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赝品- 第1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诸位仁兄,我们现在如果想要保持住盐价的高位运行,就必须动用手中的所有资金,大力吃下市面上所发售出来的期货盐引!只有将几个月之内所有发售的食盐都控制在我们的手中,才能保证盐价按照我们预想的情况稳定运行。”一个比较聪明的盐商建议道。
    立刻又有人质疑道,“西北的青盐一个月后就到货了,到时候怎么办?”
    那人立刻笑着回答道,“西北青盐,充其量也就是几十万担而已,放心,我们吃的下来!只要解州盐池一天不出盐,我们就可以控制住盐价在高位上运行!”
    最后众人达成了一致意见,就是疯狂地抢购期货盐引。
    盐务官员们对期货盐引一直抱着不置可否的态度,认为这个东西不靠谱儿,却没有料到期货盐引一经推出,就受到盐商们的疯狂抢购,转眼之间,一个月内的期货盐引便销售一空,为解州盐池回笼了资金一百五十万两白银,顿时令众人为之咋舌不已。
    “这些盐商真不是一点儿的有钱!”我看了销售业绩以后也是吓了一跳,原来食盐买卖这么好干啊!以此数目来推算,一年之间,仅解州盐池一地为朝廷带来的销售收入就有白银一千八百万两之多!真是一个天文数字啊!
    现在这么多的银子和生银子的盐池,居然就掌握在我的手中,难怪朝廷和楚王都对这个地方如此关注了,一旦解州盐池永久停产,全国的食盐供应都将出现问题,而朝廷的财政也会出现脱节的地方,占全国财政收入的八分之一不见了的话,很多人就要饿肚子了,因为皇帝给官员们发饷银都成问题了。
    随着第一个月的期货盐引发售一空后,我立刻命人发布第二个月的期货盐引,并将价格提高两成,发售的数量也提高到上个月的两倍。
    虽然大额的白银收入让盐官们眼睛发红头脑发热,但也有人能够看到问题的所在,如果十日后支付不出食盐来,应该怎么办?难道真的要支付给他们真金白银吗?
    “当然要给!做生意就讲究个诚信,没有诚信还怎么做生意啊?即便我们是官府也不可以不讲诚信,难道你们不知道我泱泱大国应以诚信为本吗?”我一本正经地回答道。
    众人都直翻白眼儿,心道到时候要是赔付人家银子的时候,你就不会这么贫了!
    盐池的红潮依然没有消退的任何迹象,而我的法台也仍然在搭建之中,每天到盐池边儿上观望的人络绎不绝,以盐商居多。
    “看来解州盐池是保不住了——”很多盐商装模作样地来到盐池边儿上转悠一圈儿,然后唉声叹气地又离开了,心里面确实乐的跟开了花儿似的。
    若是解州盐池红潮不退,盐业生产自然无法恢复,盐商们手中的存货可以卖上个天价,而我最终没有食盐支付期货盐引。必然要赔付盐引上面地双倍面额的银子,这对于盐商来说,无疑就是从天上掉馅饼儿的好事儿。
    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在观望。是不是有第二批期货盐引上市了,不论价格有多高,都是值得买进地。不光是盐商。甚至有许多投机商也赶赴盐池附近。期望有机会购得下个月的期货盐引,大赚上一笔。
    很快就到了第一个十日之期,手中握有已经到了兑换期的期货盐引地盐商们围聚在盐务衙门地外面,惴惴不安地等待着,看看官府是否有盐可以支付。
    过了一阵子后,衙门大门敞开。里面地官吏出来一个,对众人说道,“诸位,今日无盐可售。”
    下面的盐商们一听无盐可售。立刻高兴起来,看来衙门里面真的是没有库存了,否则也不会在大庭广众之前公然承认无盐可售,看来今天又可以将食盐的售价提高一些了。但是口中却纷纷叫嚷道,“大人啊!我们指着等盐下锅呢!这没有盐我们可怎么办?一早就付了银子的啊——你们总得给想个办法啊——”
    那官员有些不耐烦地回答道,“吵什么吵?!不就是没有盐就赔银子么?告诉你们,银子已经运来了,平西王爷亲自坐镇,你们拿着期货盐引进去兑换银子就是!都一个个排好了队,不要挤!犯了王爷的忌讳,砍掉你们这些不值钱地脑袋!”
    众人一听有银子赔付,而且是平西王爷亲自坐镇,这事情自然是保险了,还有人不死心的问道。”敢问大人,真的是按照盐引面额的两倍赔付吗?”
    众人地心随着这一句话,立刻腾地一声揪了起来,纷纷看着那官员,唯恐对方死不认账。
    那官员没好气地哼了一声道,“废话!我泱泱大国,以诚信为本,说出来的话自然要作数的!说两倍就是两倍!难道你们还想着赔付三倍的好事儿啊?!”
    众人听了这话,心中自然是乐不可支,便依照那官员的指挥,排好了队伍,慢慢地走进了盐务衙门,来到了正堂之上。
    果然,堂中的一侧摆满了巨大的木箱,上面的封印都是官印标记,平西王府的朱红大印一目了然,很显然是平西王爷的私库之处的,众人一看,也不由得对平西王爷的为人大为赞赏,虽然没有拿出食盐来,可是人家说一不二啊!白花花的银子就这么送出来了!
    旗牌官喊了一声肃静,然后众人排好了队,规规矩矩地站在那里候着,眼睛却不住地往那些箱子上面瞄了过去。
    “咳咳——”我轻轻地咳嗽了一声,从屏风后面绕了出来,一脸不爽的样子。
    “草民等参见平西王爷千岁——”众人见正主儿到了,纷纷倒头便拜。
    “都起来吧——”我轻轻地摆了摆手,然后对眼巴巴地瞅着银子的盐商们说道,“唉,本王原来预计这盐池多少能产出些银子来,可是没想到盐池没有一点儿的起色,西北调运的青盐也还没有赶到,可这盐引的期限却已经到了!为了不是盐商们因此受损,本王也就认了这个事情了!大家到文案那里去登记,用盐引兑换银子即可,到时候可以让官兵护送,总要负责大家的周全才是!”
    众人听了顿时对我大有好感,有赌性啊!所谓赌品如人品呢,人家平西王就这么一个来回,几十万两的银子就送出来了,眼皮儿愣是眨都不眨一下,真英雄也!
    领银子的感觉就是一个爽字!众人都领到了双倍的赔付银子,然后笑逐颜开地在官兵的护送下,将银子存到了四海钱庄自己的账面上,拿着一张张大额存单一同回到了盐商会馆。
    看到这些盐商手中的存单,那些没有当机立断买进期货盐引的人顿时叫苦不迭,深深为自己的失算而懊恼不已。若是再有发售期货盐引的机会,怎么也不能失手了!
    因此当第二个月的期货盐引推出后,大量的买盘涌入,将价值三百六十万两白银之巨的期货盐引一扫而空,饶是如此,还有许多人直叹没有买上,纷纷打问下一次的发售会在这么时候。
    “下一次的发售时间么,应该在下个月才能决定下来,大家静静地等着就是了。”盐务衙门的官员们,这样对盐商们说道。
    不少学乖了的盐商们,纷纷给盐官们私下塞了不少红包,意思是说下次有发售的消息的话,请先提个醒儿云云,众官半推半就地收了下来,脸上春意浓浓。
    头十日的盐引,其实发售的并不是很多,大概有二十万两白银的规模,这么一折腾,我就贴了二十万两银子进去,虽然盐务衙门的账上一分钱没有花,可看着我这么大把大把地撒银子,众官们还是感到很有些肉疼的。
    那可都是银子啊!白花花的银子,可不是一个铜子儿一大把的鬼票儿!
    转眼之间,就快到了第二个期货盐引兑付日。





    第十九卷 天命神话 第一章 快崩盘了
     更新时间:2009…7…3 17:46:36 本章字数:5333

    第二个十日的期货盐引,规模大概是三十万两白银。
    对付日才到,盐务衙门外面就挤满了手握盐引等待兑付的盐商们。
    “陈兄,你说盐池的生产恢复了没有?”有人闲着无聊,就互相攀谈起来。
    “自然是没有了,你没见红潮处处,盐工们都放假了吗?”那位陈兄回答道。
    那人继续问道,“你说这次平西王爷还会兑付银子给我们吗?”
    “应该会吧!”那陈兄有些不确定地说道,“反正我上次已经赚到了,这次即使拿到的是银子,也沾到光了,毕竟现在的盐价又生了不少,我将盐卖出去也是一样赚钱的!”
    众人在外面闹哄哄地等了半天后,上次那个官员又走了出来,有些无精打采地对众人说道,“各位,盐还是没有,银子已经准备好了,请排好队,保持秩序进去等级领银子,不要喧哗,不要拥挤,王爷的心情可不是很好。”
    一听说有银子可以领取,众人心道别说不要喧哗,不要拥挤,现在就是要众人当孙子都心甘情愿了,于是便按照那官员的指挥,排成了长长的队伍,鱼贯而入。
    我板着坐在大堂之脸上,见众人进来,抬了抬手,也没有多说什么,就让众人拿着自己的期货盐引,上文案处登记造册计算赔付面额,然后领取银子。
    忙活了一上午后,那文案苦着脸对众盐官们说道。“又赔了三十万两啊!”
    众官们都是一阵肉疼,不过看到我脸色不善,也没有敢多说什么。灰溜溜地回去了。
    就在第二次赔付之后地三天,宋迪亲自带着西北车队来到了解州,没有入城。趁着夜色悄悄地停到了城外大营中。盐商们整天忙着观望解州盐池的红潮有没有消退迹象。还有就是到盐务衙门前面打听什么时候发售下一期的期货盐引,没有人注意到西北地青盐已经悄然到位了。
    “王爷这一手段非常高明啊!”宋迪看到我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随同车队一齐过来的四郎却很郁闷,摇了摇头道,“老六!现在全天下都知道你是咱们大宋最大地凯子了!一次赔了二十万两,两次就赔了整整五十万两!我看你下次用什么来赔啊?那可是整整地一百万两银子啊!”
    我晒然一笑,没有理会四郎地苦瓜脸。而是转向宋迪问道,“这次运来了过少青盐?”
    “为了让你少赔点儿银子,我可是整整运过来四十万担青盐。可是如果下个月解州的盐池还产不出食盐来,那我也没有办法了。”宋迪不动声色地回答道。
    四郎连忙追问道。“弟妹是经营的天才,如果下个月还产不出食盐来,我们是不是就破产了?我听老七说,当初我们几个兄弟的私房钱可都是老六在打理,这次是不是会一下子赔光啊?”
    “若是下个月,王爷不把解州的盐池红潮解决了,我估计破产是一定的了!”宋迪笑着回答道。
    “天啊——”四郎有些痛苦地喊道,“能不能先给我点儿银子花花,趁着我们还没有破产?”
    “当然不行!”我一口回绝道,“谁让你跟我都是一根绳子上地蚂蚱!”
    四郎自怨自艾地喊了一阵子后,忽然有些奇怪地问道,“眼看就要赔银子了,为啥你还这么高兴?是不是输的太多,脑袋有些不清楚了?这可不行啊!最多咱们赖账就是了,我派些人去将那些盐商们挨个给做掉,到时候看还有那个鬼来跟你兑银子?!”
    我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然后慢条斯理地说道,“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我泱泱大国,当以诚信为本!岂能做那些蝇营狗芶的事情?你这么说法,真让小弟我痛心疾首啊!咳咳——”
    还没有说完,就咳嗽了起来,原来却是被四郎将脖子给掐住了。
    “把你这个债主给掐死了,是不是就不用还钱了?”四郎恶狠狠地掐着我的脖子问道。
    我说不出话来,于是翻了翻白眼儿,然后将两手一摊,意思是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就算我被掐死,弟债兄偿,你还是一样跑不了地!
    “啊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四郎将我松开后,大声疾呼道。
    我哈哈大笑起来,笑了良久后才问道,“以后的日子怎么过?难道钱多得数不过来,你也觉得会为难不成?”
    四郎听我这么一说后,顿时凑了过来,抓住我的衣袖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快说啊!我知道你做事向来稳妥,是不是还留了后手啊?!”
    “其实也没有什么了——”我很不负责任地说道,“只要盐池恢复生产了不就没事儿了?到时候再多的盐引,我们也不用发愁啊!”
    四郎一想,当然这样是没有问题了,只要盐池的生产一恢复,盐价自己就会回落到一个平稳的水准,而那些盐引,都是以高价卖出的,这样的话,我们自然又可以多赚很多,想必进账起码超过三百万两之多!
    “可是我昨天一到就去看过那盐池,红潮久久不退,如之奈何?”四郎问道。
    不光是四郎觉得奇怪,就是宋迪也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虽然她隐约地猜到了我肯定留有后手,否则不会想出这个法子来,却不知道我的后手究竟是什么,难道我真的有办法让解州盐池的红潮退去吗?这个事情谁也没有把握。
    她也曾经去过盐池,方圆几十里的盐池里面,红潮滚滚,宛如血海一般,怎么能是人力可以挽回的?难道真如夫君所言。他可以沟通上天施法扭转乾坤吗?这实在太有些令人难以置信了!
    “天机不可泄露!”对此我守口如瓶,不肯再多说一个字。
    很快就到了第三次对付日,盐商们照例来到了盐务衙门地大门外等着。这一次的人更多,因为涉及的银两多达百万两之多,不但是盐商们。就是闻风而来观望我是否有钱赔付这么多银子地人都大有人在。很多都是存了看热闹的心思。
    还是先前那官员。照例打开了大门,有气无力地看了众人一眼,然后说道,“嗯,平西王爷紧急征调的西北青盐终于到了!各位如果要兑换食盐地,可以去城外大营中领取。届时自有盐务衙门地官吏带你们前往,并办理接交手续。”
    “青盐已经到了?!”众人都是一愣,虽然有些失望,但是却未必感到沮丧。青盐地品质不错,虽然不能翻倍,可是赚上一小笔已经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如此大量的食盐一下子涌入解州,众人的手里面都是盐了,价格还能不能保持住稳定,这可是个问题,看来回去以后还得先商量一下才行啊!
    那官员见众人议论了一阵子后,又接着说道,“不过平西王也说了,如此大量的食盐涌入解州,恐怕会对盐市造成巨大的冲击,平西王地意思是说,若是大家因为盐价下跌而造成损失的话,也不是他愿意看到的,因此,平西王随时都愿意以期货盐引面额的三成来回购盐引,以防盐商们损失过重。同时也要告诫大家,目前地盐价很不稳定,诸位一定要谨慎从事,本着对百姓负责的态度来小心经营,否则一旦盐市崩盘,大家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众人将这番话琢磨了一阵子,觉得平西王倒是一片好心,若是盐市真的崩盘,大家确实都没有好处,如果解州盐池真的能够恢复生产的话,盐价是一定会暴跌的,盐价下跌的太厉害的话,受苦最多的还是这些囤积居奇的盐商们,若是还能从平西王这里回收三成的成本的话,总不至于破产喝西北方去,因此对我的好感又增加了不少。
    总之,在众人的眼睛里面,我就是一个散财童子!
    盐商们来到城外大营处,将属于自己的那份儿青盐兑换到手,然后雇了车马慢慢地将青盐拉回了自己的住地,最后才聚到了一起,商量下一步应当如何是好?
    盐商会馆之中一片热闹的声音,众人都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人说已经赚到不少了,有的人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