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家二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林家二少-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时,林瑾林瑜和张扬都默契地没有提起此事,但是事后,兄弟俩却讨论过这个问题。
    贾琏的外祖父曾是帝师,三个舅舅也都是能人,尤其大舅舅张成林,更是内阁的次辅,若是首辅退休,他是当之无愧的接替人选。可是贾琏倒好,明明是荣国府正大光明的继承人,却宁可跟着二叔一家跑腿,也不去向外祖家求助,以??的能量,给外谋个不错的实职,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有资源不用,真是浪费,他还没有那样的舅舅呢,林瑜跟贾琏交情平平,也不可能去提示他什么,这件事也是说过就算了。倒是张扬,真的是个有趣的人物,值得他们结交一场。
    不知不觉,林家姐弟进京有一年了。这日,宫中突然传来消息,说元春被九皇子看中,要回府里当庶妃了。林瑜心里顿时咯噔一声,真命天子竟是九皇子,他爹的站队,岂不是站错了。

  ☆、第016章 不解

怎么会是这样?!林瑜被这个意料之外的消息炸得有点懵了。长期以来,林如海都是所谓的纯臣,就是只忠于当今圣人,不涉及皇子们的争斗,无论他们如何拉拢,都坚守立场毫不动摇。
    正是因为如此,皇帝才会放心大胆地把他放在巡盐御史的位置多年不挪窝,江南的盐政,之于朝廷每年的收入实在是太重要了,不是心腹之臣,根本不敢委任,更何况还是连任多年。
    不过根据林瑜暗中观察到的事实,自从那年林瑾大病一场差点丢了性命,林如海就一改往日的中立态度,跟继后所出的七皇子有所接触,他们的往来非常隐秘,具体的情况林瑜也不知情。
    林瑜也是到了那个时候才知道,穆姨娘当日想要害他性命,并非个人兴起,而是有人在她身边挑唆,可林如海和贾敏后来对林家进行了大清洗,也只找到了几个推波助澜的帮凶。
    林如海为什么挑中了七皇子作为支持对象,个中缘由林瑜并不清楚,但他知道,林如海肯定是进行过分析的,觉得七皇子机会最大,或者说他上位对林家最有好处,才做出了这个决定。
    林瑜不是没有担忧过林如海会选择错误,可他年纪尚幼,对这等大事并没有发言权,再说原著也没提过,被太上皇挑中的皇子究竟排行第几,与其杯弓蛇影,不如相信父亲的判断好了。
    然而,当元春被九皇子看中的消息传来,林瑜才猛然意识到,事情还有这样一种发展可能。就是林如海站队错误,新皇登基后失了帝心,他把黛玉乃至林家的家产托付给贾家,是为了保住女儿一生的安康。毕竟,贤德妃是贾宝玉的同胞姐姐,新皇刚登基那几年也颇有些宠爱,黛玉如果做了贾家的媳妇,便是林如海曾经开罪过或者只是没有支持过新皇,想必也不会牵连到她。
    林如海不是不为女儿着想,只可惜他失算了,贾家吞没了林家的巨额家产,修建了美轮美奂的大观园,迎接了元春省亲,却不肯要黛玉当媳妇,从而逼得她泪尽而亡,一世凄凉。
    林瑜想到这里,不禁冷汗涔涔,虽说他想到的,不一定就是当年的事实,有相当部分的情节属于脑补,但是距离真相绝不会差得很远,尤其是林如海站队错误这点,已经是应验了。
    进京一年,除了常去柳家,林瑾林瑜跟外界的交流并不算多,可京城毕竟是天子脚下,各种消息比起外地灵通许多,贾家还有贾政在工部当差,元春也在宫里当女史,总是能打听到的。
    当今圣人,是大虞朝开国后的第三任皇帝,虽然比不得祖父和父亲的文治武功,也是一代不错的守成之君,姬家的先祖打下的江山到了他的手上,稳定而平缓地向前发展着,波澜不惊。
    如果硬要说圣人的优点,能生儿子算是一个。别看□□高皇帝武功赫赫,愣是从鞑虏手中抢回了汉家天下,太宗文皇帝知人善任,把个千疮百孔的帝国治理地花团锦绣、焕然一新,可这两位的子嗣缘,都单薄地让人心惊胆战。高皇帝儿子不少,前后两任妻子加起来生了六个,可惜其中五个战死在开国之前,仅剩的那个就是太宗皇帝,被群臣看着,坚决不让上战场。
    好容易平定了四海,高皇帝旧伤发作,龙驭宾天,太宗皇帝登基。此时天下已定,再无战事,宫里也是嫔妃十几二十个,朝臣们都觉得,再不用为皇家的子嗣操心。谁知太宗皇帝就是没儿子,公主倒是一个接一个地生,以至于孝文皇后第四次怀孕的时候,京城附近的庙宇,求子符供不应求。迟迟没有皇子降世,急得不仅是皇帝,还是朝中众臣,甚至是全天下的百姓。
    要知道,高皇帝和太宗皇帝都是没有兄弟的,要是太宗皇帝一直没儿子,等他身故,想过继儿子继位都没地儿可去,届时不天下大乱才怪。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凑满了两组七仙女之后,孝文皇后生下了当今圣人。圣人一出生就封了太子,十四岁就娶了太子妃,十五岁生下了嫡长子。十年后,太宗皇帝驾崩,圣人顺利登基。这个时候,他的膝下已经有了六个儿子。
    圣人效仿先皇,也是早早立了太子,可惜他那位嫡长子生来体弱,当了太子不到一年,就病故了。之后,圣人又立了四皇子为太子,四皇子跟早夭的那位太子是同母兄弟,也是先皇后所出。
    比起嫡长兼具,自小备受宠爱的先太子,四皇子被册立,引起的争议要大得多。因为在他前面,还有贵妃生的二皇子,淑妃生的三皇子,那两位除了差个嫡出的名分,无论读书习武还是母家的背景,都比太子要强得多。太子固然是嫡出,可是先皇后生他的时候难产死了,圣人也因此不是很待见他,第二次立太子的时候,在他和二皇子、三皇子之间犹豫了很久。
    在林瑜看来,这位太子就是个倒霉版的“胤礽”。虽说胤礽已经是中国古代最倒霉的皇太子之一了,可林瑜觉得,大虞朝的这位太子,比他还要倒霉。同样是生而克母,在胤礽小时候,康师傅好歹是疼爱他的,跟他比起来,康熙朝的其他阿哥都像是捡来的。这位倒霉太子却不是如此,圣人从小就不喜欢他,而是偏爱长子,立他为太子不过是考虑大局,听从了朝臣的劝说。
    那时候,继后已经进宫,还生了七皇子,圣人身边还有贵妃、淑妃那样的东宫故人,在她们持之有恒的枕头风吹动下,圣人看太子越来越不顺眼,就差没找个理由把他给废了。
    由于太子忍功不错,太子之位也坐了好些年。后来,二皇子坐不住了,联合三皇子给太子下了圈套,逼得他破了功,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做了些不该做的事,从而被废掉了太子之位。
    圣人是个心软的人,就是儿子有逼宫谋反之意,也没杀了他,而是把人圈了起来。倒是废太子自己想不通,举剑自刎了,还给圣人留了封血书。圣人看了儿子的遗书伤心不已,将其厚葬不说,还追封了义忠亲王。此事过去不久,圣人突然梦到先皇后,醒来旧事重提,把二皇子、三皇子都给贬到了边远之地,无诏不得回京,贵妃和淑妃也被降了份位,降到了昭仪和昭容。
    这件事过去之后,圣人再不肯立太子了,可随着他年纪渐长,底下的小皇子们逐渐长成,朝中的形势还是愈加复杂。前面四个皇子死的死,废的废,德妃生的五皇子就成了事实上的长子,可他小时候骑马摔伤了腿,治好了也是一瘸一瘸的,肯定无缘大位。六皇子是贤妃生的,七皇子、八皇子都是继后所出,九皇子却是宫人生的,林瑜之前怎么猜,也没想到他会笑到最后。
    除了第一次去柳家的那次偶遇,林瑜后来还见过七皇子两次。第一次是他和林瑾在一家书斋买书画,林瑾和七皇子同时看中了一幅画,因为猜到对方身份不凡,林瑾就放弃了,谁知没过几天,七皇子派人把画送到了林家,而且指明是送给林瑾的。不过那时,他们都还不知道他是七皇子。
    后来还有一次,林瑾林瑜从林家出来,不知怎地就遇到了七皇子,还说要请他们吃饭。林瑜就想不明白了,他一个嫡出的皇子,一天到晚不呆在宫里,老是微服出行做什么,就不怕刺客吗。
    不过腹诽归腹诽,对方身份都亮出来了,林瑾林瑜也不可能拒绝,只是那顿饭,他根本没有吃饱。
    在林瑜看来,七皇子的长相只能算是普通,但是他的那双眼睛,实在是太夺人眼球了,反正他每次看着,都能看到走神。倒是林瑾,定力显得很不错,除了第一次,从来没有失态的时候。
    林瑜并不了解七皇子,但他觉得,一个有着那样一双可以看透人心的双眸的男人,应该是有点阅历和本钱的,而且他还是皇后的嫡子,怎么就会输给出身差那么多的九皇子呢,没道理啊。
    而且不是七皇子一个人输了,六皇子和八皇子也没落得好,这个九皇子的本事,是不是太大了点。或者说,九皇子并没做什么,是六、七、八三位把自己玩完了,就像前面的二、三、四。
    了解的情况太少,林瑜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个所以然,然而事关身家性命,他又不能不管此事。
    圣人迟迟不给儿子们封王,九皇子就是个普通的皇子,元春给他当庶妃,品级还不如原来的女史,而且这个时候,满朝文武看好的都是六、七、八三位皇子,贾家人自然也是如此。
    因此,当宫里的消息传来,王夫人的脸色可是难看了好几日,给九皇子当庶妃,她的女儿还能有什么前程,就是九皇子日后封了王,她也争气生了儿子,一个亲王侧妃就算是到头了。

  ☆、第017章 提示

许是王夫人唉声叹气的次数有些偏多,某日贾宝玉听到她的话突然说了句,“大姐姐是有大福气的人,太太不必过于担忧。”寻常人说这样的话,都是为了安慰他人,便是自己不信,也会说得煞有其事,与有荣焉,以增加可信度。但贾宝玉不然,他的语气平静至极,让你不由自主就会信服他的话,可他的眉宇之间却笼罩着浅浅一层忧色,仿佛说得不是元春有大福而是有大祸似的。
    王夫人闻言愣了愣,当日元春进宫,宝玉是全家最反对的人,撒娇哭闹绝食什么花样都使过了,不过他年纪幼小,再得家人宠爱也在这等事关家族前途的事情上没有发言权,贾宝玉闹过之后,元春照样进了宫,而他也是接受了事实,再不提起此事。元春进宫这些年,有什么消息王夫人都会在家里说,女史也是有品级的,又能随时跟贵人们接触,但是贾宝玉对此却是从来不发言的。
    今日,他突然说了这番话,自然令人惊讶。更让王夫人觉得不安的是,明明儿子说的是好话,可他那个表情和语气,却是半点喜色都没有,她愣了半晌才回过神,附和着儿子的话点了点头。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其他人都以为贾宝玉是在安慰王夫人,听过就算,没把他的话当真。毕竟,九皇子自己还是个小透明呢,前面几个哥哥的条件,哪个都比他好,他的庶妃,也就那样了。
    只有林瑜,闻言猛然一震,他怎么就把贾宝玉给忘了呢,曹公的原著没写宫廷朝堂的事,他不知道很正常,可是贾宝玉不一样,他是经历过完整剧情的,肯定知道九皇子上位的前因后果。
    来到贾家一年,林瑜跟贾家其他人都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不咸不淡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过得去就行,不要求更多,只有贾宝玉,两人的关系比较微妙。林瑜知道贾宝玉不是原装的,也怀疑他是重生的,但没具体打探过,因为他什么都不做,贾宝玉最多就是觉得他和林瑾的存在比较奇怪,跟原来的剧情不一致,可他要是主动送上门去,没准儿就把自己的底给泄了,实在不划算。
    好在贾宝玉也没有试探他们的意思,平时爱找林瑾说话,也是因为两人在学业上比较谈得拢,大家倒也相安无事。至于林瑜担心的宝黛情缘,由于贾宝玉早就搬到了外院,跟林黛玉的单独接触基本为零,目前还看不出任何迹象,不过是普通的表兄妹关系而已,即便如此,每每大家在贾母的屋子碰到,林瑜还是可以感觉到,贾宝玉看林黛玉的目光,跟看其他人是不一样的。
    如果这样的局面能一直保持下去,林瑜对贾宝玉的好感度,也许会增加那么一点。可是现在,问题来了,林家站队错误,面临灭顶之灾,而他根本不知道,七皇子失败的原因出在哪里。
    贾宝玉有可能是知道答案的,林瑜却不知道该怎么去问他,自己的身份暴露不要紧,贾宝玉跟他是一路人,但元春跟了九皇子,对贾家来讲绝对是好事,贾宝玉有什么理由跟亲姐姐过不去。
    明知前面有危险,却没法防范,甚至连提醒林如海和七皇子都不行,林瑜陷入了深深的忧郁,他不想坐以待毙,却发现自己无能为力,就是提示七皇子,都不知从何说起,况且他们还不熟。
    更要命的是,林瑜还不敢把自己的忧心表现得太明显,那样黛玉和林瑾会看出异常的。就在林瑜一筹莫展把自己憋得快要内伤的时候,贾宝玉让小厮茗烟给他带话了,说午后在书房后面见面。
    林瑜当即一愣,贾宝玉这是知道什么了吗。长期以来,在林瑾和他之间,贾宝玉都是跟林瑾关系更好,有时他们两个说话,他还插不进去,今天悄悄给他带话,显然是只有两个人见面的意思。
    这日用过午膳,趁着林瑾午睡的机会,林瑜偷偷溜出了屋子。感谢林瑾有睡午觉的习惯,不然他扔下他跑出去,还不好解释呢。贾宝玉已经先到了,身边没跟着人,只带了个茗烟在门口放风。
    “表兄找我有事?”林瑜开门见山,绝不废话,音量还压得特别低。
    “有机会的话,提醒七皇子注意八皇子。”没头没脑的,贾宝玉突然说了这么句话。
    “你说什么?”林瑜哑然失声,醒过神来更是惊诧,八皇子不是七皇子的同胞兄弟吗,两人皆是继后刘氏所出。刘皇后好端端在后宫坐着,居然管不住儿子自相残杀,从而被人捡了胜利果实。
    “我什么意思,你该明白的。”贾宝玉淡然地笑了笑,那笑却没有进到眼底。
    正如林瑜猜测的那样,贾宝玉是重生回来的,他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可既然已经回来了,也只能老老实实再活一遍。两岁以前,贾宝玉的生活跟前世毫无区别,他还太小,什么事也做不了。
    直到那年,扬州传来消息,姑父姑母添了两个儿子,不过都是侍妾生的。贾宝玉有点愣住了,甚至没有留意母亲狰狞的表情,怎么会是两个表弟呢,林妹妹只有一个弟弟,而且是姑母亲生的。
    贾宝玉从来没见过林琛,他对他的所有了解,都是源于黛玉的只言片语,他只知道,琛儿不到三岁就一病没了。后来,贾敏写信说了儿子的名字,分别唤作林瑾和林瑜。贾宝玉暗自有些高兴,不是琛儿,他们是不是就不会早夭了。果然,林瑾林瑜福大命大,就是穆姨娘被人挑唆,下毒要害他们,也都熬了过去。表弟们没事,姑母是不是也不会早逝,贾宝玉心里这样想到。
    重活一世,贾宝玉最怀念的人是林妹妹,可若是她父母双全、姐弟友爱,他就是再没机会见到他,心里也是欢喜的。毕竟,林妹妹见了他也不是什么好事,她是来还泪的,还完了就要走了。
    然而,贾敏的命运跟贾宝玉的记忆却是一致的,还是在黛玉六岁那年就去世了。贾宝玉闻讯伤心不已,除了多出来的林瑾和林瑜,这个世界跟原来的毫无区别。林家也就算了,远在千里之外,他鞭长莫及,可是贾家的人和事,他照样改变不了。珠大哥哥还是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