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位面引导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之位面引导者-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代表着世家门阀的利益,若没有世家门阀的支持,他凭什么争天下?所以他是不可能背叛门阀制度的。

其二,李世民虽有雄才伟略,但他野心极大,权力欲极强。李世民会否因对手是个明君,而放弃与他争地盘打天下呢?一旦他大权在握,他决不可能容忍有制约他皇权的因素存在。因为在他看来,这天下是他李家的天下,是他李世民一人的天下。如此以往,中土将在后世承受无尽的屈辱和灾难。”

二十二、禅院论道(二)

二十二、禅院论道(二)

“后世?”师妃暄联想到陶仁在山门前所说的话,灵机一动,问道:“陶兄是否知道后世的发展历史?陶兄可是来自后世?”

陶仁笑道:“妃暄果然聪慧,一问就问到问题的关键。妃暄和大师当已看过那本‘巫教圣典’了吧?”

师妃暄与了空大师一齐点头。

陶仁道:“那你们当知道,女娲娘娘所造之人可不止汉人、胡人及蛮人等黄种人,还有其他肤色的人种。”

师妃暄点头道:“据陶兄书上所言,其他还有白人、黑人、棕人。除了从未见过棕人外,白人和黑人在往来中土的胡商中倒是时有所见。”

陶仁叹道:“汉人虽是最得天独厚,现在的文明进程也领先于其他各色人种,但随着历史发展,汉人却固步自封,沉迷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不知世界之大,不重科技,不求发展。皇帝只关心自己的统治是否稳定,采取愚民政策,内斗不休。一千多年后,汉人已沦为异族的奴隶,汉人文明几乎毁于一旦,到那时,汉人已成为劣等民族。这就是我所说的屈辱和灾难。”

师妃暄大为震惊,了空也瞪大低垂的眼睛。

陶仁接着道:“女娲娘娘因补天时法力消耗过大,陷入沉睡,不久前才醒来。醒来后娘娘发现汉人竟沦落至此,极为痛心。只因娘娘最为偏爱汉人,遂施展大法力为我铸此神躯,将我从1400年后送至此时,让我来帮助汉人摆脱这苦难的历史,创造辉煌的文明。这就是我来到这世界的使命,也是我不选李世民的另一原因,因为我不想让历史重蹈覆辙。”

师妃暄陷入深思,了空仍是垂目不语。禅室寂静无声。

过了许久,师妃暄微带苦涩地开口道:“按陶兄所言,若是没有陶兄出现,李世民当会取得天下?”

陶仁赞叹道:“妃暄果然厉害,一语中的。确实,按原历史轨迹,李世民是取得了天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弑兄弑弟囚父,夺大唐皇位,一统天下,而后李世民及其子孙开创了一百多年的太平盛世。然而好景不长,一百多年后,大唐就又陷入内乱中,到晚唐时,北方外族在大唐衰落之时纷纷趁势而起,大唐就此灭亡。”

陶仁喝口荼后接着道:“而后,几经战乱,汉人丢失江北之地,只能在江南苟且偏安一隅。再百多年后,北方又一游牧民族以更强的姿态崛起,汉人被灭国,汉人文明几乎毁于一旦。又过百多年,才又重建汉人王朝。同样好景不长,二百多年后,汉人又因内乱再次衰落,北方另一外族又再崛起,此次的灾难最为深重,汉人再次灭国,汉人沦为劣等民族,被外族奴役了近三百年,等到汉人重新自立之时,汉人文明已十不存一,已远远落后于世界民族之林了。这就是今后一千多年历史发展的大致轨迹。”

这时,一直沉默的了空突然开口问道:“不知我佛门后世如何?”

陶仁审视了师妃暄和了空一眼,不答反问:“你们佛门之所以插手天下纷争,扶持李世民上位,除了悲天悯人外,还有就是为了今后能佛门大兴,可对?”

师妃暄和了空皆默然不语。

陶仁叹道:“佛门最讲因果。佛教发源于天竺而兴盛于中土,大师可知这里面有着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吗?”

了空道:“愿闻其详。”

陶仁道:“宗教的一大作用就是帮助人们减轻精神上的痛苦。自佛教传入中土以来,中土一直战乱纷纷,人民都很穷,生活条件不好,还要受到压迫剥削。这些是人们无法改变的。如果人们想减轻痛苦,怎么办?只有从自身下手。自身有两方面,第一方面是肉体。这方面无法改变,人不可能不吃不喝。所以只有从第二个方面,也就是灵魂,来让自己放松。想要达到这个目的,能够借助的力量就只有神佛了。”

陶仁稍顿又道:“可是佛也无法反对统治者,反对了,佛门就要遭灾了。不但不能反对,还要帮助维持统治。所以只能让下层人民去忍受了,并且告诉他们,你们忍受的好就可以去西天极乐世界,死了以后就能享福;想反抗就要下地狱,死了以后还要受罪。人民只有信这些宗教来得以解脱了。

在中土,人们对于这样的灵魂救赎是非常需求的,要不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动不动就看破红尘出家呢。佛门最盛行就是在两晋南北朝这几百年。只因那个时候社会动乱不安,很多人家庭经济破产。佛家寺院又有统治者特殊政策保护,可以不交税,有自己的财产,甚至可以有自己的武装。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出家是最好的出路了。”

陶仁突然话题一转,问了空道:“大师可知太武灭法?”

了空点头道:“太武灭法发生在南北朝的北魏时期。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二月长安发生兵变,太武领兵亲征,部队在长安不远的地方驻营,附近有个佛寺,兵士们发现寺里有很多刀枪甲盾,回报到一个叫崔浩的官员那里,崔浩上报太武帝,太武下令搜查。结果搜出了大量武器,和长安叛军的往来信件等,更有甚者是还搜出多个暗藏在密室中,供僧人淫乐的年青妇女。太武帝大怒,下令毁长安一切佛像佛经,凡暗藏武器淫乐妇女的,无论老少一律活埋击杀。其余罚为奴。并召令四方用长安之法,自此魏境寺不复存,由于太子南安王的保护,只有少数沙门得以逃走,只留下一条性命。”

陶仁问道:“其因何在?”

了空叹道:“皆因佛门不净而招致此祸。”

陶仁点头道:“那大师也当知周武灭法了,又是何因?”

了空默然片刻道:“陶施主请赐教。”

周武灭法是指北周武帝宇文邕宣布废佛,令僧尼还俗,并允许辩论。这次灭法只毁像破塔烧经,令僧尼还俗,不杀僧人。共还俗僧人300万人,退寺院4万座,这是历史上的第二次灭法。

陶仁道:“周武灭法的根本原因却是经济原因。南北朝时期,佛门过于兴盛,从北齐始,皇家崇佛,全国有寺庙四万所,僧尼达三百万人,占全部人口的七分之一还多,给国家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北周武帝灭法的结果,僧尼还俗给社会增加了劳动力和军队士兵来源。废除寺院,使大量土地回到国家手中,同时从精神上也打破了人们对于佛寺万能的幻觉。不能不说,这次灭法对于北周国家的富强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陶仁接着概叹道:“李世民身具胡人血脉,取得天下后,为抬高出身,遂假托李阀乃道家李耳的后人。按历史原轨迹,今后近二百年佛门尚算兴旺,然而李家后人中,终有人信道而不信佛,佛门又再次遭难了,这就是第三次灭法,却是因佛道之争而起。而后,又因战乱纷纷,佛门再次大兴,却和第二次灭法一样,因经济原因引发第四次灭法。此后,天下大乱后佛门就大兴,大兴之后就招灾。二位对此有何感想?”

陶仁也不等师妃暄和了空回答,就又沉声道:“现在的佛门不事生产,不劳而获。除了能给民众一个精神寄托外,并不能为社会发展、文明进步作出该有的贡献。佛门由广大民众供奉,造就佛门的豪富,仅看你净念禅院的规模及那铜殿的奢华,就知道佛门要汲取了多少民脂民膏。可你们回馈给民众什么了吗?天下大乱,遭灾的民众何其之多,也不见你佛门将这些财富拿出来赈济灾民。你们只管佛门清净地,超脱人世间。”

陶仁厉声道:“这样的佛门,若不改革,留之何用?这才是佛门大兴之后就得遭灾的最根本原因。”

师妃暄和了空都是震惊无比,无言以对。

过了一会,陶仁等二人平静下来后,取出一套‘巫教宝典’,放在荼几上,道:“你们佛门可以为民众传授知识,治病救人,还能帮民众修路建桥,赈济灾民,能回馈民众的事多的是,只在于你们有没有这个心,做与不做。”

接着陶仁又步步紧逼道:“我知道两位都是聪慧过人,学究天人,那我请问一下两位;你们学了这么多知识是为了干什么?若只是为了青灯礼佛,只要心诚就够了,学了一肚子知识何用?若是想要回报民众,那你们有利用过这些知识为民众做了什么?”

陶仁又加重语气道:“妃暄你们慈航静斋又为天下做了什么?带着满肚子学识躲在深山里为天下谋福吗?以有为之身去做无意义之事吗?还是说你们根本就是自私透顶,美其名为悲天悯人,实质却是只为追求自己所谓的天道?你们这样也配称正道领袖?若是你们只管躲在深山清修也就罢了,最多也只能说你们自私自利。可你们却耐不住寂寞,偏要打着正义的名号,搅乱天下,插手天下纷争,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天道?”

二十三、神威如狱

二十三、神威如狱

陶仁语音再次转厉:“佛门占用大量土地,收取大量供奉,却不给国家纳税,不为民众谋福,是为不忠;出家后不奉养父母,不养育子女,是为不孝;见民众受苦,却只管自己清修,是为不仁;受民众供奉,却不思回报,是为不义。你们就是一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就你们也配为天下选明君?这就是你们的所谓的悲天悯人?”

陶仁站起身来,厉声喝道:“你们还是好好想想,如何改革佛门,如何才能更好回馈社会民众。三个月后派出代表到岭南宋家山城来给我答复。”

陶仁稍顿又杀气腾腾地道;“若是不作改革,不思进取,那佛门也没有在中土留存的必要了。我在此有言在先,先礼后兵,到时若还不识相,就别怪我不留情面、不教而诛!”

陶仁言毕,即拂袖而去。

留下师妃暄和了空坐在那里面面相觑、呆若木鸡。

陶仁再进洛阳时,就感觉到有好几波人在后跟踪监视,却也不以为意。

此时天已过午,陶仁突然来了兴致,想找看看有什么特别的小吃,遂走街窜巷,四处乱逛。

经过一个无人的小巷时,陶仁突然闻到一股浓烈的香味,走近一看,却是一家小店,门楣上有‘狗肉馆’三字。

陶仁进去一看,只见小店只有五张台子,并无客人,一个头发全白的老头正趴在柜台后打瞌睡。

陶仁走到柜台前,敲了敲柜台,那老头抬起浑浊的双眼,看了陶仁一眼,道;“客官要点什么?”

陶仁道:“你这有什么?”

老头道:“有狗肉、馒头、老酒。”

陶仁道:“那就来盘狗肉,三个馒头,一壶老酒。”

老头道:“好的,客官稍待。”

说罢,颤巍巍地朝后面走去。

陶仁挑了一张干净点的台子坐下,等了一会,才见换了个年轻的身材高大满脸黑灰的店伙端着一盘狗肉、三个馒头和一壶老酒出来。

在桌上摆好后,那店伙说了声;“客官请慢用。”就又回后面去了,狗肉香气浓烈,引得陶仁口水都要流下来了,也没心思去注意那个店伙。

狗肉的味道确实香,陶仁胃口大开,不多久,所有东西已全进了肚子。

陶仁突然觉得有点不对劲,四周忽有九个高手气息在快速接近,屋顶上也隐约伏着一人。细查体内,狗肉中竟然有毒。虽说这毒对陶仁的这个身体丝毫不起作用,但也激起了陶仁的怒火。

陶仁心中一动,急忙起身冲进后面一看,那老头果然已被人用内家重手法震死了,而那店伙也已不知去向。

陶仁走出店门,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没想到只因一时兴起,却牵累害死了一个无辜的老头。陶仁暗下决心,定要让行刺者付出惨痛的代价。

这时,在小巷两边各站着四人,小店屋顶也暗伏一人,对面是一堵高墙,墙上则站着一位身着红衣的美女,陶仁已陷入包围中。

左边当先一人,是一位轩梧青年,生得方面大耳,形相威武,眼如点漆,奕奕有神,此刻傲然卓立,意态自若,一派渊停岳峙的气度,教人心折。

身后三人,一个年约二十五、六,稳立如山的气度,自带一股杀气腾腾的迫人气势,显示出非凡的功力和气质。而且信心十足,乃是能于千军万马中视敌人如无物的猛将。

另一人长得高大漂亮,更难得是体型匀称,没有任何可被挑剔之处。且风采明朗,给人举止文雅,擅于词令但又不会多作废言的印象。

还有一个是个表面看来文质彬彬的儒服书生,白哲清秀的脸上常挂着一丝似是胸有成竹的笑意,一副好整以暇的神态。

右边其余四人均是达至精气内蕴的高手。

陶仁看到几人的形象后,略微一想,便知道是李世民及其天策府的高手到了。而屋顶上那人,应该是‘影子刺客’杨虚彦。

陶仁强压下心中怒火,冷冷道:“可是秦王当面。”

李世民一楞,拱手为礼道:“陶兄法眼如炬,李世民见过陶兄。”

接着李世民为陶仁介绍诸人,李世民身后的三人分别是尉迟敬德、庞玉和长孙无忌,右边四人分别是李靖、罗士信、史万宝和刘德威,墙上则是李靖的夫人红佛女。

这时,长孙无忌一摆手,四周房顶墙头冒出了一排排弓箭手,人人弯弓搭箭,对着陶仁,小巷两端也出现了大量枪兵和刀盾手,足有三、四百人。

陶仁往左右扫一眼,淡淡道:“哦,秦王摆出这么大的阵势,意欲何为?”

李世民苦笑道:“世民并无恶意,只想请陶兄到长安盘桓几日。”

陶仁冷笑道:“我若拒绝呢?”

庞玉喝道;“那就由不得你了,三十人份的化功散吃下去,就不信你还有反抗的能力。”

陶仁突然不怒反笑道:“我给你们讲个笑话,一头大象在走路时无意中踏破了一个蚁穴,蚂蚁群起而攻之,大象浑不在意地一抖,只剩一只蚂蚁还挂在大象的脖子上,地上群蚁齐声呐喊为它鼓劲道:‘掐死它,掐死它。’你们说可笑不可笑?”

李世民等人面面相觑,心里均涌起不妙之感。

这时,“轰!”的一声,瓦顶破碎。

随着片片碎瓦,一个雄伟的影子自天而降。那人身穿店伙的服装,脸上戴着一个狰狞可怖的木制面具,披散了头发,虽看不到他的庐山真貌,但衣下显示出来的体型已有慑人之姿。

其高度不但可与陶仁相比,且非常壮硕,这可从他的虎背熊腰、宽阔的肩膀、粗壮的脖颈以及一双特大的手掌看得出来。

他的身体每一个部份分开来看都予人粗犷的感觉,可是揉合起来整体而观,却是健美匀称,有着灵巧矫逸、健美无瑕的完美姿态。

手上的兵器象是千万芒点,使人窒息的猛烈真气,裹着片片碎瓦,如惊涛拍岸般地向陶仁后脑卷来。正是‘影子刺客’杨虚彦率先出手了。

与此同时,庞玉的宝剑、尉迟敬德的‘归藏鞭’及长孙无忌的玉箫也齐齐攻至,持刀的李靖、罗士信,提矛的史万宝和握棍的刘德威也同时前扑,红佛女也持佛尘从墙头下扑。只有李世民在一旁掠阵。

若换了任何人,骤然面对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可怕攻势,必千方百计先避其锋锐,再设法重整阵脚,力图平反劣局。

陶仁却通通置之不理,自顾自的双掌使出一招‘阳春白雪’,拍向长孙无忌和庞玉二人,冰冷的劲气扑面,长孙无忌和庞玉只觉犹如从温暖的春天来到了寒冷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