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财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财团-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过了这十天,已经有些早熟的粮食开始收割了,那些由乡绅所担任的里正、亭正也开始加派人手去计算收成。一些不愿屈从的百姓自然要反抗,所以事态的发展也渐渐的严重,并且次数越来越多。

    好在卢俊义也不是那种无脑之人,并不是以势压人,而是搬出国朝的典制,多少让老百姓有些踌躇。

    因为两方都有所顾忌,所以民间冲突虽然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但是却没失控。

    现在新一期的报纸出来,知县大人让老百姓自行去工商钱庄缴纳赋税,且定下来每亩交税的金额,规定好最后期限。在期限内缴纳赋税的,工商钱庄会开具一张凭证,官府即不再重复征收赋税。

    过时不缴纳者,不止要支付拖延的利息,还要面临五倍的罚款。

    看到罚款,周彦有些皱眉:“这罚款要来何用?且这么重的罚款不太符合大老爷拿爱民如子的形象。”

    施敏山毕竟是年老人精,且和官府打交道比较多,不似周彦多在商场上厮混,稍稍一想就明白其中奥妙,不由的赞叹道:“大老爷这一招棋果真是妙啊。”

    看周彦还不明白,施敏山有心提点道:“这五倍的罚款,相对之前的赋税来说,也只是多了一些,还在承受范围中……想必定然有许多人家想要逃税,会选择不交。大老爷这时候给我们台阶下,让我们前去收取赋税和罚金,多少还能够得到一些利益。”

    “靠着这些利益,想必我们的同盟必定会解散,毕竟大部分不似你我这样有实力和县衙抗衡,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听从知县大人的命令的。如此一来,这次秋收引来的风波只怕就这样过去了。”

    “那明年呢?”周彦站起身来,颇有些懊恼:“这帮目光短浅的家伙,他们不想想,这次虽可得到些利益,但是明年老百姓定然会选择去工商钱庄交税,老百姓又不傻,岂会继续让他们钻空子?”

    施敏山却摇头道:“能看长远的有,但是更多的人都是看不明白,不是谁都能如良聿一般的。”

    这次他们能成事,也是因为宋知县行事太过突然,大家事先根本没有准备,而且在前一版报纸上,几乎让大家看不到希望。

    如今宋知县丢了根骨头出来,上面还带着香喷喷的肉,总会有些人想着先吃饱了再说,纵然吃不饱也不能让自己饿着。

    这是管家施福进来道:“老爷,宋大人有情。”

    “我正想着,宋大人也应该有所回复了。”施敏山笑了笑,起身对施福说道:“你去回复说,我马上就到。”

    “那小侄就看告辞了。”周彦见宋知县找见施敏山,他也就不好多呆了。这次来找施敏山,除了聊聊这报纸,还有就是关于借钱的事情,只是没有说到。

    “不如良聿和我同去,看看宋大人如何说道。”施敏山却提议道。

    周彦犹豫了一下,就点头同意了,他和宋知县打交道不多。这次宋知县突如其来的一招让他们都淬不及防,却是不能小窥了,多接触接触也好。

    二人一同出门,施敏山拉着周彦上了自己的马车,吩咐车夫去往县衙之后,他问道:“宋大人心思多变,我们拿捏不准,老夫想着那件事不能停。”

    周彦也正想说这件事情,闻言当即点头说道:“小侄也是如此想的,若是真能成功,宋大人纵然把税降到五百税一也是不怕。”这也是他跟着施敏山一同过来的愿意,就是想在半路上和施敏山提起这事。

    “唉,我这心里有些七上八下的,都说江湖越老胆子越小,以后还要看你们年轻人啊。”施敏山背靠在坐垫上,眯着眼睛说道。

    “世伯说笑了,小侄愚笨,还需要世伯多多提点。”周彦微微欠身道。

    “莫要谦虚,小一辈中间,我最看好你,而且我相信你的舞台不会窝在新阳县这个小小的城池里。”

    “世伯真够看得起小侄的,其他不说,单说那位陆骏,小侄虽未见过,但是看他的事迹,就让小侄有些折服。”

    “陆骏嘛……”施敏山有些沉默。

第四十九章 台阶(下)() 
县城里的主干道都是青石板路,若是之前的二轮马车定然坐不得。如今江淮工坊生产的四轮马车则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很符合这个时代的主流,所以深受大户人家的喜爱。

    更重要的是,在县里大多数的道路上行走,都不会那么难受,和坐轿子差不多,还比轿子快,所以现在大户人家的出行,都选择了四轮马车。

    听得一声马嘶,接着马车轻轻一顿,施敏山二人知道县衙到了。

    下了马车,施敏山递上名帖后,不一时门房回道:“大老爷有请。”

    县衙前面是公房,后院是内宅,施敏山不是第一次来这里,却没有一次来此的心情是如此的复杂。

    他如今已是花甲之年,迎来送往了近十位知县,没有一个知县如宋知县一般不按常理出牌,让人捉摸不定。

    贪婪或清高,无能或有才,老朽或少年,他都有接触过,接触几次都能摸到他们脾性,便是拿捏不准,这些知县也都要变得和光同尘,让自己拿捏准了才是。

    这位宋大人刚来新阳县,新官上任三把火,二者之间早已是较量过。当时的宋大人落得下风,幸得来了位黄师爷多加指点,让宋大人和他们达成了微妙的平衡。

    本以为此事就此作罢,他宋大人求名,施敏山自会安排人给他宋大人名声民望,这样一来宋大人只需要安安稳稳的当他的县太爷,专心于官场逢迎即可,时间到了,他宋大人该升官升官,该发财发财。

    然而一篇报纸,可谓是平地一声雷,把正在享受几年平静生活的施敏山惊的无以复加,接着是苦苦思索宋知县所作所为有何意义!

    求财是不可能的,报纸上把每家每户的应缴的赋税算的很明白,他们都捞不到钱财了,宋知县自然也不可能得到。

    求名又有些说不过去,前年宋大人刚刚上任时还可勉强算是个理由。然而去年宋知县应该明白,所谓的名是他们这些本地乡绅给的,若是宋知县不蠢,今年应该会延续着去年的做法,大家相安无事才对,那么今年的考评依旧会让他得一个“上”才是。

    如今这般作为,他不怕偷鸡不成蚀把米吗?

    若说他真的为老百姓着想,却也没这个必要。他们索然延续着之前的方式收取赋税,但因为收成好,老百姓总能过得下去,甚至比以前还要好。而且他们本以为宋知县是求名的,自也不会对老百姓逼迫太甚,总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话本里出现的恶霸欺凌百姓的事情,或许会有,但也是极少的情况,真有这般的恶霸人物,他还巴不得送给宋知县成就他的名声呢。事实上他们这些乡绅地主,不敢说名声有多好,却不会差到哪里去,都很注意自家在当地的影响,可能是兔子不吃窝边草的缘故吧。

    或许这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真实表现!

    不求财,不为名,难道是为了升官?

    然而施敏山多方打探和观察,也没发现这件事能给他宋大人带来进身之阶啊?莫不是哪里还有自己想不到的地方?

    精于世故的施敏山知道,只要找到事情的关键点,就很容易解开一系列的看似无解的问题。然而他终究只是县里的豪门大户罢了,眼界做多只能看到省里,哪里晓得宋大人的真是心思?

    “大老爷,施员外求见。”门房带着施敏山二人来到宋知县办公的地方禀报道,让施敏山回过神来。

    “请他进来。”

    施敏山整了整仪容,定了定神,这才迈步进了厅堂:“草民施敏山拜见老大人。”

    宋知县早已站立起来,扶着他没让施敏山真的下拜,说道:“前些日子本官事务繁多,施公的拜贴本官接到后没时间,真是深表歉意……来来来,请坐请坐。”说完,拉着施敏山坐了下来,神态间满是亲近。

    “对了,不是说周彦周良聿也来了吗,请他也一道进来。”坐下后宋知县见周彦还在外面,就说道。

    “大人相召,周贤侄正好在侧,草民就拉了他一起过来拜见大人,还望大人不要见怪。”施敏山欠身说道。

    “怎么会怪罪呢。”宋知县很是开怀道:“眼看秋收在即,本官正想找你们聚上一聚,商议下秋收的安排。”

    周彦进来见礼后,就坐在了施敏山的旁边。

    “大人对秋收可有什么吩咐?”施敏山装模作样说道,报纸上其实都已经写明了,他无非是想要宋知县自己说出来罢了。

    颍州府地处中原,土地肥沃,一年两熟,分为秋收和夏收。每次到了秋收和夏收之时,也是官府最忙的时候,一是要安排人员征收赋税,二来是要为粮税收割入仓做好准备工作。

    现如今不似后世那般,有机器可以用,一日时间,整个庄子的土地都可以完成收割。现在都是靠人力,收割、晾晒、入仓等工作,甚是繁琐和费时费力。

    然而现在还是农业社会,粮食关系到国朝根基,最是马虎不得。每到这个时刻,官府都要派人下乡劝农,还要随时通报天气情况,若是遇到大雨来临,还要组织抢收抢晒……

    每年每季都有安排,本是惯例,但是施敏山却知道,这一次定然不一样!

    “算不算吩咐,同往常一样,保障秋收工作的顺利进行,还需要各位费心。”

    听着宋大人似没事人一般,施敏山自不会先乱了阵脚:“这个自然,请老大人放心。”算是应下来了,不过却不以为然,到了这个时候,还不是需要我们来?

    没有了我们,任你知县多大能耐,如何能保障秋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想必二位也看了报纸,监督百姓交税的任务,同样需要各位,不过相比起往年来说,各位应该要轻松许多。”宋知县继续说道。

    我们倒是情愿劳累些,一旁的周彦腹诽不已。他周家虽然有大半的家财在生意上,但手中田地也是不少。同时也在感叹,真是官字两张口,说有你就有,如今他们还要感谢宋知县为他们节省了许多麻烦了?

    “没有按规定主动去缴纳赋税的百姓,不能手软,罚金足额收取,须要让老百姓知道雷霆雨露……事后我会安排人统计,按照我们新阳县的赋税定额,将从罚金中补齐,至于剩下的……”

    施敏山与周彦俱是凝神望向宋知县,知道这才是今日的正题。

    只听得宋知县淡淡说道:“罚金中剩下的部分,算是给你们的辛苦费。”这是把利益全部让给了乡绅们。至于大老爷怎么不提县衙的那一帮胥吏,难道还能少的了他们的?

第五十章 八月中秋(上)() 
等了一会,见二人不再说话,宋知县问道:“二位可以什么疑惑?”

    施敏山躬身一礼道:“为大人效力,岂敢谈什么回报?”

    “呵呵,虽然施公高义,但大部分人还是讲究实在利益的……这事就这么说下了,施公不必再推辞。”宋知县一言九鼎道:“不过虽然给了你们权利,却也不可借此胡乱施为。”

    “这是自然,大人请放心。”这不大不小的警告并未让他们上心。

    “嗯,考虑到方便,各位还是直接征收银两的好。”宋知县貌似对银两感兴趣。

    宋知县这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却让周彦心中暗喜,刚刚还在想着如何说服宋知县让他们按照银两结算,谁知宋知县直接提了出来。

    “是。”施敏山见周彦冲他点了点头。

    “好,劳烦二位替我转告其他人,如今公务繁多,我就不一一通知了。”宋知县端茶送客。

    二人知趣的起身告辞,临走时,隐约听到宋知县对下人说:“请子良过来一叙……”

    周彦暗自想到,子良就是陆骏的字,却是无缘一见。

    出了县衙,施敏山对周彦说道:“良聿怎么看?”

    周彦想了想道:“其他都还好说,就是宋大人亲自提起让我们用银两结算倒是让人出乎意料。”

    “怎么说?”施敏山于商业不太通。

    “用银两结算正巧方便我们行事,小侄还本想着劝说宋大人呢,甚至还要为此争上一争,想不到让小侄的打算落了空……只是以宋大人的才智,加上那陆骏在旁谋划,应当能看到其中的弊端。”周彦皱着眉头说。

    施敏山稍稍一想就明白了其中缘由,但同样不明白宋知县为何走了这么一步棋,果真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呵呵,想不通不要想了,对我们却是好事。”施敏山笑道。

    “算是吧。”周彦商场上打拼多年,才攒下来周家这么大的产业,嗅觉很是灵敏,他从中闻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味。但是正如施敏山所言,用银两结算这件事本就是他们所求的,如今岂不是正中下怀?

    但是,真是如此简单吗?

    ……

    每年的秋收都赶在中秋前后,老百姓固然要忙着农活,而他们这些世家大族多是会赏月聚会,很是热闹一番。

    不过今年大家却没有什么心情,聚会也玩闹不起来,多是匆匆忙忙,或是心不在焉,令这个美好佳节变得不那么美好。

    估计整个新阳县能有心情玩闹的也就陆骏一人了,这个节日他请来了各个股东、掌柜、管事等百十号人,一来是趁此机会聚会,二来则是总结一下过去这近半年时间的成果,同时还要为后面的发展指明道路。

    在新阳县,名气最大,股东最多的是江淮工坊,单单股东和董事会的成员就做了两桌。其次是工商钱庄,虽然股东和董事会的人少了点,但是下面的掌柜多,和江淮工坊平分秋色。

    但作为陆骏嫡系的恒丰钱庄与陆氏工坊,虽然今天来的人加起来还不如江淮工坊来的人多,但是无人敢小瞧了。没有陆氏工坊提供轴承与悬挂,江淮工坊生产的车辆是没有竞争力的。可以说陆氏工坊但是掌握着核心技术,这点陆骏分的很清楚,二者从一开始就作为两个单位,从不混淆。

    而恒丰钱庄只来了宋、李二位掌柜,然而作为陆家的老人,在陆骏没接手陆家前就已经在了,算是两朝元老。再者来说,恒丰钱庄乃是江淮工坊第一大债主,更是江淮工坊的第一大合作伙伴,所有江淮工坊的大额交易都是通过恒丰钱庄来完成的。

    别看江淮工坊现在是风生水起,没有恒丰钱庄提供大笔的银两在后面支撑,纵然有技术和市场,但也不可能做到现在这种程度!

    现在的江淮工坊加上上次招工的人,人数直逼四百五十人,原来的厂房早已容纳不下,在把陆氏工坊建造的厂房用掉大半之后,还在外面建立了分厂。

    比如现在江淮工坊所生产的车辆上用到的一些家具,就是在外面又建了个工坊来生产的,新的工坊放在了原八丈河镇北关有名的木工村里。

    现在再建造工坊,自然不能像从前那么简陋了,不能再是一个人一把工具就可以干的起来,而是同样建起来流水线作业,这就需要投入大笔的资金进来。江淮工坊纵然利润丰厚,但毕竟才这半年不到,家底却不厚,只能继续问恒丰钱庄借钱。

    这次还来了一位新成员,就是前文提到的瓷器工坊,陆骏给他起了个正式的名字叫做恒大,刚刚开始生产瓷器、玻璃这些东西。

    这恒大工坊还没闯出来什么名号,所以一帮人来了之后,除了和有些个认识的打了个招呼,就坐在一旁不怎么言语。

    除了这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