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我中华-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接下来七人继续详细商量着,把任何细节都考虑好。

    第二天,颜氏一族召集颜氏商行的各大管事,各大管事纷纷赶回颜家堡,没过多久,各大管事手中带着一份玻璃样本前往全国各个行省省府,寻找各个势力商谈合伙建立大型玻璃厂事宜,颜氏只以技术工艺占两成股,剩下八成股由其他合伙人分,至于各个势力分多少股就不是颜氏能管的。

    没多久(按月为单位计算),各个行省的都传回消息,完成预定目标,签订合同后,玻璃的生产工艺就迅速送往各个行省,而签订合同的其他势力得到生产工艺后,迅速拿出钱建立大型玻璃厂。

    各方势力不是傻子,他们能看出来只要参与建立大型玻璃厂,就能得到巨大的收益,亏钱的可能性非常小,几乎属于白送钱的类型,白送钱还能不要吗,最多就是刚开始付出一些银子建立作坊,还有要打通关系网络,不能让其他势力阻挠玻璃厂。

    基本上没有哪个势力想要独吞,毕竟一个势力再怎么强大也抵挡不了其他势力的联手,至于颜氏一族要占两成股,的确不多,要是拿出工艺的是其他势力,说不定要占五成股。

    借着这次各个行省建立大型玻璃厂的机会,颜氏商行在各个行省的省府建立起分号,虽然颜氏商行西南四省抽调出大量人手到全国各地,但是颜氏教育的好处在此刻显现出来,大量识字的颜氏子弟作为新人被提拔上去,新人只是缺少一点经验,很快就会适应下来。

    等到下一个商品出现,只要利益不算太大,凭借颜氏商行已经扩展到全国的商号,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

    低成本玻璃烧制工艺的出现,让颜氏崛起的时机到来,每个颜氏子弟心中都多了一股劲,要让颜氏发展的更加强大,让颜氏商行成为天下有名的商行。

    回到颜家堡,之前实验烧制玻璃成功的小型作坊并没有拆除,反而颜氏家族投入大量资金准备建立成一个大型玻璃厂,这是颜学义要求的,六位族老都答应,反正也能赚钱,建立就建立吧,作坊出产的玻璃制品的直接向周围的府县销售就可以,面对庞大的市场,足以消化掉一个大型玻璃厂的产量。

    颜学义要求建立大型玻璃厂自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提升玻璃工艺,制造出更先进的玻璃,显微镜、望远镜、眼镜还有各种仪表不都是需要更先进的玻璃吗?

    另外烧制玻璃还可以有一个名字——玻璃工业,颜学义的工业计划正式起步,有一就有二,或许不远的将来一个工业区缓缓成形。

第九章 源河工业区() 


    颜家堡西部,靠近源河地区如今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源河工业区,这是颜学义起的名字,而源河工业区的管事则是颜学义比较看好的颜学才,这次颜学才任务完成的不错,所以颜氏六位族老也同意任命颜学才为管事,主要管理玻璃厂的建造和生产。

    如今源河工业区可是人头涌动,因为颜氏一族要在这里兴建一个大型玻璃厂,不说建立玻璃厂需要多少人手,就是玻璃厂开工也得需要雇佣大量人手。

    于是颜家堡周围地区得到消息的人纷纷赶往源河工业区,想要找一份工作,毕竟这个时代,虽然经历一次太平天国使得全国人口大减,但是现在满清王朝的人口数量依旧达到3亿以上,还是属于人多地少的情况。

    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赚钱的机会,都想尽办法想要被颜氏商行雇佣,那样就意味着全家能够吃饱饭。

    有颜学义在,源河工业区一开始就有了比较细致的划分,规定源河工业区的范围,玻璃厂的位置,另外现在不止要建立玻璃厂,还要建立一个砖石厂和一个水泥厂,砖石场和水泥厂可以满足玻璃厂的建设需求,还为以后建立其他工厂提供方便。

    三个工厂需要开工建设,所以源河工业区需要的人手很多,起码要上千人,颜学才就在源河工业区刚刚建立的大门口前摆上两张桌子,开始招收人手,当然只是招收力工,其他需要一些技术的人员要到县城里去招收。

    招收力工很简单,身体矮小瘦弱的不要,懒惰耍滑的不要,残疾的不要,不听话的也不要,合格的在门口桌子前告诉两个文员自己的姓名,两个文员记录其姓名,在让其按个手印,就被颜氏商行正式雇佣了,颜氏商行的雇佣费用很高,力工一个月一两银子(清代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很高,一两银子足够解决一家五口一个月的吃饭问题)。

    被雇佣的人满十个人就被人带领送进源河工业区内,接受调派,力工的任务就是各种力气活。

    预计玻璃厂建设完成后需要雇佣一千左右的人手,砖石厂和石灰厂也需要雇佣几百人,这时候已经转化成工人的他们月工资将会提高到二两银子,为此颜氏商行每个月将要付出上千两银子,但是对于颜氏商行的收益来说不值一提。

    在颜学义的规划中,玻璃厂建设完成后还会建立肥皂厂、火柴厂、化肥厂、钢铁厂等等,最后源河工业区将会变成一个容纳超过十万人口的大型工业区,而工业区的人口的居住区域已经划分出来,初步只是建立普通房子,等到钢铁厂建立完后,就会建立起来楼房。

    只是颜学义抽空到源河工业区转一圈后发现建设的效率并不高,决定做出一些改变。

    为了加快建设源河工业区,工人们都是居住在源河工业区现盖的民房中,毕竟冬天快要到了,不能随便弄一个简易的房子居住。

    而颜学义要做出的改变就是每天早上工人们要进行半个时辰的军训,就是走走队列,跑跑步什么的,由颜学义的手中的仿真机器人主持,加载教官模块,仿真机器人就成了教官。

    对这些工人军训的目的不是为了让这些工人都成为军人,而是让工人们更加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加快源河工业区建设效率。

    军训可能会让一些工人有意见,不过将工人一天三顿的伙食改善后,工人们就一点意见都没有了,以前他们一年都吃不到几次荤腥,现在每天都能吃到一点鱼或者肉,这是多么的幸福呀,即便每个人分到的份量不多。

    为了改善工人们的伙食,颜氏商行需要额外支出的银子也没有超过一千两,反而源河工业区建设效率大大提高,那就意味着赚钱的时间大大提前。

    另外颜学义还是吩咐颜学才在工人中挑选身体素质最好的、严格遵守命令的人组成延源河工业区护卫队,护卫队人数初步定为100人,月工资从1两白银增长到2两白银,伙食进一步改善,由仿真机器人担任教官,进行军事训练。

    现在是1873年,满清王朝已经显出一些混乱,各地土匪不断,颜学义今世的父亲不就是死在土匪手中,最后颜氏一族高额悬赏外加官方出兵,那股土匪被迅速剿灭。

    要是此时颜学义手中握有一支军队,那可真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反正临越县是颜家的势力范围,不会被外人发现,一旦出现变故,颜学义可以直接起事,迅速占领一片区域,然后以源河工业区为根据地发展壮大。

    而且护卫队成员不但要进行军事训练,还要读书识字,这可是颜学义以后起家的班底,要按照储备军官的形式进行训练,有这一批人在,颜学义就可以迅速扩充出一支军队来,而且随着以后源河工业区内工厂数量增加,护卫队的人数也会增加。

    护卫队的武器嘛,暂时使用冷兵器,然后通过颜氏商行向外界购买火药枪枪,1873年单打一步枪已经出现,等到颜学义的钢铁厂建立起来以后,还要建立兵工厂,生产制造各种热武器。

    源河工业区正在建设中,而全国各地颜氏商行与各个势力合作的玻璃厂也在建设中,一旦建设完毕,那将会迅速给颜氏一族带来巨大收益,颜氏一族借此崛起,然而这一切都还需要时间,起码要到新的一年开始这些工厂才能建设完毕,进行初步投产,然后逐步扩大,1874年注定是颜氏崛起的一年。

    事情处理的差不多,颜学义也静心教授自己的学生们,现在这些学生都快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了,因为颜学义每讲一个常识或者故事,学生们都会问出很多问题,比方说颜学义说地球是圆的,每时每刻都在自转,学生们就会问地球为什么会是圆的?我的怎么看不出来地球是圆的?为什么我们没有从地球上掉下来?

    虽然颜学义也能把这些问题都解释出来,不过还会出现新的问题,那就永远都解释不清楚了,所以颜学义只好说让学生们以后自己去证实。

    另外颜学义的月例增加,颜学义就拿出银子为了自己的学生每天增加一顿饭,甚至还为每一个学生配齐毛笔白纸,只是这些东西不能带回家,这就让学生们万分高兴,自己也有机会用毛笔写字了。

    可是接下来有件事情让颜学义看不懂了,有几个普通的颜氏子弟也想要到颜学义这里来读书学习,这是为什么呢?

第十章 教育问题() 


    几个普通颜氏子弟想要到“颜家堡小学”(颜学义自己心中给起的名字)上学,这是什么情况?他们不是在族学里学的好好的吗?怎么想要到“颜家堡小学”这里上学?

    经过颜学义的一番了解后,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普通的颜氏子弟在族中的地位并不高,也就是比那些佃户的地位高一些,所以有时候普通的颜氏子弟也会和佃户的子弟有一些交流,不比不知道,一比就让颜氏子弟和佃户子弟吃了一惊。

    上学时间多出几个月的颜氏子弟认识字的数量居然没有上学仅仅一个多月的佃户子弟多,而且佃户子弟还学会一百以内的加减法,颜氏子弟则重点教育读书识字,算术完全没有教多少,所以颜氏子弟顶多会十以内加减法。

    对比下来,这就让颜氏子弟无法接受,普通的颜氏子弟只要将字认识全就好,基本上没有想要深学考功名,只等着以后做个颜氏商行的伙计或者小管事,慢慢往上升,每天对着摇头晃脑念叨着之乎者也的先生很是头痛,但是又不能不学,不说家中父母会揍他,要是上课不认真听讲,先生也会拿小竹板打手掌,能够尽快将字认识全赶紧离开族学就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现在得知“颜家堡小学”识字速度这么快,而且还能听到很多有趣的故事,不少普通的颜氏子弟都想着过来读书。

    然而他们是不能随便来去的,颜学义不去族学上课是因为他是族长,来去自由,族学中教书的长辈们都不好说什么,毕竟人家父母刚刚逝世,自己也不好以大欺小,若是以后颜学义正式接管家族,说不定自己有苦头吃了,所以才放任颜学义不管,而其他颜氏子弟要想不来族学读书,那就等着先生上门吧。

    于是这几个颜氏子弟拉着那几个佃户子弟来到自己的父母面前,详细将事情讲明白,最后才说出自己想要去“颜家堡小学”。

    这几个颜氏子弟的父母一考虑,感觉也可以,毕竟族学只是教授读书识字,算术教的很少,而颜氏一族主要在商业上发展,算术很重要,而且“颜家堡小学”是颜学义开设的,去“颜家堡小学”读书识字也是可以的,所以答应自己孩子的请求,然后亲自到族学找教授自家孩子的先生说明来意。

    先生一听,答应了,“颜家堡小学”开办这么长时间,先生们也都知道这个少年族长是真的教授那些佃户孩子读书识字,没有在玩闹,而且还教授算术,这普通的颜氏子弟去那里读书识字也是可以的,正好自己也可以轻松一些,反正自己重点教授的都是族中精英,普通颜氏子弟多一个少一个无所谓,若是在“颜家堡小学”学不到东西,那就再回来。

    接下来那几个颜氏子弟的父母带着自家孩子来到颜府,请求颜学义这个族长收下孩子,颜学义答应了。

    然而接下来的发展就让这件事情闹大了。

    越来越多的普通颜氏子弟都想要来“颜家堡小学”读书,族学的学生数量大大下降,甚至有颜氏嫡系子弟想要到“颜家堡小学”去学习,这让族学的先生们如何能够忍受得了,直接跑到族老那里去告状,族老们也是哭笑不得,一时间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才好。

    通过最近玻璃厂的事情,六位族老看出来颜学义这个少年族长拥有很高的商业天赋,以后能够很好的带领颜氏一族,六位族老甚至决定不等到颜学义成年就提前把颜氏一族的交给颜学义,自己这把老骨头颐养天年就好。

    现在倒好,出来这么一档子事,族长开设的私塾居然把族学的学生抢光了,族学的学生们跑来告状,没办法,六位族老只能为这件事情跑一趟颜府。咦,似乎反了吧,应该是族老招颜学义这个小辈过来的吧,谁让颜学义有这么一个族长身份,身份问题很关键,所以是族老们亲自上颜府。

    对于六位族老的到来,让颜学义也很是无语,得想办法解决这件事情。

    颜学义看得出来,这些先生也是喜欢育人子弟,现在自己的学生都跑光了,能不着急吗?

    既然先生喜欢育人子弟,那就多教一点,把颜学义所有的学生都教了吧,具体处理方法则是新开一节古文课,由先生们去教,也不需要先生们去教学生读书识字,颜学义自己教就可以了,另外再开一节八股文课,就是那些想要上进的考取功名的学生都可以上这门课,这样学生们就不会多话了。

    颜学义亲自找族学的先生们沟通,最后先生们答应了,先生们教授学生识字和算术的确不行,而颜学义教授古文不行,而且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学生们都是要学习古文的,两边都有不足之处,合起来才互补。

    最后“颜家堡小学”搬到族学这里来,毕竟族学这里的房间是专门教授学生而建造的,比颜府的教室要好很多,能够容纳更多的人。

    而“颜家堡小学”的学生们上课时间也由半天改为全天,有必修课语文课、数学课、古文课、体育课,也有选修课八股文课,所以一天的上课时间大大延长,于是改为全天。

    另外颜学义要考虑颜氏嫡系子弟和佃户子弟之间的关系,两者是不同的阶级,身份差距巨大,要是不处理好就会闹出乱子,以后这些学生就是新国家的栋梁,必须处理好。

    这就需要培养同学之间的团结,颜学义想了想,踢足球(蹴鞠)是一个好方法,将颜氏嫡系子弟、普通颜氏子弟以及佃户子弟随意搭配组成队伍进行比赛,比赛胜利了会有奖品,为了获取胜利,这些学生还不得团结起来。

    几位先生们也许会说玩物丧志,不过颜学义还是和学生们好好解释一番,这蹴鞠不但能让学生们团结,还能培养学生们多动脑,不会成为一个什么都不知道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

    先生们说不过颜学义,反正颜学义有各种利用,就由着颜学义去做,要是出现问题,先生们就有理由取消这项活动,这就是先生们心中的想法,只是先生们注定会失望。

第十一章 新年新气象() 


    1873年结束,1874年到来,1874年是同治十三年,也是同治的最后一年,同治帝病逝后(准确的说同治是1875年逝世),光绪帝继位。

    在冬季降临后,颜学义直接给“颜家堡小学”的学生们放了寒假,自己和“颜家堡小学”的各位先生们也可以休息一段时间。

    颜学义还好说,身为进化者身体素质远超普通人,但是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