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尘缘- 第1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如此人才这两人大智若愚先前倒是有些看走眼了。虽然手法过于阴毒了些然而法为人用端看法门用于何处阴损些倒也不是什么大事。”

    那绢轴上记载的正是龙象白虎天君改造道德宗法器的独门手法。虽然没有心法诀要配合但以道德宗之能依三清真诀之愽大精深也不难推断出替代的心法来。至于道德宗用何法门得以知晓这些二天君哪会知道?他们甚而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已为人所尽知。

    紫清将绢轴还给那道人吩咐了送去藏经殿收藏慢慢研习解开绢册上所载口诀然后又问道:“若尘天明就要下山了他都准备了些什么东西怎地不见你回报?”

    那道人道:“若尘什么都没取用包括咒符丹药在内。据我所知他上次下山时带的东西该已全部用完了。”

    紫清面色一动双目一开抚须道:“他就要这么下山吗?”

    那道人道了声是犹豫一下又小心翼翼地道:“应该就是了。师叔我感觉感觉”

    紫清双眉一轩道:“说下去。”

    那道人如此才续道:“若尘与下山前大有不同。他身上透着些死气完全不是修习三清真诀应有之相。另外宫内阴气日重太璇峰上不光鬼气弥漫偶尔还可见妖气这”

    紫清略一摆手打断道:“我知道了。你以后不必去理会这些只消盯好玉玄就行了。”

    那道人应承了退出石殿。

    紫清默然片刻方轻叹一声转头望向香坛。香坛上供着一幅画像画的正是道德宗开山的广成子。

    天色未明长安城、真武观中已钟鸣三声鼓响七下观中弟子披衣整冠鱼贯从卧房走出开始做早课。

    真武观恢宏雄伟主殿高十丈在蒙蒙天光的映衬下连飞檐铜兽都有了些森森气象。

    一个道士忽从观门上跃入从殿前广场上一列列弟子中穿过直奔后进如风如火。众真武观弟子一时都停了脚步面面相觑。那人乃是孙果的大弟子如此飞奔想必是生了不得了的大事。

    此刻天下皆知真武观乃是道德宗死敌特别是在斩杀了几名道德宗重要弟子后此仇已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尽管有本朝朝廷倾力支持孙果又是信心满满但任谁与道德宗为敌总不是件能够轻松对待的事。因此真武观众弟子表面平静心中都是惴惴不安。

    真武观中也设有禁制对修士驭气飞行有极大的限制。不过那人运足全部真元刹那间已到观中后进孙果清修的院落里直接推门冲了进去。

    孙果正在榻上打坐双目不开不愠不火地道:“怎地如此沉不住气?”

    那人不及行礼即刻道:“师父何何世方已经死了!”

    孙果双目骤开急喝道:“此事当真!?”

    那弟子忙道:“弟子亲眼看过他的尸身为恐泄密或误事特急奔三千里来向师父报讯!”

    孙果面色阴晴不定在地上来回踱了数圈方道:“他是怎么死的?”

    那弟子显然深知孙果心中真意忙道:“他为一种不知名法宝所伤全身上下筋脉闭锁玄窍倒转完全回到了出胎前的状态三魂七魄皆被化消得干干净净一丝痕迹都不曾留下过。也就是说他死得已不能再死了根本无从转世轮回!说起来这么凶厉且不留后路的法宝弟子以前做梦也不曾想过如今还有些后怕呢!”

    孙果负手立在窗前半天方道:“能够一击令人回到未出世时的混沌状态怕是只有洪荒级的稀世异宝才能办得到。不过道德宗立宗三千年这种等级的法宝若没个一两件倒是有些说不过去了。你还看到什么没有?”

    那弟子上前一步小声道:“何师叔十八个乾坤一气锦袋一共被人破去了十五个!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孙果袍袖微微一颤。

    那弟子压低了声音道:“上苍谕示的征兆已一一兑现恭喜师父!他日师父得了正果千万不要忘了弟子!”

    孙果吐出一口浊气缓缓地道:“征兆只是征兆而已多说无益。”

    那弟子一怔忙道:“师父高明弟子受教了。”

    孙果点了点头不再言语。那弟子见了自行退出了院落。

    东方浮起一片鱼肚白忽然一轮红日跃上半空刹那间映得整个长安一片通红。

    不知怎地孙果只觉得这冬晨的第一线阳光格外有些刺眼。

    大唐宫长生殿。

    此刻正有一个纤纤身影凭着玉栏对着红日。似也觉得晨光有些刺眼她不由得抬起纤手挡在眼前。

    只这么一个简单动作半个长安的颜色都已被她夺去!

    她慵懒地唤了一声:“高公公。”

    高力士上前一步道:“老奴在。”

    她微微眯起凤目望着红日道:“看来今天会很热呢。”

    高力士回道:“娘娘大冬天的这么毒的日头倒的确少见。”

    她嗯了一声过了片刻又道:“高公公你说这个时候全天下的人是不是都被日光照着呢?”

    高力士笑道:“这日头嘛可不论什么帝王将相、贩夫走卒都是一视同仁的不然怎会有普照这个词儿?就是那些整日里驾风乘云的仙人也是一样照的。”

    她喃喃自语道:“是吗连仙人也是一样照的啊”

    她放下了纤手任那刺目的阳光直晒在脸上身上。高力士见了一惊忙道:“娘娘这天气可是难测得很现在还有日头说不定一会就会起风呢。这里地高风寒您要是着了点凉老奴可万万担待不起。”

    她幽幽一叹道:“是啊这天嘛总是难测的。”

    那一日原本也是万里无云、烈阳高照转眼间就变成铅云低垂压城欲摧。

    果然如高力士所料眨眼间就起了风。寒风吹开了她束紧的秀将一缕青丝拂到了她的脸上。

    她缓缓抬手抚着散乱的青丝忽想起他也曾抚着这缕烦恼丝说着她不明白的话。

    这本来就是个故事故事又哪里有道理呢?你现在自是不懂。等有朝一日机缘到了便会明白。

    可是她此时方才想起若是这一日永不到来那又该如何?

    已是劳尘之侣怎寻解脱之门?

章九 奇技 上() 
在本朝皇帝眼中黔州之南乃蛮荒之地隔绝中原民智未开虽山林繁茂土地沃衍却人丁稀少义礼蒙塞。

    的确这里群山绵延巅峰绝壁深滑险壑错落分布山谷林间出没的尽是中原难得一见的异兽凶禽与那遍地瘴气毒物的岭南实是相去无己纵是修为有成之人在此行走也得小心翼翼。这非只是忌惮凶兽主要还是因为世居本地的土著村民中流传着种种诡异凶厉的咒法巫术与中土道法大不相同。另据传说许多邪派元老、有道妖物就隐藏在这茫茫群山深谷之中。

    黔州西南三百里处座落着十余座原木青竹搭成的寨城有的依山有的傍水更有一座悬于山崖之外。寨城中的土族聚居于此己历千年十余座村寨合计也有数千老幼在黔州一带己是大族。

    本朝汉人多居于黔州府城中这些散布于深山中的土族一年中往往只去黔州一两次以土产药材猎物换些铁器书纸之物。

    然而这个土族部落有些与众不同。主寨依山而建居高临下俯瞰其余村寨唯一入山小路自寨下而过地势险要。寨顶一面由七色锦布织成的族旗在山风中猎猎飞舞然则更引人注目的乃是族旗旁边的一面杏黄色大旗上绣阴阳八卦图分明是中原修道门派的道旗表示本派中人在此驻留。遥遥望去更可见村寨中有道士进进出出怕不有十余人之多。

    当地土族与汉人交往是极少的此时这许多道士出现在这里就更显出了不同寻常来。

    村寨中最高的一座木楼居中盘坐着一个矮小枯瘦的老者正就着面前的火盆点燃长长的烟斗。他头裹深蓝土布头巾正中镶一块鸡蛋大小的玛瑙颈中胸前挂满了做工精细的金饰乍一看去倒是让人担心他瘦小的身体会不会被如此多的金饰压垮。

    楼梯一阵急响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快步走了进来急道:“父亲!卓央大巫师牢房前围了一百多个族人正在听他讲道!”

    老人烟斗一震道:“他不是己经被关起来了吗怎么还能讲道?”

    不等青年回答老人即自语道:“是了多半是守卫的卫兵也被他给蛊惑了。看来魔鬼己占据了他的心就算是三十年并肩狩猎的友情现在也不得不放在一边了。”

    老人叹了口气提高声音道:“加木措你带二十个卫兵将围观听讲的族人驱散。另外看守卓央的卫兵呢?把他们吊到长竿上喂山鹰!”

    青年加木措有些犹豫道:“父亲难道真要为那些外人牺牲我们英勇的战士吗?卓央大巫师说的也许有道理最近村寨里接连少了四个孩子说不定就与那些外人有关”

    老人沉声打断了他:“族里现下是我作主!你想当族长等我死了再说!”

    加木措无奈之下只得依命而去。老人想了想用烟斗敲了三记身旁的空竹不片刻功夫另一个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的青年就悄悄自侧门走了进来。老人沉声道:“带上五十个族兵跟着你弟弟过去看看。如果他敢私放卓央那你就连他一并抓起来!”

    那青年低头应是面上隐现喜色立刻出楼去了。

    老人低头吸了几口烟斗站起身来原地转了个圈重又坐下“卓央哼卓央。即使是你也不能阻止我追寻大神的旨意。”

    村寨东南偏僻一隅有处掩在茂密丛竹中的疏篱木楼前面是高高的晒谷架水色碧绿清澈的溪水自楼下蜿蜒而过。此刻通向木楼的石板路两侧各竖一顶灵旖宝盖一道足有三丈高的杏黄色布障将木楼连楼前空地一起团团围住只在正南方有旗门出入。

    如果有土族能进入布障内会惊奇地看到仅短短数日楼前空地上己经平地而起一座露天玄坛广三丈。坛立重坛广二丈黄琉璃铺地白色缦石围栏上下设十门。玄坛形圆重坛形方中央安一长灯。围坛四周安色灯三十六。

    坛道自旗门始曲折穿过玄坛指向木楼入口同样是白色缦石铺就其间点缀着按六六阴数拼接的黄琉璃小砖若有道门中人在场可一眼看出坛道的形状如南斗六星。

    此刻重坛上分置青赤黄白黑正五色案几其上香花灯烛、金龙纹缯、净砂符幡等供奉之物琳琅满目。每个案几旁均有一名盛服道士侍立诵唱说也奇怪布障外丝毫不闻这里的半点声响。

    木楼是传统的吊脚楼格局上层正中为堂屋两侧用木板分隔出卧室现在堂屋己布置成道家的蘸坛中间高设三清座又设七御座每位高牌曲几。左右班列诸神圣位。

    一名仙风道骨的真武观道长负手立于坛前细细看过玄坛后淡淡地道了一声:“很好

    他身后紧跟着的那名胖道人得上师称赞不由精神一阵抖擞笑道:“不想蛮荒之地也有如此灵气充沛的道源被这些夷人拿来做安置重病人的弥留之所真是暴殄天物。罗真人此坛别出机杼巧夺天工纵是孙观主在此恐怕也无外如是。当然此坛的玄妙就非是那些化外夷民能够看得出的了。”

    “不可小看夷人的术法他们药、术、物合以巫咒与我中原道法大相径庭。”

    “怎及得上我真武观和罗真人的蝗蝗正法?”

    听了此言罗真人也不由得微微一笑。他捏起一小把金砂洒向玄坛祥云涌过之后五色案前各现出一名浮于空中的小童来。这些童子遁体透明体内不见五腑六脏只有一片片翠绿的叶子在蒙蒙光雾中流动着。五个婴孩看上去正在沉睡面上表情也各有不同似在做着不同的梦。

    罗真人显得十分满意抚须笑道:“这些药胎己有了八成火候了。只消再找到三个药胎玄坛就可大功告成。”

    胖道人道:“真人这村寨里合适的药胎倒是还够只是其中一个是族长的孙子您看

    罗真人嗯了一声不疾不徐地道:“药胎够了就好其余的事我来处理。”

    罗真人大袖一挥平地云起人己消失无踪道法果然了得。转眼之间罗真人己在族长的房中现身整了整道袍在族长对面盘膝坐定。

    老族长不停地吸着烟斗半晌方道:“仙长进展如何?”

    罗真人淡道:“尚差三个药胎。”

    老族长烟斗忽然一阵急促的明灭然后问道:“还差三个?”

    “正是。”罗真人一边说一边自袖中抖出一枚鸡蛋大小的丹丸丹丸封蜡上以紫金制成九龙戏珠图极尽华贵奢侈之能事。

    望着递到眼前的紫金丹老族长眼皮微不可察地跳了跳。

    罗真人淡道:“此丹名为九龙紫金丹与我设在寨中的玄坛息息相关。服下此丹后只消玄坛不毁服丹之人即可与天地同寿。”

    啪嗒啪嗒!烟斗中的火星早己熄灭然而老族长却全无所觉只顾着狠狠地吸。罗真人见了从容一笑将那颗九龙紫金丹放在地上整衣而去。

    他刚刚下楼就在胖道人匆匆而来低声道:“真人我总有点心神不宁似是有什么人在暗中窥视着这里一般。您看是否需要加强点防备?毕竟玄坛眼看着就要建成了。”

    罗真人闻言双眼微闭凝神在袖中掐算了一会冷笑道:“不过是几个跳梁小丑若在别处分坛或许还会让他们得了手。但既然本真人在此断叫他们来得去不得!”

    胖道人登时放下心事马屁如潮。

    遥遥望见远方杏黄道旗时纪若尘才感觉到久被压抑的疲累。

    这一路过来并不好走。他与神州气运图中感应比前两次要弱了许多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找寻灵力之源的大致方位消耗的心神比以往多了数倍不止。和前两次一样他们在路上也遇到了一些叫嚣着要杀光道德宗弟子的小门小派。只是见得多了纪若尘也就明白这些人不过敢在远离道德宗的地方叫嚷一番真让他们靠近西玄山恐怕是再借几个胆子也不行的

    纪若尘随手抓了两人狠狠拷问一回想问出究竟是何人在背后指使。结果众口一词都说是奉明皇谕令、真武观真人撑腰说了和没说一样。纪若尘见问不了什么来于是随手杀了。这等无知无畏之徒杀不胜杀他也懒得动手于是一路上只当作没看见这些人全神贯注地找寻灵力之源。

章九 奇技 中() 
进入这片山区后纪若尘已全然失了对灵力之源的感应无奈之下只得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搜索。这种搜寻的过程极为耗神尽管他心境修为远道行境界但半日下来不知不觉间也耗去了大半心神。当他在远处那面杏黄道旗上感应到了一丝灵力时才觉得疲累一**涌起几乎挡都挡不住。

    二天君行过天下路见多而识广纪若尘也饱读道典专门针对真武观下过一番苦功是以三人一眼望去就知那面杏黄道旗乃是真武观的标志。

    只有青衣是不通世事的。

    四人所立山头其实距离杏黄道旗十分遥远就以纪若尘的目力望过去也不过是豆大的一点黄色而已。只不过这点黄色在满山的翠绿中十分醒目才令他注意到了真武观的道旗以及旗下星罗棋布的村寨。

    纪若尘依着三清真诀平心摄气正要仔细观察一下道旗下的环境毕竟灵力之源附近多半会藏着些不可知的凶险。

    他运好心诀眼前的杏黄道旗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就在此时他眼角余光中忽然闪过龙象白虎二天君的身影登时不大不小的吃了一惊心神为之一松千里目道法就此散了。

    龙象白虎二天君各自在眼前捧了一根二尺铁管指向村寨方向口中还念念有辞。

    “那面旗子上有古怪旗边上那些暗金纹路肯定是什么阵法虽然隐藏得不错怎奈俺龙象天君法眼如炬?”

    “咦旗下转出来个老道看起来道行不弱的样子嗯弄不好比俺白虎还要强上一筹。边上那几个徒子徒孙也不算太差了。”

    龙象天君调节了一下眼前铁管随即道:“看他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