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之作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源氏物语之作茧-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明白母亲的意思。但是,源氏始终是我的兄弟,而且父皇去世之前还嘱托我一定要照顾好两个弟弟。”今上压下心中的不满,那先皇的话堵弘徽殿的嘴,装出一副孝悌模样。
  弘徽殿抽了抽嘴角,自己的这个儿子就是这点不好,死脑经!但这也是他孝顺恭和的表现。弘徽殿努力做出一副诧异的表情,“您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怎么会让您去伤害源氏和皇太子呢!我要强调的是您处事须强硬一些才好!”
  “我明白母亲的意思了,我会做一个好皇帝的。”今上坐直身子向弘徽殿保证到。
  “那就好!”弘徽殿点点头,然后像是突然发现似的问道:“您好像瘦了些,这些日子很忙吗?”
  今上有些好奇为什么弘徽殿会突然关系自己的身体,回答道:“年初事情总是比较多的,过些时候就好了。”
  弘徽殿点点头,“您要注意些!尚侍这几日过来看我时说是得了几幅养神的药,我等会让人给你送去吧!”
  到正题了,今上总算知道弘徽殿后面说的这些话是什么意思了。尚侍是谁他清楚得很,刚入宫时也因为右大臣和弘徽殿的原因常去她那。是个美人、善解人意、也很体贴人,但只要一想到如果和她生下孩子,弘徽殿肯定会要求立这个孩子为太子,今上便觉得索然无味了。但看着面前的弘徽殿,今上只能违心的说道,“谢母亲的好意。如此说来我倒是几日都没有去见她了,不知尚侍是否在母亲面前告了我的状啊!”
  “您还好意思说?要让妃子告状告到我这来了,您到底有多么不重视她们啊!”弘徽殿知道今上是在开玩笑,也笑着责备了几句。因为今上的特意掩饰,弘徽殿知道今上并不是特意冷落尚侍,才会这样好脾气的说话。
  “母亲说得是!儿子知错了!”说着今上便露出讨好的笑容。
  弘徽殿见此状也只是笑笑,因为儿子的服软,心情好了很多。“不如今日就在这边留膳吧,我也将尚侍叫来与你聚聚,免得等会你又忙于政务而忘了后宫的这些可怜人了!”说完也不等今上发表意见,直接命令身边的女侍去弘徽殿将尚侍叫了来。
  今上虽有不满,但也遮掩得自然,特地在弘徽殿面前表现的与尚侍极为亲密,这让让弘徽殿很是高兴。
  膳后正如弘徽殿所说,今上借口政务回了正殿。尚侍见今上走得冲忙也不多留,在弘徽殿太后耳边说了几句好话之后便离开了。
  等两人都离去之后,弘徽殿板下脸,眯着眼靠在榻上,想起之前今上的那番举动,知子莫若母,虽然他掩饰得极好,可弘徽殿还是看出了他的不愉,想到这几日从右大臣那传来的消息,看来自己要加快动作了。
  虽然今上不太合作,但那到底是自己的儿子,自己不为他考虑还能为谁,只是儿子一直没有想通而已。等木已成舟,想必就不会在背着自己做这些小动作了。
  恰在此时贺茂斋院来见母亲,弘徽殿忙掩下眼中的锋芒,满脸只剩下疼惜,听三公主说了些趣闻,暂时忘了今上对自己的忤逆。
  说起这位贺茂斋院便是前年入斋仪式时举办了盛大游行的那位公主,去年因上皇去世,不得不回宫守孝。斋院之职暂由桃园亲王之女模姬代任。贺茂斋院按旧例必须由公主担当,但此时情况特殊,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便只好由模姬这样的亲王公主担任。
  这位模姬公主也是个识大体的善良女子,早年曾与光华有过几面之缘,因为光华早年丧母,这位公主对他很是怜惜,也曾与之有些交往。说起来也算是光华的堂姐,如果作为正室也是配得起光华的。只是两人都无此意,而现在光华自知只要弘徽殿和右大臣一日把持朝政,他就绝无出头之日,也不想耽误这位公主,更何况他也不愿辜负真夏的深情,更是不做考虑。
  


☆、示弱

  光华如今虽有宰相之名却无实权,在京中又多受人挤兑,便打算出京游玩几日。真夏因为左大臣的身体大不如前,在榻前亲事汤药,便没有与光华同行。
  光华的去处是云林院怫寺,此时已经入秋,山中秋野景色也是怡人,刚好可以打发些时光。这云林院怫寺能得光华的青眼却是因为其亡母桐壶更衣之兄在此削发为僧,每日光华再次诵经礼佛之后还能从那僧人处打听些亡母的事,聊以□。
  且云林院与其所在的贺茂神社甚近,每隔几日光华便去贺茂神社探望模姬公主,倒也逍遥自在。
  光华出游多少有些自私,只是留在京中很是烦闷,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这次出行对藤壶皇后影响巨大。
  藤壶皇后自出宫之后便常住三条府邸,平日甚少又机会入宫见皇太子。皇太子如今已有六岁,虽然有些早熟,但毕竟还是一个小孩子。他很明显的感觉到宫中众人对自己的态度不必往日。
  父皇去世之后,母亲也迁居宫外,他平日只与乳母在宫中生活。这日得知母亲入宫探望,很是欣喜。
  藤壶皇后也不是个简单的,如今兄长虽有亲王之名,但比不得右大臣手握重权。弘徽殿早已回宫,宫中诸事都由她管理。皇太子虽未收到苛待,但也没有了往日的风光。如今就连源氏宰相也被逼的避出京城,自己无权无势怎么能保护皇太子。
  与其如此在宫外担忧,不如向弘徽殿示弱,以求得皇太子的安全。下定决心后,藤壶皇后便开始着手准备。
  等光华消了心中的闷气之后便冲忙回京,先是入宫见了今上。此时今上也因为弘徽殿与右大臣的制肘而烦闷不已,见到光华极为高兴。问及他此次游玩经历,听了不少趣闻。
  如今今上也有些年纪了,他的长相与桐壶帝肖似,却更加俊秀,又为人温和有礼,待人诚恳,光华一时想起去世的先皇,很是难过。今上得知缘由也有些怅然,俩人对坐,互诉哀思。
  光华与今上告别前去探望皇太子,从他那得知藤壶皇后打算在桐壶院周年忌辰时举办一场法会。虽然之前未从藤壶那边得到消息,但也并不妨碍光华知道这时后对藤壶越发敬重。
  法会是藤壶皇后准备的,又得了今上的支持,举办得十分隆重,持续四日。
  因思念去世的父皇,光华并未察觉藤壶皇后的打算,直到第四日,比睿山住持在法会将要结束前告知众人藤壶皇后打算削发为尼,满堂皆惊,兵部卿亲王更是不顾场合冲进帘内劝说,仍旧不能打消其想法,不得已只得执行。
  光华初时还不知道原因,但过了数日便明白了藤壶皇后的想法,这也是形势所迫!越发恼怒自己的怯弱,如果自己再强硬一些,说不定藤壶会坚持下来。只是这个时候再说这些为时已晚
  国忌法会后,美国多长时间又是新年,万象更新,由于先皇过世已经一年有余,京中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盛景。
  藤壶皇后仍旧居住在三条府邸,自出家之后便在原先的住所旁修建经堂虔心修行。只可怜了宫中的皇太子,与母亲见面的机会越发少了。
  光华偶尔也会从宫中带来皇太子的消息用以劝慰藤壶。新春的官员任免上,藤壶皇后手下的人本该得到晋升,却因为弘徽殿的压制而没有机会。同时宫中送来的薪俸也少了很多,光华对此很是不满,但来使却借着藤壶已经出家的原因而诸多推搪,最后也只得不了了之。
  藤壶皇后并不在意这些,只是一想起还在宫中的皇太子忧心匆匆罢了。
  真夏早已升任了三位中将,这次也没有得到晋升。左大臣身体越发的差了,见真夏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又有今上在背地里的支持,不愿再与右大臣争斗,便上书请辞。
  今上念及左大臣是先皇的肱骨之臣,又因着真夏的关系自是不允。左大臣这几年已经将这些想开了,对于右大臣的诸多为难也看在眼里,知道自己只要一日还在朝上,他们对真夏额打压就不会停止。现在自己已经老迈,真夏确实家中的顶梁柱,为了真夏的前途,左大臣一次次请辞,今上仍旧不答应。最后左大臣只好借病回府疗养,闭门不出,倒也合了右大臣的心意。
  真夏直到现在还没有想到怎样面对四女公子,只好继续借口右大臣对自己的打压,甚少到那边府上去见她。只是孩子总是无辜的,真夏有空时便领着大公子和二公子参加一些聚会。
  光华偶尔也会邀请真夏将孩子带到自己府上,如今二公子也十岁左右了,光华见到这位小公子时便想起了自己与真夏的初次见面,那时候真夏好像也是差不多这个年纪,一时有些恍然。不知不觉间两人已经相识二十载了!
  对这位长得与真夏极为相似的二公子,光华是越看越喜欢,时常将人请到府上来玩耍。
  四女公子从二公子那得知丈夫常去源氏府上,总觉得心中难以平静。
  早年的那次谣言也曾传到她的耳中,但以着她对真夏的理解,四女公子也只是拿那事当做笑话而已,不曾在意。如今想来便不由得心惊。
  真夏与她刚成婚时曾向她保证绝无二心,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事实证明真夏确实言出必行,无论外面有多少人倾心于他,真夏都不曾有过情人和外室。即使外面的人对四女公子有些误会,她也不在意,更是欣喜于真夏对她的维护。
  可是现在想来,难道真夏从一开始就是对源氏有意?这样说来,真夏这么多年的表现也就说得通了,只是四女公子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真夏与光华虽然幼时便已认识,但两人当时保密功夫做得太好,再加上后来两人之间有些误会,外人根本无从得知两人之间的关系,只以为两人的初次见面是在源氏到左大臣府上求亲之时。
  四女公子更是如此,只要一想到真夏对自己妹妹的丈夫抱着这样的心思,她就对真夏充满恨意。
  但四女公子毕竟与真夏成亲多年,而且她从一开始就将真夏看做了自己的丈夫,爱了这么多年,即使心中有怨,也维持不了多久。又想起真夏的为人,更觉得自己是误会了真夏。反观源氏,自从行了冠礼出宫之后,绯闻谣言不断,这样的人品性怎么会好。
  这样一想,四女公子就觉得好多了。一心认为是源氏勾引了自己的丈夫。
  真夏这两年虽然不能说不如这边府邸,但与早年想必却是少了很多。根据父亲那边的消息,四女公子一想便认定又是那源氏缠着自己的丈夫,心中的怨恨越发的盛了。
  四女公子这边还想着怎样才能将源氏从丈夫身边赶走,那边又得知自己的六妹在宫中并不得今上的宠爱,父亲很是忧虑。
  这绝对是个好机会!
  四女公子想起真夏曾对他说过源氏对六妹有好感,如果这个时候告诉父亲,以父亲的性子肯定是要胡乱猜测一番,最后那源氏肯定要收牵连。以父亲如今在朝中的地位,只要他说句话,源氏必定得不了好。
  毕竟四女公子也只是一个女人而已,对她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丈夫与孩子,这个时候她早已忘记了这简直牵连到的到底有多少人,也错估了右大臣与弘徽殿之间的关系。
  不过数日,弘徽殿已经从右大臣那得知了源氏与如今的尚侍当初认识的过程,虽然知道尚侍是无辜的,但要对付源氏,她必须要有所牺牲。
  不久宫中就传出了消息,说是源氏与今上的一位尚侍有着密切交往。真夏虽然不信,但因为四女公子不时便遣人前来邀他到那边府上去,总没有机会与光华表明自己的信任。
  另一方面,光华听到那个传言之后,知道那位尚侍是右大臣府上的六小姐。回想一番之后,只记得自己曾与惟光及真夏提及过这事。惟光是自己的乳兄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可能会背叛自己,而真夏,虽然一开始也怀疑过,但以两人如今的关系,光华也不认为真夏会是传出流言的人。
  只是如今真夏一直不来即使,光华到底心中长了一根刺。
  因为流言的关系,光华现在在京中的公卿之间很是不讨喜,许多往日还算友善的人也对他避而不见,真夏又不来解释,光华很是郁闷,便常在京中到处闲晃。
  一连几日的梅雨令光华的心情越发的抑郁,见难得有个好天气便出了门,途经一处宅子,虽然有些破败,但胜在绿荫环绕,郁郁葱葱,蓬勃生机令光华无限向往。便令侍从缓下速度,下了牛车。
  却说这宅子内住的原是先皇在位时的丽景殿女御,这位女御平时也是个和善之人,出宫之后没有强硬的娘家庇护,门前自然没有什么达官显贵,但也怡然自得。这位女侍有个妹妹,长得不算美貌,却是个善解人意,可爱的女子。原先在宫中时见过源氏之后便心生爱慕,但知道自己身份低微,长得又不讨喜,并未对源氏诸多纠缠。虽然如今仍是独身一人,但见了源氏也没有表现得太过放荡,只是心中的欢喜自然流露。
  光华这些时日见到的人对他多是冷眼相待,此时见这位小姐脸上的欢喜竟恍如隔日,一时感慨良多,但也不至于做出失礼之时。借着往日的情分,几人寒暄一番之后光华就告辞离去,之时临走前多看了那位小姐一眼。
  如果不是身份以及如今的形势不好,说不定光华会将这位小姐娶回去。
  


☆、避祸

  光华回了府上见到前来解释的真夏,听完真夏的道歉与推测,光华知道自己是惹到四女公子了。虽然有些不满,但也不能怪罪与她,毕竟自己确实是抢了她的丈夫。
  真夏好一番安抚之后,光华这才展颜,听真夏说明了如今的形势,光华便做出了决定。他打算辞官远走,这样不仅能令弘徽殿满意而且也能让四女公子放心,只是有些愧对真夏。
  真夏心中也有秘密,虽然今上如今正在私下行动着,但并不能告知光华,光华只能委屈一段时间。辞官也是今上与他考虑一番之后做的决定,只有如此才能保住光华。而光华会有这样的想法也是真夏引到的接过。
  只是一想到不日便要与爱人离别,两人心中都是万分的不舍,一夜的抵死缠绵也不能令他们安心。
  隔日光华入宫请辞,虽然弘徽殿对此不甚满意,但想到今上一直坚持要按照先皇的遗言护着源氏,为不伤了母子情分,弘徽殿只好默许了此事。
  光华得了今上的允许便毁二条府上整理行装,因此次离去是戴罪之身,光华并不打算太过高调,只先到左大臣府上去与他们践行。当然以着他与真夏的关系,他此次前来主要是与左大臣与大宫告别,同时也是来探望自己的儿子。
  孩子现在还只有两岁多,年纪还小,光华不忍让这孩子与自己一同奔波,虽然左大臣如今已不再过问朝中之事,但真夏的身份在那,庇护这个孩子完全不是问题。
  左大臣总觉得葵姬是因为源氏而死,真夏也是因为源氏而忤逆自己,这几年看开了,此次又听闻源氏如此落魄,再见他时倒也算是和善。大宫自葵姬去世后一颗心都扑在了小公子的身上,对于这位顾念着岳家的源氏公子很是感激,因此也与左大臣一同出来见他。
  自先皇去世之后,对他如此关心的长辈已不多了,左大臣与大宫在光华心中的地位更是不凡。见他们如今年事已高,身体很不好,就怕此次离京就是最后一面了,更是感慨良多。
  光华在左大臣府上宿了一宿,因着对葵姬的尊重,真夏从不在二条府上与光华独处,这夜自然也只是将光华引到葵姬的旧居之后便离开。光华虽然因为大宫等人的影响而情绪不稳定,但也知道真夏的顾忌,更何况他如今是在葵姬的院子里,便也只是黯然神伤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