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皇商-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说得十分含蓄,但杨中元却能听懂。程维哲的意思,竟然是连分店的事情都考虑进去了。
    杨中元一顿,道:“你倒是想得远呢,万一第一个都开不起来怎么办?”
    程维哲摇摇头,给他嫁了一块鸭胗:“不会,我们虽然从零开始。可有些东西,却已经具备了。”
    是的,他们虽然年轻,却饱经挫折与磨难。一个在宫中压抑十几年,另一个就在家族困境里挣扎。他们走街串巷不嫌丢人,也从不在意他人的非议。
    他们心志坚定,目标明确,只要站稳脚跟从新开始,那光明的未来便不会太远。
    程维哲一直都这样笃定。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阿呆的火箭炮=V=
    我造过度章比较闷……咳咳,吱一声呗_(:з」∠)_

☆、第096章 灯会

这一顿饭;不仅吃得大人孩子都很尽兴;也让程维哲跟杨中元学到不少东西,算是一举两得。
    之后两日一家人过得倒是悠闲极了,杨中元和程维哲许久没这么放松过;一开始还不太适应,后来却也能从喝茶下棋看书里;找到些别的趣味。
    偶尔这样平淡生活;不用为琐事忙忙碌碌,倒也不错。
    正月初三;正是万溪灯会。
    万溪以串流而过的青延溪而闻名,沿着清澈的溪水两侧,便有亭台水榭垂柳芦苇;美丽非常。而万溪灯会,边恰好是在青延溪岸边。
    虽是寒冬,但万溪灯会依旧热闹非常。
    晚上杨中元一家人早早吃过饭,披上披风往青延溪这边走。从城里往溪边大约要走两刻,他们刚离开商街没多久,便能感到四面八方涌来的百姓都往一个方向行去。
    因为正值新年,所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与幸福。就连寒冷的冬日都没办法阻挡百姓的热情。
    杨中元他们本来是不认得路的,等看到这么多人,便也理所应当跟着他们走。
    渐渐的,人越来越多,不远处的灯火仿佛长龙,映得溪畔缤纷璀璨。
    “倒也真是很美。”杨中元感叹一句。
    程维哲笑着看他,右手有些紧张地摸着袖中的玉佩。
    那是林少峰唯一一块从林家带来的祖传之物,大梁早年便流传下来的一块谷纹玉环。这玉环洁白温润,是上好的白玉所致,传到程维哲这一代,已经将近三百年了。
    程维哲心里下了一个决定,他莫名有些紧张,又有些热切,一颗心七上八下的,倒也是平生头一遭。
    等到一家人走到溪边之时,这才看到靠近溪水的那一侧挂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灯,远远望去,延绵数里。此时正值隆冬,原本清澈透亮的溪水早就结冰,却把莹莹灯光映衬得越发明亮。
    岸边除各色花灯,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商小贩。有数不清的点心美食也有玩偶糖人,更有灯谜铺子,等着百姓们前去猜上一猜。
    这里人多,周泉旭跟韩世谦也颇有眼色,见来逛灯会的大多都是年轻伴侣,便笑着对程维哲跟杨中元道:“我们领着小天去吃好味去了,你们两个自去玩吧。”
    杨中元听懂了爹爹的话,顿时有点不好意思,不过他也确实想同程维哲自在地逛上一逛,便微红着脸点头答应了。
    韩世谦笑笑,看了自家徒弟一眼,领着徐小天一起先走了。
    留下程维哲跟杨中元两个愣愣看着对方发呆,好半天程维哲才笑出声来,他牵起杨中元的手,低声道:“走吧,我们去逛灯会。”
    杨中元深吸口气,见街上人们大多三三两两而行,便也不再顾忌,回握一下程维哲的手,同他一起慢慢往前走。
    万溪繁荣富饶,百姓安居乐业,这寒冬时节的灯会,人也自然不少。
    一路上,杨中元跟程维哲几乎把每个摊子都逛了一遍,给徐小天买了九连环,也给两位长辈买了不甜不粘牙的花生酥,等到走到最大的那个灯谜摊位时,四周已经围满了人。
    杨中元心情很好,他笑眯眯晃了晃跟程维哲牵着的手:“要不要猜?先说好,我可是不擅长这个。”
    程维哲被他晃得有些心里痒痒的,他侧头看着杨中元红扑扑的脸颊,心里的喜欢简直难以明说。
    为什么会这么喜欢他呢?程维哲自己也不知道。
    他们年幼便相识,一起打闹长大,幼时的所有记忆都有另一个人的身影,好的跟一个人似得。
    他们也会吵架,也会冷战,可是往往一天之后,就按捺不住想念,又凑到一起玩了。
    后来分别的那十四年,是程维哲从未想过的,可到头来再见,他也才发现,这么多年来,他等待的始终是那个会笑着叫他阿哲的少年。
    四周人声鼎沸,街上花灯璀璨,程维哲静静看着杨中元,心里终于下定决心。
    他说:“猜吧,如果我猜到了最好的那个花灯,你要答应我一件事。”
    杨中元挑起眼眉,挑衅似地看了他一眼:“好啊,可你要猜不到呢?”
    程维哲心里满满涌出一阵的热浪,他定定看着杨中元,低声在他耳边呢喃:“我要是猜不到,随你摆布。”
    杨中元平时被他调戏惯了,在家里倒也习惯,可如今当着满大街的人,却突然有些不好意思。
    霎时间,他原本红彤彤的脸颊更是夺目,仿佛比那层层叠叠的五色花灯还要璀璨。
    因为一路上玩玩闹闹,他们到的有些晚了,下面几层花灯都被人猜走,只剩上面十来个最漂亮的还在散着光芒。
    程维哲牵着杨中元,走到老板面前:“老板,最上面那个要怎么猜。”
    老板一晚上赚了不少钱,自然是十分高兴的,他闻言朗声道:“只要使二十个铜板,便可猜上一猜,下面的简单,都已经猜走了。上面的却有些难,小哥您有眼光,最上面那个,要猜三个谜题,都对了才能带走,要不要试试?”
    程维哲就看上了那一个花灯,闻言爽快递过去二十个铜板:“我就猜那一个,请说吧。”
    那花灯挂得有些高,上面的字面都看不太清楚,老板从怀中掏出一个本来,低声念道:“小哥听好,一钩新月挂西楼,打一字。”
    程维哲一听,立马就把谜底猜出来了。这种诗词字谜虽然对普通百姓来说比较难,但对于他这个考取过举人又当过书院先生的,自然不可能猜不出来。
    虽说觉得简单,但程维哲还是佯装思索一番,才到:“这个应当是三个里面最简单的一个吧?我猜谜底是禾字,锄禾日当午的禾,对吗?”
    听他一下就猜了出来,花灯老板也没在意,第一题还是比较简单的,猜对的人不少。
    他笑着赞道:“恭喜了,小哥好学问,那么我说第二题了。谜面是,流水已逝去,孤树竟成荫,也是打一字。”
    这个就比第一个略微难了一些,但程维哲还是很快猜了出来:“我猜,是梳字,梳子的梳。”
    原本杨中元是没想出来这个谜底的,猜灯谜这个事情他几乎没接触过,特别生疏,偶然这么一听,自然是转不过弯来。
    但程维哲不一样,头几年他成天教书做学问,猜这个倒是颇为顺手。
    字谜一般不过就是拆字组词,或者是寻古溯源,只要把知识都理解透了,自然就能很快猜出来。
    花灯老板这里的谜面,大多都是猜字的,也没什么特别难的古谜语,只有最上面那个,要猜三个谜题,所以显得难了一些。
    老板猛地听到程维哲又对了出来,便不由有些吃惊:“小兄弟还挺厉害的嘛,接着便是最后一个了,这个要是再猜对,那顶上的花灯便送给你啦。”
    程维哲得意地看了杨中元一眼,一双漆黑的眼眸闪着光芒。
    那意思是在说:“怎么样,我厉害吧。”
    他虽然没说出口,但杨中元却笑着推了他一把:“是,是,你最厉害了。”
    老板看他们两个年轻亲密,立马便知道他们的关系,因此笑着道:“哎呦二位,那最后一个谜面,可真是适合你们。”
    “且听好,二人相依偎,青草底下栖,也是打一字。”
    程维哲一听,顿时笑出声来:“老板,你这的灯谜,都是极好啊。”
    他们做花灯,一年也只得这一次灯会,自然灯谜都是精挑细选的。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有的谜面还要吉祥,听起来要讨喜。
    得了客人夸奖,自然是高兴的。
    从程维哲猜到第二个灯谜开始,周围的人群便都兴致勃勃往他们那边看,过节嘛,无论结果怎么样,凑个热闹也是高兴的。
    不过程维哲却也没叫人失望,他沉思片刻,很快便把第三个对了出来:“是芙蕖的芙字,对不对?”
    老板一听,顿时高声叫道:“这位小哥太厉害啦,猜中玲珑花灯,猜中玲珑花灯,剩下的不多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他这么一叫,周围看热闹的百姓顿时热闹起来,有的甚至还鼓起掌来,跟自己中了头彩一样高兴。
    本来程维哲猜对了花灯杨中元就很高兴,四周百姓这么一起哄,他顿时笑得眯起眼睛,浑身都透着开心与满足。
    老板很会做生意,一遍取下花灯,一遍还在高声恭喜程维哲。
    程维哲倒是十分淡定,他接过那盏七彩玲珑花灯,走到杨中元面前递给了他。
    杨中元笑着伸手去握灯杆,可程维哲却没有松手,他一愣,抬头往程维哲脸上看去。
    四周人声鼎沸,灯影璀璨,程维哲英俊的脸庞专注地看着他,目光温柔深情。
    只听他说:“小元,我们成亲吧。”
    明明这里人这样多,声音繁杂热闹。可是程维哲那句话却让杨中元听得清清楚楚,醇厚的声音仿佛带着无与伦比的气魄,直直穿入他心中。
    在杨中元感官里,天地间都只剩他们两个。
    他对程维哲一笑,大声回答他:“好,我们成亲吧。”
    下一刻,他便被程维哲大力拥进怀中,杨中元低头看着手中不停旋转的璀璨花灯,眼眶温热。
    清清溪水畔,花灯璀璨时。情人终眷属,良辰美景谁与共。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蝴蝶茶舍扔了一个地雷

☆、第097章 到达

天启十六年二月二;正是龙抬头。
    一辆朴素的马车来到衢州安远街夏氏大宅前,缓缓停了下来。
    车门被一双有力的手推开,紧接着一个高瘦的青年从马车上跳下来,转身扶了另一个青年下得车来。
    杨中元站在地上缓了缓,这才抬头打量夏家的大门。
    只见一片白墙青瓦之间,藏青色的门柱高大挺直;屋檐之下;黑色匾额上的鎏金夏字古朴潇洒。
    夏家在衢州立足百年,蹒跚至今,由夏君然跟尚泽一起带入旁人不可企及的高峰。
    如今的夏家,已经是衢州最有地位的商贾了。
    皇商二字;并不是谁人都可叫的。
    杨中元看门口的门房正一脸警惕地看着他们,忙上前笑道:“这位小哥,你好,我们夏老板丹洛来的朋友,劳烦进去通报一声,就说小杨与小程都已到了。”
    那门房原本还比较紧张,但一听他们自报家门,立马松了口气,笑着把他们迎了进去:“几位里边请,我家老爷早就提过几位会过来,跟小的们耳提面命好几次了,说你们来了一定要马上请到正堂里等的。几位请随我来。”
    见了他的态度,杨中元总算松了口气,程维哲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自去跟那门房客气去了。
    说起来,他们也不过就是萍水相逢的点头之交,夏君然跟尚泽能做成这样,已经十分难得。就凭这番言而有信,也难怪夏家在他们手里蒸蒸日上。
    同杨家与程家比起来,夏家的整体建筑要更精致和秀美一些,青墙白瓦,小桥流水,好一派江南水乡景致。不过衢州地处中原,实际上还是比较靠北的,衢州的青墙白瓦院落,倒也自成一派。
    等一家人都在正堂坐定,转眼便听一把熟悉的嗓音响起:“少爷,元少爷,你们都来啦。”
    程维哲忙又站起来,转身便看到二毛一脸惊喜跑进来。
    一月未见,原本还有些稚气未脱的二毛看起来也有点青年模样了。他独自在外办事,一切都要靠他自己,使得这个从小就没怎么出过远门的少年很快便成长起来。
    程维哲招呼他走到身前,伸手摸了摸他的头:“二毛,新年好啊,你长大了。”
    过了年,二毛也就十五了,他去年由程维哲束的发,如今已经算是个半大的少年了。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二毛有些不好意思:“少爷,我现在叫岑志清,您别老把我当小孩子看。”
    他说着,一一同韩世谦周泉旭打了招呼,然后才跑到杨中元跟前:“元少爷,志清也很想你,咱们什么时候去看宅子?赶紧落户要紧。”
    杨中元还未等说话,徐小天便上前冲岑志清做了个鬼脸:“臭二毛,我看你只想着元叔做的佳肴才是真的。”
    岑志清被他说破心思,也不恼怒,只是弯腰在他头上拍了拍:“小天,新年快乐。”
    徐小天跟他年岁相近,也能玩到一起去,因此被他这样问一句,马上就忘了刚才顶他的话,跟着道:“二毛二毛,新年快乐。”
    自从有了大名,岑志清小少年就不喜欢别人叫他二毛了,不过,家里人除外。
    程维哲等他们叙完旧,这才叫了岑志清坐到身旁的椅子上:“志清,夏兄与尚兄最近身体如何?关于宅院的事情,他们怎么讲?”
    岑志清一听少爷要问正事,立马坐直身体,一脸认真道:“尚老爷身体好着呢,可精神了。夏老爷就……待会儿你们自己看吧。宅院的事情两位老爷可上心了,四处打听了月余,才刚听到安远街旁边的近平街刚好有一户人家要搬走,那边跟安远街差不离,都是三进的大宅院。我跟着尚老爷去过一趟,外院和内院结构也好,就是屋宅有些旧了,里面的家具也都有些破败,咱们要是真买下来,还得再费一笔银子添置。”
    程维哲跟杨中元原本想着要在衢州的客栈住好久才能找到称心的房子,如今一来便听说找到一户还不错的,破有些惊讶。
    “辛苦你了志清,能这么快就找到房子,我可真没想到。”程维哲道,
    他话音刚落下,一把有些熟悉的嗓音便从门外响起:“衢州找小一些的宅院满大街都是,可大宅子就不好办了,你们这次运气是真好。”
    杨中元对夏君然很有好感,猛地听到他的声音,便飞快起身跑去迎他,却不料刚走到门口就停下脚步,站在原地惊得说不出话来。
    夏君然被尚泽扶着,挺着个大肚子慢慢往正堂走来。他见杨中元脸上的表情十分逗趣,立马笑出声来:“小杨老弟,我不是说过我们家大公子就是我生的,怎么你还这般惊讶。”
    杨中元有些尴尬,他结结巴巴道:“我只是没想到,没想到,夏哥,你身体不好还走过来干什么,应当我们去看你的。”
    “我身体好着呢,多走几步怕什么的,多活动活动才好生。行了行了你快别过来扶我,自己进去坐好。”夏君然笑着说,还特别嘚瑟的挥舞了一下手臂。
    尚泽被他吓了一跳,忙瞪了他一眼,口里说出来的话却异常温柔:“你老实一些,别伤到自己。”
    程维哲听到声音,也走过来看了一眼,不过他比杨中元镇定多了,看了只是说:“恭喜夏兄尚兄,家里又要添丁了。”
    夏君然比之前见到的时候胖了许多,可他人本就个子高,身材修长,如今即使怀了孕,也只是看起来富态一些,并不显得很臃肿。他今年已经二十七了,这个年纪在大梁已经算是岁数大的了,因此尚泽这一次比第一次还要关心他,生怕他有个好歹,恨不得天天跟在身边,一刻都不错过。
    “同喜同喜,等你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