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家二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林家二少-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祖宗莫要伤心,若是姑母在天有灵知道了,也会难过的。”贾母看信的时候,贾宝玉就在旁边陪着,他不知信的内容,可见贾母的表情,就知她是想起早逝的女儿伤心难过了。
    “宝玉啊,你林妹妹暂时不能来了,你姑父说要她在家为你姑母守孝。”贾母孙子、孙女不少,曾孙都已有了,外孙女却只有一个,还小小年纪就没了母亲,怎能不让她心里牵挂着。
    贾宝玉沉声道:“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本就是应该的,林妹妹要守孝,就是来了家里,也出不得门,不如留在扬州,尚有姑父和表弟相伴,老祖宗若是想念,以后总是能见到的。”
    “你这孩子,小小年纪说话怎么老气横秋的。”宝贝孙子在身边宽慰着,贾母的心情烧好了些。
    贾宝玉笑笑,又道:“老祖宗,我要回去看书了,就让二姐姐、三妹妹、四妹妹陪你说话吧。”
    有贾珠的前车之鉴,贾宝玉生下来,贾母可谓爱如珍宝,根本舍不得在学业上逼他,可这孩子也忒古怪,就是没人要求,读书习字也是极认真,完全对得起抓周抓到手的上等狼毫。
    贾母再是溺爱孙子,见他自己肯用功,哪有不欢喜的,愈发把贾宝玉宠爱地不行了。
    再说林家那边,虽然伤心贾敏的过世,可日子总是要过的,林瑜姐弟三个,继续上午跟着李老先生念书,下午再各学各的。林家内宅没有主母,林如海就把下人打发了部分,剩余的重新分工,反正他们就父子四个,也用不到多少人,里头人少一点,事情也少,料理起来反而轻松。突然没了母亲,黛玉和林瑾也都长大不少,各人身边的事情,都是自己料理,倒也井然有序。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两年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姐弟三人的功课都是大有长进,李老先生不止一次抚着胡须跟林如海说,他家的女公子若是男儿身,只怕日后比弟弟们都要强些。
    当然,这并不是说林瑾和林瑜就不好了,他们的功课,也都是林如海看了也要点头的。相比较而言,林瑾更有天赋,他写的文章,言语华丽,辞藻丰富,仿佛那些华丽的文采,都是信手拈来。林瑜的文笔就要朴实地多,但是他看问题的观点,却比林瑾深远锐利,可见也是用了功的。
    家中诸事顺利,林如海不见得就有多轻松,自从他选择了七皇子作为支持对象,就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然而,太子被废、诸王夺嫡,圣人的年纪又一天天大了,他若再想保持中立,也是不可能的。如今,林如海要做的,就是帮助七皇子登上九五之位,否则整个林家,都会万劫不复的。
    二十七个月的孝期过去,贾母旧话重提,还是想要接黛玉进京,她还从来没见过玩孙女呢。
    林如海没有多想就同意了,还让林瑾和林瑜也跟着进京,两人闻言皆是大吃一惊。名义上,贾母也是他们的外祖母,若说进京看望,那是应该的,只是林如海还在扬州为官,女儿不便教养送走也就是了,怎么儿子也要去,显得有些不合常理,毕竟他们这一去,是要住上很长一段时间的。
    “父亲,这是为何?”林瑜看得出来,林如海不是一时冲动,他的态度比两年前更加坚决。
    林瑾眨了眨眼,也道:“外祖母来信,只说了要接姐姐过去,我和瑜儿留下侍奉父亲。”
    “不行,你们都要跟着姐姐去,父亲身边自有人伺候。”圣人年前突然中风,朝中局势愈发混乱,京城乃是天子脚下,人多眼杂,皇子们谁也不敢太出格,比起扬州,还是要安全许多的。
    林如海意已决,谁劝也没用,姐弟三个只好回房收拾打包。林瑜想着黛玉原著进京时的孤单,特意提醒她,多带两个丫环伺候,黛玉却道:“外祖母爱怜,才接了我们前去,倘若前呼后拥的,岂不失礼。”林瑜想想也是,尤其他和林瑾两个,根本就是自己贴上去的,再带很多人,是不好看。
    因而到了出发之时,黛玉只带了王嬷嬷和红鸾、雪雁两个丫环,林瑾和林瑜干脆奶娘都没带,各自带了两个随身的小厮。林如海倒是另外打发了下人陪护他们进京,只是这些人到了京城以后,并不会住进贾家,而是住到林家自己的宅子里。林如海还跟两个儿子说了,若是他一年半载不能回京任职,他们就慢慢把家里的宅子收拾出来,待年岁再大一些,就找机会搬回自己家去。
    林瑜隐隐有些明白,他们回京不是单纯陪着黛玉这么简单了,因为林如海还吩咐了,日后到了京城,他们定要小心行事,不能轻易和人结交,只管认真读书就是,有什么不懂的,去请教柳煦。

  ☆、第013章 进京

虽说林黛玉还是像原著那样被贾母派来的人接到了上京,可幸运的是,她还有两个弟弟作伴,而林如海也说了,如果不出意外,两三年之内,他也会调回京城任职,届时全家就可团聚。
    这个年代的女子,有没有兄弟扶持区别可大了,正常情况下,父母总是要走在子女前头的,若是有个兄弟,娘家才算有人撑腰,否则的话,岂不成了无根之人。林瑾林瑜虽然年幼,可是对黛玉来讲却是无可取代的,只是贾家来接他们的人,对兄弟二人似乎有打探之意。不过林瑾林瑜都是改了族谱的,贾敏的娘家就是他们的外家,两人对此并不在意,反而应对得当,让人不敢小觑。
    姐弟三人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林瑾先是打发了一路护送他们进京的二管家福伯等人回林家老宅,方和黛玉、林瑜上了轿。其实,林瑾林瑜更想骑马的,被郁师傅操练了三年,他们的骑术已经很娴熟了,不过贾家得闻他们兄弟年幼,只准备了轿子,只得作罢。
    林瑜穿越过来五年,一直生活在江南,第一次来到上京,自是好奇心十足,忍不住左右张望。他不知道,红楼梦里的京城,是不是他上辈子生活过多年的帝都的原型,可即便是,隔着几百年的时空,他也看不出什么熟悉的意味来。只是京城就是京城,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
    跟原著相比,黛玉进京的时间晚了两年,可路线却是没变的,也是先经过宁国府,然后才是荣国府。纵然看过原著的描写,亲自经历的时候,林瑜还是被两府的占地面积震惊了。一门两国公,还有这么大的御赐宅子,看来贾家的先祖在开国之时,功勋确是不小的,就是后人不争气,坠了先祖名头。
    林瑜看过不少分析红楼的书,其中就有人说,黛玉进林家没走正门,是贾家低看了他,反而是薛家投靠过来的时候,迎接的规格有些偏高。对此说法,林瑜表示纯属无稽之谈,黛玉多大年纪,不过还是个不到十岁的小姑娘,她有什么资格让贾家为她大开中门,除非是林如海也来了。同理,林瑾和林瑜也没有这样的资格,至于薛家,原著根本就没有提过他们走的哪道门啊。
    从西边角门进了荣国府,轿夫抬着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另换了几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重新抬起轿子,走到一垂花门前落下。对于这番折腾,林瑜只有一个感想,就是贾家地盘太大、规矩太多,抬个轿子的活计都要养那么多人,难怪银钱不称手,还得去放利钱。
    抬轿的小厮退出之后,随行的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林瑾林瑜也各自下了轿子。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都笑迎上来,“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林大爷、林二爷到了。”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贾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林瑾林瑜被人忽略,倒也不甚在意,只是见两人哭得厉害,忙上前劝解,以免伤身。
    贾母这才注意到两个外孙,虽说不是敏儿亲生,却早已记在她的名下,便一手拉过一个,连赞了两声好孩子,心里却想,如此钟灵毓秀的两个孩子,若是敏儿肚子里出来的该有多好。想到早逝的女儿,贾母又是泪水涟涟,连带着林瑾林瑜也绷不住了,跟着哭起来,黛玉更不用说,眼泪就没止住。
    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姐弟方拜见了外祖母。当下贾母又给他们介绍了邢夫人、王夫人、王熙凤和李纨。姐弟三人一一拜过,林瑜心里疑窦丛生,是因为他们来京城的时间变了吗?怎么王熙凤已经在等着他们了,原著里头那个拉风的出场哪里去了,真是让人不解。贾母又说:“请几位爷和姑娘们来。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了。”众人答应了一声,便去了两个。
    林瑜闻言又是一愣,“几位爷和姑娘们”,这是什么意思。莫非是多了他和林瑾两个,所以表兄弟们也要见个面,跟他们同辈的,就是贾琏、贾宝玉、贾环几个了吧,他没来由有些紧张。
    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姐妹来了。林瑜知道,那是迎春、探春和惜春,加上进了宫的元春,就是“原应叹息”。因为都还年幼,又有长辈在场,表兄弟姐妹间见面倒也不妨,互相厮认过,就归了坐。众人正在叙话,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二爷来了,环三爷来了,兰哥儿来了。”林瑜的心,立即就被提到了嗓子眼。
    他知道自己在紧张什么了,“摔玉”的闹剧就要上演了啊,他要怎么做才能阻止呢。
    林瑜犹在头痛,贾宝玉已经带了贾环和贾兰进来,林瑜抬眼一看,发现曹公对他的描写一点都不夸张,果然是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几人又是一通厮认,林瑜敏锐地感觉到,贾宝玉和林黛玉初见对方时,都有片刻的怔愣,不由有些担心,原著的惯性真的就有这么强吗?贾敏还是死了,宝黛的相逢也是不可避免,却不知两人心中所想,完全是不一样的。黛玉一见宝玉,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想的却是,“林妹妹,我们终于又见面了。”
    除了黛玉,宝玉对林瑾林瑜也很热情,还说两位表弟自幼得姑父教诲,学识一定不凡,以后大家在一起上学,学业上也有所增益。面对宝玉真诚的眼神和语气,林瑾答应地很痛快,两人还讨论上了,林瑜却是目瞪口呆,这货还是贾宝玉吗?他不是最恨仕途经济的,怎么爱上读书了,这不科学!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让林瑜惊讶,贾宝玉没有说出那句经典的“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的话,也没有不礼貌地给黛玉取字“颦颦”,更没有问起黛玉有玉无玉,“摔玉”自然也没发生。
    至始至终,贾宝玉的主要交谈对象都是林瑾,两人聊得颇为投缘,只是他的目光,偶尔会扫向黛玉,里面的深沉之意,远远超出了他的年龄,林瑜如梦惊醒,这个贾宝玉,他不是原装的。
    没等林瑜说什么,贾宝玉已经拉着林瑾的手站起身,向贾母说道:“老太太,林家表弟远道而来,我先带他们下去安顿,晚些时候再来陪你说话。”说完就招呼林瑜一起走人。
    林瑜的脑袋顿时更晕了,搞错没有,贾宝玉还会安置他们,他自己不是住在贾母的碧纱橱里吗?
    这厢,贾母还在问王熙凤,林瑾林瑜的院子收拾妥当没有。黛玉跟着贾母住,房间早已准备好,她并不担心,林瑾林瑜却跟贾宝玉一样,都要住在外院,故而不放心,多问了两句。
    王熙凤忙笑道:“宝兄弟收到林家姑父的回信就催着我收拾他隔壁的院子了,里头的摆设布置更是按照他的要求来的,再无不妥当的。”黛玉见宝玉对两位弟弟重视,心下颇有喜色。
    因为不想太过惹人注目,黛玉进贾府只带了三个人,一个是奶娘王嬷嬷,两个丫头则是从小伺候的红鸾和雪雁。贾母见他们主仆四人都是初来乍到,对府中事务并不熟悉,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改名紫鹃,跟红鸾和雪雁配了套,黛玉忙谢过了外祖母。
    再说林瑜跟着贾宝玉出了贾母的院子,心中可谓又惊又惧,那个贾宝玉到底怎么回事,他也是穿越的吗?如果那样的话,他一定知道自己和林瑾的不对劲,原著里头根本没有他们兄弟的存在,而且就是仅有的那个,也在四年前就该早夭了。但是穿越者的话,看向黛玉的目光不该是那样的,那种混合着悲伤和眷念的眼神,不是外来者对二次元人物应该拥有的,太深沉了。
    难道是重生的,如果是重生的贾宝玉,这一切反而容易解释些,完全陷入自己情绪的林瑜没有注意到,贾宝玉虽然一直在跟林瑾说话,可他的目光,也始终没有离开过他的身上。

  ☆、第014章 拜访

林瑜在贾家的生活,是从浓浓的违和感开始的,因为他见到的贾宝玉,跟原著的性格实在是差得太远了,让他一时很难接受,而且林瑜还发现,贾宝玉对自己和林瑾,实在是客气地过分了。
    是不是他也知道,林家只有一个早夭的儿子,想从他们身上发现什么,还是为了黛玉,想要跟他们拉拢关系。不管哪一样,都是林瑜不能接受的,所以贾宝玉每次找林瑾说话,他都不高兴。
    林瑾很是不解林瑜对贾宝玉的敌意,还曾问他,“瑜儿,你是不是不喜欢宝二哥哥?”
    林瑜闻言立即皱眉,要不要这么亲热,我们没有血缘之亲的说,就“哥哥弟弟”叫上了,于是蹙眉道:“哥哥只顾着跟贾家表哥讨论功课,都不理我了。”为了不让林瑾起疑,林瑜尽量把自己扮成哥哥被人抢走了的失落弟弟,他不敢让林瑾知道,他对贾宝玉的敌视,来自他对原著的颠覆。
    “怎么会呢,我怎么会不理瑜儿,你可是我最喜欢的弟弟。”虽然只比林瑜大了半个月,可林如海和贾敏见林瑾聪慧早熟,一向是以嫡长子的的标准要求他,因而他对林瑜,充满了保护欲。
    起初,林瑜并不习惯被个奶娃娃当做保护对象,但是他不想露出马脚惹人怀疑,就被迫接受了,如今几年时间下来,却是真的习惯了,以至于他不时都要嘲笑下自己,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见林瑜还是皱着眉头,林瑾又道:“我们寄居贾家,总要跟主人家搞好关系吧,不然姐姐很为难的。”反正都是要跟贾家人相处的,比起年长他们许多完全没有共同语言的贾琏,无心向学全然沦为陪衬的贾环,还有生而丧父性格古板老成的贾兰,林瑾觉得还是贾宝玉最好说话,起码在讨论学业这点上,他们是有共同语言的,可惜林瑾就是不喜欢贾宝玉,也不知道为什么。
    “我知道了。”贾宝玉表现完美,对远道而来的表弟照顾有加,林瑜担心他的里子换了人,可能会对自己不利,也不好在林瑾面前说太多,再说下去就有搬弄是非的嫌疑了,只能暗中观察。
    好在除了贾宝玉,贾家其他人的表现,都跟原著比较符合,让林瑜不至于太过崩溃。贾母就是个富贵窝里的老太太,儿子孙子是她的命根子,可她对黛玉的疼爱,也是真心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