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横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归雁横秋-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接触过话剧的人,只要不是木头或者蠢笨到一定程度,接受起来都很容易。
  
  下午杨一宁果然送了几张光盘过来,用电脑的光驱播放了,现场指点两人话剧的一些注意要点。这次有了“教具”,三人进度神速,到了晚上,杨一宁已然十分满意:气质与表演都已达标,这下总算不用担心演员不给力了!
  
  如是一个周末过去,社团周一要开例会,不能活动,到了周二,杨一宁正式将两位主角介绍给了其他参演人员。从导演编剧到策划道具师,一顿介绍下来,总算是先混了个脸熟。
  白玉堂和展昭两人的出现多少刺激到了剧组中的其他人,毕竟在现代社会,敢于留着这么长的头发的男大学生实在是太少了,而能将长发留得一点都不娘甚至看起来还很Man 的更是绝少。看他们两个头发长度,绝对不是一年两年所能达到,莫非是从高中就开始留了?
  熟悉之后,剧组中当即便有自来熟的问起了这个问题,对此两人早有一套应对措施,以在家乡读的艺校为名敷衍了事。也有学生想刨根问底,最终通通终结在了总策划杨一宁杨大小姐的一声咆哮之下:
  “行了,有事私下问,现在给我各就各位,咱们时间不多,二十天之内必须保证完成过场!现在开始研究剧本,大家有什么意见当着编剧导演还有道具师的面都提出来吧!”
  
  总策划一发话,众人当即转移了注意力,三言两语说起了自己的意见,有提出台词意见的,有申请担任道具演出的,还有直接询问道具师一些布景问题的,一时间七嘴八舌,倒是十分热闹。
  看来对台词有意见的不止白展二人,也有其他人提出了一些台词过分肉麻的问题。出演女主角刘月娥的是话剧社副社长,大二的刘萍从一开始就挨坐到了编剧孟晓丹身边,两个人叽叽咕咕半天了,不时盯着新加入的两个小学弟偷笑,有时说到什么,编剧还连连点头,拿出剧本一阵写写画画。
  
  这场讨论进行了将近一个小时,在参考了众人的意见后编剧决定了修改剧本,好在要修改的地方不多,这次修改后就作为最终稿敲定了。这点杨一宁也同意,看看天色已晚,就宣布了散会,自己则留下来陪着编剧一起修改。
  第二天晚上开会的时候,新的剧本就发了下来,白玉堂和展昭翻开一看,顿时一个挑眉一个抿唇,几乎是同时抬头对望了一眼,而后带着狐疑看向策划与编剧。
  
  “寇准和吕蒙正加戏了?”
  问出这句话的不是他们,而是出演刘员外的王峰。
  “剧情需要,适当加了点。”编剧笑得十分含蓄。
  王峰似懂非懂地伸手摸摸下巴,“我怎么总觉得有些什么地方不对劲?哎我说萍姐啊,你女主角的戏份怎么还没他们多?”
  “剧情需要嘛!”刘萍笑眯眯地回答,瞥了眼一旁神色各异的小学弟们,“他们两个现在也算是新生中的话题人物了,看着又养眼,帅哥什么的多走走场也是好的。”
  
  这点王峰也认可。他倒不是因为两个新人加戏嫉妒,毕竟节目有时间限制,加戏并不是多了露脸的机会,只是多了些台词——老实说,比起念台词,他反而更喜欢做只露脸不干活的道具演员。
  
  于是剧本敲定,就开始了最初的对戏。这个时候台词自然是没有人能背下来的,大家人手一份剧本,一边演一边看,一开始配合不好,闹了不少笑话,不是你抢了我的台词儿,就是我占了你的走位,有时候只顾着低头看剧本,一个不小心还会撞到对方身上,引起一波又一波的笑闹。
  他们这些演员中除了刘萍剩下的都是大一新生,只比展昭和白玉堂早进入社团两三个月罢了,年纪相仿,闹起来也就没那么多顾忌,有时候闲下来了还会玩玩反串什么的。有一次王峰饰演刘月娥,刘萍饰演吕蒙正,两人一顿搞怪,闹得大家大笑不止。
  
  这样一个欢乐的大家庭让白展二人很快就适应了剧组的生活,虽然每天大家只见面两个小时,感觉却比同班同学还要亲近——大学的班级比较松散,他们两个又不住校,跟自己班的人反而不如剧组众人熟悉。
  如此匆匆两周过去,剧组中人一边背台词一边串戏,渐渐的已经能抛开剧本磕磕绊绊演出了,虽然忘词还是常有的事情,但整部话剧已经初具雏形。见到这个效果,杨一宁很是满意,在和冯铮商议过后便决定,拉着大部队去学院礼堂提前适应舞台。
  
                      
作者有话要说:  ==============
  注一及注二均是《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原文,寇准打趣吕蒙正的话。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貌似加更之后收到的评论锐减?还是最近JJ抽的实在是太厉害,都给我抽掉了ORZ
  但是收到衿佩的长评,太感动了,抱抱,是这篇文的第一个长评呢~
  于是按照之前所说,一篇长评加更一章,这周和下周我会更新五次的,若是这期间再出现长评,我会继续加更的~!




☆、第三十章:

  第三十章:服装风波
  
  没想到他们排练如此迅速,冯铮小小吃了一惊,随即便好奇起来。他是院学生会主席,想要提前租借学院礼堂并不是难事,只要保证礼堂的卫生与道具安全就可以。因此在跟学校打完招呼后,剧组的人便堂而皇之地搬家进礼堂,顺便附赠了以冯铮为首的几个观众。
  双蛋晚会定在十二月二十三日,距离现在还有一周左右,那天周五,晚会之后正好可以放假休整。冯铮借来场地最高兴的要数道具师,总算是有了让他们一展身手的场地。从场景布局到人物服装,一周的时间足够弄完了,现在摆上台,配合着演员的演出,看起来很是像模像样。
  当然,对于那些影楼借来的戏服,展昭和白玉堂的第一反应就是无语。这个时代所谓的“古装”实在是难看到极点了,说是深衣不够长,直裾下裳也被裁成一片一片的,短打倒还能看,不过随手一抹不是拉锁就是按扣,实在好笑得很。更别说是衣服的材质了,那种布料放到他们那个时代,就算是最底层的百姓都很少能穿出门。因此看到戏服的第一眼白玉堂就拒绝穿上,理由很简单:这些破布他实在是羞于往身上套。
  
  对于这些直白的批评,道具师当场便黑了脸,毕竟他们过去演出话剧的时候穿的都是这些,虽然也有人抱怨不合身的,但还从没有人这么挑三拣四过。再说他们只是个学生社团,能租借到这几套衣服已经很不错了,真要是特地去弄衣服,他们那点微薄的活动经费根本不够用。
  最终还是杨一宁和展昭出面打了圆场,杨一宁劝说道具师,白展二人毕竟不是话剧社也不是两系的学生,很多事情都不知道,他一个大二的学长,没必要跟学弟计较。
  展昭则对着白玉堂摇摇头,只说了一句话:“这毕竟只是演戏,没必要当真。”
  最终彼此各退了一步,白玉堂提出他的衣服自备,道具师负责其他人的,这才平息了这场小小的闹剧。有人好奇白玉堂的衣服如何自备,对此他只是神秘地一笑,不予作答。倒是展昭想起两人压在箱底的衣服,心中一动,然而想到之前的争执,最终还是没好意思提出自己的衣服也自备,只能接受了影楼装。
  
  于是第二天,当白玉堂带着一整套白色的衣衫来时,剧组中一大半人都沸腾了,包括之前拉长脸色的道具师:
  “我靠,这衣服的料子太好了点吧!老白,你该不会是那些所谓的汉服爱好者吧?看你之前批评那些衣服的时候说得头头是道的。”
  “汉服爱好者?那是什么?”白玉堂随口回了一句,由着他们扯着自己的衣服看,那身不过是他的衣服中最普通的一套,就算扯坏了他也不心疼。
  “我也只是听我表妹说的。”道具师伸手扶了扶眼镜,手中还在翻看着那件衣服:“我表妹一向喜欢汉服,就是他们说的古装,他们一帮人还在网上弄了个什么汉服复兴之类的——唔,难怪你之前那么不满那些舞台装了,我表妹也总说舞台装太难看不合制式什么的,偶尔还对着网上下载的图片自己动手做一些服装。”
  “哦。”白玉堂不太感兴趣地应了一声,看到一旁展昭沉默的样子,不禁轻笑,挪过去撞了撞他的肩膀,“怎么,后悔了?”
  
  展昭瞥了他一眼,就算后悔也不能跟这耗子说,谁知道他会说些什么来调侃自己——不得不说,面对耗子的某些小心思,猫已经逐渐有了免疫力了。
  说实话,他还真有点后悔没趁机提出自己也自备服装——看着那些被随意塞在道具箱里的舞台装,要他穿上那些,还真需要些勇气。
  
  不过这件事并没让他愁上多久,不久之后发生的一件事彻底将他从舞台装的苦海中解脱了出来。
  
  这场话剧正式参演的演员一共有寇准(白玉堂),吕蒙正(展昭),刘月娥(刘萍),刘员外(王峰),梅香(何谨如),媒婆(杨一宁),和尚(崔军)以及其他家仆甲乙丙等。除了白玉堂和展昭这两个“外援”之外,剩下的都来自哲学系和中文系,一个个都是斗志昂扬。最初两人还不明白其他人为何如此,直到进入礼堂排演的第二天,遇上几个闻风前来的“不速之客”,才终于知晓了其中的隐情。
  
  这天他们着装完毕,正排演到第二幕,吕蒙正前往白马寺蹭斋饭,被寺中长老几句话臊出了寺门。展昭饰演的吕蒙正正被长老说教,饰演和尚长老的崔军声情并茂道:
  “吕蒙正,你来,我和你说,你一日吃我一分斋饭,一年要吃多少?”
  吕蒙正面露踟蹰:“这……”
  长老道:“按照寺庙里的规矩,往日先撞钟后吃斋,因为多了斋粮,先吃了斋后撞钟,叫做斋后钟。你说你身为孔子门徒,有满腹文章,为什么不去应试过举呢?到时候得个一官半职,不比天天在寺庙中吃斋饭强得多?身为男子汉,都不知道羞耻吗?回去,回去!”
  说着长老伸手去推,吕蒙正随之后退,作出踉蹡出门的模样,正要继续,忽然听到台下传来响亮的嘲笑:
  
  “哈哈,这都演得什么啊!要饭花子和布袋和尚?”
  “就是,你们该不会打算演出济公传奇吧?”
  
  随着这两道声音响起,所有人的视线都被吸引,台上的戏自然停了下来。展昭抬头望去,就见礼堂A区那边不知何时多了几个人,两女三男,正一脸幸灾乐祸地看着他们。他不禁皱了皱眉,清楚地感觉到了对方透出的敌意。
  
  “王娇,你什么意思?”
  见到他们,一身媒婆装扮的杨一宁立刻从后台冲了出来。白展二人不认识他们,她可认识,这几个人都是外语系学生会的人,跟他们不对盘已久了,这会儿过来,摆明了是来找茬的。
  
  看到杨一宁出来,那几个人先是愣了一下,而后哄堂大笑:“哈哈哈,这是哪儿来的老鸨啊!穿成这副模样,莫非还想拉客不成?”
  杨一宁顿时黑了脸色,不怒反笑:“老娘就算真拉客,也拉不到你们几个歪瓜裂枣身上,大门在那儿,看不过眼就请圆润地走开,少在这儿碍眼!”
  “就是,哪家的狗没拴好,到处乱跑来着!”
  “赶紧滚吧!小姑娘家家跟着几个大老爷们乱跑什么?”
  
  其他几个人也跟着起哄起来,王娇他们早就听惯了,也不在意,只是看着舞台上的崔军与展昭,嘲笑道:“你们敢演还怕人看?还吹什么超过我们雪耻,呸,就你们这些山寨货,倒贴门票恐怕都没人捧场。”
  “这点不劳您老人家操心。”杨一宁不甘示弱地挑挑眉,“到底是我们的话剧好还是你们那个什么咿咿呀呀的歌剧好,晚会那天就知道了。倒是你们现在巴巴的跑过来,该不会是没底气了所以特地跑过来侦察敌情吧?啧啧,早说啊,我们是不介意让你们来观摩借鉴的!”
  “你……”王娇被杨一宁的伶牙俐齿气得差点张口骂人,忽然听到不远处有人低喝了一声:
  
  “够了!王娇你们跑到这里做什么?不知道礼堂现在不对外开放吗?”
  出声阻止的是冯铮,作为院学生会主席,这点威严他还是有的,王娇等人看到他从旁边站起来,便知道今天是讨不了便宜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还是王娇开口道:
  “我们也就是过来看看,谁知道这边被你们包场了啊!看戏这点还不归你大主席管吧?”
  说话间其他人也纷纷走了过来,包括之前在后台和台上的展昭等人。看到展昭过来,冯铮眼中光芒一闪,忽然伸手揽住他肩膀,道:
  “看戏是一回事,出口伤人是另一回事,我刚才可是听到你们开口讥讽我们演员,是不是?”最后三个字却是冲着被自己揽住的展昭说的。
  
  肩膀忽然被揽住,这种情况下当着这么多人展昭也不好推开或者闪开,微微皱了皱眉。倒是他旁边的王峰道:“就是,我刚才可听得一清二楚,王小姐,你们这些人的牙真该刷刷了。”
  听到他回答,冯铮对着王娇耸耸肩:“听到了?为了维持和谐气氛,几位还是出去吧,要找茬要吵架外面遇上了随便你们掐,在这里绝对不行!”
  
  鉴于官大一级压死人,王娇等人虽然不甘心,也只能悻悻然离开了礼堂。见他们离开,剧组中人当即欢呼出声,很有出了口气的爽快感。对此冯铮也忍不住微笑,不得不说,拿官威压人这种事情还是很过瘾的。
  正笑着,忽然觉得放在展昭肩膀上的手掌仿佛针刺般异样。他心有所感向旁望去,就见不远处一身白衣的白玉堂双手环胸靠在一排椅子背上,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见他望过来,目光顺着他那只手溜了一圈,然后对上他,微一侧头——
  
  这个人……
  等冯铮意识过来时,他的手臂已经有自主意识般离开了展昭的肩膀,他不禁愣了愣,眼睁睁看着白玉堂对展昭勾了勾手指,待展昭不解地走过去时,一把勾住他的肩膀趴了上去,下颌还亲昵地贴着他的颈子,目光示威般瞥过来一眼,嘴角随即挑起。那神态仿佛在说:展昭是我的,闲杂人等滚蛋!
  冯铮的脸色顿时阴郁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一章:陈年旧帖
  
  经过这件事,剧组中人有志一同地通过了更换服装的建议,原本随意借来的影楼装全都退了回去,又去了另一家借的衣服。
  趁着这个机会,展昭也顺势提出了自己的衣服自备的意见。有白玉堂珠玉在前,加上道具师乐得少一份压力,这个意见当场便通过了,展昭很是松了口气。
  道具师当场还提出要找自己那个汉服爱好者的表妹帮忙借几套衣服,加上之前借来的,剧组里的人物服装顿时更上一层楼,倒是无形中给他们这场话剧加了不少分——这点则是后来的事情了。
  
  就这样忙了一周下来,终于到了十二月二十三日,这天下午剧组中所有人都请了假,杨一宁带着音乐负责人以及道具师等人去了后台找节目负责人沟通,所有演员则在刘萍的带领下去校外的美发店化了妆做头发等等。
  晚会开始时间是晚上六点,到了四点左右众人提前吃了饭,而后便在杨一宁的带领下去了后台的休息室——距离礼堂最近的一个阶梯教室。
  
  “忙了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