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by甜品有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恨by甜品有毒-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切菜,魏兵心慌,反向后溃散,一时溃不成军。张郃拼死迎住魏延,护住司马懿撤退,但魏兵已被杀得十伤六七,只得丧气回城。一战之下,魏兵战意大失,司马懿深恐四面围困尚不能擒得诸葛亮,回去被人耻笑弹劾,立即派人向四方城池再调兵马,务必要将诸葛亮一举成擒于此。 
那边在调兵遣将,这边诸葛亮也在问魏延:“我军中尚有多少粮草?” 
“尚可维持半月有余。”魏延答。 
“半月?”诸葛亮想了想微微笑道:“应该够了。” 
“什么够了?”魏延问。 
“应该足以支持到我们与司马懿决战的那一刻。”诸葛亮微微笑道。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司马懿不停增兵到此,伯约倒是有机会再次出兵洛阳?”魏延笑道。 
“我也是这般想,只不知伯约可否会与我心有灵犀?”诸葛亮笑道。 
“纵然姜伯约不会与你心有灵犀,或许那陆伯言会与你心有灵犀吧。” 
“他没用。”诸葛亮淡淡道。 
“哎,是因为他上面有一个孙仲谋吧。” 
“不说他了,且休息一下吧。”诸葛亮轻声道。 
月夜良宵,诸葛亮安静的走在月色下,营门外。抬头望,远方,大魏的城楼上也是红灯点点,那上面,好像也站着一个人,是要望向这边吗? 
身后有人为他披上披风:“夜里冷,多穿些吧。”魏延说。 
诸葛亮笑了笑,拢紧披风。 
“细作送来探报,说大魏所调的兵马并没有我们估计的多。”魏延说。 
“大魏是没有办法调来在我们后面的那些城池兵马吧?” 
“你怎么知道?那些城池被我打下,大多百姓全都迁居成都了,但是也有一些人留下了,而且那些降将我也都留下来守城了。后来魏主招降,他们不都应和了吗?怎么会调不来兵马?” 
诸葛亮还是笑了笑,不语。 
“哦,是不是你在孔明灯上放的信起作用了,那时我射下你的孔明灯,灯里有给这些守将的信,信中你说了什么?” 
“我只是说两军交战,败阵而降无所不可;事后旧主招唤,再投旧主亦是情理之事,不过刚投新主又忠旧主虽可原谅,但再为旧主杀伐新主则是禽兽所为了。” 
魏延笑出声:“你这话说得可够狠,也难怪他们不敢出兵。” 
“这世间有胆量像温候吕布那样成为三姓家奴的人毕竟不多,人活在世间,总要顾个名声吧。” 
“难道你也要顾个名声?”魏延笑:“你的名声是什么?” 
诸葛亮笑了笑反问魏延:“你说呢?” 
“你要是顾忌名声我就心烦,我想你活得痛快自在。” 
“就随你。”诸葛亮的声音温柔。 
魏延伸手将他手揽在怀中,吻上红唇,缓声道:“其实你这般说,纵然我们要退兵,还是可以活着回去的是不是?” 
“嗯。” 
“但你却就想让我死在这里。” 
“我陪你一起死。” 
“就为了一统汉室江山?” 
“这不也是你的梦吗?” 
“这不是我的梦,这是你的梦,所以想帮你实现而已。” 
“怪我吗?明知有生路却就是让你走死路?” 
“有你陪我就行了。” 
“文长,爱我吧。” 
魏延不再言语,热烈而深情的吻着怀里的人。 
长夜漫漫,大魏军营中,司马懿接到两封信,是主上派人八百里加急送来的。 
“父亲,陛下信里说了什么?”司马昭问。 
“这不是陛下的信,是大吴国皇帝孙权,蜀汉后主刘禅写给主上的信。” 
“他们写给主上的信?”司马昭惊讶的看着父亲:“他们为什么给主上写信?” 
“孙权说大吴国无心征战中原,也不想与我大魏为敌,但是若诸葛亮身死,则可能在悲愤之下联蜀与我大魏决一死战。但是若主上能放过诸葛亮,他保证有生之年不与我大魏为敌。”司马懿缓声道。 
“那刘禅的信里说什么?” 
“他说当年自己的父亲曾经与主上的爷爷煮酒论英雄,天下英雄唯二人耳,如今前人已逝,后人各据一方,但都与诸葛亮有着渊源,虽然他的父亲心怀汉室,但是对于他来说,相父比天下更重要,希望主上放他的相父一条生路。” 
“便是如此?”司马昭疑惑地问。 
“便是如此。” 
“那?主上的意思?” 
司马懿不语,他现在担心的就是主上的意思,没有只言片语,却只有外人的两封信,主上到底想让他做什么? 
司马昭脑筋倒是转的快:“父亲,这是主上让我们尽快杀掉诸葛亮吧,只要我们尽快杀掉诸葛亮,那么这两封信也就不用回了。” 
“你是这样想?” 
“如果有心要放掉诸葛亮,主上可以明言啊。” 
是吗?真是这样的吗?算了,就当是吧,把诸葛亮尽快的干掉,再也不能拖泥带水了。就当儿子说的是真的吧。 
“子上,如果要速战速决,你会如何处理?” 
“父亲,我们调来这么多兵马,干脆就这样,直冲直撞。也不跟诸葛亮玩什么计谋了,我们玩不过他的。” 
“但是直冲直撞也要令他前无去路才好擒住他。” 
“父亲,最近这几天我一直在查看地形,倒是有一个好地方可以引他去。” 
“什么地方?” 
 
 
№588 ☆☆☆甜品有毒于2010…09…03 14:35:45留言☆☆☆    

……………………………………………………………………………………………………………………………………………………………………………………………………………………
 
“剑阁。” 
司马懿看了儿子一眼,眼中掠过一丝喜,其实那个地方自己也想过的,但是心里总是下不了决心。 
“我们用重兵封住他们的后路,只让出一条去剑阁的路让他们逃,在剑阁那里,埋下重兵,必可将诸葛亮擒下无疑。” 
司马懿走到地形图前,看着地形缓声道:“蜀军兵马应该没有我们多,好吧,就这样,派决死队冲杀蜀营。” 
“孩儿明白。” 
“子上——” 
“父亲?” 
“不要伤他。” 
“父亲!”司马昭有些恼,但是看父亲的眼神,没说话,心里想着主上要我们先斩后奏,难道我就不会向父亲先斩后奏吗? 
报! 
报! 
报! 
丞相,魏军正准备大举攻营。 
站在高高的哨岗上,诸葛亮望着对面远处数之不尽的旗帜和队型,轻叹一声。 
“叹息什么?”魏延依然微微笑着问,现在的他,没有什么阵势能令他忧心。 
“人算不如天算,我终究看漏了一个人,司马仲达,真是生了一个好儿子。”诸葛亮边说边往下走。 
“怎么说?”魏延跟在他后面问。 
“看来他是要强攻了。我汉军只有一万人,若是魏军要强攻,以他们几十万的兵力,我们必败无疑。” 
“怕什么,既然来到这里,就没想过胜败问题。想的只是如何赚多几个敌人的问题吧。好吧,就让我用一万汉军杀尽大魏的精锐。”魏延却是自信十足的说。 
诸葛亮缓缓道:“司马仲达会突然进行强攻,必然是出了什么事情。他要我们死,我却偏不死。文长,你带八千精锐做前军突围。我带二千残兵断后。” 
“你说什么,你疯了,我怎么可能丢下你?” 
“你不走,只有死路一条,你若死了,我只会死得更快。你走了,回过头还有机会救我。传令下去,前后两军均带魏和诸葛两面旗帜,伺机替换迷惑敌阵。文长,跟我来。”在中军大帐,诸葛亮拿出地图道:“回汉中的路在这图中有二条,但是大道肯定是走不了了。另一条就是从剑阁出去。但是剑阁地势险要,魏军必然也会在此布下重兵等待我们。” 
“你这样讲,我们还不是死路一条,还走什么?” 
“剑阁之地,在我汉军回汉中的路上,虽然魏军可能在剑阁布下重兵,但是须得冲过我们现在的营阵,到时候魏兵必然分兵,那时便是你回汉中之时。其实在进入剑阁之前,还有一条隐秘小道可走,但是对于魏兵来说,要想赶至剑阁先行埋伏,必然要用到骑兵,所以这条小路他不会走的。” 
“那魏军可以再分兵设伏啊?” 
“若分兵三路来对付我们,对于司马懿来说是太过冒险的事情。毕竟他并不知道我们到底有多少兵马。纵然他可以让权给儿子,他也不敢把大魏几十万的精锐就这样败掉,所以他一定只会分兵两路,一路向前奔至剑阁,另一路在我们的后面,尽可能的把我们赶进剑阁。” 
“是这样啊?”魏延沉吟着:“那你认为魏军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令到那只蚂蚁突然孤注一掷?” 
“这个已经不是我们要讨论的事了,赶紧走吧。” 
魏延看着诸葛亮,突然笑道:“你前几日传令士兵多挖灶台,是不是就想到会有如此情景?” 
诸葛亮微微一笑:“你真当我是神?只不过是做做两手准备罢了。我的战甲你带来了吗?” 
“怎么,不坐车了?” 
“这个时候还坐什么车?把战甲和宝剑给我。”诸葛亮说着便开始换衣。外面已能听到战马嘶鸣的声音。 
魏延把战甲和宝剑拿了出来放在桌上,拉过诸葛亮狠狠的吻了一口说:“不要死!”然后便转身大步出门去了。 
汉军治军严谨,虽然大敌在前,却丝毫不乱。魏延分配停当,才感叹当时留下那么多的魏军战马兵器真是有用。一万汉军,一万匹马,一万利器,精神抖擞,沉静从容。 
报。都督,汉军弃营退走,我军正步步追击。 
前军要追过他,不是在他后面追。 
是。 
报。都督,汉军勇猛,骑兵进退有据,我军难以攻袭突进。 
传令下去,所有将士不得畏缩,舍命进攻,后退者斩! 
是。 
报。都督,汉军狡诈,变换大旗,难以察觉诸葛亮在何处。 
嗯? 
都督?我军阵形被冲散,互相盲目追击,乱了阵脚。 
张将军——在何处? 
现在扯旗山向剑阁方向。 
传令下去,前军尽力突围,后军紧跟张将军,不得乱闯乱撞。 
是。 
父亲? 
不要多说,前进。 
是,父亲。 
狂飙突进,前面就要到达救命与死亡之路的分叉口了。魏延奋力纵马冲到诸葛亮面前,不管后面有多少追兵,也不管前面又有多少敌人,他始终离着诸葛亮不远,汉军的队形也始终没有被冲散,虽然有死伤。丞相治军之道,魏延是绝对相信的。 
“丞相,随我走,不要去剑阁。”魏延大叫。 
诸葛亮微微笑道:“那条路险窄,我若随你走,老弱残兵行走缓慢,反会被魏军拧成一绳强力追击,到时终究逃不脱。文长,我会活着,你定要来救我。” 
“丞相!” 
“驾!”诸葛亮挥鞭向魏延的战马猛抽过去,战马长嘶奔腾,魏延咬咬牙,终大喝一声:“儿郎们,随我走!”魏字大旗迎风招展,数千汉家骑兵疾速突围。 
诸葛亮率兵左冲右突好一阵抵挡魏军,直到估计魏延已经走远,才向剑阁方向退去,魏军听从号令,只跟随着他们的张将军——张郃低头疾追。 
在所有的魏军之中,只有张郃所带兵马没有被汉军搅得团团转,只一心的追着诸葛亮而来。难道只有他识破诸葛亮的障眼之法?其实也不是,对于张郃来说,他只是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感觉去追击,这次的追击不同以往,在他内心深处有着深深的感触,他一定要第一个见到那个人。 
张郃看到大魏前军已经突破过去,可是却不敢多做停留,因为汉军的确勇猛,冲过去的部队以为可以回头包抄,却往往被汉军骑兵杀得溃不成军。大魏军队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的收缩包围圈,要把那个人赶至绝境。 
虽然魏兵死伤无数令司马昭十分的窝火,但是看着汉军最终被他们逼入绝境,如他所愿奔入剑阁方向,倒也着实松了一口气。 
诸葛亮所领汉军渐渐被魏军围逼不能停歇,只能进奔剑阁,见两边皆是峭壁,后有追兵,道路渐渐狭窄,诸葛亮随即命令骑兵个个侧身骑马以防不测。突然山上两侧滚石纷落,汉军为防阻击只得奋力催马从狭窄山道突进,躲过一袭。但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汉军尽入布袋般开阔山谷,诸葛亮四望而叹,此处若埋伏重兵,当真死无葬身之地。心中刚一沉吟,便听得身后号角声声催人急,诸葛亮急令汉军下马寻山壁凹岩躲避,以防乱箭突袭。此时天色已黑,突听一声炮响,山上火光冲天,大石乱柴滚将下来,阻截了汉军去路。那山头之上,火光之中,现出司马昭的身影。他比父亲司马懿更快的赶到了剑阁,因为,他要先斩后奏! 
其实他曾有过一丝犹豫,就在汉军下马之前。但是当他看到陷入绝境的汉军依然纹丝少乱的时候,他的心赫然掠过一丝寒意,那陷入绝境之人,号召力和威信力依然强大到令将士臣服,令对手胆寒。这个人,曾经是父亲人生中最大的魔障,现在,已经陷入绝境了,却还是令他感到是对方在给他下马威! 
怎么能这样,他的人生不能像父亲那样,不能像父亲那样也让这个男人成为他人生的魔障!所以,司马昭终于下了命令:一声梆子响,两边万弩齐发。 
月黑风高杀人夜,耳边听到利箭破风而过的声音,感觉到利箭穿过骨头的冰冷。身体被受伤的战马高高的抛起,清淅的听到头盔滚落在地上的声音,头发飘散了,凉风拂过,那心里,居然有清风明月照人还的温柔。 
命运,理想,期盼,爱情,一切的一切,终于可以就这样放下了。 
身体落下来,却被人抱住了,背顶在山石上,生痛,可是那个人却紧紧的贴着他,不让他的身体漏出那怕一丁点的缝隙。耳边好像又听到有人在叫‘住手’‘住手’,鼻子却闻到深重的血腥味,还有一抹熟悉的气息。 
箭就这样停下了,眼前出现了火把,红火通明。 
贴着他的那人缓缓抬起头,轻轻的笑道:“诸葛孔明,不管你身边有多少人,我却是第一个为你而死的人。下一世,你要最先还给我。” 
眼泪就这样落下来,不依不饶的抱住那人的头,不依不饶的吻着,眼泪咸咸的,让那人不满:“咸咸的眼泪送我走吗?我不喜欢呢,乖,笑一笑,我要看到独醉笑春风的你。” 
眼泪却越来越多。那人抬起手,有些艰难的抚去他的眼泪:“只是,我现在的样子一定像个刺猬吧,下一世,你会记得我吗?” 
他不停的点头,不停的点头。 
那人笑了,轻轻拂起他的长发:“对不起,来晚了,让你的臂膀受了箭伤,回去好好养伤。以后要好好的活着,连我这份也活下去,文长真的是个好人,这一世一定要和他好好的,无怨无悔的过,下一世,就要和我无牵无挂的在一起。” 
他不停的点头,不停的点头。 
那人笑着闭上的眼睛。 
剑阁,大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陨命在此。 
“啊!”夜空中传来一声无法释怀的怒吼:“诸葛孔明,我要杀了你!” 
“啪”,紧接着就传来一声清脆的耳光:“来人啊,把张将军身上的箭拔下来,整棺收殓。” 
他已经听不到是谁的怒吼,也听不到是谁在发布命令,他只是凝望着眼前平静闭目的那人。可是那人还是被抬走了,他,却只能靠在山石上,一动不能动。 
司马懿走了过来,握他的手,冰凉。愣了一会,再抚他的脸,冰凉。默默的,司马懿解下身上的披风披在他的身上,然后伸出双手把他抱了起来,就这样走了。那身后,是年青的司马昭恨恨难平的眼眸。 
一个诸葛亮,二千汉军,却搞得数十万人的大魏精兵人仰马翻,死伤数万,而且竟然还折损了一员大魏国的上将,国之柱石,司马昭恨得想将诸葛亮千刀万剐也不为过。可是,这个人,父亲却依然要护着,爱着,甚至不惜对儿子动手。这天下间那里还有天理? 
一战功成,司马懿即刻写了两封信。一封是给主上曹睿的,另一封信却是给驻扎在合淝的张辽的儿子张虎的。给张虎的信不是针对大吴国国主孙权,而是针对大吴国的文武大臣的。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