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工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军工帝国- 第2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时候,大明陆军即将拿下整个西伯汗国,可谓无敌天下;

    这个时候,大明海军已经集齐上千艘超级战列舰,正准备海上争霸;

    最重要的,正是这一年,大明崇正皇帝朱慈炅开始着手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正式推行《大明崇正律》。

    正月十六,崇正十六年的第一期《新京报》准时发行,令所有买报纸的人吃惊的是,每买一份报纸还附带送一本小册子,而这本小册子就是《大明崇正律》。

    更令他们吃惊的是《大明崇正律》的内容,要不是《新京报》是大明通政使司也就是现在的大明通信部发行的,他们甚至会以为这是有人想造谣生事了。

    皇上的权力竟然也要讲规矩,老百姓竟然也有权利,这些虽然在几千年来一直在流传,貌似好像有这么个意思,但是,真正明文规定却从来没有出现过,所谓”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那基本上只是说说而已,哪个皇帝还真把老百姓看的比自己还重啊!

    还有朝廷的日常事务竟然要全部交给内阁处理,甚至官员的人选都由内阁来决定,这一直是读书人的梦想,也是大明朝文官集团与皇上争夺的焦点,现在好了,皇上主动放权,什么都不用争了,只要做得好,皇上管都不会管!

    大明历代无数文人的梦想就这么实现了?这一切也太简单了吧,让人觉得是那么的不真实,但是,《大明崇正律》上却白纸黑字写明了,皇上从此不再管朝廷日常事务了,只是让锦衣卫、东厂协助都察院监督一下!

    监督一下倒没有人觉得不合理,如果没有监督,文官都可以无法无天了,那才叫不合理。

    只是,皇上真的就这么放权了吗?所有读书人都有点不敢相信,却有不得不信,因为《大明崇正律》是御制的,也就是说,是皇上亲自编写的,而且从今年开始就实行了。

    一时之间,整个大明都传疯了,不管是不是读书人,不管识不识字,所有人都在疯传。

    所有平民百姓渐渐都听说了还有权利和义务这个东西,对大明的归属感也更强了,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渐渐的也变的不再是一个口号,因为他们真切的感受到,天下兴亡,真的跟他们有关系,同时,他们对皇上也更拥戴了,因为他们明明白白的感受到,皇上是真的对他们好。

    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这是人之常情,不识好歹的毕竟是少数。

    《大明崇正律》掀起的热潮还没有过去,仅仅隔了一天,正月十八,大明礼部和大明教育部又在《新京报》上联合发文,癸未科会试和殿试的取士名额将再增加一倍左右,也就是这次大明境内提名金榜的进士将达到八百名左右,比最初的两三百名多了将近三倍!

    这下整个大明再次轰动了,所谓”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中进士本来就是光宗耀祖的事情,现在中进士的机会多了三倍,怎么能不令天下读书人为之欣喜若狂。

    原本一些已经绝望的举人再次看到了希望,四千多人里面选两三百人,或者是八千多人里面选三四百人,这个金榜提名的机会的确不多,但是,现在可是八千多人里面选八百人,每十个里面就有一个能金榜提名,能考上举人的可都不是一般人,要是有希望谁会放弃呢,十个里面选一个,兴许,运气好就高中了也说不定。

    于是乎,整个大明的举子都疯狂的赶往京城,原本打算放弃的,甚至已经放弃了好几届的都按捺不住了,除了老的走不动的或者已经隐居收不到消息的,其他的举人基本上全赶到了京城。

    据教育部最后统计,此次参加科举的大明举人竟然达到了恐怖的九千多人,就算大明去年乡试扩招了一倍,那也应该是八千人左右,这多出的一千多人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总之,加上分藩属国此次来京的举人,参加癸未科会试的考生已经超过了一万二千人,参加人数同样达到了原来的三倍,如此盛事,这是前所未有,如此多的考生,对大明教育部也是一个考验,因为现在考生的食宿可都是归教育部安排的。

    好在教育部下属的国子监经过扩建以后面积扩大了足有五倍之多,占地面积足有原来京城的四分之一,要知道原来的京城可是有上百万人口,也就是说,国子监要放开了建,住二十万人都不是问题。

    黄道周也早做了安排,本来新国子监就建了将近两万间房舍,他还直接给国子监的监生放了大假,凡是不参加本次会试的,等科举结束再来就学,这样,再多来点考生也住的下。

    这下大明的考生总算体会到现在的大明有多强盛了,原本京城的考生或者来过京城的考生还好点,没来过京城的,直接就被硕大的京城给吓到了,三四百万人口的城市在这个时候是什么概念,厉害了,我的大明!

    藩属国的考生更是惊的目瞪口呆,别说是京城了,就算是新国子监那面积,在他们那里也算是超大城市了,一个学堂竟然比城市还大,这是什么概念,天朝上国,不愧为天朝上国啊!

    会试和殿试的流程就不复述了,崇正朝也举办了不少次科举了,朱慈炅对殿试自然是轻车熟路,不过,这次他却没有遇到一个认识的考生,连听说过的都没有。

    所以,他干脆没有插手金榜的排名,完全就按成绩来定名次。

    为什么这届考生他一个都没听过呢?其实,这也不奇怪,因为在崇祯朝这已经是最后一届科举了,考完第二年大明就亡了,这些考生根本没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不能留名青史也是很正常的。

    不过,在崇正朝就不一样了,现在大明正如日高升,光芒必将照耀整个世界,他们将不再默默无闻的逝去,很多人必将在青史上留下自己的大名!

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厉兵秣马备出征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句诗意境深远,同时也说明一个规律,那就是海拔高度越高,温度越低,同样的,从地域差距上来说,纬度越高,温度也越低。

    崇正十六年四月,癸未科殿试刚刚结束,京城四处已是春意融融,而西伯利亚却依然是冰天雪地,不过,呼啸的寒风已然不是那样的刀削刺骨,其中还蕴含了那么一点春的气息,冰雪即将融化,一场大战又将开始了。

    四月初,京城以西的铁路线突然被定辽军封锁,一辆辆货车从大明机械集团的工厂里开出来,慢慢的向前排去,一辆接着一辆,仿佛在铁路上排队一般,每隔百步左右一辆,足足排了一天,还没见开走。

    没人知道货车上拉的是什么,不但铁路线被定辽军封锁了,货车上还有荷枪实弹的明军将士站岗放哨,任何人都不准靠近。

    远远看去,这些货车都奇奇怪怪的,每隔一节,就拆掉一个车厢,但上面却不是空的,而是蒙着厚厚的黑布,封的严严实实,让人根本就看不见上面放的什么东西。

    两天后,这些奇怪的货车终于陆续出发了,一辆辆的向西开去,每辆列车中间的距离都不到两里路,好像生怕走散了一样,而且没拆掉的车厢上面还有明军将士在放哨,好像生怕人靠近一样。

    明军这么神神秘秘的,到底在运送什么东西呢?

    知道内情的不用问也知道,这货车上装的是装甲战车,而不知道内情的,那就只有等西伯利亚大战爆发以后才能知道了,为了防止沙俄打探到装甲战车的情况,提前商量对策,朱慈炅可是下了大力气来保密,除了研制装甲战车的大明皇家机械集团和在京城西北训练的明军将士,没有人知道明军已经装备了这种陆战神器。

    待运送装甲战车的货运列出全部出发以后,卢象升所率的高级将领,定辽军,还有押来建城的二十万战俘也相继坐着客车出发了,这个倒是没什么好隐瞒的,因为明军的参战人数沙俄早就打听清楚了。

    大约十来天后,卢象升便率着大部人马赶到雷姆城,此时,整个雷姆城火车站已经被大军严密封锁,任何闲杂人等都不准进入火车站,在装着装甲战车的货车两侧,更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这里就不是闲杂人等不准靠近了,除了轮换站岗的将士,就是穿着明军制服的人,也严禁靠近。

    雷姆城位于西伯利亚平原的南部,这里冰雪倒是已经融化了,再往北就要等上一段时间了。

    卢象升并没有坐这里干等,而是将所有军团主将召集到雷姆城,开始安排接下来的作战任务。

    他找的是一间比较大的会议室,因为这是战略上的安排,并不是具体作战指挥,所以,会议室中并没有沙盘模型,只有一张巨大的西伯利亚平原地图挂在会议桌当头的墙上。

    这副地图可以说有点奇特,上面除了地形、地貌、地名、经度、纬度和敌我双方的兵力驻防情况,还有很多彩色的箭头,看上去花花绿绿的,好不漂亮。

    与会的虽然只有军团主将级别的将领,人数却是不少,陆军方面有:

    陆军副元帅,秦军主将孙传庭;

    陆军副元帅,关宁军主将曹文诏;

    辽东军主将满桂;

    东江军主将毛文龙;

    定辽军主将秦拱明;

    边防军第一军团主将曹变蛟;

    边防军第二军团主将马祥麟;

    边防军第三军团主将祖大弼;

    边防军第四军团主将侯拱极;

    海军方面有:

    北海舰队主将杨耿;

    东海舰队主将陈晖;

    北极舰队主将郑明;

    还有一个,虽然不是明军将领,却也参与了西伯利亚的大战,这位就是大明皇家海运公司的负责人施大。

    对于墙上挂着的新型地图,参与过大明陆军军官学院培训的年轻将领,像秦拱明、曹变蛟、马祥麟等人自然是一目了然,但是没有参与培训的将领像满桂、毛文龙,还有一众海军将领,却是看得云里雾里。

    这地图挂在那里自然不是让一众将领来猜的,待众人到齐之后,卢象升便咳了一下,随后朗声道:”诸位,下面开始安排今年的作战任务。“

    众将闻言,无不抬头挺胸,坐的笔直,一副认真听命状。

    卢象升停顿了一下,紧接着,”嗖“的一声站起来,严肃的道:”皇上有旨,今年九月份以前一定要拿下整个西伯利亚平原!”

    众将闻言,”唰“的一声全部站了起来,抬手行礼,齐声道:”末将遵旨。“

    卢象升扫视了一圈,双手一压,朗声道:”诸位请坐。“

    ”唰“的一声,所有将领又齐齐坐了下来,而卢象升则是拿起桌上的白蜡杆,转身走到地图跟前,朗声道:”孙传庭、满桂、毛文龙、马祥麟。“

    被点到名的四位将领应声而起,齐声道:”末将在。“

    卢象升随即指着地图上西域到叶泥河主干的防线继续朗声道:”命你等率秦军、辽东军、东江军和边防军第二军团,驻守西域到叶泥河主干一线,其中马祥麟率边防军第二军团驻守雷姆城,孙传庭率秦军驻守雷姆城到通古斯城一线,满桂率辽东军驻守通古斯城,毛文龙率东江军驻守通古斯城以北叶泥河主干一线,整条防线,由陆军副元帅孙传庭负责统一指挥。“

    四人闻言,一起行了个军礼,齐声道:”末将遵命。“

    卢象升点了点头,挥手让他们坐下来,随后又朗声道:”曹文诏、秦拱明、侯拱极。“

    被点到名的三位将领应声而起,齐声道:”末将在。“

    卢象升指着地图上的雷姆城继续朗声道:”命你等率关宁军、定辽军、边防军第四军团从雷姆城出发,沿鄂毕河一线进攻沙俄棱堡,陆军副元帅曹文诏负责指挥鄂毕河沿线作战。“

    三人闻言,一起行了个军礼,齐声道:”末将遵命。“

    卢象升点了点头,挥手让他们坐下来,随后又朗声道:”杨耿,郑明。“

    杨耿和郑明应声而起,齐声道:”末将在。“

    卢象升指着鄂毕河流域朗声道:”命你二人率北海舰队和大明皇家海运公司一千艘战船在鄂毕河流域协助陆军转运物资。“

    杨耿和郑明闻言,一起行了个军礼,齐声道:”末将遵命。“

    卢象升点了点头,挥手让他们坐下来,随后又朗声道:”曹变蛟、祖大弼。“

    曹变蛟和祖大弼应声而起,齐声道:”末将在。“

    卢象升指着地图上的通古斯城朗声道:”命你二人率边防军第一军团和边防军第三军团随本帅一起进攻叶泥河一线沙俄棱堡。“

    曹变蛟和祖大弼,一起行了个军礼,齐声道:”末将遵命。“

    卢象升点了点头,挥手让他们坐下来,随后又朗声道:”陈晖、施大。“

    陈晖和施大应声而起,齐声道:”末将(小人)在。“

    卢象升指着叶泥河流域朗声道:”命你二人率东海舰队和大明皇家海运公司一千艘战船在叶泥河流域协助陆军转运物资。“

    陈晖和施大闻言,一起行了个军礼,齐声道:”末将(小人)遵命。“

    卢象升点了点头,挥手让他们坐下来,随后开始指着地图上的各色箭头,安排各路明军的具体作战计划,这下没参加培训的众人终于明白了,原来不同颜色的箭头指的是各路明军,看上去虽然花花绿绿,但作战计划却一目了然。

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强棋子不好当

    大明正厉兵秣马准备进攻西伯利亚平原,那么,作为防守方的沙俄又在干什么呢,难道他们就这样不管不顾,眼睁睁的看着大明打下西伯利亚?

    这种事情当然是不可能的,沙俄也在积极备战,但是,他们这个时候还没有什么工业基础,火炮他们只会铸造最原始的红夷大炮,火枪他们则只会造最原始的火绳枪。

    红夷大炮还好点,只要累积到一定的数量,对明军的攻城车挖城墙战术还是有点扼制效果的,火绳枪就不行了,在明军的燧发枪面前,压根就是一盘菜。

    针对这种情况,沙俄内阁首相罗佐夫一面命令军部拼命的铸造红夷大炮增加棱堡防御,一边向欧陆列强求援,希望他们能提供更多的燧发枪,甚至,他还想欧陆列强给支援点加农炮,用以对付明军的炮阵。

    沙俄军部倒是没有什么意见,本来罗佐夫在沙俄内部就是类似独裁者的权臣,几乎没什么人敢反抗他,再加上敌人都快打到他们欧陆本土来了,再不拼命铸炮,以后恐怕就没有机会铸炮了。

    所以军部还是比较积极的,这半年来铸造出来的火炮数量也很多,基本上西伯利亚平原每座棱堡都达到了一百门以上,这已经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了,要知道沙俄在西伯利亚平原可还有上百座棱堡,也就是说这些棱堡里面所有火炮数量加起来足有上万门!

    但是,这些并不足以抵挡明军的进攻,因为明军的火炮射程比他们远,在进攻棱堡时火炮数量也远超守军,除非给每座棱堡配上千门以上的火炮,又或者在火炮射程上超过明军,不然西伯利亚平原迟早会被明军占领。

    要给每座棱堡配上千门以上的火炮显然是不现实的,沙俄根本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铸造出这么多的火炮,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欧陆列强能支援一批加农炮给他们了,哪怕每座棱堡配上十门加农炮,罗佐夫也有信心扼制住明军的进攻。

    他也知道明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