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咧,菠菜咧,一筐菠菜才换一头牛,赔本大甩卖了!”
初冬时分,在宁夏边墙外的一个自发形成的小市场上,一群平虏所的官兵挑着新鲜蔬菜在大声地吆喝着。从四面八方闻讯赶来的鞑靼牧民牵着牛羊,用贪婪的目光看着那些水灵灵的蔬菜,与明军士兵们讨价还价。
在草原上,牛羊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了,尤其是到了冬季,尤其牧草缺乏,牧民本身就要屠宰掉一些牛羊,用来交换草原上稀缺的蔬菜,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了。当然,能够花一头羊的代价来换一根黄瓜的,也只能是那些酋长级别的鞑靼人,普通的鞑靼牧民是舍不得换这种天价黄瓜的。
苏昊开发的温室大棚在平虏所迅速得到了推广,每个军屯都建起了好几座大棚,源源不断地供应着反季节蔬菜。这些蔬菜中的一部分被送到了宁夏城,卖给那里的官宦家庭和富商,还有一部分就按苏昊的建议,被拿到草原上去交换牛羊肉和奶制品。
鞑靼人与明军之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关系,战争中,他们互相是敌人,但在和平时期,他们又能够友好往来。以往,军户们也会贩一些中原的商品到草原去交换畜产品,但像这样拿着廉价的蔬菜去卖成天价,却是少有的事情。
“苏公子。这多亏您老人家了,今年我们百户所里男女老少都能开荤了。”胡自信手里牵着两头犍牛,牛背上还驮着四五只杀好的羊,满脸都是喜色,乐呵呵地对苏昊说道。
他们此时正走在草原小市场上,为了避免引起鞑靼人的注意,苏昊穿的是便服,而且特别关照众人不要称他的官衔,因此胡自信只能称他为苏公子。
听到胡自信的话,苏昊笑道:“老胡客气了。本将只是出了点主意而已,棚子是你们自己搭的,菜也是你们自己种的,我何功之有?”
胡自信道:“若非苏公子给我们的琉璃瓦,我们如何能搭出大棚来?胡某是个粗鲁人,不懂什么大道理,这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胡某还是明白的。只是苏公子对我们诺大的恩情,我们也不知如何报答才好。”
苏昊道:“老胡想报答。也容易啊。我这妹妹刚从内地来,没什么过冬的衣裳,你们换了这些羊,若有上好的羊皮。替我硝上几块,我给我妹妹做件羊皮袄。”
“胡大叔,麻烦你找人硝好一点,我可怕羊皮的膻味。”正牵着苏昊衣角。与苏昊并肩走着的陆秀儿笑着对胡自信说道。
“哎呀,大小姐,小人可不敢当大叔二字。你喊小人一句胡军户就成了。大小姐,你放心,我们屯子里有的是硝皮子的好手,保证硝出来的皮子一点味道都没有,包您满意。”胡自信诚惶诚恐地说道。他早已听人说过,眼前这位姑娘是苏昊没过门的妻子,只是苏昊说她是自己的妹妹,因此胡自信也就顺着苏昊的意思,叫陆秀儿为大小姐了。
“那就多谢胡大叔了。”陆秀儿向胡自信嫣然一笑。
“老胡,你接着卖菜,我带我妹妹到四周走走。对了,交代大家别把菜卖贱了,千万别让鞑靼人觉得咱们的菜不值钱。”苏昊说道。
“苏公子,你放心吧,我们都明白呢。”胡自信应道。
这种边境贸易,苏昊是不用亲自去参加的。那些军户们换回来牛羊和奶制品,都会在第一时间把最好的牛羊肉和奶酪等送到苏昊府上去,陆秀儿、程仪、歌伶等几个女孩子可有了口福了,在这大冬天的,每天能吃到新鲜蔬菜,还有烤羊肉串、涮羊肉等各种美味,实在让人乐不思蜀。
告别胡自信,苏昊带陆秀儿在市场周边转悠着,欣赏这塞上大草原的风光。陆秀儿看着那些鞑靼人,小声地对苏昊说道:“哥,我怎么觉得,这些鞑靼人和咱们中原人没什么两样啊,看着好像比咱们中原人还老实呢。”
苏昊道:“人之初,性本善,鞑靼老百姓也是老百姓,而且比咱们中原的老百姓还热情好客呢。”
“可是,我怎么听人说鞑靼人杀人不眨眼,个个都是恶魔呢?”陆秀儿问道。
苏昊道:“这就是生计所迫了。北方这些游牧民族靠畜牧为生,遇到天气严寒或者草原干旱的时候,牲畜大量死亡,牧民就活不下去了,只好到中原来抢东西吃。这个时候,他们想不凶狠也不行了。”
“那……这些人以后也会到中原来抢东西、杀人吗?”陆秀儿指着那些做交易的鞑靼人问道。
苏昊道:“会的,鞑靼人是全民皆兵,他们每个人都能骑马射箭。只要他们的头领发一声号令,他们就会加入军队,进犯大明。到那个时候,我们和他们就要刀兵相见,你死我活。”
陆秀儿有些黯然,道:“难道大家就不能不打仗吗?哥,你这么有本事,你不能帮他们找到东西吃,用不着来抢咱们中原人的粮食吗?”
苏昊笑了:“秀儿,你可真会给你哥找事情做。鞑靼人没有农耕传统,只会放牧,而放牧就是靠天吃饭,我本事再大,也改变不了天气吧?”
“嗯。”陆秀儿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能点点头道:“那是不是我们就要成天防备着他们,万一他们来进犯我们,我们就要和他们打仗?”
“是这样的。”苏昊说道,“当然,最好的办法是能够不防备他们,而是让他们防备我们,这样就省得我们的百姓成天提心吊胆了。这个事情你也不懂,你就安安心心在这呆着吧,什么时候玩腻了,我再派人送你回去。”
“我不回去,我要跟你在一起。”陆秀儿拉着苏昊的胳膊,撒娇地说道。
“好,你就先住着吧。”苏昊应道。
“哎,哥,你看那边,那个人怎么那么像陈道长啊?”陆秀儿用手一指不远处,对苏昊说道。
苏昊笑道:“岂止是像啊,他本来就是陈老道嘛。不过,秀儿,你可千万别跟他打招呼,要装作不认识他的样子,陈老道正在忽悠人呢。”
在小市场的一角,一副仙风道骨模样的陈观鱼迈着方步走到一位鞑靼酋长的面前,上三路下三路地打量着对方,微微地摇了摇头。
那酋长名叫哈利姆,是当地一个颇有几分势力的部落的首领。这一回,他是听人说边墙里的汉人贩了不少蔬菜到草原上来卖,他出于好奇而前来的。他的手下人正在与汉人军户们讲价,他与管事二人坐在一旁,等着换到蔬菜之后回去享用。
见一位汉人道士对自己来回打量,神情还颇为不尊,哈利姆有些恼火,用生硬的汉语问道:“那道士,你是什么意思?”
“哦,这位道友,你是问本道长吗?”陈观鱼装傻道,好像刚才不是他在看对方似的。
哈利姆道:“正是,你来回看我,还摇头,是什么意思?”
“这个嘛,唉,怎么说呢。”陈观鱼欲言又止。
“你想说什么就说吧,你们汉人就是麻烦!”哈利姆被陈观鱼的表情弄得心里老大不是滋味,不知道对方到底是想干什么。
陈观鱼凑上前,压低声音道:“请问道友,你想不想当大汗?”
“你胡说什么!”哈利姆斥道,“这种话你也敢说,你就不怕我们大汗砍了你的脑袋?”
陈观鱼道:“贫道这话,出我的嘴,入你的耳,只要你不去向大汗报告,他如何会砍我的脑袋呢?我刚才看你的脸相,分明就有当大汗的模样。只可惜时运不济,有好福气而不能成正果,所以才觉得可惜啊。”
“你说我有当大汗的模样?”哈利姆有几分心动。俗话说得好,不想当大汗的酋长不是好牧民,鞑靼部落大汗众多,也没有说谁天生就当不了大汗。哈利姆也曾做过当大汗的梦,只是觉得自己的部落实力不足,所以不敢太过当真。如今突然有人跑来跟他说他能够当大汗,他如何能不动心。
“没错,我看道友你有大汗之相,只是……唉!”陈观鱼又叹了一口,那份遗憾的样子,像是自己没当成大汗一样。
哈利姆道:“道人,你说话怎么说一半留一半,我倒底怎么啦?”
陈观鱼道:“道友,我说了你可别不高兴,如果没说对,你也别怪老道。老道乃江西玉华山第二十七代真人……的师弟,若是没几分道行,是不可能跑到这塞上边关来的,你说是不是?”
“我相信你了,你说说吧,到底我有哪点不妥?”哈利姆不耐烦地说道,被陈观鱼激起来的好奇心,让他难以等待下去了。
陈观鱼道:“道友,你当大汗一事,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你的各种条件都够了,只差一点,那就是你家的祖坟,埋错了!”(未完待续。。)
331 找祖坟
“我当不当大汗,和祖坟有什么关系?”哈利姆诧异地问道。
蒙古人作为游牧民族,在丧葬问题上是非常简单的。有传说称蒙古人死后并不进行土葬,而是采取天葬的方式。事实上,大多数蒙古部落还是有土葬习俗的,只是不像农耕民族那样选择固定的墓地,更不会建什么大型的陵墓。
听陈观鱼说自己当不了大汗的原因在于祖坟不好,哈利姆第一个感觉是荒唐可笑,既而想到陈观鱼没准是想骗点什么钱财之类的。
“道友,你这就不懂了吧?”陈观鱼显出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说道:“恕我直言,你觉得是你们蒙古大汗活得舒服,还是我们大明皇帝活得舒服?”
“那还用说,当然是你们的皇帝活得舒服。”哈利姆道,蒙古人对中原人的生活水平一向是十分羡慕的,陈观鱼这个问题问得太简单了。
陈观鱼道:“这就对了,你想想看,我们大明的皇帝,选陵墓的时候多讲究,风水、朝向,都有讲究。而你们蒙古人就不懂这些,所以只能世世代代受穷了,是不是这样?”
哈利姆在鞑靼人中也算是有点文化的,他多少听说过一些中原地方的习俗,知道陈观鱼所言非虚,可是要说这与他能不能当大汗有什么关系,他一下子还想不明白。他的汉语本来也不好,和陈观鱼聊天觉得很累,尤其是在谈到复杂问题的时候,就更累了。于是,他决定简单地解决这个问题:“道士,你说吧,你想让我怎么做?”
“我帮你重新选一处祖坟,你也不用重新安葬你的祖先,只要埋一些祖先的牌位进去就可以。只要这样做了,三年之内,你必定能够当上大汗。”陈观鱼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
“哈哈哈哈,你帮我选祖坟,要多少银子?”哈利姆认为自己已经明白陈观鱼的骗术是怎么回事了,他狂笑着对陈观鱼问道。他想着,只要陈观鱼开口要一两银子,他就要拿马鞭在陈观鱼脸上抽一下,让这个骗子长长记xìng。
“什么银子?我替大汗选祖坟,怎么能要银子呢!”陈观鱼像是受了侮辱一样,赤红着脸争辩道。
“你不要银子?”哈利姆有些奇怪了,“那你要什么?”
“我什么都不要!”陈观鱼凛然道。
“那你为什么要帮我?”哈利姆问道。
陈观鱼道:“首先,你有帝王之气,嗯嗯,大汗就相当于我们汉人的帝王,是受神明护佑的,帮你做事就是敬神。”
“是这样?”哈利姆开始崇拜自己了,想不到自己还有如此光辉的一面。
“第二,当然就是我老道的一点私心了。若道友你当了大汗,要允我在你的领土里传道。”陈观鱼补充道,他知道,要让对方相信自己的诚意,必须要表现出一些有所求的东西,完全无私的举动,也会让人起疑心的。
哈利姆终于被陈观鱼说动了,人对于免费的东西,总是有更多信任的,因为自己不用出钱,就像被对方骗了又能如何?再说,对方分文不取,怎么可能是骗子呢?既然对方不是骗子,那么对方说的祖坟、风水之类的事情,没准就是有道理的,自己空有成为大汗的潜质,却因为祖坟没埋好而没当成大汗,这是多么遗憾的事情。
“道长,我可以答应你,只要我能够当上大汗,我必封你为国师,让整个部落的人都敬你。”哈利姆大方地答应道。
“好,咱们一言为定。”陈观鱼说道。
双方击了一下掌,以示承诺,随后哈利姆问道:“道长,这选祖坟一事,要如何做,我可是一点也不懂啊。”
陈观鱼道:“此事甚难,我们大明皇帝选一个陵墓,要用九九八十一名斟舆师,历经七年才能选定。当然,大明皇帝是天子,你不能比,但也得要七七四十九斟舆师来勘测。”
“要用这么多人?”哈利姆又有些发愁了,对方不会让自己承担这些人的伙食吧?这也是一笔大开销啊。
陈观鱼似乎看出了哈利姆的担心,他说道:“道友不必担忧,此事无须道友费心,老道我手下就有这么多人。只要道友给我一个许可,允他们在你的领地上行勘舆之事,后面的事情,你就只需要等着就行了。”
“此事容易。”哈利姆道,“我赐你一支羽箭,凭此羽箭,你们在这草原上出入,没人敢和你们为难。”
“那就多谢道友了。”陈观鱼哈哈笑道。
哈利姆留下了信物,又向陈观鱼通报了自己的姓名和部落所在地,然后便带着属下踌躇满志地走了。陈观鱼收起哈利姆的羽箭,脸上绽出了笑意。
“道长这厢可好。”苏昊呆在远处看着陈观鱼忽悠哈利姆的好戏,直到见哈利姆及其族人都走得远了,这才呵呵笑着去向陈观鱼调侃。
“苏公子,您早来了?”陈观鱼赶紧向苏昊施礼。
“怎么样,办成了?”苏昊问道。
陈观鱼笑道:“有我老道出马,焉有失手之理?这边墙外面十几个部落,老道我都谈妥了,咱们的弟兄们随时都可以出边墙来测绘,绝无安危之忧。”
原来,自从萧如熏向苏昊说起希望能得到边墙外的草原地图之后,苏昊就在琢磨着如何能够办到的事情。勘舆营要出边墙来做测绘,最大的障碍就是鞑靼人的sāo扰。虽说眼下鞑靼人与明廷处于休战时期,但双方的默契是井水不犯河水,互相不进入对方的区域。在没有得到鞑靼人许可的情况下,勘舆营贸然进入草原,是存在风险的。
借着蔬菜换肉食的交易之际,苏昊从宁夏城把陈观鱼调过来,让他设法解决这个矛盾。陈观鱼一向长袖善舞,装神弄鬼是他的本行。他随着卖蔬菜的军户来到草原,找各种机会与各部落的酋长们搭讪。对于不同的人,他用不同的手法,或是说帮着找金矿,或者是说帮着找水源,或者说有什么汉代唐代的藏宝图之类,总的目的,就是让对方心甘情愿地允许勘舆营的人员进入。
鞑靼人从来没有想过明军会对草原上的地理感兴趣,更不会懂得绘制军用地图这样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允许一些汉人进入草原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这些人是来帮自己做事的,而且分文不取,这样的好事,他们有什么必要阻拦呢?
“苏公子,咱们不是只管画边墙内的地图吗,怎么又画到边墙外面来了?这里除了草就是沙子,画这的地图干什么?”陈观鱼问道,他只是按苏昊的命令行事,但对于这个命令的目的,却是一直没有搞明白。
苏昊道:“老陈,咱们的眼界得放远一点。我们大明凭什么只能让鞑靼人困在边墙之内,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跨出边墙,开疆拓土?我告诉你,这草原上遍地都是宝,且不说这满地的牛羊了,光是草原上的煤矿、铁矿、金矿、银矿、铜矿,还有各种你不懂的矿,就够咱们用几百年呢。这么好的地方,咱们凭什么不拿过来?”
“苏公子的眼界,老道真是拍马也赶不上啊。”陈观鱼道,他对苏昊的远大理想其实颇为不屑,但嘴里却只能是奉承着。
陈观鱼是在穷困潦倒之际,不得不投奔苏昊的。这两年多来,他吃香的、喝辣的,腰包鼓鼓的,全仗苏昊所赐,他哪里还敢跟苏昊较真。既然苏昊说这件事有意义,他就努力去做就行了。他知道,每次圆满完成苏昊交付的任务之后,苏昊给他的奖赏都是十分丰厚的,有这样的东家,夫复何求啊。
“对了,老陈,你从宁夏城出来的时候,宁夏城可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