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战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战图- 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县附近探查消息。

    第三天上午,孙宣雅又一次来到城墙上,远远眺望北方,他极为想知道现在蒙阴堡的情况。

    这时,一名亲兵低声道:“大王的侄子不是从蒙阴堡逃过来吗?是否可以问问他。”

    一句话提醒了孙宣雅,他沉吟片刻,立刻吩咐道:“去把他找来见我!”

    亲兵飞奔而去,不多时便将孙英带了上来。或许是吃好睡好的缘故,孙英脸上的气色比前天好了很多,孙宣雅看了他一眼笑问道:“食宿还满意吧?”

    “多谢三叔安排,小侄很满意,只是小侄闲不住,想替三叔做点事。”

    孙宣雅知道他是在问自己要官了,便淡淡一笑道:“做事先不急,把身体养好。有你的事情做。”

    “小侄遵命!”

    孙宣雅话题一转又问道:“我记得你说自己是从蒙阴堡逃出来,是吗?”

    “回禀三叔。蒙阴堡戒备森严,小侄哪里逃得出,小侄是当骡夫送粮食,返回东安县的半路逃掉。”

    “这么说,你进过蒙阴堡?”

    “小侄在蒙阴堡内呆了两天,主要是搬运粮食入仓库。”

    “那蒙阴堡内有多少士兵。你知道吗?”孙宣雅不露声色问道。

    “具体多少小侄不知道,不过看样子也就千把人左右。”

    “什么?”

    孙宣雅吃了一惊,他有点沉不住气问道:“你没搞错吧!怎么可能只有千人,应该三千军队才对。”

    “三叔,小侄也当过兵。三千人和一千人小侄分得清楚,城堡就这么大,住三千人很拥挤了,但城堡守军真不多,只有千人,小侄敢担保。”

    旁边,孙宣雅的兄弟孙志安也忍不住道:“阿英,我来问你,蒙阴堡的主将是谁?”

    “回禀四叔,好像姓李,很年轻,叫李什么,我有点忘了。”

    “李寿节?”

    “对!对!就这个名字。”

    孙宣雅兄弟对望一眼,两人眼中都十分疑惑,如果是李寿节是主将,那尉迟恭呢?

    当然,如果是以李寿节为主将,只有一千军队驻守蒙阴堡那就很正常了,但孙宣雅记得很清楚,十天前还发现尉迟恭在蒙阴堡城头上巡视,现在孙英居然说他不在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孙英在故意欺骗自己?

    孙宣雅心中有些不悦,摆摆手道:“你先下去吧!”

    “小侄告辞!”

    孙英下去了,孙宣雅望着孙英背影恨恨道:“这小子是在胡说八道!”

    孙志安却犹豫一下道:“大哥,或许他没有胡说。”

    “你你为什么这样说?”

    “大哥忘了吗?有两天我们没有探子在蒙阴堡,或许就是那两天蒙阴堡的兵力发生了变化。”

    “这怎么可能?”

    “可如果是真的呢?”

    孙宣雅有点动心了,如果真是这样,他倒可以大举进攻蒙阴堡,把蒙阴堡夺过来,但孙宣雅又不敢轻易出兵,生怕是张铉的陷阱,他竟一时沉吟不语。

    这时,孙志安小声道:“大哥,我考虑过,其实我们可以派人爬到山顶,在山顶或许能看到蒙阴堡内的情况。”

    孙宣雅猛地一怕脑门,自己真是糊涂,竟然忘记了蒙阴堡是位于山腰,他们确实是可以爬到山顶上去探查堡内的情况。

    “你的提议很好,立刻派人上山!”

    ........

    正如孙英的描述,蒙阴堡的驻军已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人数只有千余人,驻守城堡的大将也由尉迟恭改为李寿节,三千人可以使城堡固若金汤,但只有一千人防守却多少有些吃力,这一点,隋军心知肚明,孙宣雅也同样清楚。

    所以当孙宣雅听说城堡只有一千人防守时,他着实心动了,蒙阴堡距离费县只有八十里,可以说是悬在费县头顶上的一把利剑,是插在他们后背的毒刺,也是隋军大举南攻的根基。

    如果拔掉这根毒刺,隋军南征的军粮及物资供应将变得十分吃力,也就无法进行长期作战,只要孙宣雅坚守城池,隋军将不战自败。

    所以蒙阴堡是隋军南征一颗最关键的棋子,无论对隋军还是孙宣雅都至关重要。

    清晨,隋军和往常一样坚守城堡,主将李寿节正在仓库内盘点粮食,近一个月的运输,蒙阴堡的粮仓内已经有一万石粮食,这足以支撑一万隋军两个月的作战,另外还有一万副兵甲以及盐、油、肉干、鱼干等等物资。

    这些粮食、兵甲等物质是朝廷决定攻打琅琊郡而从黎阳仓调配给飞鹰军,裴仁基又转拨给了张铉,一场战争并不仅仅是兵部的一纸公文,还包括了各种战争物资的调拨,这才是关键。

    粮食比较容易清点,一石粮食一包,一座仓库装一千包,城内一共建造了十几座大仓库,加上军营,整个城堡内显得拥挤不堪。

    李寿节望着码放得整整齐齐的粮包,仿佛这些沉甸甸的粮包都压在他心中,他着实很担心,只有一千士兵,能否抵挡得住孙宣雅军队的大举进攻?一旦城堡失守,他将成为这场战役的罪人,也不知将军是怎么考虑,竟然撤走了两千军队。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跑来禀报:“启禀李将军,弟兄们发现有十几名贼军上了后山,王校尉请示要不要派人去活捉他们?”

    李寿节没有说话,他立刻离开仓库,快步走上了城墙,远远眺望气势巍峨的后山。

    蒙阴堡修建在半山腰,一面是百丈高的悬崖峭壁,另一面则是气势雄伟的大山,山上森林茂密,各种巨大怪石嶙峋,从茂盛的森林中突兀出来,就仿佛一只只探头下望的怪兽脑袋。

    当然,从山上是无法攻打蒙阴堡,但从上面却可以向下探望,监视蒙阴堡内的一举一动。

    这时,校尉王韬快步走上前,低声对李寿节道:“大约有十五名贼军探子上山,一定是来探视我们堡内的动静,卑职愿率一支弟兄把他们抓回来。”

    李寿节当然也想把这支嚣张的贼兵抓回来,但他想到尉迟恭临走时的反复交代,只得郁闷地叹口气,“别管他们,随便他们做什么!”

    王韬愕然,“这是为什么?”

    “这是将军的命令,你问我,我问谁去?”

    李寿节不满地瞪了他一眼,转身大步走下城去了,校尉看了看大山,又挠挠头,着实想不通这是什么缘故。(未完待续。)

第359章 明谋暗算

    就在隋军从蒙阴堡秘密撤军不久,一支约八千人的隋军也迅速离开东安县,向西南方向进发,目标明确指向王薄的老巢颛臾县。

    夜色中,隋军行动迅速,最前面是五百骑兵,后面则是队伍整齐的隋军步兵,没有辎重后勤车队,每个士兵都背着干粮袋,无声无息地行军,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掉队,月色中士兵的盔甲映照着冷光,一根根扛在肩头的长矛冷光闪闪,队伍显得格外的杀气腾腾。

    这是隋军主力出战,可以在中间位置看见隋军主将张铉,前面骑兵中还有裴行俨,后军还有拿着大铁枪的尉迟恭。

    就在隋军离开东安县不久,便立刻被埋伏在东安县附近的贼军探子发现,包括孙宣雅的探子和王薄的探子,他们立刻用鹰信将这个重要情报发回老巢。

    两只雄鹰在空中展开翅膀飞翔,分别向颛臾县和费县飞去。

    王薄自从北上偷袭大败,损失上万人后,他彻底无声无息了,王薄原本有两万军队,自以为可以靠这两万军队打下一方领地,自立为诸侯,但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天衣无缝的计划竟然会失败,损失了他最精锐的一万士兵,逃出残军不足千人。

    此时王薄手中只剩下一万人,这一万人都是本地招募的青壮,训练不足,战斗力较弱,而且军心也开始不稳定了,鲁郡惨败的恶果开始逐渐浮现,士兵中竟然出现逃亡现象,这让王薄焦虑万分。

    他开始考虑离开琅琊郡,去别处发展,但中原战事同样激烈,他原计划投奔瓦岗。可现在也变得不现实了。

    但狡兔须有三窟,王薄不可能不给自己留条后路,就在他败逃回颛臾县不久,他便派自己的大舅子徐顺明率军三千进入隋军力量薄弱的鲁郡,将自己家人送去靠近曲阜的防山新山寨,那是他早已准备好的退路。一旦颛臾县守不住,他将立刻撤回鲁郡。

    王薄最大的希望就是隋军先攻打孙宣雅,给他一点喘息之机,让他能够有时间转移最后的一部分物资钱粮,能够训练军队,时间对他而言极其宝贵。

    但往往天不遂人愿,就在王薄暗暗祈祷隋军先攻打孙宣雅之时,他得到了东安县探子发来的紧急鹰信,一支近万人的隋军正快速向颛臾县杀来。

    大堂上。王薄半晌没有说出一句话,鹰信从他手中飘落下地,他直勾勾地望着前方,仿佛被雷击一般,整个人变成了一座雕塑,他已经万念皆灰。

    “大王!大王!”

    他的心腹大将刘浩春劝道:“事已至此,不如紧急思量对策,或许我们能顶住这一劫。”

    王薄终于缓过魂来。他长长叹了口气,“悔不该冒险出兵齐郡。导致我精锐丧失殆尽,现在城中只有七千人,士气不振,战力薄弱,让我怎么抵挡得住隋军的大举进攻?”

    “大王,或许隋军带的粮食不足。我们只要坚守城池,待隋军粮尽,他们自然会退兵。”

    王薄却摇了摇头,“如果新泰县不丢,我们或许会有这个机会。但新泰县也丢了,隋军一定会从新泰县运粮南下,这个问题张铉怎么可能想不到?”

    话音刚落,一名士兵奔到堂下禀报:“启禀大王,新泰县传来消息,一支粮队已经从新泰县出发,向我们颛臾县方向进发。”

    王薄脸上露出苦涩的笑意,对刘浩春道:“看见没有,隋军粮食补给已经出来了,他们从东安县出发不带辎重,只是为了快速行军,真正粮食补给却是在新泰县,我所料不差。”

    “那卑职愿意领一支军去伏击粮队,只要卑职伏击成功,隋军只能撤军!”

    “你想得太简单了!”

    王薄冷笑一声道:“你想得到,难道张铉想不到吗?他会重蹈裴仁基的覆辙?你去伏击粮食,只会反被隋军截击,正遂张铉之意。”

    刘浩春低下头不敢吭声了,王薄负手走了几步,决然道:“如今之计,只有用围魏救赵之策,让孙宣雅出兵进攻蒙阴堡或者东安县,张铉才可能撤军,解我颛臾县之危。”

    “可是”

    刘浩春很无奈道:“恐怕孙宣雅还在为我们偷袭齐郡一事恼火,不肯出兵相助,而且卑职觉得他似乎也希望隋军先攻打我们。”

    “这倒不会,唇亡齿寒,我若被灭了,对他孙宣雅也不是好事,我还可以撤往鲁郡,他又能撤到哪里去?这个道理我相信孙宣雅也明白,不过”

    王薄也知道自己偷袭齐郡一事惹恼了孙宣雅,光凭一封信确实难以平息孙宣雅心中的不满,也罢,舍不得孩子打不了狼,王薄很清楚孙宣雅一直想要自己的爱妾黄美娘,就把黄美娘送给他。

    想到这,王薄立刻写了封信,找来自己的亲兵队正,把信交给他,又嘱咐他几句话。

    亲兵点点头,立刻去了。

    半个时辰后,五十名王薄的亲兵护卫着一辆马车疾速向西驶去,马车里正是王薄心爱的小妾黄美娘,为了让孙宣雅出兵,王薄也豁出去了。

    次日下午,隋军主力抵达了颛臾县,但他们并没有立刻发动进攻,而是在距离颛臾县五里外构筑大营,他们似乎是在等新泰县的粮车到来

    费县,就在王薄得到隋军出兵消息的同时,孙宣雅也得到隋军出兵颛臾县的消息,顿时让他暗暗松了口气,当然,攻打颛臾县确实是顺理成章,张铉在鲁郡全歼王薄的精锐主力,又顺势拿下了新泰县。

    此时正是王薄最虚弱之时,张铉不去打王薄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了,只是王薄必然会向自己求救,他该怎么办?孙宣雅一时间也拿不到主意。

    就在孙宣雅踌躇难定之时,他兄弟孙志安来到堂下,躬身道:“大哥还在为隋军出兵颛臾县烦恼吗?”

    孙宣雅苦笑一声,“二郎有什么看法?”

    孙志安走上堂,对孙宣雅道:“既然大哥也知道唇亡齿寒,为何不趁机攻打蒙阴堡,拿下这个心腹之患?”

    孙宣雅叹口气,“我只是想不通隋军为何从蒙阴堡撤军?我觉得这里面有点蹊跷,既然隋军要攻打颛臾县,那应该加强蒙阴堡的防御才对,怎么会反而减少驻军?有点不合常理啊!”

    “或许这就是张铉的疑兵之计,让大哥觉得不合常理,所以不敢轻举妄动。”

    “不太可能!”

    孙宣雅摇摇头,“这种疑兵计太冒险,张铉没必要冒这个险。”

    孙志安沉默片刻,“大哥不觉得这次张铉出兵颛臾县很仓促吗?”

    “你为什么这样说?”

    “我感觉张铉并没有完全准备好,他连骡夫都没有找全,就开始发动攻势了,我感觉他有速战速决之意。”

    孙宣雅还是没有想通兄弟话中意思,他眉头微微一皱,“你到底想说什么?”

    “大哥,我是想说,张铉很可能兵力不足,他从蒙阴堡撤军回去,很可能是军队回调北海郡和齐郡了,大哥忘记王世充了吗?”

    孙宣雅猛然醒悟,“你是说,王世充又要趁机掠夺齐郡和北海郡了吗?”

    “我正是这个意思,既然隋朝皇帝没有处罚王世充,就等于默许了他的行动,以王世充的贪婪,这次张铉南征,裴仁基又去打瓦岗军了,齐郡和北海郡空虚,王世充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一定会再次南下掠夺,所以张铉才仓促出兵颛臾县,他是想灭掉王薄,给朝廷一个交代,然后他就会撤军北归了。”

    孙宣雅负手在大堂上来回踱步,他心中很激动,如果真是这样,张铉就无法攻打自己,他心中开始活跃起来,原来的疑虑也渐渐消失了,自己居然把王世充这个重要因素忘记了,难道张铉偷偷从蒙阴堡撤军,一定是回防北海郡了。

    “大哥,我们真的可以攻打蒙阴堡,机会难得!”

    孙宣雅沉思片刻,冷冷道:“先不急,看王薄怎么求我!”(未完待续。)

第360章 兵不厌诈

    琅琊郡最大的望族是王氏家族,世居临沂县,但五胡乱华时期,王氏家族也和别的北方大族一样渡江迁往江南,在西晋灭亡后,王氏家族积极活动,参与建立了东晋,使王氏家族在江南盛极一时,素有‘王谢与马共天下’之说。

    虽然王氏家族在江南得到了大发展,但对于祖地琅琊郡,王氏家族并没有完全放弃,依然留有一支继续坚守琅琊郡,不过经过百年历史变迁,王氏家族已经衰弱,失去了参与角逐天下望族的资格。

    但饿死的骆驼比马大,王氏家族依旧是琅琊郡第一望族,在孙宣雅占领临沂县后,对王氏家族颇为笼络,王氏家族也和其他家族一样,为保家族安全,采取了与孙宣雅合作的态度,协助孙宣雅稳定地方秩序,参与赈济灾民,扶助孤老等等善事。

    费县也是王氏家族的重点活跃之地,王氏家族的族府虽然不在费县,但他们在费县颇有田地产业,费县贸易繁荣,曾经商人云集,所以王氏家族不光在费县城外拥有千顷土地,同时在费县城内拥有三座店铺和两座酒肆。

    在城北城门附近有一座占地三亩的酒楼,叫做王四酒楼,一听便知道是王家的产业,酒楼生意兴隆,有十几名伙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