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我中华-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目前中华帝国拥有两个钢铁厂,分别是源河市钢铁厂和永逸市钢铁厂,源河市钢铁厂由于年产钢量达到极限,开始落后于永逸市钢铁厂,源河市钢铁厂已经不生产普通的钢铁,而是专门生产火炮、舰船、重要机械等特种钢材

    光凭源河市钢铁厂和永逸市钢铁厂是支撑不了中华帝国的工业发展,在未来的五年时间里,还将建立三座大型钢铁厂,分别是辽阳钢铁厂、邯郸钢铁厂、汉阳钢铁厂。

    三个钢铁厂建立区域都有大型乃至特大型铁矿,足以支撑千万吨级钢铁企业,而中华帝国未来五年的目标是年产钢五百万吨,只要辽阳钢铁厂、邯郸钢铁厂、汉阳钢铁厂这三个钢铁厂都能达到一百万吨的钢铁产量,达成这个目标还是比较容易的,到时候中华帝国的钢铁产量将位居世界各国第一。

    和西方所谓民主国家不同,西方国家是在需求钢铁的时候才会有商人因为利益建立更多的钢铁厂,要是供大于求,钢铁厂只会破产倒闭。

    但是中华帝国不同,中华帝国的重工业都掌握在颜氏商行手中,更确切的说是掌握在帝国皇帝颜学义手中,颜学义可以通过量子计算机模拟出未来中华帝国的发展情况,而计算出中华帝国需要多少的钢铁,不能在供小于求的情况下才建立新的钢铁厂,或者扩充钢铁厂的产能,这一切都需要时间,还不如在建立钢铁厂的时候就确定钢铁厂的规模,使得供大于求,但是不会大太多。

    以后中华帝国每年都需要更多的钢铁,而钢铁厂每年也会扩充产能,使得供求达到一个平衡,不会拖延中华帝国的工业发展。

第258章 中俄战争第一阶段() 


    就在颜学义一行人踏上视察帝国重工业的路上后,进入俄国的朱雀军团终于和俄国人发生战斗了。【零↑九△小↓說△網

    什么叫做地广人稀,俄国的亚洲部分才是真正的地广人稀。

    俄国的亚洲部分占据俄国总领土的四分之三,但是亚洲部分的人口却只占到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寒冷的西伯利亚平原,可没有多少俄国人喜欢到这里定居,俄国通常都是将罪犯流放到西伯利亚平原上。

    俄国在亚洲部分人口如此至少,俄国当然也没有派遣多少军队在这里,更不可能在中俄上万公里的边境线区域驻守大军。

    俄国也知道战争日益临近,所以从欧洲区域调派几十万大军到亚洲区域,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才刚刚修建,俄军只能骑马或者不行,从欧洲前往路途遥远的亚洲区域,那么漫长的道路,俄国人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用来赶路,以至于现在俄国亚洲区域并没有多少军队,在朱雀军团正面能够有两万俄军就算是多了。

    所以当朱雀军团的十个骑兵师深入俄国后,基本上没有发现俄国人的存在。

    俄国人都哪去了?

    俄国人也知道两国即将发生战争,居住在靠近中华帝国地方的俄国人都已经搬家了,他们或是搬到有城墙守护的城池中,又或者向更北方的地方前进。

    朱雀军团也知道对面俄国人的情况,所以朱雀军团的十个骑兵师根本不是集体行动,而是分头行动。

    十个骑兵师分成十条路线,齐齐向俄国境内开进,每天行进路程在六十公里左右。

    此次中俄战争,中华帝国方面将整个战争划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中华帝国趁俄国大军未抵达亚洲区域,中华帝国派遣大军率先攻入俄国境内,快速清剿俄国人。

    第二个阶段,俄国人的大军抵达亚洲区域,中华帝国的军队与俄军展开大战,中华帝国凭借骑兵的机动性,已经空军的支援,将俄军击败。

    第三个阶段,俄国人知道前方打败,继续派遣军队到亚洲区域,中华帝国的军队与俄国的军队展开拉锯战,中华帝国的损失将远小于俄国,在这场拉锯战中,俄国会慢慢被这场战争拖得虚弱不堪。

    第四个阶段,中华帝国的军队彻底打败俄国人,占领俄国的亚洲区域,将俄国人全部赶回欧洲区域。

    整个中俄战争四个阶段,俄国始终都是西方老牌列强,实力雄厚,背后又有英国和法国在支撑,中华帝国想要打败俄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起码在十年以上。

    现在正是中俄战争的第一阶段,中华帝国的大军正在迅速向俄国境内进发,清剿所有俄国人。

    ……

    在中俄边境地区,有一座重镇,名为恰克图,不过恰克图有南北之分,在满清王朝时期,南属满清,北属俄国,南恰克图又被称为买卖城,两国在此城进行贸易,19世纪50年代前后每年交易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占满清进出口总值的15%…20%,俄国仅次于英国,是满清的第二大贸易国,从1853年开始,特别是1858年中俄《天津条约》签订后,交易额急剧下降。

    不过北恰克图依旧是俄国重要的位于亚洲的重要城市之一,长居人口超过五万,原本拥有两千守军,但是之后中俄两国关系紧张,北恰克图的俄国人只能拿出库存的老旧武器,武装起三千俄国人,使得北恰克图守军达到五千。

    中俄战争中的第一场战斗,即将在北恰克图爆发,朱雀军团下辖的第八骑兵师向北恰克图发动进攻。

    骑兵总是不善于攻城的,中华帝国也没有想要骑兵直接进攻一个重兵把守的拥有坚固城墙的城池,当骑兵进攻拥有坚固城墙的城池时,中华帝国的空军都会派遣飞艇支援骑兵。

    南恰克图和北恰克图距离很近,第八骑兵师从南恰克图出发不到十分钟,就已经将北恰克图团团围住。

    北恰克图城中的俄国人看到北恰克图被五千骑兵为主,心中无限恐慌,他们可是知道,俄国南面的那个国家已经不是以前那懦弱的满清,而是能够打败英国、法国、俄国的中华帝国。

    就在几个月前,中华帝国的军队打败俄国的十万大军,说明中华帝国的军队非常强大。

    虽然现在北恰克图城中有五千武装力量,但是属于真正的军人只有两千,剩下三千只能算是刚拿起武器的民兵,而且那两千正规军人手中的武器也只是落后的“单打一”步枪和不多的后膛炮。

    第八骑兵师只是将北恰克图城团团围住,并没有第一时间发动进攻,第八骑兵师还在等待空军轰炸飞艇的到来。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看到飞艇还没有来,第八骑兵师师长张作古郁闷道:“空军那帮家伙怎么还不来,再不来老子可就直接进攻了。”

    年轻的副师长罗云却笑着说道:“张大哥别着急,咱们就当是游山玩水,等空军过来炸一下,预计城内的俄国人就要投降了。”

    这罗云却是一个蒙古人,年仅二十五岁,还是一个蒙古人中的贵族,在第八骑兵师中,罗云的威望甚至比师长张作古还高,毕竟一个骑兵师中,四分之三都是蒙古人。

    因为帝国新成立的骑兵师中有大量的蒙古人加入,各个骑兵师中不少副职都是由蒙古人人担任,一些希望获取功勋的蒙古贵族也加入到骑兵师中。

    听到罗云的话,张作古无奈的摇摇头说道:“老哥我可不会直接下令向北恰克图进攻,虽然城中老毛子很弱,但是也会给咱们带来巨大的伤亡,这可不划算,只是空军这帮兔崽子可真是慢呀。”

    “师长,师长,飞艇好像来了。”在张作古身后的一个士兵大声喊道。

    “在哪呢?在哪呢?”张作古急忙喊道。

    顺着士兵指的方向,张作古拿起望远镜向天空中看,果然发现两艘飞艇的身影。

    “传令,让兄弟们都准备,等到飞艇炸完后,咱们就冲上去。”

    “是!”

第259章 如入无人之境() 


    【三更,五分钟更新一章

    北恰克图城中的俄国人目光呆滞着看向天空中的两个庞然大物。

    “那是飞艇,大家快躲起来,飞艇会扔下炸弹的。”一个俄*官迅速反应过来,对周围呆滞的俄军士兵和俄国居民大声喊道。

    听到声音,周围的人清醒过来,向着房屋中跑去,若是有地下室,就躲进地下室中。

    俄国居民可以躲得远远的,但是俄军士兵不能躲得太远,一旦敌人冲上来,没有人防守,那北恰克图就完了。

    就在这个时候,天空中的那两艘飞艇开始向北恰克图城中投掷炸弹,一艘飞艇投掷三枚五百公斤炸弹,六枚炸弹在北恰克图城中留下六个深深的大坑,凡是被炸弹炸中,建筑物彻底损毁,而人则灰飞烟灭。

    小小的北恰克图城又能承受得住多少枚炸弹,若是两艘飞艇扔下几十颗炸弹,那北恰克图城的活人不会剩下多少了。

    两艘飞艇投下的第一波六枚炸弹,只是给北恰克图城中的俄国人一个警告,警告俄国人要是再不投降,只有死路一条。

    一波俄语写的传单在北恰克图城上空散开,传单上写着,让俄国人在十分钟内投降,若是不投降,北恰克图城鸡犬不留。

    刚刚那六枚炸弹给北恰克图城中的俄国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只要他们脑海中一回想炸弹爆炸那一刻的场景,就担心下一刻炸弹会落到自己身边,那实在是太可怕了,没有人会选择死亡。

    面对天空中无法抵挡的敌人,北恰克图城中的俄国人最终选择了投降。

    看到已经挂上白旗的北恰克图城,第八骑兵师师长张作古和副师长罗云对视一眼,心中有说不出的无奈。

    他们虽然希望有空军帮助,但是不希望空军将所有功劳都抢走了,而他们只能在城外干瞪眼,之后空军倒是拍拍屁股走人,而他们还要打扫战场,打扫战场得来的战利品在向上面缴纳一部分后,剩下的战利品四分之三都要给空军,而他们只有四分之一。

    不去管那么多,北恰克图城中的俄国人已经全部放下手中的武器,不进行抵抗,第八骑兵师排着整齐的队列迈进北恰克图城。

    第八骑兵师在进入北恰克图城中的第一件事不是收集战利品,而是把北恰克图城中的俄国人都集中起来,然后按照年轻女性、成年男性、其他人三个类别将俄国人划分开。

    将俄国人划分成三种人,也代表这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去处。

    成年男性代表着劳动力,他们将成为劳工营的一员,为中华帝国的建设而努力。

    年轻女性则会进一步融入中华帝国,一部女性会成为帝国某些老百姓的妾室,另一部分女性会进入青楼,中华帝国暂时不会取缔青楼,青楼是发泄人身上精力的一个好去处,但是青楼不允许出现中华民族女性,那只能用外国人充当女支女。

    剩下的人,则是属于没有用处的那一类,不但没有用处,还要消耗大量的食物,帝国对待他们的方法,不会是直接屠杀,这样的情况一旦暴。露出去,会对帝国产生不小的影响,帝国可以将这类人都送到远离大陆的小岛上,让他们在上面自生自灭。

    在将俄国人分开关押后,第八骑兵师才开始收集战利品,各种战利品都向着一个地方集中。

    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要先分成四份,两份属于帝国政府的,一份属于陆军部的,剩下的一份才属于战场上战斗的人员,在统计完具体的财富后,会按照职位发放战利品,或者相应的金钱。

    只是第八师骑兵并不是这场战斗获胜的主要原因,最后第八师骑兵只能获得战利品的十六分之一。

    北恰克图城可不小,有五万俄国人定居于此,北恰克图城中还有不少工厂,最终第八骑兵师缴获的战利品会非常的丰厚,即使第八骑兵师只剩下十六分之一,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但是分到第八骑兵师五千人每一个人的头上,那每个人的收获只能算是一般了,恐怕也就是一个月的薪酬多一点吧。

    第八骑兵师在北恰克图城浪费将近一天的时间才重新向北前进。

    中俄战争的第一阶段,中华帝国采取的是以尽快将亚洲区域内的俄国人清剿掉,等到与俄国从欧洲带到亚洲区域的大军相遇后,便开始进行第二阶段。

    虽然说是尽快清剿掉俄国人,但是俄国的大军想要赶到这边来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毕竟长途跋涉会让俄国人感到疲倦,若是直接赶过去,恐怕就没有多少战斗能力了,所以俄国大军在行进一段时间后便会进行为期几天的休整,休整完毕后,才会接着赶路。

    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俄国大军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抵达中西伯利亚,等到俄国大军进入中西伯利亚的时候,朱雀军团的骑兵师已经将中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区域内的俄国人清剿干净了。

    战争在继续,十个骑兵师齐头并进,战斗主要是发生在俄国人的聚集区,特别是俄国人建造的城池。

    不过小规模的俄国人村庄、城镇,俄国人都比较少,没有多少武力,各个骑兵师可以快速将其拿下,自身的损失却非常的少。

    等到遇到居民较多还有一定军队的城池时,空军的轰炸飞艇就会出手,几枚炸弹下去,俄国人要是不投降,那就直接把这座城池用炸弹将其从大地上抹除。

    中华帝国的军队中可是有这么一条规定,能用武器将敌人消灭,就绝不能用战士的生命去填,在这样的情况下,空军虽然不会直接降落到地面上收缴战利品,但是空军应该获得的战利品绝对比十个骑兵师应该获得的战利品要多。

    对此,十个骑兵师只能表示无语。

    原本拥有城墙的俄国人城池是中华帝国的骑兵师最难啃的骨头,但是在空军的帮助下,骑兵师可以快速拿下这些城池。

    除了打扫战场收缴战利品花费骑兵师不少时间,骑兵师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在俄国境内横冲直撞,骑兵师和敌人战斗的时间却少的可怜。

第260章 海参崴(上)() 


    海参崴,这个名字是中华帝国对被俄国占领的外东北的一座重镇的命名,而俄国人称它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东方统治者”或是“征服东方”,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三面临海,拥有优良的天然港湾,地理位置优越,是俄国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也是俄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

    海参崴在1860年前属满清王朝的领土,传统名为“海参崴”,来源于古老的肃慎语(满语),汉译为“海边的晒网场”或“海边的小渔村”,本为吉林珲春协领所辖,1860年《中俄燕京条约》签订后被俄国占领,1872年俄国在此建设军港,将太平洋舰队驻地从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迁于此,1875年设镇,从1880年起升格为市,1888年成为俄国滨海省行政中心。

    因为海参崴的重要性,俄国大肆向海参崴移民,使得海参崴人口多达三十万,这三十万人口中有十万余人是汉人、满人乃至朝鲜人,在俄国的高压统治下,汉人、满人、朝鲜人苦不堪言,一不小心就会惹来杀身之祸。

    俄国的海军实力很强,虽然俄国政府奉行着一种基本上防御性的海军政策,但是俄国海军的实力丝毫不比德国、意大利弱,不过俄国太平洋舰队位于俄国的远东地区,距离俄国欧洲精华区域非常遥远,所以俄国太平洋舰队的实力一般,还不如中华帝国的太平洋舰队。

    海参崴被俄国占领,使得中华帝国失去一个重要的出海口,更何况俄国人对海参崴的命名,简直是中国人的耻辱,再加上海参崴是俄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