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我中华- 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海参崴天空中漂浮的飞艇最先发现俄国海军舰艇,还以为他们要对海参崴发动进攻,于是五艘飞艇开始向这几艘俄国舰船的方向航行,准备将这几艘舰船给炸沉,没过一会,却发现俄国舰船上居然挂着白旗,舰船上的舰炮毒挂着炮衣,没有丝毫想要开炮的举动。

    空军才明白,这几艘俄国舰船是要投降呀。

    空军立刻将消息传递给肖遥,随后肖遥便派遣一个步兵团在军港守护,等待这几艘俄国舰船的到来。

    陆军缴获海军的战舰也是一件稀奇的事情,此战后,肖遥成为军方中的名人。

    ……

    中俄战争在继续,现在或许还称不上是中俄战争,在一些西方国家的宣传中,这或许是中华帝国侵略俄国的战争,更可能出现一些不明事情真相的人,对这件事情大家嘲讽:强大的俄国怎么会被其他国家入侵,而且这个国家还是一个黄种人国家。

    不管怎么说,中华帝国入侵俄国的单方面战争已经开始,俄国只能据守在一个个堡垒中,而中华帝国的陆军在空军的辅助下,快速将俄国人的堡垒一个一个拔除,中华帝国不但收获大量战利品,还得到大量劳动力,为中华帝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若是这一切显示在地图上,就会出现这样一副景象:俄国境内是一个个蓝色小圆圈,中华帝国境内有超过十个红色的箭头延伸出来,深入俄国境内,穿破一个个蓝色的小圆圈。

    蓝色的小圆圈代表俄国人的定居去,这里通常都被俄国人建设城一个个堡垒,而红色的箭头是中华帝国的军团,没有任何一个蓝色小圆圈能够租单红色箭头前进的道路。

第263章 拖拉机(上)() 


    颜学义一行人在视察一圈帝国的重工业后,便返回四汌省,不过皇家一号飞艇没有降落在源河市,而是往南方飞出十多公里远,降落在永逸市。

    一行人在走出飞艇前,每一个人都带上了一个口罩。

    带口罩已经成为源河市和永逸市两个地区独特的风景线,两座城市都是中华帝国的工业城市,两座城市的天空都是灰蒙蒙一片,这都是为了发展工业而牺牲环境。

    两座城市的空气质量非常差,颜学义整出口罩这种东西,很快便在两个城市流行开,反正口罩又不贵,两座城市中的居民都能买得起,接下来便看到,凡是走在两座城市大街上的人,几乎都面带口罩,不带口罩的人,多数都是新来的。

    带着口罩的众人走下飞艇,飞艇附近早已经有几辆马车在等待着,众人纷纷进入马车中,马车向着永逸市西城区驶去。

    “少爷,我们到底要去看什么好玩的东西?”坐在颜学义对面的慕雪拉着颜学义的手,讨好般的问道。

    坐在颜学义身边常语欣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的看着这一幕,已经贵为皇后的她,越来越雍容华贵,普通人根本不敢看常语欣。

    颜学义看着慕雪这副可爱的模样,不为所动,摇摇头对慕雪说道:“等我们到了那里就知道。”

    永逸市的道路并不拥挤,马车很快来到一个巨大的厂区前,厂区大门上方挂着工厂的名字:永逸市拖拉机厂。

    是的,颜学义此行就是来视察拖拉机厂。

    拖拉机是用于牵引和驱动作业机械完成各项移动式作业的自走式动力机,也可做固定作业动力,由发动机、传动、行走、转向、液压悬挂、动力输出、电器仪表、驾驶操纵及牵引等系统或装置组成,可以广泛用于农业、工业以及特殊用途。

    自古以来,有很多人试图以机械力代替人力和畜力进行耕作。但直到19世纪欧洲进入蒸汽机时代后,才使动力型农业机械的诞生成为可能。

    19世纪30年代,已有人开始研究用蒸汽车辆牵引农机具进行田间作业。但当时所能造出的蒸汽机牵引车辆(即蒸汽拖拉机的前身)犹如一个小火车头,它即使不陷在田里,也会把土压得很实,根本无法耕种。

    1851年,英国的法拉斯和史密斯首次用蒸汽机实现了农田机械耕作,只是当时他们的办法是把蒸汽机安放在田头,用钢丝绳远远地牵引在田里翻耕的犁铧。

    后来随着蒸汽机制造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小型化的蒸汽发动机,把它安装在车辆底盘上驱动车轮行驶,使它能够从地头开进田地里直接牵引农机具,这才诞生了拖拉机,当时的拖拉机与早期的蒸汽机汽车很相似,但马力更大,行驶速度较慢。

    法国的阿拉巴尔特和美国伊利诺斯州的r·帕尔文分别在1856年和1873年发明了最早的蒸汽动力拖拉机,只是最初的拖拉机笨重而昂贵,使用不便,往往需数人操作,适用于在广阔原野上耕作,一般个体农民难以负担。

    在今年,美国芝加哥的查达发动机公司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使用汽油内燃机农用拖拉机——“巴加”号拖拉机,由于内燃机比较轻便,易于操作,而且工作效率高,它的出现为拖拉机的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

    拖拉机的作用非常多,可以大量应用于农业和工业等区域,更重要的是,钢铁战车就是从拖拉机身上改变而来,战车可是陆地之王,要是中华帝国能制造出强大的战车来,陆地上的战争,中华帝国将无往不利。

    中华帝国有颜学义这个高瞻远瞩的存在,自然是早早发展拖拉机。

    想想中华帝国的北方区域,那里地广人稀,却暂时没有多少人愿意移民过去,帝国不得不用各种福利吸引老百姓移民。

    若是农用拖拉机能够批量生产,那北方庞大的土地就能迅速开辟成农田,只需要不多的人,就能够耕种大面积的农田。

    而工业上拖拉机应用最重要的地方之一就是修路,拖拉机可以摇身一变,变成推土机、压路机等各种功用的车辆,几十个上百个苦力恐怕都比不上一台拖拉机的效率。

    ……

    颜学义要视察拖拉机厂的事情并没有提前通告对方,甚至颜学义一行人来到永逸市,永逸市政府官员在看到降落到永逸市的皇家一号飞艇后,才知道帝国的皇帝来了,不过颜学义没有提前通知他们,就意味着不需要他们过来请安,所以永逸市政府的官员并没有太大的惊动,依旧继续进行着自己的工作。

    拖拉机厂乃至帝国一些重要的工厂,其使用的技术比较重要,为了防止技术被外人窃取,这些工厂会由武装警察亲自守卫。

    颜学义一行人想要进入拖拉机厂,也要表明自己的身份,一个巾帼营女兵走到一个武装警察面前,两人互敬军礼,女兵出示自己的证件,然后向武装警察说明来人的身份,得知来人的身份后,这个武装警察惊讶快要合不拢嘴,他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帝国皇帝真人。

    然后颜学义一行人在守护拖拉机厂一众武装警察崇敬的目光中,走进拖拉机长。

    刚进入到拖拉机厂,颜学义一行人便听到远处传来的隆隆声,颜学义精神力一扫,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接着便开口对众人说道:“我们快点走,有好东西看。”

    听到颜学义的话,一行人带着好奇的目光加快脚步,顺着远处传来的隆隆声,一行人绕过几排厂房,进入到一个巨大的厂区中。

    一行人可以清晰的看到远处有一堆人在围着一个冒着浓浓黑烟的“怪物”转悠。

    这个“怪物”全身都是由钢铁组成,但是外形却丑陋不堪,有着各种凹槽和突起,否则也不会称之为怪物。

    当怪物身上冒出更多黑烟的时候,这个怪物居然会动,而且速度还不能,众女无法想象到,这么一个庞大的钢铁怪物居然能动?

    好吧,这就是拖拉机厂制造出来的实验版本拖拉机。

第264章 拖拉机(下)() 


    一台拖拉机身上包含发动机、传动、行走、转向、液压悬挂、动力输出、电器仪表、驾驶操纵及牵引等系统或装置,但是其中最重要的恐怕就要数发动机或者动力系统。

    早期的拖拉机使用的是蒸汽动力,这样的拖拉机笨重而昂贵,使用不便,效率也相对于其他动力的拖拉机来说也比较低。

    除了蒸汽动力外,拖拉机还有两种动力选择,一种是汽油发动机,一种是柴油发动机。

    两种发动机相对比,前者比后者启动容易,噪音低,但辅助设备多,维修复杂,而后者扭距大,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耗油低,也可以说柴油发动机出现故障几率比汽油发动机小,容易维修,功率较大,但是柴油发动机也有很明显的缺点,柴油发动机工作振动大转速低(4000转~5000转),噪音较大。

    两者一对比,比较笨重的拖拉机还是选择柴油发动机比较好,若是农用拖拉机批量生产销售,使用农业拖拉机的也只会是农民,柴油发动机虽然噪音大,但是出现故障几率比较小,难道还能指望一个农民学会怎么维修拖拉机?这显然不现实。

    柴油发动机原本应该是德国发明家鲁道夫·狄塞尔于1892年发明的,不过中华帝国已经提前多年将柴油发动机制造出来,帝国空军的飞艇就是用柴油发动机来提供动力,只不过那是大型柴油发动机。

    虽然最开始的拖拉机比较笨重,但是也装不上大型柴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小型化顺理成章,生产出适用于拖拉机的柴油发动机。

    当颜学义一行人走进厂区后,便看到数十号年龄最高不过三十岁的人在围着一辆实验型拖拉机转。

    这辆实验型拖拉机宽2。5米长3。5米高1米多一些,看起来,感觉其全身都是拼凑起来的,一点也不美观,或许给其加一个外壳可能就好多了。

    拖拉机的行走装置由引导轮、随动轮、支重轮、驱动轮及履带构成,这样的拖拉机可以称呼为履带式拖拉机。

    行走装置衬托着拖拉机的底盘,底盘最前方则是一台裸露的柴油发动机,一个竖立着的排气管和柴油发动机相连,柴油发动机一直在开动,而排气管也一直在冒出黑烟,若是拖拉机做出前进或者后退等动作时,排气管冒出的黑烟会更多。

    柴油发动机后面的位置是一个简易的驾驶室,任何遮挡都没有,甚至连一个正常点的座椅都没有,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木质凳子,木质凳子上,一个被黑烟熏黑的人正在操纵着这辆实验型拖拉机,而这个人正是拖拉机厂的厂长郑友强。

    郑友强今年二十六岁,是中华帝国第一所大学源河大学首届毕业生,如今却已经成为永逸市拖拉机厂厂长,带领一班人马研究制造拖拉机。

    颜学义一行人向着人群走近,即便拖拉机厂一众人再怎么痴迷拖拉机,也发现颜学义一行人的到来。

    别人不认识颜学义这位帝国皇帝,但是作为颜学义亲自任命的拖拉机厂厂长,郑友强可是亲眼见到过颜学义。

    拖拉机正好正对着走近的颜学义一行人,郑友强双眼透过拖拉机排气管冒出的黑烟,看到迎面走来的颜学义一行人,郑友强一下子就认出来颜学义。

    激动的郑友强也不去管这辆拖拉机,直接从拖拉机上跳下来,连座下的凳子都带倒了。

    郑友强在拖拉机厂一众人诧异的眼光中,快步向颜学义一行人走去。

    “草民郑友强恭候皇上大驾光临!”郑友强快步走到颜学义面前,弯腰行礼。

    听到郑友强的话,拖拉机厂一众人恍然大悟,原来来人是帝国的皇帝呀,一众人也赶紧面朝颜学义,弯腰行礼。

    “平身平身,郑友强,拖拉机研究的怎么样了?”颜学义面目带着一丝笑容向郑友强问道。

    郑友强起身,不假思索的开口说道:“启禀皇上,皇上现在看到的这辆拖拉机是草民等人制造出来的第五辆拖拉机,这辆拖拉机结构在前一辆拖拉机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简,操作更加简便,发生故障几率降低,等到测试全部结束后,若是没有其他意外情况,这种型号拖拉机就可以进行批量生产,只是这种型号的拖拉机造价还是有点昂贵。”

    听到郑友强的话,颜学义有看了几眼拖拉机,才开口对郑友强说:“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只要这个型号的拖拉机没有太大的问题,那就开始进行批量生产吧,你们一边批量生产这款拖拉机,一边再研究新的拖拉机,帝国的北方还有大片的土地等着拖拉机去开垦,等到你们将拖拉机批量生产出来,朕重重有赏。”

    “草民不负圣恩,一定会尽快批量生产拖拉机。”郑友强再拜。

    “好了,不要再行礼了,你们这是在测试拖拉机?快去将拖拉机开动起来,让朕和皇后好好看看。”

    “草民谨遵皇上旨意。”说完,郑友强转身向还在开动中的拖拉机快步走去,将凳子重新放回到拖拉机的驾驶室中,郑友强一步登上拖拉机,然后在凳子上坐好,准备操作拖拉机。

    拖拉机厂一众人赶紧退到一边,将拖拉机完全展示出来。

    嗡!嗡!

    郑友强加大发动机功率,使得拖拉机传出的噪音越来越大,拖拉机排气管冒出的黑烟也越来越多,或许是郑友强感觉到黑烟有些呛,居然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口罩,戴在脸上。

    下一刻,拖拉机动起来了,这么大的一个钢铁怪物,在郑友强的操纵下动了起来,拖拉机缓缓向前面前进一段距离,然后“艰难”的转向,在空旷的厂区内做出各种动作。

    慕雪和穆珍儿看着这钢铁怪物,眼中充满异样的眼光,有种跃跃欲动想要亲自去试试的想法,慕雪和穆珍儿都比较喜欢骑马,现在却出现这样的钢铁怪物,自然是新奇不已,只是钢铁怪物冒出的浓浓黑烟以及巨大的噪音让两人止步不前,放弃心中的想法。

第265章 汽车() 


    【两天内本书的成绩要是没有任何起色,作者菌将进行防盗版,作者菌也要吃饭,没有人花钱看书,那作者菌只能将这本书太监,然后出去找工作,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作者菌!

    颜学义一行人看完拖拉机在大地上驰骋后,离开拖拉机厂,向着拖拉机厂的隔壁而去。

    来到拖拉机厂隔壁却发现这是一座汽车厂,汽车厂当然是用来生产汽车的。

    汽车的发展史比拖拉机的发展史更加漫长。

    早在1680年,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就曾设想了喷气式汽车的方案,利用喷管喷射蒸汽来推动汽车,但未能制成实物。

    到了1769年,法国人n·j·居纽制造了用煤气燃烧产生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但是这种车的时速仅4公里,而且每15分钟就要停车向锅炉加煤,非常麻烦,后来这辆车在一次行进中撞到砖墙上,碰得支离破碎。

    1829年,英国的詹姆斯发明了时速25公里的蒸汽车,该车可以作为大轿车使用,这种汽车装有笨重的锅炉和很多煤,冒着黑烟,污染街道,并发出隆隆的噪声,而且事故频繁地出现。

    1860年,法国工人鲁诺阿尔发明了内燃机,用大约1马力的煤气发动机来带动汽车,但效果不好,不过,汽车就是在这种内燃机的影响下产生的,从此,有很多人想改进内燃机,要把内燃机用在汽车上。

    1885年是汽车发明取得决定性突破的一年。

    德国人卡尔·本茨和威廉海姆。戴姆勒曾在同一个工厂工作,两人都在研究汽车,到了1885年本茨与戴姆勒几乎同时制成了汽油发动机,并装在汽车上,获得成功,这一年,英国人巴特勒也发明了装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此外,意大利人贝尔纳也发明了汽车,俄国人普奇洛夫和伏洛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