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家二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林家二少-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柳泫还没到懂得儿女私情的年龄,他只是本能地抗拒十三公主对林瑜的好感以及林瑜可能会有的回应。于是狩猎结束之后,他趁着林瑾林瑜不在,悄悄偷走了林瑜的弓,这样十三公主就是送了林瑜礼物,他也没有奖品可以回赠了,至于拒绝公主的后果是什么,柳泫的年龄还不足以让他想得那么深。
    “你不想瑜哥哥把弓送给公主,所以就把它拿走了,对吗?”林瑾笑眯眯地接过了柳泫的话,成功地看着他的表情变得僵硬起来,而林瑜的想法得到证实,也是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
    新到手的弓还没拿热呢,失主就找上门来,柳泫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立马闭口不言。
    林瑜无奈道:“小泫儿,真是这样的吗?”小家伙年纪不大,想法倒是不少。
    “瑜哥哥,对不起……”到底还是小孩子,跟林瑜对视片刻,柳泫败下阵来,哀求道:“我把弓还给你,你不要把这件事告诉父亲,也不要把弓送给公主,好不好?瑜哥哥……”
    从小到大,林瑜最怕柳泫的眼泪,只要他使出这一招,他多半只有投降认输的命,这次也不例外。林瑜想了想,叹气道:“小泫儿,我可以不生你的气,也可以不把这件事告诉柳世伯,更不会把这张弓送给公主,但是你要答应我,同样的事情,以后不能再做了,否则我是真的会生气的。”
    柳泫亮晶晶的眼睛看了林瑜很久,用力点了点头。林瑜满意地笑笑,拿出手帕帮他擦干净脸上的眼泪,温言道:“既然你这么喜欢,我这把弓就送给你了,记得要保管好的。”
    柳泫难以置信地睁大双眼,半晌方连连点头,就跟小鸡啄米似的,脸上笑开了花。
    虽然林瑾林瑜对此事进行了保密,可柳煦还是晓得了,起码晓得了一部分,于是狩猎还没结束,他就把柳泫送回了京城,林瑜知道这件事,只是轻轻叹了口气,什么也没多说。
    回京以后,林瑜本想找个机会去看看柳泫,却一直不得空,随后柳泫的祖母去世,他们全家就回老家守孝去了,两人再次见面,已是若干年后,其间斗转星移,物是人非。
    柳煦丁忧,吏部尚书的位置空了出来,这对徒枫不是好事。随着储君的确立以及自身年纪的增长,圣人对他的防范明显增加,转而疼爱起年幼的小儿子来。当然,这并不是说圣人就有想换太子的念头,而是人的年纪大了,面对日后取代自己位置的人,总是不那么舒爽,倒是那些没有威胁的小儿子,亲近起来让人感觉更舒服,就算是九五之尊,也逃不过时间这个大杀器。
    新任吏部尚书是圣人指定的,跟徒枫的关系不冷不热,跟九皇子,倒是有点瓜葛。
    这年冬天,元春突然升了份位,从原来的庶妃变成了侧妃。林瑜闻讯同时一怔,因为在原著的这个时候,元春是由女史升了贤德妃,后来才有了省亲一事,还有美轮美奂的大观园。
    消息传到贾家,王夫人自是欣喜若狂,可贾宝玉却是神情惨然。为什么那么多人的命运都有了改变,只有他们家的,还是一如既往。元春的这次晋位,看似有些唐突,毕竟她的颜色,已经不如最风华正茂的年龄,而且她还无儿无女,也说不上什么功劳。剩下的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她透露了那个不该透露的秘密,而九皇子借着那个秘密,得到了某些好处,命运回到了原来的轨道。
    把元春的晋位和更早以前秦可卿的死亡联系在一起的,除了贾宝玉还有林瑜,只是皇家秘辛,他所知有限,还不能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完整推导出来,只是又证实了些过去不确定的判断。

  ☆、第030章 抄家

可林瑜想不明白的是,元春早不说晚不说,为何非要在秦可卿死了以后才把事情的真相捅出来,而且是在秦可卿的死跟贾家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前提下。红楼原著里面,秦可卿的来历是个不解之谜,有人说她是义忠亲王之女,还掰了好些有理有据的原因出来,也有人说这是曹公的春秋笔法,秦可卿就是个孤女,只是这样一来,她的高嫁又显得太过突兀了,跟她的出身完全不符合。
    但在这个脱轨的红楼世界,林瑜经过多方渠道打听得出结论,秦可卿就是废太子的女儿,是在废太子被圈禁的时候被几家勋贵以“狸猫换太子”的手法救出的,贾家就是其中之一。他们这么做的理由,林瑜隐约猜到一二,开国日久,勋贵们的爵位一降再降,再传两代就要沦落到平民,他们不甘心,自然要多方出击,为自己谋求一条出路,救出废太子的女儿,只是其中一种选择。
    毕竟,废太子是先皇后的嫡子,谁敢断定他就没有翻身再起的可能,只要他能卷土重来,今日的恩情就能换做明天的前程。可惜他们赌错了,废太子没有勾践卧薪尝胆的毅力,他被圈禁还不到半年就举剑自刎了。今上痛失嫡子,悔不当初,立即给废太子翻案,还把陷害他的二皇子和三皇子都给打发了。只是这些的结果,对贾家等人家毫无益处,养在秦家的秦可卿也成了烫手山芋。
    按照他们原先的估计,废太子有两条出路,不成功便成仁。前者,他们救的乃是公主,于废太子是大恩,定有厚报;后者,废太子彻底被今上厌弃,秦可卿也就成了弃子,让她自生自灭即可。
    谁能想到废太子会不走寻常路,他居然自杀了。这样一来,如何安置秦可卿就成了大麻烦。
    倘若废太子上位,秦可卿便是嫡公主,地位尊崇无比,几家勋贵当年的换人之举自是大功一件,可惜废太子死了,一个孙女之于今上,意义就差远了,更重要的是,今上不会原谅贾家等人家的投机取巧,他连犯错的儿子都舍不得杀,怎么会伤害嫡亲的孙女,只不过是没有自由罢了,长大了照样会给份嫁妆把她嫁出去,犯不着这些人插手天家的私事,倒是他们窥测帝心,其心可诛。
    秦可卿的身份不能说出来,说了是死罪,可不说并不意味着就能把她忽略不存在,因为死者为大,废太子用自己的死亡换回了今上对他的好感,倘若圣人知道,废太子仅有的女儿被人害死了,他就是对那个孙女再没印象,也不可能不采取行动。当年的事情贾家是主谋,秦可卿说是秦家抱养的女儿,其实在贾家生活的时间更长,不然她那身贾家宗妇的气派,岂是秦家能够养出来的。
    把故事的前因后果理清,林瑜对贾家彻底无语了,这是何必呢,投机也不是这么投的,现在偷鸡不成蚀把米不说,搞不好把祖宗的基业都要折进去。圣人年纪大了,心思愈发软和,早几年还说绝不再见二皇子和三皇子的,昨年却把两家的孙子接回了京,玩了好几个月才送回去,还有八皇子那边,虽然没接他的孩子回来,书信却是不断,照这个架势下去,接孩子过来只是时间问题。
    犯过大错的皇子尚且能原谅,先皇后的两位嫡子更不用说,只可惜孝敏太子年幼亡故,并无子嗣,义忠亲王虽有个嫡女,也是不到三岁就夭折了,今上和先皇后感情笃深,想到两人的血脉皆已不在,难免感伤。元春选在这个时候把秦可卿的身份说出来,有赌博的嫌疑,成了没什么,输了就是万劫不复。只是她那头刚说了,今上还没见着人,秦可卿就没了,让林瑜百思不得其解。
    元春这是跟贾家有仇吗?还是跟东府没有通过消息。圣人眼下最是思念孝敏太子和义忠亲王的时候,告诉他贾家养了义忠亲王的女儿,尚有将功折罪的可能,可人都死了,还能有什么。
    要是圣人对此事追究到底,贾家吃不完兜着走就算了,林家是贾家的亲家,被牵连才是冤枉的。林瑜不禁怪起贾宝玉来,他不是重生的吗,事关家族存亡的大事,怎么一点防备都没有。
    其实,林瑜是冤枉贾宝玉了,不是他不想阻止,而是贾家做出这些事的时候,他还没有出生,实在有心无力。至于贾蓉和秦可卿的婚事,也不在他的权限之内,东府西府到底隔了一层的。
    秦可卿的身份在贾家是绝对的秘密,连她本人也不知情,更不要说元春了。但是元春小时候,曾无意中听到祖母和父亲的对话,当时她年纪小,听过就忘了,长大了再回想,才觉后怕不已。
    要不要把这个秘密告诉九皇子,元春也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说。她这辈子是注定拴在九皇子的船上了,他在圣人面前得宠,她才能跟着水涨船高。圣人日渐衰老,太子正值壮年,就是有刘皇后从中调和,关系也不如从前亲密,九皇子母家不显,做人低调,反而得了圣人青睐。如今,圣人思子心切,九皇子若能送上义忠亲王女儿的消息,应该能够讨得圣心,她值得放手一搏。
    元春这把赌对了,侧妃的名分就是九皇子对她的回报,同时她也知道,如果九皇子不能更进一步,她的前程,日后就在亲王或者郡王侧妃的位置上了。元春不知道的是,九皇子所图更多,但是在他的计划里面,贾元春乃至她身后的贾家,都是一颗弃子。从元春口中得知秦可卿的身份,到九皇子把这个消息告诉圣人,中间隔了一段时间,而秦可卿好巧不巧,就是死在了这个时间。
    不是九皇子运气不好,而是他故意拖了些时日,以便告知贾家,当年私藏皇孙女的事败露了。打从废太子身死,贾家就没想过在她身上再捞好处,而是好好把人养着,还让继承宗祧的长房长孙娶了她,就是以防事情败露之日,能有挽回的余地。但是九皇子误导了贾珍,他让贾家人以为,圣人更介意他们当年的动作,不如杀人灭口,抹掉证据,死不认账说不定还能换取一线生机。
    换个脑子清醒的,也许还会想想,这个消息是否可靠,要是灭口那么容易他们当年就灭了,何必拖到现在。贾珍却没多少犹豫,直接下了决定,不是贾珍跟秦可卿有仇,非要置她于死地,而是贾珍清楚,要是秦可卿的身份大白,贾家未必会整个出事,可他本人,那是死定了。谁让他见色起意,逼着儿媳妇做了不该做的事,如今儿媳妇身份揭晓,谁敢保证她不会鱼死网破。
    秦可卿死了,贾珍安心了,贾家诸人意外了,九皇子则是喜上心头,他的目的达到了。
    跟原著一样,秦可卿的丧事隆重至极,不知情的外人看了,只会觉得贾家对她重视无比。可圣人接到下头的汇报,却是无比愤怒,如果他不知道秦可卿的死因,他的怒气还不会这么旺,可贾家偷龙转凤,投机取巧,事情不成还把孙女给他灭了,他没法不怒。尤其是在得知,秦可卿的长相跟早逝的先皇后有三分相似后,圣人的愤怒到了极点,他唯一清醒的意识,就是要给孙女报仇。
    九皇子小心翼翼地把事情引导到了这一步,目的可不是对付贾家,杀鸡焉用牛刀。他貌似不经意地提醒圣人,他宫里的贾侧妃能知道这件事,太子东宫的贾良娣,是不是也有可能知情。
    时间倒回去几年,圣人肯定会耐心分辨,九皇子意指何为。现在他老了,对太子猜忌之心已起,不自觉就顺着九皇子的思路想了下去,如果太子知道此事,他为何不说出来,更有甚者,他是否早有预谋。圣人越想越是心惊,废太子被圈禁那会儿,九皇子年纪尚幼,徒枫却是半大不小了,还有家世不弱的舅家在背后撑着,二皇子和三皇子做的那些事,他会不会也跟着参合了进去。
    儿子是自家人,不听话可以慢慢调教,贾家为首的那几家勋贵才是胆大妄为,必须重惩。
    无论是穿越的林瑜,还是重生的贾宝玉,他们都没有想到,贾家的抄家厄运会在他们意想不到的时候来临。贾宝玉怎么想,林瑜不知道,反正他自己,听到这个消息是彻底说不出话来了。
    “哥,你没听错吧,可知道是什么罪名?”原著的这个时候,贾家正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怎么突然就要抄家了,林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难道是秦可卿的事情被圣人知道了。
    林瑾摇摇头,疑惑道:“这就是最让人不解之处,没人知道贾家的罪名是什么。”
    林瑜闻言一怔,知道自己的猜测有谱了,只是穿越夺舍之事不能摊开来说,也不好和林瑾讨论,转而道:“但愿贾家没胆做出太过大逆不道之事,不然我们家,也会被牵连进去的。”
    林瑾沉吟道:“还有太子殿下呢,只要不是谋反大罪,贾家不会彻底覆灭。”
    林瑾说错了,徒枫此刻是自身难保,哪能去管贾家,因为圣人怀疑,当年陷害废太子的人,他和刘皇后也有份,否则迎春到底不是太子妃,她的娘家出了事,根本牵扯不到太子的头上。

  ☆、第031章 罢官

迎春不是能断之人,徒枫了解她的性子,除了生活起居、孝敬婆母、照顾女儿也不安排她别的事,好在她随分从时,进了宫就一向想着丈夫儿女,从不多问旁事,就是有关贾家的事,也是徒枫主动吩咐她去做的,至于她本人,从来不会提起这些。因此,虽然迎春不够能干,但看在她安分守己的份上,徒枫对这个顺手指定的良娣也是满意的,要是她能给他生个儿子,日后母凭子贵,给了她太子妃的名分也不算什么,反正他从不打算像父皇那样,让高门世家的嫔妃塞满后宫的,差不多就行了。
    这日,迎春惯例带着小女儿永安郡主到刘皇后宫中请安,顺便也跟大女儿长乐郡主交流感情。刘皇后年纪大了,儿子也封了太子,就对后宫的争奇斗艳没了兴致,把心思转到了含饴弄孙。正好迎春生的长乐,相貌上有几分像她夭折的小女儿十公主,自然爱不释手,生下来不到百日就抱到身边亲自抚养。好在迎春隔年就生了永安,得以养在身边,对长乐的思念之情,也就淡了几分。
    虽说打小就没养在一处,可亲姐妹就是亲姐妹,长乐永安两个丫头素来亲密,见面就手拉手去后面园子喂鱼去了,身边一堆保姆嬷嬷跟着,迎春便陪刘皇后话家常。有前任七皇子妃和那些无辜被克的女子做铺垫,刘皇后对七儿媳妇的要求很低,能好好活着,能生孙子就行,因此迎春虽然家世平平、不善言辞,但她平平安安生了长乐永安两个女儿,就足以让刘皇后对她刮目相看了。
    前段时间,九皇子把自己的一位庶妃升做了侧妃,这不算什么大事,只要跟内务府说一声就是,并不需要谁的批准。只是元春是迎春的堂姐,原又是刘皇后宫中出去的,婆媳两个说话,不小心就说到了她。对于元春的晋位,迎春没什么感觉,自从进了宫,她们姐妹就没怎么见过面,实在躲不开也是依照宫规行事,私下从无接触,不仅是为了避嫌,也是为了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尴尬。
    只是此刻,话题是刘皇后起的,她也不能不回应,只好不时点头摇头。婆媳两个正说着话,突然有东宫的小宫女跑过来,面上惊慌失色,到了刘皇后面前就扑通跪下道:“皇后娘娘,不好了,太子殿下被圣人下令关起来了……”小宫女路上跑得急,此刻气都没有喘匀,说话也是磕磕巴巴,可刘皇后和迎春听了,却是双双变色,什么叫太子被圣人关起来了,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刘皇后虽然是继皇后,却不是妃子扶正的,而是皇后身份进的宫,她的大婚排场,是太子妃身份嫁给圣人的先皇后都比不上的。那时,先皇后留下的两个嫡子都还在,圣人担心继室身份过高,威胁原配嫡子的地位,特意选了全家战死,只剩姐弟两个的刘家嫡女。七皇子和八皇子相继出世,刘皇后并未生出非分之心,圣人对先皇后之心众人皆知,她何必去争那些根本争不到的东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