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我中华-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识之士迫切寻找让中华民族崛起的方法,而依旧统治中华大地的满清已经被他们抛在脑后,或句话说,满清的民心正在流失,打败仗越多,民心流失的越快。

    这一份情报让颜学义想到很多东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满清失去的民心收拢到自己手中,等到日后颜学义要统一全国,就会简单很多。

    正好,情报部刚将追魂组织剿灭,能够抽调大量人手去拉拢对满清死心的有识之士,他们可以算是这个时代的人才了。

    实际上情报部对有识之士的拉拢一直在进行,只是因为这两场战斗,让特工们对有识之士的拉拢顺利许多。

    这份情报很重要,颜学义画了一个重点符号,继续翻看下一个情报,和上一个情报相比,这个情报也比较重要。

    满清为了防止“短毛贼”继续扩张,所以在四汌周边数省边境城池驻扎大量兵力,这些兵力少部分是从全国各地调集的“精锐”清军,剩下大多是就地招募的普通老百姓,给他们配一把大刀或者一把长枪,他们就成为清军一员,没有配备任何火器,即使给他们配备,他们也不会使用。

    虽说这样装备大刀、长枪的炮灰对汉军没有多少威胁,即使数量再多,炮灰依旧是炮灰,不过当出现几十万乃至一百万这样的炮灰,也会让人头皮麻,要是上百万这样的炮灰进攻四汌,也会让汉军杀到手软。

    再说,他们也是中华民族一分子,在不必要的情况下,颜学义不会让汉军对他们进行“屠杀”,到最后,损失最大还是中华民族,颜学义不希望看到中华子民自相残杀的局面。

第一百二十七章 瞒天过海() 


    截止85年4月,满清在四汌省外屯兵接近六十万,其中精锐清军不到五万,剩下清军皆是从各地调集过来的绿营兵或者就地超募的民兵。

    在靠近四汌省的数十个城池中,中小城池驻兵过万,大的城池驻兵数万,近六十万清军就分布在这数十个城池中。

    而城池中原本居住的老百姓早已经搬离城池,或搬到乡下或远避他乡,他们也不想离开自己居住的地方,可是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战争以及清军对其的骚扰,只能离开了。

    六十万军队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就拿刚刚和满清发动战争的曰本来说,曰本常备军队只有三万,之后花费近一年时间,才扩充到十万。

    西方列强除了领土庞大的沙俄军队超过六十万,剩下国家军队人数均没有超过六十万,而在满清,六十万只是其军队的一部分,要知道满清还有编练中的十万北洋新军、驻守边境的守军、各地的绿营兵,总的一算,满清如今军队数量超过一百万。

    要维持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满清需要花费多少金钱?

    八旗兵月俸三两银子,淮军、湘军等精锐清军月俸一两五钱到二两,普通绿营兵月俸在一两到一两五钱,而大量招募的民兵,除了刚开始的五两银子安家费,连月俸都没有,只管吃饭,甚至不少民兵的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

    即使这样,还是有非常多的人成为民兵,他们只是一群为了吃饱饭的穷苦老百姓而已。

    六十万清军,牢牢将四汌省三面牢牢围住,只剩下西面,满清朝廷巴不得“短毛贼”朝西方进军,对清廷来说,西部也只是荒无人烟之地,远赶不上四汌重要。

    对于汉军来说,打败六十万清军很简单,只是相对于人数过少的汉军,打败击溃清军简单,围歼六十万清军就不可能做到,一旦让溃败的清军乱跑,受苦受难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汉军不会永远龟缩在四汌,今天的等待是为了更美好的明天,但是总有一天汉军会打出四汌。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颜学义早就吩咐曹文斌,让情报部对包围四汌的清军进行策反,只是初期被策反的清军中有不少见利忘义的叛徒,最后导致不少已经投靠己方的清军中下层军官被忠于满清的将领抓住砍头。

    情报部接受这个教训,准备继续对清军进行策反,一个名为《瞒天过海》的计划渐渐形成,该计划旨在更加隐蔽的策反部分清军上层将领(统领万人以上)、中下层军官(统领千人以下),在特工选择策反对象的时候,一定要提前调查清楚该目标,不能再被策反目标背叛,从而破坏策反计划。

    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中,《瞒天过海》计划被情报部的特工完美的执行。

    虽然清军因为情报部第一次策反行动失败有了警惕,不过情报部的特工抓住一些清军将领的性格特点,用金钱收买等方法,轻松混进清军中,展开策反行动,而且已经被成功策反的将领军官不会互相知道对方,这样即使有个别人背叛,也没有太大影响。

    从情报部呈上来的情报资料显示,目前,有三个清军将领、十分之一军官被策反,《瞒天过海》计划行动成果喜人。

    从将领和军官被策反比例上看,被策反的三个将领年龄都在四十岁以下,在将领中算是年轻人了,年龄比较大的将领更忠于满清,比较难策反,而中下层军官年龄普遍比较“小”,更容易被策反。

    特别是最近两场战争,对清军的影响特别大,策反更加容易。

    相对于杂牌军一般的六十万清军,情报部更重视的是北洋新军,北洋新军的策反行动也是《瞒天过海》计划的一部分。

    六十万清军就算全部被策反,普通官兵也只会成为工人或者农民,而十万北洋新军,他们一旦被策反,很快就可以转变成汉军,训练完成的北洋新军,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

    进入到85年,刘正山等部分一年速成班的学员毕业加入到北洋新军中,凭借刘正山的学习成绩,刘正山得到北洋新军将领赏识,再加上情报部的帮助,一进入北洋新军就成为队官,相当于汉军的连长,而其他学员基本上是副队官、正副排长。

    天津武备学堂毕业的学员们,刚进入北洋新军,“人生地不熟”,而刘正山官阶最高,大家都积极向刘正山靠拢,刘正山的共同社继续壮大。

    另外原本北洋新军中的中下层军官也了解刘正山这些科班生会得到重视,所以和刘正山交好,让刘正山的人脉迅速扩展,为其进一步工作打下基础。

    在满清朝廷看不见的角落里,“狐狸”们正在努力将满清寄予厚望的北洋新军,挖出一个又一个大洞。

    将情报部送上来的情报大致看完一遍,颜学义很是欣慰,情报部做的非常好,能够这么快渗透到满清内部,足以证明情报部的努力,曹文斌功不可没。

    一通电话,曹文斌被召到颜学义面前,一身黑衣板着脸的曹文斌,让外人看上去有些阴森的感觉。

    “你做的很好,老师都不知道给你什么奖励好了?”颜学义对曹文斌笑着说道。

    “为老师效命,不求其他。”曹文斌立刻说道。

    颜学义沉默片刻,突然想到给予曹文斌什么奖赏好,于是对曹文斌说道:“对了,你还没有娶妻,都25岁了,怎么可以不娶妻生子?这几天我让你师母给你找个大家闺秀。”

    曹文斌听到老师的话,霎那间变成一张苦瓜脸。

    “怎么?不愿意?”看着自己学生一张苦瓜脸,颜学义问道。

    曹文斌当然不是不愿意结婚生子,而是他身为情报部部长,每天忙得要死,哪有时间去谈情说爱,曹文斌自己也不想随意找个妻子,所以才耽搁下来,可以说曹文斌就是一个情场小白。

    老师要给自己赐婚,不愿意也得愿意,别人想得到老师赐婚的机会还没有呢,曹文斌在自己心中叹了一口气才回道:“学生愿意。”

    “愿意就好。”颜学义笑道。

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炮与钢材() 


    【上三江了,大家有时间可以进入旧版页面三江频道为本书投上一票,对了,是每天都能投一票哦

    颜学义将其赐婚曹文斌的事情告诉常语欣,常语欣思考一阵,便想到数位合适人选,颜学义常语欣两人商量一下,最终选定常语欣16岁的远房表妹常灵薇,虽说是赐婚,不过在赐婚前,颜学义会让双方先见几面,看看两人是否合得来,要是合得来再赐婚,颜学义可不想来个霸道赐婚,最后出现夫妻感情不合的事情。?

    之后在常语欣的安排下,曹文斌和常灵薇见了几面,双方感觉还可以,于是颜学义正式赐婚曹文斌常灵薇,择吉日成婚,双方的家庭也因为颜学义赐婚而忙碌起来。

    刚入五月,源河市兵工厂传来好消息,两种大口径火炮先后研成功,一种是12o毫米加农炮,一种是15o毫米榴弹炮,此前源河市兵工厂已经研出来1oo毫米加农炮和1o5毫米轻型榴弹炮。

    1oo毫米加农炮是最先装备汉军的,早在满清五路大军围剿四汌的时候就已经登场,威力、射程远过75毫米野战炮的1oo毫米加农炮,将搭乘轮船欲进入四汌腹地的满清第二路大军击溃,只有少数清军逃走,而此战中,75毫米野战炮的作用并不大。

    实际上当时生产的1oo毫米加农炮也是不合格产品,预计炮管寿命只有三百左右,而设计1oo毫米加农炮炮管寿命正常应该是七百以上。

    究其原因,炮管质量不过关,更确切的说是铸造炮管的钢材不过关。

    炮管的材料很重要,由于炮管在火炮射击时承受的瞬间压力极大,温度极高,所以对炮管的材料要求很高,只有高强度的添加碳镍铬铂等微量元素的合金钢才能满足要求。

    若是用普通的钢材(例如铁轨用钢)来铸造炮管,也可以,只是炮管的寿命会非常短,不过在危难时期,有普通钢材铸造炮管就不错了,哪能有那么多选择。

    另外炮管的寿命也和炮弹类型和火炮的射程有关,火炮射程越远,炮管寿命越短,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铸造炮管的材料,只有用更好的材料铸造炮管,炮管的寿命才会越长。

    源河市钢铁厂就有一个专门冶炼军事用途钢材的分厂,其冶炼出来的特种钢材用来铸造枪支、火炮乃至军舰。

    汉军最先装备的6o毫米迫击炮和75毫米野战炮,因为口径比较小,对钢材的需求并不是太高,所以兵工厂能够迅批量制造。

    等到1oo毫米加农炮制造出来后,钢材达不到要求,但是因为战争,不得不用这次一等的钢材来制造,又三个月后,钢铁厂才勉强生产出来合格的钢材,使得1oo毫米加农炮达到最初设计要求。

    之后汉军进行整编,要建立一个重炮旅和多个炮兵团,需要各种大口径火炮,而炮管钢材一直是研火炮中的重点项目。

    84年中,1o5毫米轻型榴弹炮研完毕,经过各种检测后,颜学义批准1o5毫米轻型榴弹炮批量生产,列装汉军,各个师属炮兵团、旅属炮兵营均装备该型火炮,同时重炮旅也装备一个团该型火炮,一个1o5毫米轻型榴弹炮团装备36门该型火炮,一个炮兵营装备12门该型火炮。

    1884年1o5毫米轻型榴弹炮

    口径:1o5毫米

    炮管长:16倍口径

    高低射界:…1o度~+4o度

    水平射界:4度

    弹丸重:15。7/12。8公斤

    弹药初:3o2米/秒

    重量:1o9o公斤

    最大射程:59oo/7ooo米

    从实际测试中可以看出来,虽然75毫米野战炮射比较快,但是1o5毫米轻型榴弹炮的炮弹威力和射程远过75毫米野战炮。

    今后1o5毫米轻型榴弹炮将成为汉军师旅级大规模战斗中压制敌方的利器,而75毫米野战炮在1o5毫米轻型榴弹炮列装部队后,逐渐降为团营级步兵支援火炮,在小规模战斗中,75毫米野战炮的作用更大一些。

    而且1o5毫米轻型榴弹炮的出现,让原本有些弱势的汉军炮火一下子过清军,毕竟之前只有75毫米野战炮和6o毫米迫击炮的汉军,炮火甚至赶不上清军,要知道清军可是装备不少1oo毫米以上大口径火炮。

    另外汉军装备1oo毫米加农炮太沉重,运输不便,用于封锁河道倒是不错。

    不过1oo毫米加农炮威力也略有不足,应军方要求,兵工厂开始研更大口径的加农炮,85年初,12o毫米长管加农炮诞生。

    1885年12o毫米长管加农炮

    口径:12o毫米

    炮管长:4o倍口径

    弹丸重:21公斤

    射度:5/分钟

    最大射程:12ooo米

    虽然12o毫米加农炮比1oo毫米加农炮在炮弹威力和射程上都大大增加,但是也让12o毫米加农炮的重量比1oo毫米加农炮更加沉重,在这个运输汽车还没有出现的时代,12o毫米加农炮也只能充当岸炮,用来封锁封锁长江,使得敌人的军舰不敢踏入四汌一步。

    预计短时间内装备12o毫米加农炮的部队只有两支,一支是新组建的岸炮部队,将列装三十门左右12o毫米加农炮,另一支是重炮旅,重炮旅将装备一个团共24门12o毫米加农炮。

    不过还有一件事不能忘记,加农炮除了能够充当岸炮外,还能充当舰炮,山城造船厂准备建造的炮艇就可以装备这样的加农炮。

    在85年除了一款12o毫米加农炮诞生外,还有另一款重量型火炮诞生,它就是15o毫米重型野战榴弹炮。

    1885年15o毫米重型野战榴弹炮

    口径:15o毫米

    炮管长:12倍口径

    高低射界:o度~+42度

    水平射界:4度

    弹丸重:42公斤

    弹药初:325米/秒

    重量:2o35公斤

    最大射程:745o米

    15o毫米榴弹炮才算是真正的重型火炮,而口径15o毫米以下的火炮只能算是中型火炮。

    15o毫米榴弹炮的炮弹威力远远过1o5毫米榴弹炮,且自身重量没有加农炮那么沉重,是真正的攻坚利器。

    再坚固的城墙,也承受不住15o毫米榴弹炮的连续轰击,更别说在15o毫米榴弹炮的轰击下,敌人会无比恐惧,只能躲在角落里瑟瑟抖,这就是压倒性的力量。

    考虑到15o毫米榴弹炮缓慢的制造度,暂时只会装备重炮旅一个团24门以及禁卫军炮兵团一个营12门,预计86年中列装完毕。

    三款火炮进入汉军序列,让汉军的炮火大大提升,不过这还不够,面对垂涎中华大地的西方列强,汉军还需要更多更强大的火炮,2oo毫米重炮、列车炮、3oo毫米4oo毫米舰炮,未来都会加入到汉军作战序列中。

    (上述三型火炮原型均是19oo年前后出现的德国克虏伯火炮)

第一百二十九章 轮船下水() 


    砰!

    哗啦!

    启航号轮船砸进水中,掀起层层浪花。?

    岸上众人手握拳头,紧盯着前方生的这一幕,没有一个人生声音,好似在期待什么。

    眨眼间,原本船体倾斜的启航号轮船,居然慢慢变正,直到其平稳的矗立在江面上。

    这一幕好似一个信号一般,让岸上众人彻底爆。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真是太棒了,万岁。”

    岸上数百人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老师,我们成功了。”站在最前方的袁野兴奋和他的老师孟凡轩抱在一起,而孟凡轩早已经激动的说不出来话。

    孟凡轩等这一天等得太久了。

    片刻后,孟凡轩最先平静下来,他举起右手向身后的众人挥了几下,场面顿时安静下来。

    “大家先别急着高兴,咱们先试航一下,试航成功,我请客,大家不醉无归。”孟凡轩推了一下鼻梁上的眼睛高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