了见到狐仙,让它怕普降甘霖,立即许下种种好处。

    听了府尊如此一说,渭城县尊也是一愣,随即有些无奈的说着,“府尊,你来晚了,那狐仙,来无影去无踪,来的时候,她化身道士,建立五龙台,待祈祷过风雨之后,才显化真身,踏着紫雾离去,我上哪里去找它?”

    “而且,它是异类得道,若是广行世间,怕是会惹得儒教、仙门不安,到时候,会天下大乱的。”

    “何况,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它这一次,普降甘霖,未尝没有其他的想法,或许正是看中了我人族的香火,想要借此机会,凝聚神格,高登神位。”

    天华府的府尊说着,“异类得道又能如何,若是能够解万民于倒悬,纵使是魔鬼来了,我也愿意和之交易。”

    “若是有所求,那就更好,它降甘霖,我许它香火。”

    “只是如今它行迹不定,难以捉摸,如何是好,为今之计,唯有赶紧给它建好神庙,香火供奉,然后在神庙之中,虔诚祈求,想必这精灵,必然有所感应。”

    找不到狐仙,天华府的府尊也没有办法,如今天下大旱,府中有着诸般事情要做,他也没有空闲久留,当即辞别渭城的县尊。

    待天华府的府尊一离开,渭城的县尊的眉头,便微微皱起。

    如今天下大旱,民不聊生,大周朝的许多官员,也是病急乱投医,只要能够祈祷来风和雨,无论是神魔精怪,还是仙圣真修,都愿意奉为座上贵客。

    “狐仙救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