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丈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丈夫-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你信得过我,明天我带你去看医生确定一下,我们族内的医生,保密工作做得很好的,不用担心信息外传让别人知道。”
  殷铭安稍微犹豫了一下便答应了。
  既然姜晗彦回来了,小希当然要回家了。宋时一个晚上都心不在焉,给小希收拾东西的时候都把自家的大抱枕给放进去了,那个大黄鸭的抱枕小希也很喜欢,宋时索性就送给了小希,让他没事就趴在上面玩,超大个的抱枕有小希那么大,足够小胖孩儿在上面折腾了。
  夜深人静,宋时知道殷铭安没有睡,但依然忍不住把自己的手放在了他的小腹上,宋时能够感觉到隔着一层皮肉传来的心跳声,稚嫩、有力,那是有别于殷铭安的心跳,那一刻宋时有些想哭。
  “你听到了?”殷铭安的声音很平静,平静得仿佛身为男子怀孩子不是一件奇特的事情。
  “嗯。”宋时的声音微带哽咽,堵在嗓子眼儿里不上不下的难受着。
  “明天我会跟着姜晗彦去做检查。”殷铭安翻了个身,面对宋时。在黑暗中,宋时的眼睛很亮,亮得他说不出任何不要孩子的话,就这样吧,其实有个孩子也挺好的。
  宋时伸出手搂住殷铭安,对他来说全世界最珍贵的宝贝此时此刻就在他的怀里面,“一起去好吗?”
  等了很久,久到宋时以为殷铭安不愿意的时候,殷铭安带着睡意的应了一声,“嗯。”
  结果当然是有孩子的,宋时不用去看化验单就可以确定,闭着眼睛就能够看到殷铭安肚子那儿的一团光,那样柔软和坚强,那是他们的孩子。不过,看着小孩儿的B超照片,宋时还是激动得眼睛红了,嘴巴高兴得大张,恨不得宣告全世界他要当爸爸了。
  回到小饭馆,他立刻宣布今天要给员工们发红包,一人一百,因为老板有喜事,哈哈。
  看着坦然自若坐在懒人沙发上看书的殷铭安,宋时做了个决定,“不能够在这边住了,条件不好,影响你休息。”
  殷铭安头疼的按按额角,宋时太亢奋了,一天十八个注意,恨不得把他揣在怀里面才安心。虽然有些头疼宋时的小心翼翼,但殷铭安的嘴角是上扬的,他很高兴啊。“你实在不放心的话,住我那边吧,翠微湖那边。”
  “行,明天就搬家。”
  家,殷铭安听到了一个很舒心的字,原来听到心爱之人从口中说出这个字是这种感觉,他立马对搬家也有了期待。
  

    ☆、 第十五章

      翠微湖十八号,那是整个小区的名字,殷家老宅就处于其中,离着恒丰大厦有段距离,但因为住宅环境清幽自然,殷铭安回国后就没有另外购置房产,而是直接住进了老宅当中。
  翠微湖是从上个世纪就传下来的高档住宅区,富人的天堂、穷人眼巴巴看着的地方,房价之高已经不是用数字可以衡量的,任何一套出现在市面上的别墅都能够卖到天价,还是买不到的那种。
  翠微湖名中带湖字却并非是湖,整个翠微湖地区水面面积就只有那么一点,占了整个地区的百分之二十都不到,之所以叫做湖,是因为远远看去植物如湖水一般碧波荡漾,故此而得名翠微湖。十八号小区占地极广,别墅依山势而建,住的人家不多,房子拢共不超过二百幢,隐藏在绿树山石之间,隐私性极佳。
  宋时收拾了自己的家当,用自己那辆小破车开着殷铭安进小区,丝毫不觉得违和,门口保安倒是看了很多眼,但良好的素质也没有因为车子破旧而给脸色。
  “这边房子不错,地方挺大的,静谧空旷,真不像省城该有的住宅小区,不愧是有钱人的天堂,闹中取静、静中享乐,真是邻居是谁都不知道啊。铭安现在该往哪里走,是这条向上的,还是这条向左的,还是这条向右的,好多岔路啊,要是不熟悉肯定迷路。”宋时不是话多的人,可殷铭安话更少,在和殷铭安相处时宋时就变成了话篓子,话特别多,说的也就是平时的生活琐事,但殷铭安喜欢听。
  “走中间那条向上的,我们住在半山腰,可以很好的看到翠湖。”老祖宗留下的房产地理位置卓越,既可以看到翠微湖中的那个翠湖,湖上乌篷船在烟柳中穿梭轻晃,别是一番美景,到了夏季湖中白色莲花全部盛开,满眼的白色与绿色交相辉映,秋季枯荷凋零也是生命伦常的一种体现,一年四季都是美景;也可以看到远处古镇的巷陌深宅和现代化建筑的霓虹璀璨,车水马龙、人流如织,近在眼前。
  “又是岔路啊,这回往哪里?”住的人少,路却不少,而且没有明确的指路标志说哪儿是谁的家,真的是逼死路痴的节凑。
  “左边到头就是了,你记住了啊,这边就是我们的家了。”
  宋时笑了起来,“家,怎么会忘记。”
  远看房子藏在绿树之中,带着点儿阴冷潮湿的感觉,但近了才发现其实房子离着树木的距离还挺远的,开阔敞亮、明净清爽,独门独院、坐享一方天地之美色。柏油路的尽头大铁门挡路,黑色的大门上浮刻着野蔷薇藤蔓,藤蔓的中央是金色的8,好简单的数字、寓意也特别的好,谁让华夏人都喜欢“发”。
  宋时按了两下喇叭,大门就缓缓的打开了,露出里头的真面目。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洋房和装点得极为漂亮的宽阔花园,洋房细节处又处处凸显了华夏特色,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在宋时的眼前缓缓的打开,太美了,美得让人忘记了呼吸。
  房子背山面湖,风水极佳,听殷铭安介绍,包括后面那个小山头也是殷家的,让宋时对殷家的富有程度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老宅人口简单,七十来岁的老保姆慈眉善目,会做饭、会刺绣,是照顾殷铭安长大的人,有时候宋时在殷铭安的衬衫上发现的小块刺绣就是出自老保姆张奶奶之手;三十岁的硬朗小伙,退伍军人,名叫陈旦,是殷铭安的保镖、助理、司机等,多职兼一身,还是张奶奶的外孙子,因为父母都不在了就由张奶奶抚养,此后又从军,从军归来后回到殷家工作;还有一对中年夫妻,称之为吴叔吴婶,吴叔是家里面的花匠,吴婶给张奶奶打下手,整理家务、做菜烧饭什么的,夫妻二人无儿无女,殷园就是他们的家。
  能够留在翠微湖十八号第八号别墅殷园的人都是身家背景清白,值得信任,也十分忠心的人,经过宋时的观察也的确如此。但吃一堑长一智,宋时就像是被蛇吓到了农夫,看到井绳都要哆嗦个半天,实在是不敢大意。毕竟是生活在一起的人,殷铭安身上的什么变化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哪怕有一丁点的可能宋时都不想让它们伤害到殷铭安,都要在还没有萌芽的时候扼杀。
  这段时间宋时潜心修炼,效果显著,很多之前不能够使用的符箓等都可以制作并且使用了,给几个人下一道忠心符还是小菜一碟的事情。忠心符顾名思义就是让人发自内心忠诚的符箓,因为忠心所以一句多余的话都不会说出口,因此也有禁言的作用。
  哪怕殷铭安,宋时到现在也没有告诉他自己的秘密,但迟早有一天是会说的,修炼还是一家子修炼比较好,慢慢仙途上有人陪伴不会孤独。
  三层的洋房很大,殷铭安的房间在三楼,他在哪儿宋时就在哪儿,因此宋时的房间也在三楼,和殷铭安是同一个。布置简单的房间,所有的家具都是偏向于冷色调的颜色,线条分明、硬朗,就艺术的角度来说很有冷酷之美,但作为人最常待的卧室来说太过生硬,宋时能够想象在没有遇到自己以前,独自一人的殷铭安睡在这个房间里面该是多么的冷漠。
  房间前面整面墙是开阔式的落地窗大阳台,是整幢楼欣赏湖景的最佳位置,向远处眺望,是古镇里安静的黛瓦白墙和现代建筑中冲天而起的高楼大厦,仔细分辨好像能够模糊的找到后街所在的位置,不知道殷铭安是否站在这边寻找过后街、寻找过“好美味”在的地方。
  听到身后的动静,宋时笑着转身,“晚上想吃什么?”
  “有吴婶呢。”他们来的比较晚,宋时等着殷铭安下班后才开着车来的,差不多是晚饭时间了,吴婶和张奶奶正在做饭。
  “可我觉得你更喜欢吃我做的饭。”宋时自恋的说道,从背后搂着换了一身休闲服的殷铭安,把下巴放在他的肩膀上。
  殷铭安也笑了起来,“那你去吧,厨房里有什么就做什么,我不挑的。”
  宋时在殷铭安的脸上吧唧亲了一口,“我宁愿你挑食,八大菜系我都能做,就算是黑暗料理,只要你吃我也能够做爆米花炒鸡米花。”
  “西兰花炒虾仁,想吃这个。要是厨房有这些的话。”
  “没有我也给你变出来,你先休息着,吃饭了我来喊你。”
  换了个环境,身边来了四个陌生人,宋时一点儿都不拘谨,适应性良好。厨房在一楼,很大的厨房,粗略的扫了一眼,厨具也十分的齐全,张奶奶年纪大了基本上不做饭了,厨房全权由吴婶负责。殷铭安是张奶奶带大的,比亲外孙子陈旦还要重要,是放在心尖上的存在,隔三差五的张奶奶要给殷铭安炖一锅养生汤。老太太穿着亚麻色的棉质连衣裙,花白的头发在脑后一丝不苟的盘成发髻,发髻上插着一根银色的簪子,很慈祥的老太太,看到宋时眯着眼笑了笑。
  殷铭安带了个人回来,这个人是什么身份也和他们说明过,这么多年了,自从殷铭安成年,张奶奶就开始操心他未来的婚事,可操心了那么多年愣是没有一个人让他上心的,突然来了一个竟然还是个男人,要不是在殷家待得时间长了,见到的事情够多,说实话张奶奶还真的无法接受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喜欢上了同性。唉,殷家也不知道造了什么孽,从少爷到小少爷,又到现在的孙少爷,每一代都有人喜欢同性,前面两位都因情而伤,少爷更是英年早逝、郁郁而终,小少爷也就是殷铭安的舅舅也是半生孤苦、心如死灰,希望这个看着乐观开朗的青年不要再让孙少爷伤心了。
  殷家的历史很长,张奶奶就是殷铭安外婆、殷家那一代最小的女儿的贴身丫头,看着殷铭安的舅舅长大,又照顾着殷铭安长大,见证了殷家的百年变化,是殷家的老人了。
  “张奶奶在做什么,闻着好香。”宋时刚才问了吴婶围裙在哪里,打开微波炉下面的抽屉里面放了几条新的围裙,宋时挑了一条看着最靠谱的浅蓝色穿在身上,抖开来一看,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怎么围裙上全都是光屁股的小娃娃啊,也正好应景了,他现在看到小孩子就想笑,因为他要当爸爸了,哈哈哈。
  “团鱼汤,自家山上捞到的,都有六寸的盘子大了。”就算是同住在翠微湖十八号的人家也没有那个底气说“自家山上”这么几个字,在地价高昂的省城拥有一座山,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存在。
  后山上有条溪,在溪水汇集的地方形成了一个不大的池塘,池塘内养殖着一些普通的水产,甲鱼没有投过苗,但架不住它们是山上的土著,这不前两天老吴去山上捞鱼的时候就碰巧捞到了一只大甲鱼,今天殷铭安回来了,张奶奶就亲自下厨做起了甲鱼汤。
  滋补一类的汤张奶奶最拿手,炖个甲鱼汤手到擒来,汤色奶白,味道好极了。
  宋时听到是甲鱼汤手上动作一顿,自从确定殷铭安怀孕后,宋时看了许多怀孕相关的书籍,就连师父给的玉瞳简当中涉及到的知识也详细的看了一遍。书中说“甲鱼性味咸寒,有较强的通血络、散淤块作用,因而有一定的堕胎之弊,尤其是鳖甲的堕胎之力比鳖肉更强。”,又说“ 甲鱼富含动物胶、角蛋白、铜、维生素D等营养素,能够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及调节人体的内分泌功能,也是提高母乳质量、增强婴儿的免疫力及智力的滋补佳品。”总而言之,怀孕初期最好不要食用。
  吴婶端着一盘素什锦出去了,宋时走到张奶奶身边轻声地说道:“张奶奶,铭安怀孕17周了,铭安和说过,你是殷家的老人了,很多事情可以和你说。”
  

    ☆、 第十六章

      张奶奶的团鱼汤最后还是没有端上餐桌,宋时看了吴婶做的,清炒的花菜、清蒸的茄子、白煮的河虾,还有一道简单干净、看不到半点儿油花的三丝汤,汤里面蛋皮、榨菜丝、青菜丝清晰可见,真跟清水煮的一样。宋时郁闷了,难道殷铭安以前就这么吃饭的,怎么养得出这么大个子的?
  “怎么全都素菜,太清淡了。”宋时也不是有意责备吴婶,但看到殷铭安回来一趟就吃这么简单难免有些生气,这就像是自己呵护备至的宝贝被人随意丢弃,心里面窝着的一团火总是要发泄出来的。
  吴婶有些不高兴,“先生喜欢清淡的菜色,白煮河虾也不是素的啊。”张奶奶年老渐渐的放松了对家里面厨房的管理,自此以后吴婶掌握殷家厨房也有十来年了,不说殷铭安了,就是殷铭安的舅舅也是吃她做的饭好多年的,一个才来不到一天的毛头小子过来指责她,这让吴婶心里面不爽快。
  殷家向来口淡、清寡,她做了十来年也是习惯了少油、少盐、少调料,蔬菜都是加少许盐的水煮,做了十好几年相似的菜可想而知厨艺也不怎么样。
  宋时也不和吴婶多说,直接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是对的。都是种了忠心符的人,吴婶就算是出于嫉妒还是别的心理也翻不出一朵花来,要是真有异心,反而会自食恶果。
  宋时是被伤了所以把人心想得有点儿坏,吴婶只是普通妇人,总是要口舌上抱怨一下的,面上暴露出来总比心里面藏着要好。而且看宋时不满意她做的饭菜,她心里面也想着,难道先生在外面养成了别的饮食习惯是自己不知道的,反而有些忐忑不安。
  对开门的大冰箱里面应有尽有,鱼虾肉蛋什么的都是新鲜的,怎么最后上桌的这么简单的!宋时给殷铭安做了那么多顿饭,他知道殷铭安不挑食,但对喜欢的也会多吃几口,没有特殊的爱好,但也不热衷清汤寡水,像吴婶做的三菜一汤,宋时做了也不好意思送到殷铭安的面前。
  前段时间宋时给殷铭安做了西兰花炒虾仁,他就爱上了,这两天就经常让宋时做。宋时做的西兰花炒虾仁非常的简单,冰箱里冷冻的鲜虾取出来剥壳去虾线倒入料酒焯熟放在一边待用,西兰花和雕成花用来做装饰的胡萝卜也放入水中加少许盐焯熟放在一边待用,锅中放少许的清油,放姜丝爆香后倒入焯好的西兰花和虾仁,最最关键的一步来了,宋时会淋上一勺店里面常备的高汤,炒出来的西兰花和虾仁鲜嫩可口、香溢满嘴,可不是普通的炒就可以炒出来的。关键的还是那勺高汤,这锅高汤可了不得,用的整鸡和猪骨、牛骨熬的,熬出来的浓汤里头不免有杂质,便用鸡茸反复煮个几次,鸡茸吸附掉了汤中的油腻和杂质,变得清澈透亮,却更加鲜香,无论做什么菜淋上一勺都会变成人间美味,更别说宋时做饭会用灵气逼走食材中的杂质、去芜存菁,菜更是更上一一层楼,就算是一道简单的炒青菜也会变成人间极品。
  宋时不怕麻烦的带来一锅店里面的高汤真是明智的,这不就用到了。
  西兰花炒虾仁一个菜很显然不符合宋时对殷铭安的溺爱,至于吴婶做的那些,都被宋时选择性的忽视掉了。冰箱里有牛腩和西红柿,宋时做了一锅的西红柿炖牛腩;又有一条新鲜的翘嘴白鱼,从脊背上剥开去掉内脏洗净,在鱼身上划几刀放入白瓷长鱼盘内,在鱼身上撒上一点儿细盐,又码放上姜丝、葱丝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