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贤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一贤妇-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认祖归宗?”简莹愣了片刻,随即张大了眼睛,“父王是先帝的儿子?!”

    ——(未完待续。。)

第349章 倭国公主

    根据老太妃手书所述,定国公府的祸事源于一首童谣。

    这事儿还得从定国公府谋反案发前一年半说起,那时定国公刘睿率领的大梁水军和倭寇水军在海上进行了一场决战,倭军大败,将领被活捉,五万水军险些全军覆灭,只有一小股残兵拼死逃回倭国。

    倭国国主唯恐大梁乘胜追击,攻上倭国本土,向大梁投降求和。先帝委任已经过世的姚皇后之父和当今太后之兄仇之敬为和谈钦差,赶赴登州港与倭国使臣谈判。

    这一谈就是几个月,最终两国达成协议,倭国自愿作为大梁属国,每年向大梁进贡朝拜,大梁归还在海战之中俘虏的将领和兵士,派出使节常驻倭国,监视倭国水军。为表诚意,倭国进献一位公主入大梁和亲。

    谁知倭国公主在赶赴大梁和亲的途中遇到了罕见的暴风雨,船队被冲散,护送船只几乎全部翻沉,公主所乘坐的主船也不知所踪。

    两国水军奉命在海上搜寻了数月,都没有找到倭国公主的踪影。倭国国主只有这么一个尚未出嫁的妹妹,女儿年幼,再找不出第二个和亲人选,和亲一事只能作罢,两国也因此再生嫌隙。

    大梁怀疑倭国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和亲,公主失踪只不过是拿来搪塞欺骗大梁的障眼法;倭国则怀疑大梁背信弃义,攻击了和亲船队,却反过来指责他们不想和亲。

    两国都在积极备战,海上的形势陡然紧张起来。

    这一年恰逢鲁、冀、豫三地大旱。粮价飞涨,时有饥民哄抢官仓富户的事情发生。先帝先后派出数拨赈灾钦差,都没能解决问题。为考察民情,便微服出巡,行至山东地界,顺路去了一趟登州府,看一看水军备战的情况。

    因是微服出巡,不愿惊动太多的人,便悄悄地住进了定国公府。

    定国公的嫡长孙女闺名宝岚,刚刚及笄。尚未婚配。生得端方雅丽。知书达礼,能歌善舞,见识不凡,才华品貌无一不出众。先帝对她一见倾心。于是向定国公透了口风。有意迎娶刘宝岚。续立为后。

    家中若能出个皇后,那可是天大的荣耀和恩宠,定国公岂有不应之理?定国公府知道这件事的人无不欣喜若狂。刘宝岚本人也十分欢喜。

    圣上金口玉言作出承诺,回宫之后立刻下旨求娶,谁也没有去想这门亲事是不是会有变故。刘宝岚更是理所当然地把自个儿当成了先帝的女人,在家人的默许下,与先帝出双入对,白日赏景游玩,夜里锦衾缠绵。

    世上从来没有不透风的墙,先帝人还没回宫,他想要续立定国公府嫡长孙女为后的消息就传到了某些有心人的耳朵里。

    姚皇后早逝,后位悬空,后宫嫔妃并前朝大臣明里暗里都在朝后位使劲。其中最处心积虑的,莫过于姚皇后的堂妹,当时高居四妃之首的姚良妃。

    这位姚良妃仗恃自个儿的堂姐曾经是皇后,家中叔伯父兄在朝中又颇受重用,行事作风十分张扬跋扈,恨不能叫整个后宫都姓了姚,总想接替堂姐坐上后位,承继那份无上的荣光。

    可惜先帝对她的态度总是晦暗不明,谈不上宠爱,亦不算冷淡。她若不提立后的事,他每月就会去她宫里宿上两三个晚上,一提到立后,就要疏远她好一阵子,叫她无奈又无措。

    她筹谋算计了许多年都没能如愿,乍然听说先帝要立一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当皇后,如何不急,又如何不气?当下便联络父兄,让他们无论如何也要赶在先帝回宫之前,想法子阻挠先帝立后。

    参与这件事的,还有对姚家言听计从的仇家,也就是当今太后的娘家。

    姚、仇两家联起手来捉寻定国公府的短处,以达到阻止刘宝岚入宫的目的。无奈定国公府家风严谨,所掌水军亦军纪如山,里里外外如同一块铁板,别说啃了,连个牙印都咬不出来。

    无计可施之际,一首童谣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唱童谣的是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用的是倭语。

    起初他们以为这小男孩是倭人,仔细询问过后,才知道他土生土长的大梁人,那首歌谣是他跟别人学来的。

    原来这小男孩儿的父亲是一个落第秀才,受聘在一个大户人家坐馆教书。他与那家的小少爷年纪相仿,脾气相投,课下时常玩在一起。

    七岁八岁正是猫狗嫌的时候,上树爬墙,没有不做的。两个孩子在后花园玩耍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狗洞,钻过这个洞,就能潜进隔壁的后花园。

    隔壁的人家住着一位十分美貌的小姐,常常坐在亭子里哼着一首他们听不懂的曲子。一遍一遍,反反复复,听得多了,不知不觉也就学会了。

    抗倭英雄住的城里居然藏着倭人,这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把柄。姚仇两家循着从小男孩儿那里得来的线索,找到了登州府城一处僻静的宅子,发现住在那里的,竟是本应入大梁成亲,却在途中遇难,失踪长达一年之久的倭国公主。

    再深入查下去,又发现在海上救起倭国公主,将她偷偷带回大梁,并将她藏于这座宅子里的,不是别人,正是定国公的小儿子刘旭升。

    听到这里,简莹已经明白了八~九分,窝藏倭国公主,这已经不是把柄,而是通敌叛国的罪证了。而那个唱歌泄露了倭国公主行踪的小男孩儿,不用问,肯定就是周漱的外祖父了。

    “泰远侯府又是怎么牵扯进来的?”她问道。

    “姚仇两家发现了这件事,自然不会亲自去找先帝揭发,否则先帝立马就会想到后位之争上去。老泰远侯的脾气跟当今的泰远侯如出一辙,都耿直得有些过了头……”

    后面的话周漱不说,简莹也明白,老泰远侯这是被人姚仇两家给利用了。有倭国公主为证,姚仇两家再利用这个先机和他们在朝中的权势,从中做些手脚,这通敌叛国的大帽子也就妥妥地扣在定国公的头上。

    还有一件事,她颇为不解,“窝藏倭国公主,就算没有通敌卖国,也是破坏两国和谈的大罪,刘旭升作为水军将领,不会不知道后果有多么严重,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别告诉我他跟倭国公主有情,除非他脑子被鲨鱼啃了,才会为了一个女人拿全家人的性命冒险!”

    ——(未完待续。。)

    ps:  感谢“阿寰”童靴的月票,鞠躬!!!!

第350章 逼反

    “老太妃的说法是,那并非倭国公主,只是一名普通的倭国女子。”周漱答道。

    简莹对这说法持保留意见,“如果只是一名普通的倭国女子,为什么要藏在偏僻的宅子里?”

    “据说刘旭升去倭国驻扎水军的岛上刺探军情的时候,曾受过那女子疗伤赠饭的恩惠。后来偶然间发现那名女子被人倒卖到了大梁,沦为艺妓,他便将那女子赎了出来,安置在那座宅子里,打算日后寻找机会送她归乡。

    案发之后,虽然那女子也坚称自己并非倭国公主,但是没有人相信,也没有人能够证明这女子是刘旭升从**赎买回去的。

    倭国得到消息,先后派了数拨死士前来劫囚,多达三四百名。虽然没能将定国公等人劫走,但是不惜折损这么多人手进行营救,这份‘情义’不言自明。

    最要紧的是,从一名死士的尸身上搜出了一张身着宫装,与那女子容貌一模一样的画像。

    铁证如山,定国公府的人百口莫辩。”

    很显然,向倭国通风报信是姚仇两家。定国公屡屡重创倭国水军,倭国巴不得他们全家死绝。用区区几百名死士抹杀一票能征善战的水军将领,这买卖实在太划算了。

    要说冤,定国公府的确挺冤的。全家老小提着脑袋为先帝卖了几十年的命,却在盛宠之际落得个通敌叛国,满门抄斩的下场。

    要说不冤。他们也是活该倒霉。在先帝提出要续立刘宝岚为后的时候,他们就该掂量掂量自家长没长那么大一张嘴,能够将兵权和后位同时吞进肚子里。

    手握兵权本就容易遭人忌惮,家中再出一个皇后,岂不是转着圈地拉仇恨吗?

    荣极一时的定国公府一夕凋零能怪得了谁呢?

    怪姚仇两家?姚仇两家确是罪魁祸首不假,利字之下,从来不乏不择手段之人。没有姚家仇家,也会有张家李家。

    怪那学了童谣又泄露了倭女行藏的小男孩儿?只要存心去找,总能找到那些“莫须有”的罪名。他不过是在别人有心的时候,无心地提供了一个线索而已。

    怪先帝?先帝是把他们给坑了。可坑的时候他是打过招呼的。

    他可以精虫上脑。因为他是君,任性是他与生俱来的权利。他做错了事顶多下个罪己诏,找件自个儿不喜欢的衣服帮他挨几下板子。

    定国公府却不可以被从天而降的荣宠砸昏了头,因为他们是臣。要活在君威之下。活在风云诡谲的权势争斗之中。稍有行差踏错。就会万劫不复。

    归根结底还是他们太傲慢,以为自家战功累累,俯仰无愧。天底下就没有什么可怕的,因此先帝赏个后位,他们就心安理得地接着了。

    他们未必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盯着那个位子,只是潜意识就没有把那些人放在眼里。不推演,不戒备,竟然还在立后的敏感时期收藏了一名倭女,将偌大一个把柄送到别人的手上。

    在真刀真枪的战场上,他们运筹帷幄,所向披靡,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反倒疏忽大意,落得一败涂地。

    周漱相信老太妃的娘家没有通敌叛国,但是他对那一家人同情不起来。尤其是这一家人至今阴魂不散,干扰了他的人生,甚至还有可能连累他满门,他就更加无法同情他们了。

    凡事都有因果,在踏上权势之路、与他人争夺荣宠的时候,他们就该想到最坏的结果,并做好承担这个结果的准备。他不会为了一群未曾谋面的人抱不平,更不会为了给他们死后的名声好听一些,将他和他的妻儿置于致命的风险之中。

    回过神来,见简莹托腮打量着他,好像第一次见他一样,不解挑了挑眉毛,“为什么这样看我?”

    “没想到你还是皇家血脉呢。”简莹笑嘻嘻地说着,拿手在他身上摸了两把,“我沾沾龙气。”

    “什么皇家血脉?”周漱不屑地哼了一声,“我姓周,身上只有怒气,没有龙气。”

    简莹很赞同地点了点头,“是,你跟老王爷还真像亲爷孙,都有替别人养老婆孩子的爱好。

    你就罢了,不过把人领回来当个有名无实的妾。老王爷未免也太大公无私了,自个儿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家产都拿来孝敬老太妃了,到死都只对着老太妃一个。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真爱?”

    周漱对那位同样不曾谋面的老王爷还是心存感激和敬重的,不愿去评论已死之人,抿了抿唇角,没有言语。

    简莹换只手托着下巴,歪头看他,“你说老王爷知不知道自个儿是在替先帝养老婆儿子?”

    “想必是知道的。”周漱眸底有晦涩的情绪在缓缓流动,“虽然老太妃手书上没有细说,但是我感觉祖父与定国公府是有交情的,他救下老太妃绝非偶然。

    老太妃也说了,祖父从来没有碰过她,她从头到尾都是先帝的女人。”

    “老王爷可真是……”

    简莹话说了半截,突然不知该怎样形容他才好。可敬是可敬,也可怜可叹。

    老太妃就是可悲了,守了大半辈子活寡,以自个儿从头到尾都是先帝的女人为荣。结果却换来了一道不许她表明正身,不许她儿子认祖归宗的密旨。

    先帝并不是一个天性凉薄的人,否则他也不会认济安王为义子,授予世袭罔替的爵位,也不会答应为定国公府平反。之所以下这道密旨,是因为一旦定国公府冤情昭雪,老太妃表明正身,他就不得不履行当年的许下的诺言,立老太妃为后,济安王就成了正经的嫡出皇子。

    不管老王爷有没有碰过老太妃,在别人看来,老太妃都是他人之妇,他头上多少都要带点儿绿。最重要的是,老太妃心中的仇恨太过浓烈,让他们母子回归皇室,必然少不了一场杀戮。

    他那点子私心外加苦心,对老太妃来说就是薄情寡恩。更何况他还没能为定国公府平反,就蹬腿儿西去了,这是一种最让人抓狂的背叛。

    简莹终于明白老太妃听说先帝驾崩,为何会反应那般强烈,也明白她为何非要用那样极端的手段弄死秦氏了。不仅仅是因为周漱的外祖父一首童谣唱死了她全家,她是要除掉秦氏,斩断济安王情根和牵挂,以达到逼反他的目的。

    “算一算,父王已经筹划了近二十年了。”简莹望住周漱的眼睛,“你有信心和能力阻止他吗?”

    ——(未完待续。。)

    ps:  感谢“vannias”童靴的月票,鞠躬!!!

第352章 小没良心的

    紫蔷依着孟馨娘吩咐,从她的陪嫁小子里头挑了一个机灵小子偷偷跟着周瀚。

    那小子一连跟了周瀚好几天,他自认做得不着痕迹,可总是会跟丢。不是被要饭的缠住,就是被车马挡住,一晃神儿的工夫人就没了,再想接茬找都不知道去哪儿找。

    越是摸不透周瀚的行踪,孟馨娘越是怀疑周瀚在外头藏了个狐狸精,就越以保持心境平和。

    那几间铺子先后出手,还完欠的债,只剩下区区三百两银子。那感觉就像是把一只生金蛋的鸡杀了,只从鸡肚子里剖出一颗银豆子,让她这身体一向康健的人生生患上了心口疼的毛病。

    屋漏偏逢连夜雨,谈哥儿领着几个伴读溜进西苑玩的时候,不小心掉进濯缨湖,差点儿就没命了。孟馨娘听说这个消息,一口咬定简莹要害她的儿子。

    拿剪刀抵在脖子上,逼着看守的佛堂的两个婆子将她放出去,冲进采蓝院大闹一场。

    说起来也是她倒霉,她前脚闹完了,小宝后脚就闹了肚子,高太医轻飘飘的一句“受惊了”,就让济安王勃然大怒,吩咐方氏扣了她半年的月钱。

    另往佛堂派了四个身强力壮的婆子,下了死命令,再敢叫她踏出佛堂半步,二话不说,直接杖毙。

    性命攸关,那几个婆子岂敢不尽心尽力?每天跟看贼一样盯着孟馨娘。紫蔷每来探望一回都要大费周章,又塞银子又赔好话儿。待不上一刻钟就得赶紧离开。

    不自由还在其次,没有了铺子每月进账,又丢了半年的月钱,孟馨娘手头愈发吃紧。想加个菜要一碟喜欢吃的点心,都要犹豫盘算好久,那份凄凉和憋屈就不必说了。

    最让她痛心疾首的还是真姐儿。

    她算不上一个好母亲,真姐儿养在她身边的时候,她并没有十分尽心。心情好的时候又张罗吃又张罗穿的,心情不好连问都懒得问一句,左右有奶娘和丫头照看。冻不着也饿不着。

    白侧妃膝下空虚多年。日子过得清冷寂寞,突然多了一个小东西,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声声的“季祖母”叫得心里一片柔软温暖。感觉日子像是回到了二十多年前。周湘还没有被老太妃抱走的时候。

    喂她吃饭。哄她睡觉,教她认字,陪她玩游戏。真真是把她疼到了骨子里。

    小孩子心思最单纯,谁对她好,她就跟谁亲。被白侧妃养了一阵子,对把亲娘渐渐淡忘了。起初每天还念叨一两回,过了几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