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一个地方出事,百姓难以生存的时候,政府就在那里大量募兵,“每募一人,朝廷即多一兵,而山野则少一贼”,这也正是宋朝农民起义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要知道,仅是在仁宗朝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时,宋军的总人数就已经从太祖赵匡胤开国时的三十余万上下,一家伙增加到了一百三十万之巨,考虑到当时的人口充其量也就是一亿人左右,按照正常情况下,小农社会中兵员与百姓比率一般不超过五十比一的数值来看,这一个比率实在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且更要命的是,大宋的这一百三十万军人并不像前朝那样属于自备兵器甲胄应卯出战的府兵自耕农,而全是吃财政饭的职业雇佣兵,因此军费也就屡创奇迹。
就说仁宗宝元年间仅陕西一地(也即是专门应对西夏的西军),和平时期军费就达到岁耗两千万贯,战时更是三、四千万贯打不住。所以庞大的军费和其他开支使得宋朝的财政开支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就连那样庞大的财政收入有时都会有入不敷出的问题,以至于被后世讽刺的称为“积贫”。
但也要承认,大宋这样的措施在所谓的“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还是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虽然将正常的政府对民众的福利性投入以偷换概念的形势转变为“军费开支”,但也极大了侵占和侵蚀了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
而经过范、王和蔡他们不断的“变法”和不断的探索,让土地兼并已经走到了尽头的大宋终于自己找到了一条发展全力第二和第三产业的道路。而随着工商业和服务业的极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同时劳动力的紧缺也迫使一些原本在大宋军队中“被稳定”对象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水平而不得不脱离军队自谋出路。
所以就本朝而言,冗兵的程度比前几朝可就轻松了许多。
不过,可别忘了,根据一早梁师成随口吐槽道出的信息来看,大宋京畿十五路的虚编人数,差不多可以达到恐怖的五百万之巨。而想想虽然东京城号称八十万禁军的是虚的,可西军的八十万就是实在得不能更实在了,如此算来大宋境内的实编军队真要有个二、三百万上下也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实。
但说黄杰思谋了一下,便也问了问西北军的实编和兵种构成,据种师中所言,二十三万西军里,骑兵不足三万,余下的全都是步卒。(未完待续。)
卷七 燕云急 第六百二七章 【筑城】()
宋军虽然在兵种方面分得较为细致,但大体上还是将有马骑的称之为骑兵,没马骑的都算作步兵,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叫大宋缺少养马之地,本身的种族天赋里也缺少骑术技能,只是在种植和手工业等方面点满了而已。
而后黄杰细细计算了一下,便来大胆的提出了一个问题:“若是我军长驱直入,直接杀入西夏腹地,围攻西夏东京兴庆府,以西夏国主之秉性,是会踞城死战?还是会避开我军锋芒,抱头鼠窜?”
但听童贯与种师中同时就是开口大笑起来,童贯抚须道:“李乾顺此人,极是自负,岂会不战而逃?”
种师中却是拍手笑道:“也未必许得我军长驱直入!”
黄杰想想,便也点头道:“如此……若能有五万骑兵、五万车兵、以及十万步卒,则西夏可破!”
这话一说,满殿都是惊讶目光,种师中便也问道:“如何破之?”
黄杰伸手一指地图,点在会州(今甘肃靖远)北面不远的柔狼山位置上,道:“大军云集会州,两万骑兵护送五万车兵就在柔狼山口设下车阵引西夏军来攻。他如不来,便就地筑城,城池筑好便可以三十里一城的间距不断深入西夏腹地,近逼兴庆府。”
“筑城?”众人听得都是愕然,种师中不由瞪大眼跳了起来,喝问:“西北极荒,柔狼山一带缺少石料,却要如何筑城?还有这城又要筑得多大?”
黄杰哈哈一笑,便也反问:“谁人说得,这筑城非得要石料不可?当初御车军韩进宝部在柔狼山口阻截李乾顺时,曾经探查过附近地貌,得知这柔狼山周围不但有大量的细沙、粘土和白灰石,附近还有的石炭矿。只要我军占下此地,就可以迅速开窑烧制三合土,以三合土筑城,虽然比不得石城牢固,但用以牵制敌军骑兵,保护我军粮道,便也足够了。再说这城也不要多大,方圆一里,城高两丈,每座可驻扎千人即可!”
童贯听来,眼前也是一亮,沉吟道:“每城间隔不过三十里,又驻千人,保护粮道足以!只是筑城乃是个水磨的功夫……不过这会州距兴庆府也不过六百里,就是二十座兵城之距。”
一直没开口的高俅便也忍不住问道:“若是李乾顺来攻,又如何?”
黄杰便也嘿嘿一笑,便也笑道:“五万车兵占下柔狼山后,便选在山北朝阳的丘地设城,此处丘地距离北面山口约有千步距离,平地拔高约七丈,只需在此地设下阵地、挖掘阻骑壕沟,便可坏了西夏骑兵的冲击之力,待西夏人派了步卒上来,车阵中自有床弩招呼。若是困而不攻,这会州的十万步卒便合围上来就是了!”
说白了,黄杰的战术就是:占了柔狼山口后,你来就打守城战。你不来就一路把城堡建到兴庆府,直接抵到李乾顺的鼻子下面去!
高俅又来问:“若是西夏人既不来问,也不来攻,却是入境来扰又如何?”
黄杰便也道:“自然一如先前般,设伏阻截,分而化之,零敲碎打,将其吃掉!”
种师中却是起身走到地图前,好好看了看图上的标示后,抚须笑道:“只怕未必,若真是将车军拉上柔狼山,摆出筑城的事态来,以夏主李乾顺的秉性,只怕立时便要挥军来攻!”
这筑城战的战法对于宋军而言并不是什么新手段,就拿如今西北童贯手下的两员大将刘法和刘仲武二人来说,就是筑城战法的高手。
先说刘法,元佑三年(1088年)三月,北宋塞门寨受西夏攻击,主将米赟阵亡,在宋军士气沮丧,老将皆有忧色之时,年轻的刘法挺身而出领兵猛攻西夏洪州,斩掳五百余、焚荡族帐万二千、获孳畜铠仗万三千,一举扭转战局。后刘法由鄜延路第三将副将胜任为第三将主将,军阶如京使。
元符元年(1098年),刘法在鄜延路进筑罗古谷城寨毕工,其后又于政和五年(1115年),协助刘仲武在清水河(今甘肃永登县境)筑城留兵戍守。后刘法率兵抵达古骨龙(今青海乐都县北),与夏右厢军展开激战,夏军大败,“斩首三千级”。
战后,刘法在此修筑震武城,派兵戍守。
而刘仲武在西北筑的城,虽然名气上不如罗古谷城和震武城这般牛逼,但在数量上可就比刘法多得多了,期间共修筑了大大小小上百个屯堡,因此这针对西夏人筑城而守的战术对于宋军而言也算是较为成熟的战法了。
不过提到了筑城战法,就不得提一人,此人姓章名楶(楶音JIE,杰),字质夫,浦城(今属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名将、诗人,崇宁元年(1102年)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其人治平二年(1065年)进士及第,历陈留知县,京东转运判官、湖北刑狱使、成都路转运使等职,政绩卓著。
元祐六年(1091年),章楶担任环庆路经略安抚使,提出西夏嗜利畏威,如不给予惩罚,边境不得休兵。应当逐渐占据西夏疆土,用古代对诸侯削地的办法,以削弱对方来强固自己的边防,然后派各路兵守其要害之处,并率军进攻西夏,夏军多次侵犯,均为章楶所败,有效遏制了西夏的侵犯。
绍圣元年(1094年),章楶出兵西夏,并据地形修筑工事,巩固边防。攻取西夏大片地区,取得了宋朝对西夏作战的战略主动权。夏军进攻平夏城,章楶于胡芦河川三战三捷,大破其军,又奇袭天都山,擒获西夏统军嵬名阿埋,夏主震骇。章楶被任命为枢密直学士、龙图阁端明殿学士、进阶大中大夫。
绍圣四年(1097年)夏军进犯,宋军乘虚攻破没烟峡寨,斩首三千余。夏军七万攻绥德、六万攻麟州,均为宋军所败。葭芦城竣工,夏军围之六日,宋军援军到达,夏军不能战胜,退守长波川,宋军入界,斩首两千余。宋哲宗咨询对边境形势的良策,章楶提出在胡芦河川筑城堡,占据有利形势迫近西夏。哲宗同意章楶的对策。
后章楶公开修筑数十城,佯示怯弱,暗中率领四路兵马出胡芦河川,用二十天时间,在石门峡江口好水河南边筑起平夏城和灵平寨。刚兴建时,夏军进攻灵平寨,章楶以夏兵猖獗,议守泾原之灵平会,命钟传与部将苗履统众城之,梁氏遣兵力争。
章楶传将步骑二万出不意造河梁济师,作金城关,扼其险要,夏兵遂败。接着章楶修筑环庆、鄜延、河东、熙河等城,西夏对此深感惊讶,却不敢妄动,宋朝边防得以巩固。
以后,各路宋军仿效,在要害处筑城五十余所。(未完待续。)
卷七 燕云急 第六百二八章 【连襟兄弟】()
所以,如今大宋的城堡战术实际上已经玩得很溜,只是在战略上守成有余,而进取不足。
简单点说,就眼下来看,大宋的城堡据点采用的是线性防御战略,各城各堡各寨之间采用的是区域防御策略,采用的是步步为营蚕食策略。这么做毫无疑问阵脚能够非常稳健,但弊端也是不少,一个是反应迟缓,再一个冗兵严重,且一旦被西夏人找着了空隙突入,也会陷入被动防御疲于奔命的境地。
而如今黄杰提出来的新战术,看起来就非常的简单粗暴了,采用直线突入的战术,一路把城堡修到兴庆府城前。
还别说,这等战术若是早几年提出来,只怕是会被人看成是个大笑话,想要在一马平川的西夏腹地境内修城堡,没个几万大军防守反击,西夏人光是派些轻骑来每日骚扰就能坏了事儿,但如今却是有了战车兵这支新部队,情况也就自然不同了。
黄杰的战术很简单,第一步就是迅速派出战车兵跑去占下柔狼山,五万战车兵的基本配备是五百辆战车和一千二百至一千五百辆辎重车,若是以最高配置,战车与辎重车两千辆来计算,至少可以布设下一座方圆超过四里的车城。
以黄杰的计算,两千辆战车的进场时间或许需要三日或七日,但布阵的时间却不用太多,战车随到随布,车城随时可以扩建。这期间李乾顺要是来攻自然最好,他要是不来也正好便宜了宋军,届时在车城的保护下,就在车城内部建造起一座方圆一里的土城。
每建成一城,车城便前移三十里再次布阵,此地推进。以十日至十五日建造一座土城的速度推进的话,从会州城下用二十座城堡抵到兴庆府前最多用时一年。
一时间,黄杰提出的这个“新设想”倒也当真引起了众人的兴趣,因为他的这个想法比起临时训练几十万兵卒然后屁颠颠的跑去掺合辽金之战的可行性要高出很多。因为本身在西北就有接近三十万的正规战兵可用,还有五十万的民役、青丁可以调拨来筑城,整个计划中最为关键的一点也并非天时和地利,而是只要有钱便成了。
甚至,种师中也算了算,就算宋军真的用五万车兵占了柔狼山,李乾顺暴怒之下果真领军来攻,那么他最多也就能出兵十万人马,而且为了筹齐这十万人马的部队,他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来筹集粮草和各种辎重,毕竟西夏新败不久,一家伙叫大宋吃掉了差不多四万人的精锐。
因此这随后,群臣也就黄杰提出的这个新战略热议起来,一直议论到接近酉时,赵官家实在是不想再留群臣们吃晚饭了,这才作罢散了。
当然,攻夏之事也不可能就此拍板,只不过赵官家还是点头要枢密院就今日的议论拟出一个章程来,然后再做打算。
不过罢宴之时,赵官家虽然对黄杰并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表示,但在黄杰准备出宫时,却是有小黄门奉了郑皇后的懿旨传他去了延福宫拜见。
延福宫也即是后宫,正常情况下外臣极难有可能会被传召进入,但黄杰作为赵家的女婿,自然还是有这个资格的。只是去了之后却被领进了御苑之中,但也见得郑皇后为首,领着赵福金与几个小皇子,和一大群已经出阁的皇姑与皇姑父、公主与驸马正在御苑之中饮宴。
黄杰上来见了,心头不由奇快,怎么赵家的驸马们选在今天开驸马会,忙也与众人行了家礼,礼毕正要退身寻个空处来坐时,却听郑皇后笑道:“你夫妻二人不坐一处,却要如何?”
于是黄杰便也只能硬着头皮去了赵福金身边坐下,才落座便也听见一个皇姑打去道:“茂德驸马此来,可是要接福儿回府的?”
黄杰看了那皇姑一眼,见她四十出头的年纪,自是不熟,但也还是急忙答了:“侄婿正有此意!”
“哼!有意无心,何用?”也在这时,坐在黄杰与赵福金左手边的一桌上,一个面貌与赵福金大相径庭的年长女子冷哼一声,却是重重将手中的酒盏往桌上掷下。
黄杰看了一眼,倒也记得当初迎亲时与此女照过面,乃是赵福金的姐姐赵金奴,其母乃是显恭皇后王氏,如今嫁与左卫将军曹晟。而算起来曹晟还是黄杰发小好友曹宝的堂兄,是如今曹氏长支的嫡出次子。
黄杰眉头一皱,忙也起身与赵金奴叉手道:“姐姐言重了,子英既有意更有心!”
赵金奴是年该也是刚刚十八、九的模样,相貌自然是继承了王皇后一系,与赵福金不是一个系统,也不知道是不是婚后夫妻不谐,如今看她倒竖着一对柳叶眉,还真有种深闺怨妇的气势,便就听她再次冷哼一声,刚要开口却是身子一歪,而后便也见她猛然扭头对身旁的驸马曹晟喝道:“你扯予做甚?”
顿时便也见曹晟老脸一红,气氛便也尴尬了,不过这时正好见郑皇后下首的大长公主起身与皇后斟酒,且也笑道:“金奴妹妹稍安勿躁,莫要在母后面前失了礼仪!”
大长公主赵玉盘乃是郑皇后亲出,如今也是早嫁了左卫将军曾夤,算起来今年也刚好二十,不过气质却是雍容大度得多了,但见她与郑皇后斟酒后,便也回身与曹晟和黄杰都是一笑,这才坐回。
大驸马曾夤便也起身举盏与曹晟、黄杰还有在座的诸多驸马笑道:“今日难得有幸,我等连襟兄弟,不如同饮一盏,共祝母后老大人福寿安康如何?”
如今赵官家膝下已经出阁的公主,统共有九位之多,所以曾夤这一提议自然得了附和,这一盏自然推辞不得。
饮了一盏之后,曾夤倒也担起了大驸马的责任,开始侃侃而谈活跃起了场上的气氛,顺带着也叫黄杰知道了今日这宴席的主旨目的乃是为不久之后郑皇后的生辰而开的碰头会,不过由于不是整寿,而且今岁又是火灾又是水灾,郑皇后也并不准备大势操办的样子。
随后黄杰眼观鼻,鼻观心的装作木头人,好好打量了一下赵福金的这些姐姐和妹妹,倒也迅速的分出了亲疏来。这其中座位最为靠前的自然是长公主赵玉盘,次座乃是赵金奴。三、四座则分别是成德帝姬赵瑚儿(郑皇后嫡出)、和顺德帝姬赵缨络(贵妃王氏所出),赵福金则排在了第五位。
之后几位分别是:显德帝姬赵巧云、柔福帝姬赵多富、安德帝姬赵金罗、惠福帝姬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