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隐隐水迢迢作者:水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山隐隐水迢迢作者:水菱-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展昭全身一震,不由得后退一步。他想起在宣城,多少个不眠的夜晚,那个人翻来覆去,不能安睡,他说展昭,我真的不喜欢战争。 他说,为什么要分汉人,党项人,辽人?为什么要有纷繁不休的杀戮,为什么不可以让所有的人都安居乐业,共享太平?
他的问题展昭无法解答,可他又怎能忘记那人眼底的苍凉,忘记拿低沉而略带伤感的声音?
那个人来到鲜血淋漓的战场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和平,他想要的不是战争杀戮而是太平天下。
“展昭!”包拯覆在他肩上的手沉甸甸的,“公孙策要你活下来,就是让你帮他看这个太平盛世。你莫要辜负了他。”

那一年,宋朝正式承认了李元昊的西夏王身份,西夏正式建国。
然后,李元昊从宣城撤兵,驻兵怀远城。

“公孙大哥,回宣城之后,我们就找到了你们坠崖的地方,虽然明知九死一生,仍然抱有一丝希望。天可见怜,你还活着。”展昭想到此事,都有些后怕,不由得伸手紧紧握住了公孙策的手,只觉那手指冰凉消瘦,不觉心疼万分。
公孙策见他眼眶都红了,心中感动,伸手亲昵地抚了抚他的脸颊,展昭此时已经是一个青年,但是于他而言却始终是当年的小展昭的模样,仍是自己的小弟弟。
“傻展昭,公孙大哥这不是安然无恙么?”
却听庞统哼了一声:“安然无恙?你怎么不说你被一箭射中,差点就伤重不治?”
公孙策吃了一惊,狠狠瞪他一眼,还来不及说什么,展昭已经面色苍白急问。
“公孙大哥?你受伤了?”
“没事没事!”公孙策只得拍拍他的手臂,“没有庞统说的那么严重,你看我现在不是好好的么?”说罢不动声色横了庞统一眼。
包拯却道:“王爷,我们这边的事情您已经知晓,请您也将当时发生的事告诉微臣,也好回禀陛下知晓。”
庞统看了包拯一眼,这人当年是意气风发些微认死理的包黑子,而今处事却真真有几分为官之风。看来赵老六这三年把他放在皇觉寺倒还真是对了。
他点了点头,缓缓将发生的事叙述了一遍,只是略去谷底与公孙策之间发生的种种。
“公孙大哥,展昭应该早点来,你们就不会受那么多苦了。”
展昭一直紧紧握着公孙策手,此刻又是紧了紧。
“展昭,我该跟你说声对不起。当时情况危急,你孤身留下于事无补,所以我们才想办法将你调走……”
公孙策一脸愧疚,展昭却打断了他的话。
“公孙大哥,你不用说了,经过这番生离死别,浴血沙场,展昭早就想通了。”他朝着庞统鞠了一躬,“王爷,展昭多谢你的救命之恩。”
庞统看着展昭眼中的坚定,眼眸微闪,并不言语,只当是默认。
看公孙策时,见他满脸欣慰,神情不胜喜悦,不由得心底一柔。






第34章 第 34 章
宋夏议和进展十分平和,公孙策此刻没有官职在身,不便参与。而包拯和庞统似乎也怕他伤后操劳,不让他过问和谈事宜,因此这些日子公孙策就在这宣城休养生息,幸而展昭和白玉堂一直陪着他,倒也不算寂寞。
白玉堂是展昭在长安碰到的,他白家在长安开了一家十分大的药店,与官府也有着长期的合作,展昭到了长安之后,守将林郁一面往汴京急报求援,一边整顿兵马准备与西夏开战。便在这时展昭又碰到了白玉堂,忆起上次在路上赠药之人,两人不打不相识,后来听说展昭要随军队回攻宣城,白玉堂便也跟了来。
“臭猴子,别跑!”白玉堂一袭白衫在后花园假山中绕来绕去,声音含着怒气。
可是那小猴子身形十分灵猴,以白玉堂的功力竟然抓不住他,直把个心高气傲的白少侠气得火冒三丈,誓言不达目的死不罢休。
公孙策初时还有些担心,但知道白玉堂虽然心高气傲,做事却深有分寸,便也由着他们闹去。
“展昭,今天他们到百里关谈判,你说这进展会顺利吗?”
公孙策一手捏着茶碗,轻声问道。不知道为什么,公孙策总觉得有些心神不宁,包拯和庞统似乎有事瞒着他。
展昭知道他毕竟是心里放心不下,不由轻声安慰道:“公孙大哥,你放心吧。包大哥,还有庞统不都分析过了吗?李元昊刚登基不久,局势未稳,宋夏议和于他而言有利无害,他最多也是摆摆谱,一定会同意的。”
公孙策听了展昭的话稍微定了定心,点了点头:“展昭,你说的是,是我多心了。只不过李元昊这人野心勃勃,就算现在休兵,以后也还是会重挑战火。”
“公孙大哥,外有敌必内有忧也。只要我大宋励精图治,国富民强,边防稳固,纵他有贼子之心也难侵我宋土分毫。”
公孙策讶然看向展昭:“展昭,你最近可学了不少东西。”
展昭脸色微微泛红,又恢复了在他旁边的弟弟模样:“公孙大哥你别嘲笑我了,以前我不爱读书老惹你生气。现在才知道你为何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我虽然不能比得上公孙大哥的才华,但是也要尽量多学点东西,为国家尽一份力才可。”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展昭,公孙大哥对你可真是刮目相看了。”
公孙策由衷道,重逢以来展昭他的感觉日渐成熟稳重,整个人都脱去了以往那种毛躁的感觉。
展昭不禁微笑,还来不及说话,就见空中白影一闪,白玉堂已经落在了桌前,拿起桌上早就凉了的茶水一口灌下。
“小宝呢?”公孙策见他一人回来,不禁四处张望。
“我怎么知道它跑哪去了。”白玉堂自恃轻功绝顶,却总是抓不住一只猴子,真是窝囊透顶。“对了,公孙策……”
“白玉堂。”展昭喝了一声,“谁准你直呼公孙大哥的名字的?”
白玉堂扁扁嘴:“那我叫什么?公孙公子?公孙先生?”
公孙策微微一笑:“白少校不必多礼,你和展昭是朋友,如果不嫌弃的话,不如也随他叫我一声公孙大哥?”
“谁跟他是朋友?”展昭和白玉堂同时小声嘀咕一声,望了彼此一眼,又都撇开了头。
公孙策见这两人一副小孩别扭模样,心中只是好笑。
“白少侠……”
“公孙大哥,那你也别叫我白少侠了,叫我玉堂吧。”
展昭黑了脸,这公孙大哥还叫得真溜。
“好,玉堂,你刚才想说什么?”
“我是想问小宝到底是你养的还是庞统养的,为何庞统是他的爹啊?”
被白玉堂漂亮的凤眼一看,公孙策莫名其妙脸上起了几分燥热,眼前无来由地闪过几丝两人在崖底相处的柔情来。哎,他想那些做什么,忙定了定神回答。
“崖底很冷,小宝便到我们栖身的山洞里取暖,我们便给他些吃的,也说不上是谁养的。”
“哦,是这样。”白玉堂本来也是无心一问,便没往心里去。
倒是展昭听了心里咯噔一下,虽然情知这两人在崖底一起挨了这许多时日,患难与共,但是听这言语似乎中间还藏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东西。定睛再看公孙策,见他雪白的脸上泛上几丝微红,心中更是疑问。但他此刻已不是不懂事的孩子,不会贸然出口,便将这些都压入了心底。
却听白玉堂接着道:“我看这猴子不错,公孙大哥,要不然你就把它送给我吧。”
公孙策扑哧一笑,原来这白玉堂打得是这个主意。
“这个,那我还真不能做主了,我看你还是跟庞统先商量一下吧。”
听到那个人的名字,白玉堂不由泄了气。这庞统是他有生以来碰到最难缠的人物,智谋武功都在他之上,尽管不想承认,现在的他还不是他对手。
展昭见他难得吃瘪的模样,不禁好笑。白玉堂没好气瞪了他一眼。
“你笑什么?”
展昭笑容更加扩大:“没什么!”
“还说没什么!”白玉堂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公孙策见他们又闹起来,只是笑吟吟看着并不说话,忽见一个丫头自底廊走了过来,见到他忙行了个礼。
“公孙公子,这里有一封信是给你的。”
“谢谢!请问是谁送来的?”公孙策温文尔雅地朝那丫头一笑,那丫头顿时俏脸生晕。
“是门外有人给我的,只说是给公子的。”
“送信之人呢?”信封表面十分洁净,只字未写,公孙策心头起疑。
“他已经走了!”
“好,你去吧。”公孙策将丫头打发离开,
这会是谁会给他写信呢?公孙策想了一会,伸手打开信笺。
“公孙大哥,是谁来的信?”
展昭在跟白玉堂打闹的过程中仍不忘注意公孙策,却见公孙策看了信之后皱眉思索,听他言抬头微微一笑。
“是父亲给我的家书。展昭,我觉得有点乏了,先回房去。”
“公孙大哥,等我……”
展昭见他离开,便想摆脱白玉堂跟上去,白玉堂哪里肯放。
“公孙大哥看家书,你凑什么热闹,还是跟我好好比武吧?”
展昭被他缠得火起,手中巨阙出鞘加快攻势,白玉堂压力陡增不禁哇哇大叫,一边也挥剑相迎,两个人瞬间打了个不可开交。



“庞元帅,多日不见,别来无恙。”李元昊一身金色荣甲,雍容华贵,看着自己的宿敌,庞统。
庞统身穿一袭雪白长衫,领口袖口都嵌着金丝,只是随便往那一站,却显得气势惊人。
“本王身体很好,有劳关心。还有,本王已经不是大军主帅,主帅是大名鼎鼎的杨宗保将军。”
“杨家将威名赫赫,朕岂有不知之理。”李元昊的目光庞统脸上一转,“不过在朕心目中,能与朕一决高下的还是你飞星将军庞统。”
庞统冷笑:“你今天执意请我过来,就是为了此事吗?”
李元昊笑道:“如今你我已经化敌为友,自然不用争锋相对。朕今天请你来,是为了叙旧的。”他目光扫了一圈,突道,“没记错的话,朕这次还特意邀请了一位故人,怎么不曾前来?”
包拯上前一步:“陛下,公孙策受伤未愈,身体未曾康复,不能前来,请陛下见谅。”顿了顿,又道,“国王陛下,包拯此次是为了议和之事前来,不知议和书上的内容陛下可有什么异议?”
李元昊微微一笑:“议和书的内容我已经看过了,我没有异议。”
包拯吃了一惊,李元昊此人狡猾多变,贪得无厌,在之前的谈判之中已经初见端倪,今日竟答应地如此爽快,实在令人费解。而庞统与李元昊多年相处,更是明白他的狡猾之处,当下不动声色看着他。
果然李元昊顿一顿,接道。
“只不过,我还有个小小的要求,希望贵国能够满足。”
包拯心下一沉,不卑不亢道:“陛下请讲。”
“议和书中有一条请贵国派一位有才之士常住我国作为使者,以帮助我国建立更完善的礼仪体制。”李元昊睨了两人一眼,“公孙策乃大宋第一才子,精通各国语言,之前亦出任过礼部侍郎出使辽国,由他出使我西夏想必贵国皇上不会有异议吧?”
公孙策?包拯心中咯噔一下,刚才不良预感竟是得到证实。公孙策几次三番破坏了李元昊的计策以及李元昊挟持公孙策要挟庞统之事,包拯来到宣城之后亦略知一二。李元昊要让公孙策做使者,其不是一种变相的囚禁?
就听庞统在旁冷冷道:“若是我们不同意呢?”
庞统早就知道李元昊不会善罢甘休,但却没想到他的目标竟是公孙策,让他出使西夏,根本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李元昊沉下脸色:“庞统,挑起两家战事的责任你可否负责?”
庞统半步不让,傲然道:“打就打,我庞统还怕你不成!”
看他态度如此强硬,李元昊整张脸色都黑了下来,转头望向包拯沉声道:“包拯,庞统可否代表你们大宋?”
包拯左右为难,尽管并不十分清楚李元昊跟公孙策之间的纠葛,但他也看出李元昊不怀好意,若真让公孙策去了,会发生什么没人能预料。可是如果因一个公孙策再度挑起宋辽战事,皇上也必然不会同意……
忽听侍卫匆匆走了进来禀道:“启禀陛下,公孙策在门外求见。”
庞统和包拯都吃了一惊,他怎么来了?顾及他的身体,他们此前并没有将李元昊要求见他之事告诉他,却不知他从哪里得到消息还赶了过来。
进来的果然是那清秀如竹的熟悉身影,公孙策只是微微看了他们一眼,就转向李元昊,中规中矩施了一礼:
“公孙策见过西夏国王陛下。”
“公孙策,你终于来了。”李元昊紧紧盯着眼前的清瘦身影,别有深意地看着他。数日不见,他依然清俊如昔,只是脸色比半年前苍白,身形也消瘦了些。
“公孙策身体不适,所以来迟了还请陛下见谅。”
公孙策不卑不亢地说完。李元昊哈哈一笑。
“好!公孙策,你来得正好。朕问你,可愿代大宋出使西夏?”
公孙策抬起头,傲然道:“只要宋夏能平息干戈,永保边疆,公孙策万死不辞,。”
“好,有骨气。”李元昊赞了一句,看着他的目光别有深意,“公孙策,那朕就在银川等你到来!”


“公孙策!”一走出百里关,庞统隐藏的怒火压也压不住,一把抓住那人纤细的手臂。“谁让你来的!”
“没有人!”公孙策任他捏住自己的手臂,平静地回答。
“你!”
庞统不明白,为什么这个人总能勾起内心深处无法控制的怒气。
“王爷,请你放开他。”包拯见公孙策额上细碎的冷汗,忙道。庞统这才知道自己力道重了,连忙松开手指。
“王爷,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先回去再说吧。”
庞统无话可说,只得怒气冲冲上马而行。
回到宣城,林郁和杨宗保已在门口等地焦急,见他们阴沉着脸色回来,心中忙叫不好。
“王爷,包大人,这次谈判结果如何?”回到聚事厅,杨宗保迫不急待地问。
包拯说:“杨将军,林将军,他们已经同意了。”
杨宗保松了口气,目光却在庞统阴霾的脸色上犹疑:“那王爷……”
“只是李元昊提出了一个条件,让公孙策带着议和书到西夏都城。”
“公孙……”杨宗保愕然,回头看向公孙策。
却见林郁怔了怔,忽的单膝跪地:“都是末将不好,末将不该将此事告知公孙公子!扰乱了和谈大局,请王爷责罚。”
“林将军,此事与你无关。”公孙策轻轻将他搀起来,望向庞统不豫的脸色,“庞统,你明知道不管我今天去不去,李元昊的目标都是我。”
庞统猛地转过头来,直盯着公孙策的双眸:“你一定要去。”
“一定要去!”
公孙策毫不妥协地回视他,缓慢而低沉地回答,眼底眉梢都是坚定的决心。
罢了,这人要做的事何尝听过他的意见?
明明只是文弱书生,却偏要担负起国家重任,也不知那瘦弱的肩膀能否扛起。
明知前途是一条不归路,他却为了天下苍生义无反顾。
他心里可曾有过一丝牵挂?
“好!”半响,庞统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拂袖而去。
出门之时正与展昭和白玉堂擦肩而过,那两人面面相觑地看了一会儿和满屋子的人,疑惑问道。
“他这是怎么了?”
包拯不答,伸手按住公孙策的肩膀,手底下瘦骨嶙峋,可却是一身铮铮傲骨。
公孙策收回凝望那人的目光,看向包拯。
“你决定了?”
公孙策点了点头:“不必劝我。”
“我没想劝你。”包拯笑了笑,自重逢以来,两人鲜有机会能互诉衷肠,可是此刻只是互相凝视的这一眼,两人却都明白了彼此内心想说的话。
包拯,你想说的,我懂。所以不必劝我。
公孙策,你想说的,我也懂。所以我不会劝你。
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之中。

十日之后,皇上御赐的议和书到达宣城,重新封公孙策为礼部侍郎,出使西夏。






第35章 第 35 章
一年之后,银川,皇宫之中。
袅袅熏香沁人心脾,两人盘膝对弈,其中一位华服金冠,另外一位素衣如雪。
良久之后,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