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关东军侵华罪恶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日本关东军侵华罪恶史-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田无可奈何地接受了要求,并第一个解下军刀交给阿尔捷缅科,表示投降。〔苏〕谢·马·什捷缅科:《战争年代的总参谋部》(中译本)第550页。20日,关东军总司令部参谋部改为对苏交涉班,派副参谋长松村知胜前往扎里科沃〔日〕《关东军》(2)第468页;一说为德乌霍夫斯克,见松村知胜《关东军副参谋长手记》。,进一步交涉投降细节。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向盟国代表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日本法西斯宣告彻底失败。9月3日,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抵达长春,听取了山田乙三关于关东军投降进展情况的报告。9月5日,关东军总司令部解除武装,宣布解散。至此,在东北横行一时,作恶多端的关东军,终于寿终正寝。9月6日,山田乙三、秦彦三郎等关东军高级将领被解送到哈巴罗夫斯克。    
    与关东军总司令部投降过程相比,关东军各部队投降的时间有早有晚,情况不一。总的看来。16~20日大部投降,少数部队稍晚一些,个别也有不服从命令,拒不投降的。    
    第1方面军,司令部于8月10日由牡丹江撤至敦化。19日,司令部和敦化附近的第139师团向苏军投降。23日,司令官喜多诚一大将等被送往伏罗希洛夫。第3军司令部及所属部队,经与苏军第25集团军司令契斯佳科夫上将交涉,于19日有秩序地缴械投降。第5军司令部及所属第126、135师团,17日在横道河子向苏军投降;第124师团残部,23日在宁安附近投降。方面军直辖的第128师团残部,17日在罗子沟以西缴械;第134师团,20日在方正投降。    
    第3方面军,由于后贝加尔方面军代表普里图拉少将率空降部队于19日占领沈阳,司令部及驻沈阳附近部队当即缴械投降。20日,司令官后宫淳大将等被送往赤峰。第30军司令部,19日由长春移至公主岭,20日向苏军投降。所属部队于19、20日分别在长春、四平地区先后向苏军投降。第44军所属的第107师团,27日在音德尔地区投降。第44军司令部于13日移至沈阳,20日,司令部及所属部队分别在沈阳和辽阳地区缴械投降。方面军直辖的第138师团于28日在抚顺缴械。    
    关东军直辖的第4军,司令部于8月11日由齐齐哈尔出发,12日移至哈尔滨,18日向苏军投降。所属部队,第123师团17日在孙吴,独立混成第135旅团21日在瑷珲,第119师团17日在大兴安岭阵地,独立混成第80旅团18日在海拉尔,第149师团19日在齐齐哈尔,分别缴械投降。防御朝鲜北部的第34军,司令部及所属部队,于8月24日在咸兴地区投降。另外,关东军直辖的第125师团于24~26日在梅河口投降。    
    


第八部分:关东军的灭亡反法西斯力量对日本最后一击(6)

    关东军缴械投降以后,被苏军俘虏的有148名将校,59万余官兵,他们分别被集中到指定地点,大体以1000人左右为单位,编成1个劳动大队。劳动大队打破原有编制,由各部队人员混合编成,军官与士兵分开,编为军官大队。劳动大队分别在东满(佳木斯、牡丹江、掖河、东京城、敦化、延吉等地),北满(孙吴、北安、绥化、哈尔滨、嫩江、齐齐哈尔、博克图、海拉尔等地),中、南满(吉林、长春、公主岭、四平、沈阳、鞍山、海城、锦州、承德等地)和朝鲜北部4个地区编成。在东满地区编成220个大队,共21万人;在北满地区编成70个大队,共74万人;在中、南满地区编成140个大队,共152万人;以上在东北地区共编成430个大队,约436万人。在朝鲜北部编成68个大队,共66万人。总计498个大队,502万人。从1945年9月1日开始,东北地区到1946年5月10日,朝鲜北部地区到1946年9月25日,关东军俘虏被分批解送到苏联。〔日〕《关东军总司令部》,第287~298页。大部分收容在西伯利亚、黑龙江地区和沿海州;一部收容在中亚地区的哈萨克和乌兹别克;少数收容在俄罗斯西部(乌拉尔山脉以西)、高加索、乌克兰东南部以及蒙古等地。个别还被收容在北极圈内的边远地区。例如,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区最北部太梅尔民族州接近北纬70°的诺利尔斯克地区,就有1个收容所。《满洲国的末日》235页。    
     随着日本法西斯的无条件投降,以及关东军的迅速溃灭,由日本侵略者制造的伪满洲国也走到了尽头。8月9日,关东军决定撤往通化的同时,要求伪皇帝溥仪及伪满政权首脑和重要机关一起南撤。溥仪等虽然并不愿意轻易放弃“新京”,但在关东军的压力下只有从命。8月10日,伪满政权召开“防卫会议”,按照关东军的指令,宣布伪满“迁都”。伪满政权分为撤退和留守两部分。这次会议实际成了伪满垮台前的一次散伙会议,此后伪满政权便分崩离析了。    
    于是在一片混乱中,伪满开始大逃亡。溥仪指使众人收拾细软,烧毁文件,仓皇出逃。伪满大小官吏也各奔东西,争相逃难。在行将灭亡之际,这些寡廉鲜耻的汉奸,还不忘大捞“国难财”,将“国库”的钱财瓜分一空。溥仪给侍从人员每人分发了4万元“安慰费”。张景惠给东京汇款5000万元,以留作后路。伪都市长于镜涛将市署存款2000万元分给手下官员,自己拿了400万元。还有伪都保存的大量鸦片、贵金属等都被劫掠一空。同时,伪满政权仍未忘记销毁罪证。在伪都由武部六藏指挥,将伪中央政府的机要文件,秘密档案等均付之一炬。其他各地伪政权也同样将罪证材料焚烧一空。就连作为伪满精神象征的平时顶礼膜拜的“建国神庙”也被焚毁,“天照大神”在浓浓黑烟中被送上天;这对日本天皇、关东军和伪满政权是一大讽刺!    
    8月12日凌晨,在滂沱大雨之中,伪皇帝溥仪携其后妃和近亲仓皇登上出逃的专列。与其同行的还有“帝室御用挂”吉冈安直、侍捧天照大神三件神器的桥本虎之助,以及伪总理大臣张景惠和伪参议府议长臧式毅等人。专列途径通化,于13日到达临江县大栗子,设立了临时“行宫”和伪政府(次日迁回通化)。然而,伪皇帝和伪大臣们未及喘息,就迎来了日本无条件投降。关东军随即决定停止抵抗。作为傀儡的伪满洲国已经名存实亡了。但是,日本侵略者仍要将傀儡收场戏演完。8月16日,武部六藏召开会议,商讨伪皇帝退位和伪政权解体问题,制定了伪皇帝退位诏书稿。17日晚上,在大栗子矿业所,由武部代表日本和关东军导演了伪满洲国皇帝的“退位仪式”。参加的伪大臣们神色黯然,垂手而立,溥仪脸色发青,用机械的语调宣读了由日本人拟定的送葬词——“退位诏书”。而后,伪大臣们抛下溥仪,作鸟兽散;竞相逃命。次日,溥仪出逃时,竟无一人送行。    
    直到这时,关东军仍然严密控制着溥仪,命其亡命日本。8月18日夜,溥仪抛下“皇后”和“贵人”,只带他的兄弟溥杰和几个近亲,在日本人桥本和吉冈的“陪同”下,乘火车前往通化。19日晨,溥仪一行分乘关东军提供的飞机飞往沈阳,准备换大型飞机转赴日本。当飞机飞临沈阳时,机场已被苏军控制;溥仪等人刚下飞机就成了苏军的俘虏。    
    伪满政权垮台后,汉奸们自知罪孽深重,但又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互相还在争权夺势,演出了丑态百出的闹剧。8月18日,张景惠等伪满重臣们逃回长春后,策划成立了“治安维持会”,其中还恳请武部六藏、松本益雄等日本人参加指导。苏军进驻长春后,张景惠等人竭力奉迎苏军,企图蒙混过关,继续升官发财。然而,伪装和欺骗掩盖不住他们民族罪人的丑恶嘴脸。8月底至9月中旬,苏军对张景惠、臧式毅、熙洽等汉奸实行逮捕,使这些民族败类落得了可耻的下场。同时,苏军对原伪满政权中的日本人官吏也采取了行动,逮捕了伪国务院总务厅长官武部六藏、总务厅次长古海忠之,以及伪国务院各部次长、协和会骨干等一大批日本侵略者,将其押往苏联,使侵略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第八部分:关东军的灭亡余论历史没有结束(1)

    余论历史没有结束——关东军罪恶仍在继续    
    历史自有公论。对于阻碍人类社会进步,破坏世界和平的反动势力,必将遭到所有希望进步、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唾弃和惩罚。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对于军国主义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发动侵略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的种种罪行,必将遭到人民的审判和清算。然而,历史又不无遗憾,由于国际社会的各种矛盾斗争,一些国家出于自身利益及其政治需要,对于本应受到严惩的战争罪犯实行纵容和包庇,没有彻底铲除军国主义的战争根源,军国主义的阴魂不散,成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隐患。而且,至今侵略战争的毒害仍然残留在一些地区,给那里的人民生活造成危害,给那里的自然造成破坏,侵略战争的遗毒还没有彻底清除。    
    一历史性审判    
    法西斯被消灭了。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给人类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灾难。法西斯所犯下的种种罪行必须彻底清算,法西斯战争罪犯必须给予严惩;这是所有正义的人们的共同心声。因此,战后在欧洲进行了纽伦堡审判,主要是对德国法西斯进行审判。在亚洲进行了东京审判,主要是对日本法西斯进行审判。    
    早在1943年的《开罗宣言》中,就已经提出“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更明确指出:“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争罪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者在内,将处以法律之严厉裁判。”日本法西斯投降后,1945年12月,苏、美、英三国外长在莫斯科召开会议,决定成立“远东委员会”和“盟国管制日本委员会。”成员由苏、美、英、中、法、荷、加、澳、新西兰、印度和菲律宾等11国代表组成,共同担负管制日本和惩办战犯的任务,并授权盟军驻日最高统帅部为执行机构。1946年1月,由驻日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发布了特别通告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宣布成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准备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确定了战犯的三种犯罪情形:甲、破坏和平罪;乙、战争犯罪;丙、违反人道罪。在具体审理中,相应将远东战犯分为甲、乙、丙3级。东京法庭只负责对日本甲级战犯的审判,乙、丙级战犯的审判分别在新加坡、马尼拉、关岛、伯力、沈阳、太原等地进行。据统计,被盟国起诉的日本各类战犯总数为5423人,被判刑者4226人,其中被判死刑者941人。《大东亚战争全史》第1015页。    
    1东京审判    
    从日本投降盟军就开始发布命令,逮捕日本战争嫌疑犯;到1945年12月共指定110名前日本军政领导人为战争嫌疑犯。其中许多自知难逃法网的法西斯分子畏罪自杀,如日本陆相阿南惟几,前参谋总长杉山元,前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等日本法西斯军人;前首相近卫文,前厚生省大臣小泉亲彦等政府首脑;恶贯满盈的东条英机自杀未遂被拘捕。在被拘捕的战争嫌疑犯中,还包括梨本宫守正等日本皇族,澳大利亚代表还将昭和天皇列入了战犯名单,要求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但是由于美国政府的庇护,昭和天皇未被追究。    
    从1946年3月远东国际检察局开始进行被告选定工作,最后确定了东条英机等28名被告。他们当中大多数都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像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梅津美治郎、南次郎、星野直树等人,都曾在关东军和伪满洲国任要职,犯下了滔天罪行;现在他们终于受到了应有的审判。    
    1946年5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原日本陆军省礼堂正式开庭,由中美英苏等11国为原告,以“破坏和平罪,战争犯罪,违反人道罪”向28名被告提起控诉。长达42页的起诉书详细陈述了1928年1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间,日本在国内建立法西斯体制,与德、意共谋为侵略别国、瓜分世界而进行的侵略战争的罪行,以及违反国际公法和人道之各种屠杀和犯罪行为,共列举出55条罪状。    
    在对日本战犯的起诉中,公诉人最先陈述了日本法西斯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制造伪满洲国,奴役东北人民的罪行。指出在这一侵略过程中,最积极参与的被告有:荒木贞夫、土肥原贤二、桥本欣五郎、广田弘毅、板垣征四郎、松冈洋右、南次郎、大川周明等8人。为了揭露和证明日本侵略东北的罪行,法庭传唤了溥仪、武部六藏到庭作证。溥仪在法庭上留下了长篇证词,揭露了日本侵略东北的罪行,虽然他也企图极力掩饰自己勾结日本侵略者的行径,但仍然是极为有力的证词。武部等人对日本侵略东北,制造伪满洲国的罪行供认不讳,证明了日本侵略的真相。中国代表向哲浚也用大量事实,陈述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滔天罪行。在审判期间,日本前外交大臣松冈洋右、前海军大将永野修身病死,法西斯理论家和骨干大川周明发狂诊断为精神病而中止受审。    
    至1948年11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宣读了长达千余页的判决书。内容分为3部共10章,阐述了日本在20年中计划、准备、发动和执行侵略战争的史实,陈述了日本侵略者在这一过程中所犯下的种种罪行,其中有2节专门揭露了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和掠夺。判决书最后认定25名被告有罪,宣布对其进行惩罚,判决如下:判处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广田弘毅、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松井石根、武藤章等7人绞刑;判处荒木贞夫、桥本欣五郎、俊六、平沼骐一郎等16人无期徒刑;判处东乡茂德和重光葵有期徒刑20年和7年。12月23日凌晨,在东京巢鸭监狱,东条等7名战犯被绞死在死刑架上,受到了历史应有的惩罚。    
    


第八部分:关东军的灭亡余论历史没有结束(2)

    东京审判历时两年半之久,对日本的主要战犯进行了正义的公正的判决,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第一,东京审判代表了所有遭受法西斯残害人们沉冤昭雪的要求,代表了所有企盼世界和平,要求人类发展的心声,代表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历史法则。法西斯战犯罪有应得,死有余辜。对法西斯战犯的审判是全世界人民求和平求进步的伟大胜利。第二,东京审判中所确立的一系列国际法准则,如反和平罪、战争罪、反人道罪的界定,成为战后国际关系原则的重要内容。1946年12月,联合国大会就确认了上述原则为国际法原则。这些原则在法律的高度上确定了侵略战争是犯罪这一人类共识,有力地驳斥了侵略者编造的“解放”、“圣战”、“共荣”等谎言;警告一切企图制造阴谋、发动侵略战争的好战分子,如果敢于破坏和平,发动侵略战争,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落得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第三,东京审判的各项记录和判决书等文件,是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它所依据的日伪政府及组织的档案文件,以及千余名亲历者的证词,都是确凿的第一手资料,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性,是日本法西斯犯下滔天罪行的永久记录,决不容许翻案和否定。至今,一小撮军国主义残余势力,仍然坚持军国主义的侵略立场,提出“东京审判否定论”,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